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兰州12月21日消息(记者邸文炯)12月20日,记者从兰州市人社局获悉,截至目前,兰州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共为9.49万余名办事群众提供咨询引导,办理“急难愁盼”事项111件,受理各类业务2.44万余件。
据了解,自2022年2月28日起,兰州市、县(区)两级人社部门10个“直通车”同步启动试运行以来,兰州市人社系统把建好“直通车”作为行风建设一号工程,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功能,强化组织实施,凝聚工作合力,形成了领导包抓督办、纵向横向联动、流程闭环管理、定期分析研判等工作机制,始终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帮解“急难愁盼”,践行“人民至上”,有力推动解决了一大批时间地域跨度大、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截至目前,共为9.49万余名办事群众提供咨询引导,办理“急难愁盼”事项111件,受理各类业务2.44万余件,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兰州市把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作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有力抓手。对因群众诉求不清、材料不全造成未及时办理的问题,重点加强情绪疏导和一次性告知,引导窗口办理;对因工作人员对政策理解不透、方法不当造成的诉求问题,窗口受理后建立台账,由专班协调相关科室、单位跟踪办理、挂账销号;对涉及部门多、情况复杂和历史遗留问题,建立领导带头包抓盯办制度,召开协调会强化分析研判提出解决的办法,有力有效解决群众各类疑难问题,真正使“直通车”服务直通民意、直达民心。
同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市级人社为民服务“直通车”增设了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窗口和提前退休审核窗口,在疫情期间开通了工伤认定绿色通道,通过电话预约、邮寄、邮箱等方式受理材料,简化办理程序,减少人员流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1545件,作出工伤认定结论1435件。为工伤职工、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随到随办、优先办理”服务;在业务办理区显眼位置设置了老年人和特殊群体绿色通道服务窗口,安排专人负责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待遇发放信息和个人账户余额查询、生物识别认证等工作,让“直通车”成为人社系统帮助企业群众排忧解难的“暖心港湾”。
此外,最大限度让企业群众“少跑腿”“快办事”。常态化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职工退休等10个“一件事”“打包办”、34个高频事项“提速办”、所有事项“简便办”。开展社银合作“就近办”,打造社保卡业务15分钟“经办圈”,336家金融网点不受区域限制就近办理社保卡申领、挂失、解挂等业务。疫情期间,兰州市人社局及时安排部署线上办公,组建了社保业务咨询应急通讯系统,将业务电话转移呼叫至工作人员手机,实现与“12333”人社咨询热线平台无缝对接,快速搭建了远程可操作的业务经办系统通道,确保及时办结群众网上提交的每一笔业务。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为市场主体纾困减负的作用,通过后台数据比对,将返还资金直发参保企业,实现稳岗返还政策“免申即享”“应享尽享”。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