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楷书,人们一般想到的是魏碑楷书和唐楷,唐楷的严谨精致,魏碑的刚健峭利,都让后世可望不可即。不过,有一种楷书论用笔之高古严谨,气韵之自然华美,丝毫不逊于魏碑与唐楷,它就是隋代楷书。
隋朝国祚只有短短38年,但它起到了不可忽视的“过渡作用”,尤其是在书法领域,承上启下,为唐代奠定了深厚的基础。隋灭南陈后,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南北方不同的书法风格“合流”。
北碑楷书虽然刚健挺拔,金石气十足,但在笔画灵巧婀娜上略逊一筹;南方楷书用笔娴熟、妍美姿媚,但在笔力和气势上稍显不足。南北书法的融合与互补,克服了诸多的不足,推动了楷书的发展。
“隋楷”既有魏碑之骨力、南帖之精巧,又开唐楷严谨之先河,是我们入门的上佳选择,如果好好临摹学习,既能学到正宗的魏晋笔法,又能避免陷入字迹呆板匠气的不足,堪称“学楷之良药”。
隋代传到今天的楷书作品不多,而有一件被誉为“隋志小楷之冠”,欧阳中石甚至把它称为“楷书之冠”,此作就是《董美人墓志》。董美人是隋文帝之子杨秀的宠妃,她国色天香却也红颜薄命,去世时只有19岁。
相传她深得杨坚和独孤皇后的喜爱,下葬后墓碑的铭文也是由杨坚亲自书写,并由杨秀润色,请最顶级的书法家和刻工书丹镌刻。《董美人墓志》立于开皇十七年(597年),此后长埋地下,直到嘉庆年间出土于陕西兴平县。
此碑出土后引来全国收藏家和书法家拓印摹刻,上海的陆君庆、徐渭仁、吴湖帆等人倾尽家财只为得到它,后者还因此将书房取名为“隋轩”。可惜的是,咸丰三年(1853年),《董美人墓志》原碑毁于上海小刀会起义。
此墓志所有拓本中,以吴湖帆“四欧堂本”最为接近原作,拓印清晰细腻,内容完备,是学习此作的首选。《董美人墓志》明显继承“元氏墓志”风格,并吸收钟繇、王羲之小楷的用笔特点。藏锋起笔,行笔中锋,笔画遒劲自然,楷中有行书笔意,用笔方圆兼备,刚柔并济。
结字内部空间紧凑,同时四面开张,形成疏密得宜、舒展开阔的姿态。结构安排巧妙,左右高低错落,形成呼应的效果,上下收放自如,重心腾挪摇摆而不飘。相比于魏碑,更多了几分动势,相比于南帖,又更加沉着稳健。
梁启超点评《董美人墓志》:“结体极平整而不板滞,行笔极韶秀而不糜弱,信乎隋书无体不备也。”我们将此作临摹通透,再去学褚遂良、欧阳询、钟绍京等人的楷书,会事半功倍。
上一篇
石涛,偏好湿笔!
下一篇
菊花好颜色,秋来细细赏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