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高层管理团队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至关重要。按照中国人比较熟悉的表达方式来说,高层管理团队就是班子。很多企业,包括一些上市公司,营收规模大概在一二十亿元这个层面停留徘徊,即使增长空间比较明显,有的甚至空间还比较大,也会出现增长乏力。笔者发现这些企业有个共同点—团队普遍比较弱,尤其是企业的班子建设(包括新业务的核心团队)存在明显短板。
本文将根据笔者咨询实践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提出对班子建设的一些看法。
判断一个真正的班子的标志主要有三个。
第一,关起门可以争论,甚至可以拍桌子、吵架,但出门一致对外。不能留有缝隙,否则就会被下面的人利用,造成企业复杂化倾向,不是力出一孔。
第二,有人能踩刹车。这一点也很重要。很多老板创业成功后,容易膨胀,认为自己无所不能,高估自己的能力,往往一意孤行,听不见不同的意见,此时就比较危险了。许多非常有经验的老板甚至规定,“每当做出重大决策的时候,没有不同意见,就暂缓决策”。
第三,有一个班长。班子里一定要有一个“带头大哥”。这个人在团队中有威望,赢得大家信任,能服众。而这种信任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经得起时间考验。遇到重大的决策有商量,但在关键时刻,有人敢拍板,并且大家都认账。这个班长要具有企业家精神。
班子建设中最难的一点,就是把握好“企业家直觉”与“达成共识”之间的平衡。既要发挥企业家的直觉,又要避免陷入“为了达成一致,久拖不决,而造成延误战机”。
所谓设计班子,就是从任务入手,看看需要组建什么样的班子,需要班子成员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比如,创业阶段,企业的最大战略就是活下来。如何才能活下来,就是找人、找钱、找业务、混圈子。这是组建一个团队需要考虑的关键任务,团队中的分工就是这几项硬任务,看谁能独当一块“硬任务”,至少搞定一块任务。你必须独自搞定一块任务或一个任务的大部分环节,老大成为你的资源,关键时刻需要他出场就可以了。
小米公司能在短短7年之内,做到世界500强,其中风口固然很重要,但小米的班子建设无疑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7个创始人都能在协作的前提下独当一面,一两个方面没有顶起来,需要雷军弥补还是可以的。如果塌方的地方比较多,劳模雷军整天处于救火状态的话,小米公司可能就不会发展这么快了。
企业班子成员的多样性很重要。比如,能力的多样性,有人擅长市场与营销,有人擅长技术与产品,有人擅长管理和运营,有人擅长资本与金融。再如,行为风格的多样性,有人擅长做人的思想工作,有人擅长做业务,服务客户,搞定客户。有人擅长做创新,喜欢突破;有人喜欢做相对确定性的事,善于不断改善。
许多企业发展比较慢,没有抓住大好机会。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团队缺乏多样性,全是某一类人才,这样的组织缺乏张力。这种企业发展肯定快不了。
老板是首席找人官,人才是选出来的。这些人才理念现在逐步得到大家的认可,但在笔者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很多企业的老板面临一个困惑,就是他们不会看人,认为自己看人总是会走眼。
其实深入了解以后,你会发现,看人走眼只是问题的表象。实际上看人走眼背后,往往是老板没有想清楚找这个人、选这个人到底想让他做成什么。对这个人要求越具体,越有利于看准人。
我们在组建班子的时候,第一,要想清楚3年之内企业的主要增长目标是什么,然后靠哪些业务单元来承载这个增长目标,以及企业级的关键任务是什么。通过盘点现有关键人才,主要是企业层面的班子成员,以及业务单元的经营团队,围绕着必须实现的这3年的增长目标,去思考需要匹配什么样的人才,优先考虑经营人才和领军人才。
第二,看看这样的人才在哪里,如何分布,是从外部找,还是从内部提拔。其中可能又衍生出一个激励机制问题,要先优化激励机制,把内部人才激活。
第三,明晰核心岗位的相对具体的任务。到底让这个岗位的人来承担什么责任,一定要把这个岗位场景化,场景刻画得越准确,越能精准找人。比如,某个业务处于1—10阶段,那么意味着需要会建组织的人才。
第四,要考虑团队的融合问题,包括互补关系,管理风格的适应性,以及团队风格的多样性。
管理需要权威,这个权威说到底是一个合法性问题。通俗地讲,就是凭什么大家听你的,信任你。
这种权威来自实践,来自绩效。换言之,来自把事情做成,来自打胜仗,来自别人搞不定的事你能搞定。不是你在这个岗位就自动赋予你权威的。
所谓领导与被领导相互影响,管理首先是以接受为前提,尤其是知识员工,他从心底里不接受的话,根本不会产生管理绩效的。知识员工有无数种对付上级的办法,让制度不起作用,这是班子建设容易忽视的一点。
班子成员应该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平时,一个人秉持什么样的价值观是不大能看出来的,只有在处理冲突或矛盾的时候,看他把什么放在第一位,把什么放在第二位,这个人真正的价值观才能显露出来。一个班子的成员,他们之间的价值观要匹配,否则就比较麻烦。能力越强的人,如果价值观不匹配的话,给企业造成的伤害就越大。
