体温决定生命状态,每个人都热乎乎的来,凉飕飕的走。
人离开人世温度27℃
深度昏迷的温度33℃
人在免疫力增强的时候是37℃
人在免疫力下降的时候是在35.5-36℃之间
癌细胞大量繁殖是在35℃左右,免疫细胞基本不再工作
这就是人体健康与温度的关系。
体温下降会给人体带来什么影响呢?
当身体变冷变寒,体温每下降1℃,免疫力会下降超过30%,其中又以腹部发冷为先,最容易让免疫力大幅下降。而体温低于36℃,即便现在健康也会是容易得病的体质。
1
心脏病
体温每下降0.5%,心跳就会加速,时间久,心脏的负担大。
2
大脑
体温低,血液循环慢,头部供血不足,脑细胞衰亡,记忆力衰退,头疼偏头疼。
3
肝脏
体温低,血液循环慢,肝无法代谢毒素。
4
肾
体温低,血液循环慢,肾脏无法代谢废物。
5
糖尿病
体温低,胰岛素分泌不足,糖代谢就会下降,多余的糖分就会走入血液中去。
6
胖
体温每上升一度,代谢率就增长12%。
7
过敏
体温低,淋巴细胞力量少,无法制造抗体来把毒排出去。
8
贫血
肠胃的温度低,无法消化产生气血。
9
生育
母亲血液是胚胎的土壤,母亲寒凉宝宝最容易过敏、黄疸、脾胃不好等孩子的很多疾病都与母亲相关。
10
动脉硬化
容易堵塞血管,因为代谢比较差,对血液的冲刷力度也不够。
11
癌症
不能及时地排出代谢的产物产生淤堵,癌细胞怕热爱冷。
现在不少人被慢性病困扰,其实很多是体温低,阳气不足导致的。《黄帝内经·素问》里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指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阳气。
生冷食物,会严重损害脾胃阳气,脾阳受损则运化不利,出现腹痛、腹泻、乏力、消瘦等症;
喜食甜腻厚味,人体无法运化致痰湿内生,湿为阴邪,且重着粘滞,阻碍阳气的运行,导致阳郁阳虚证;
嗜食辛辣使人精神亢奋,阳气过分的耗散,也会导致阳气亏虚。
远离低温,学会“热养生”
中医讲“血见热则行”。体温不足,血液运行要受到影响,身体自然会出现问题。体温保持在正常范围,实际上就是保持阴阳平衡。
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有言:“脾肾湿寒是万病之源”。体寒则寒凝血滞,血液以及湿气等液态垃圾都会淤堵在人体中,轻则手脚冰凉、脸上出油、身体肥胖;重则引发痛经、关节痛、男女生殖系统疾病等;再严重一点,淤堵严重,则会形成囊肿甚至肿瘤,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癌症。
在中医的治疗、调养大法中,与寒相对应的便是“暖”。
晒太阳
养阳最简单的方法晒太阳,背光而坐最好,因为背部有经络——督脉,督脉有'阳脉之海'之称,总督一身之阳气,把背晒热、晒舒服了,人体的阳气也就充足了。
一般晒太阳的时间最好选在上午10-11点之间,此时阳光比较充足,光线也比较柔和。晒太阳的效果最好。晒太阳的时间长短可因人而异同,中青年每次1-2小时,老年人晒30分钟左右即可。
▲
往期好文章: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