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转眼间又到了雨水。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2个节气。雨水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进入雨水后,代表着降雨正式开始。雨水时节不仅仅关乎农业,也与养生等关系密切。那么,雨水节气应怎样做好养生呢?
1. 饮食
《黄帝内经》中说道,“春主肝”,也就是与其他季节相比,肝脏在春季的活动较为旺盛。进入雨水后,降水量增多,空气也逐渐湿润,湿气加重,脾胃很容易受到湿气的影响。因此,应特别注意养肝护胃。
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阳气较盛,在雨水时节,有很多人会出现口干舌燥、嘴唇干裂、在内脏郁热等情况。
在饮食方面,应少吃油腻的食物,多吃青菜。少吃酸味及辛辣食物,多吃些平和一些的食物。若是食用过多的燥热食物,会加重内脏郁热的情况,十分不利于身体健康。
平时应多注意补充水分,多吃一些性温的水果,不要饮用凉水和凉茶,尽量喝一些温水。
2. 运动
常言道,“春困秋乏夏打盹”,到了春天,身体常常会感觉到十分困倦,总也睡不醒。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温度变化。人体在冬天时,受到低温的影响,新陈代谢很低,全身的血液循环相对来说也较少。当春天来临时,人体的新陈代谢的速度逐渐变快,血液流通的速度也较快,这就很容易引起脑供血不足,从而引发“春困”。二是冬季长时间不运动,身体机能下降,湿气重,阳气不足,就很容易出现困倦。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加快血液流通速度,缓解春困,使人神清气爽。
快走、放风筝、跳绳、慢跑、爬山、太极等都十分适合春天运动,这些运动都能够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不过,运动应适度,循环渐进,不要过量运动,不要做剧烈的运动,否则非但不能强身健体,反而会适得其反。
3. 保暖
“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冠。”雨水时节气温逐渐回暖,但昼夜温差大,整体气温也较低,很容易出现倒春寒的现象。雨水节气以后,开始降雨,空气中的水分也逐渐增加,气温不高且带有湿气,这种湿寒气候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因此,应做好保暖工作,尤其是腿脚不要着凉,以免湿寒侵袭而导致生病。
春季万物发,草木生长,处处都呈现出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雨水过后,天气变暖,雨量增加,正是养生的好季节。
你还有什么养生的好方法,快在评论区和大家一起讨论分享吧。
上一篇
印度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下一篇
笑了十年少了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