宋代林逋《省心录》中有这样的话:“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谋划只能在少数几个人之间。人数众多的话,每个人的境界、看问题的角度都是不同的,很难统一思想,达成共识,还容易造成泄密,搞得沸沸扬扬。面向未来,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上。
有一个知名企业把它的决策方式总结成“多数人讨论,少数人商量,老板拍板,个人负责”。这样的总结有一定的道理。多数人讨论,实际上是一个酝酿发酵的过程,先发散,后逐步收敛。少数人商量,这是关键,商量的时候一定是少数几个人的事,大家可以深入探讨,充分议论,求同存异。重大的决策其实需要缓慢决策,最后是老板来拍板,但这已经是融入集体智慧了。决策的责任人必须明确到个人,不能因为是集体谋划,老板拍板的,这个决策落实好坏就与个人没有关系了,这是不行的。责任必须有人来承担。
真正的班子成员必须有“上游思维”,也就是“决策—执行”之间要不断迭代优化,不能为了执行而执行,执行的实时情况要及时反馈到上游决策中去,以形成“决策—执行”的迭代和优化,确保达到决策的目的—让决策正确。一旦决策做出了,全力执行,执行中不能阳奉阴违,力不往一处使。
企业从活下来到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其真正的班子形成过程,经历从非正式到正式,是一个自然的形成过程,一个磨合的过程,一个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识别人的过程。
笔者研究了一些卓越班子的形成过程。一个创业企业只要能活下来,肯定是做对了很多事情,否则企业可能都不复存在了。在这些做对了事情的过程中,一些人才被检验出来,被识别出来。一开始可能是某人在某次会上的发言,或出差途中与老板的交流,引起了老板的注意。这些往往都是一些有见解的人,他们能抓住主要问题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且说话有质感、接地气。此时老板就要有意识地关注到这些人,可以就某些问题主动与之沟通,也可以就某些相关决策询问其看法。这是一种非正式的方式,却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作为正式方式的一种补充。
随着非正式的次数增多,在老板周围就形成一定的相对确定的圈层,这往往是形成正式班子建设的前奏。因为这种方式把人才相对有效地识别出来,逐步把他们变成真正的班子成员,成为老板决策正式可以商量的少数几个人。
当然,任何时候,每个企业的班子决策过程中都要有这种非正式方式作为补充。
在一个班子中,一把手与二把手实际上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两类人。从二把手到一把手需要一个人做较大的转变,需要从思维方式、认识方式和领导力等方面,实现量变到质变。
一个班子成员中的一把手和二把手的区别是比较大的。在华为有一种说法,一把手敢于进攻,是狼,二把手要精于管理,是狈,所谓狼狈机制。
一把手和二把手的职责定位的区别在于以下几点:
首先,整体局面把握上有区别。一般来说,一把手更关注整体利益、长期利益、组织力打造。二把手更侧重某个板块,或某一任务。
其次,稳定性与变革性上有区别。一把手往往是变革的发起人,看到组织呈现一潭死水,就会拿一根棍子去“搅一搅”。二把手更多从事相对确定、稳定的任务,更多是在想办法实现决策落地。
最后,抗压性有差异。一把手需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力,具备强大的抗压力,好比一个变压器,把市场压力、外部压力或其他压力,转化成正常压力,减轻其他成员的压力,免得大家动作变形。这也是一种抗压性,二把手变成一把手的时候,最不适应的可能就是一种决断力—果断决策的能力。
一个卓越的班子就是企业发展的最大引擎,是战斗的堡垒。一个班子要发挥抱团作战能力,取决于以下三点:
第一,归属感。归属是一种心与心相连的感觉,这个是价值观的认同。这个团队就是自己的团队,大家之间有一种相互依靠的感觉,敢于把自己的后背交给对方。
第二,积极做贡献。每个人必须为团队和企业做贡献,为成功做贡献,成就别人是根本。实际上,抱团作战,对人的要求非常高,团队中成员必须有非常强大的自律性和自我驱动力。团队本身是无法靠考核来运转的。
第三,信任。这种信任很重要,体现在你积极做贡献,相信团队会给你一个公正的评价,会给你一个公平的回报。
团队管理中有一个行之有效的经验,就是团队成员之间薪酬不能差距太大。成员中最高报酬与最低报酬差距不能超过一倍。如果团队成员中收入差距过大,从地位上来说,收入最少的团队成员可能就会缺乏自尊,总觉得自己不是真正的班子成员,很多时候他就会附和,并没有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一点非常关键。
班子整体要成长,除了每个成员自我成长之外,更要靠批判与自我批判。真正的班子成员之间,必须定期开展批判与自我批判。以自我批判为主,适度开展批判。这是保证团队成长的关键。批判要有理有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个必须成为一种文化,一种真正的团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相互纠偏,自我解放,团队才能茁壮成长。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