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小说家说:“这个世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诚然,人只要活着,与人打交道,就是置身在江湖之中。
可是,我们在江湖中,如何立足?如何立业?
唐朝时,出生在新州的惠能,辗转南北,成就了禅宗大业,还被后人敬仰。其混迹江湖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01
初出茅庐,笑着请教。
惠能小时候,父亲早亡,和母亲相依为命,靠砍柴为生。
在卖柴回家的路上,他听到有人诵经,于是有了学习佛法的想法。
有一天,他和一个尼姑聊天,尼姑说到关于涅槃的知识。他能给出自己的解释,令人刮目相看。
尼姑问:“你可以读懂这本书吗?”
惠能说:“不认得字。”
尼姑感觉遗憾,又心生疼爱。
事实上,惠能是认识字的。他和五祖弘忍聊天的时候,说了一句:“早舂好了,只等一筛(什么都准备好了,就等一个师傅)。”他用“筛”来暗示五祖弘忍,自己要拜师。可见,他对字是有研究的。
之所以要假装自己不认识字,其实是笑着低头的智慧。毕竟自己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能炫耀自己,还要避免“树大招风”的难题。
我们在小时候,受到了父母和老师的保护,因而不会感受到江湖险恶,但是离开学校,需要独自闯荡的时候,就会体会到了。
初出茅庐的人,虽然才学不少,但是实践能力很差,并且难以应对尔虞我诈的社会乱象,就是在单位上,也要防备勾心斗角的同事。
多一些时间,低头请教,那么你的“无知”,会衬托出自己的态度,从而得到别人的关爱。
“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告诉我们,不要因为自己喝了几瓶墨水,就高傲地去找工作。你的低头,走万里路,才能把书本知识,融会贯通;你笑着面对周围的人,才有机会遇到贵人。
02
遇到高人,及时回避。
惠能慕名来到黄梅东山寺,想要拜弘忍为师。
当时,寺里有一个非常优秀的禅师——神秀。大家都认为,神秀就是接替弘忍的位置的最佳人选。
弘忍年迈时,开始找接班人,摆下了擂台。
神秀当仁不让,挥笔写下——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佛家讲究的是“实相无相”,而神秀讲的是“人在菩提下,心中有高台,还常常有灰尘,要多去擦一擦”,显然悟道不深。
惠能想了想,写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直接得到了弘忍的认可。
问题是,惠能只是寺里的一个勤杂工,怎么能和正规的弟子一较高下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惠能成为了接班人,但是他迅速做出“隐姓埋名”的决定,远离了神秀的视线。
他告诉师傅弘忍,人生的路,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俗话说:“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一山不容二虎。”
一个人遇到比自己更强的对手,不要急着对抗,而是主动低头,笑一笑,表示自己输了。
认输,一方面表示自己的友善态度,一方面躲过对方的锋芒。从而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也为自己找到喘息的机会。
真正能赢到最后的人,就像水一样。对方若高,自己就退去,还能围着高人转动;对方若低,自己就主动涌来,给对方更多的帮助。
利他的想法,随时在心中,就从来不会害人了,从而自己得到了保全。在任何一个江湖,都能如鱼得水。真的遇到了恶劣的江湖,还能另觅归途。
03
出人头地,谦卑为怀。
唐仪凤元年正月初八,惠能到法性寺听课。
忽然,门口的幡被风吹着,噼噼啪啪作响。
有人说:“风吹,幡动。”
有人说:“幡动,风来。”
惠能说:“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法性寺的印宗禅师惊讶不已,把惠能请到内屋,恭恭敬敬地说:“您是六祖惠能吧。”
印宗要拜惠能为师。
惠能笑着说:“别急,我还没有剃度呢。”
印宗为惠能剃去头发,然后拜师。惠能再次低头——向弟子低头。
鬼谷子说过这样一句话:“欲高反下,欲取反与。”
很多人希望自己是高高在上的人,殊不知这样的想法会害了自己。唯有谦卑,把自己当成一名群众,才能得到群众的口碑,从而被人抬举。
谦虚使人进步。这样的道理,在任何人身上,都管用。
作为读书很厉害的人,把自己成绩归功于老师、同学的帮助;创业的人,学会感激周围的顾客;单位的上司,关爱下属;有钱的人,闷声发财,不嘲讽别人的贫寒;作为父母,把儿女当成朋友。
强中自有强中手,你永远不要把自己当成“第一人”。甘心做第二人,周围的人,都是第一人,你从而有了进取不止的姿态。
04
《菜根香》有言:“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偾事失机者,必执拗之人。”
能够在江湖立足的人,不是武功第一,而是德行第一,在任何人生阶段,都会虚怀若谷,听大家的意见,为大家服务。
惠能说:“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在成长的路上,让一让,以和为贵;忍一忍,心宽如海。
既然江湖逃不过,那就管好自己,把日子好好过。
笑里藏乾坤,低头显德智。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六祖坛经》《五灯会元》等。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