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杜师父说他最近换了一个地方,因为之前的住所紧挨着许多当地民居,不够清静,他又搬到了更高点的山里,那里几乎人迹罕至,不受外界打扰,而且环境更好。
杜师父的新居依然是在金鞭岩附近,根据他所描述的位置沿着山路寻去。
记得上次来时是个雨雪天,山中景物朦胧,这次天气晴朗,与上次的风景大不相同。
仰望身后的金鞭岩,高耸在蓝天之下,上次在雨雾中若隐若现,这次终于见到了它的真容。
沿着幽僻的小路到达半山腰里,林中两只大白鹅蹲在树荫下发呆。
记得之前听杜师父说过他准备养两只大鹅,想必这里就是他的住处了。
此处离金鞭岩更近一步,就在山崖之下,抬眼便见金鞭岩的峭壁峰峦,满眼苍翠,而财神赵公明藏金鞭处的传说又为金鞭岩赋予了仙山灵气,这里可谓是一个得天独厚的修行之所。
果然杜师父就住在此处。
这里的居住条件比之前的要差得多,没有电、气,只有两间不大的屋子,但可能是与金鞭岩为邻的缘故,杜师父倒是非常喜欢这儿。
其中一间被杜师父布置成了书房,因为他爱好读书,主修丹道,研习道家丹经典籍,尤其是黄帝内经,他用道德经、阴符经的思维来解读黄帝内经,并运用到人体内修、养生之上,对此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
书房的位置极佳,透过书桌旁的窗户,一眼就能看见外面的金鞭岩,并且还是日出的方向,甚是绝妙。
杜师父说这里几乎没有什么人来,十分清静,很适合打坐看书,没有电,他常常晚上点着蜡烛一个人读书到深夜。
跟大多数的修行人一样,他们远离城市,隐居山林,不喜欢被外界打扰。
但入山林隐居修行,并不是避世绝俗。《抱朴子》有言:“山林之中无道也,而古之修道者,必入山林者,诚欲以违远讙哗,使心不乱也。”
杜师父说,在内修的同时也要适当地与外界交流,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也一样,外界互动固然重要,审视自己的内在也很有必要,用道家的话说,不能孤阴寡阳,因为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黄帝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万事万物都不能违背阴阳规律的法则。
已到中午时间,跟上次一样,杜师父提前准备了午饭,两盘水煮土豆,一盘黄精,一碗糯米饭,还有一碗加了蜂蜜的青梅汁,看似简单的素餐,搭配却很讲究。
土豆和糯米是主食,青梅汁是蘸料,而中药材黄精在这里却成了小菜。
土豆养胃,糯米营养,青梅汁有调节肠胃的功效,土豆和糯米蘸青梅汁,味道独特,这种吃法我还是第一次见。
杜师父说青梅汁还是他五年前泡制的,果然味道醇厚、浓郁。
盘子里的黄精不止一种,有鸡头黄精,也有经过九蒸九晒的普通黄精, 还有加了麦芽糖和蜂蜜的蜜制黄精,听杜师父讲蜜制黄精是他用师传秘方制作,入药效果比普通黄精好。
鸡头黄精
我们从食材谈到道家食疗,道家食疗是修行养生环节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医道同源,中医又认为“药食同源”,食物的五味与人体五脏关系密切,这在《黄帝内经》的《素问·宣明五气篇》、《灵枢·五味》和《灵枢·五味论》中有详细阐述。
道家的食疗根据季节、环境、体质等因素进行饮食,以顺应自然、天人合一,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杜师父认为,内修之人,懂得食疗是很重要的。
午饭过后,我提出再上金鞭岩看看,因为上次雨雪天登顶后风景不尽人意,不知道大晴天山顶又是怎样的呢?
杜师父表示愿意作陪,出发之前他把晾晒在阳台上的黄精换了一下位置。
杜师父平时在读书、打坐炼丹之余,也会炮制一些黄精,这会给他带来一点经济收入。
他说炮制黄精很费精力,首先要去赵公山寻得新鲜的黄精,拿回来后再经过九蒸九晒的工序炮制,繁琐又费时间,所以平时制作的不多,都是别人提前订购的。
黄精
而他之所以选择在此处隐居,除了环境清静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适合晾晒黄精。
因为这里光照充足,加上金鞭岩仙山灵气的氤氲,或许会给黄精的药力增加一份灵性,可以说金鞭岩对于杜师父制作的黄精,是个灵魂一般的存在。
初夏午后的阳光有些晒人,但仍然不影响我爬金鞭岩的热情,即使走在已经熟悉的山路上,尽管已经知道前方的路程,内心仍然是充满期待与向往。
晴天的视觉体验就是不一样,金鞭岩如城墙般的峭壁悬崖伫立在蓝天之下,是那样的高不可攀。
靠近垭口处,远眺金鞭岩对面,群山起伏,层次分明,可以看见佛教天国山。
垭口之上,两边的峰峦被植被覆盖,记得上次来时白雪皑皑,如今一片青葱。
路边一棵高大挺拔的乔木独秀于山林之中,杜师父告诉我那是板栗树,青城山上皇观的大殿檐柱就是用的这种木材。
板栗树生长缓慢,这样树龄的很是少见,栗木坚固耐腐蚀,上皇观已有千余年历史,那些用栗木做的檐柱是否也经受了千年的考验呢?
金鞭岩峰顶,不再像上次那样白茫茫一片,透过灌木丛,可看见青城后山方向,杜师父说从这里还可以看见太清宫。
旁边相连的峰峦兀立在青山之间,陡直垂悬,裸露的岩壁百丈之高,堪称奇、险,无比壮观。不禁令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其实金鞭岩不是指一座山峰,而是这里山崖的总称,在金鞭岩崖顶,有大小10多个山峰、岩峦相连排列,长达10里,并且每个都有名字。
金鞭岩也不仅只有财神赵公明藏金鞭的传说,在金鞭岩诸峰之间,有一座轩辕峰,轩辕峰顶有“轩皇台”,相传为轩辕黄帝授道处。
或许还有关于其它诸峰的传说,但不得而知,它们也几乎都是悬崖绝顶,无路可去,倒显得几分神秘。
从金鞭岩下山,再回到杜师父住处,时间已不早了,与杜师父告辞,继续下山返回公路。
没想到的是,在途中意外邂逅了一位云游青城山的仙姑,是一位70多岁的老道长,在她的热情邀请下小坐了片刻,相谈甚欢。
只见她容貌年轻,步履轻快,得知她擅长太极、五禽戏、八段锦等传统健身养生功法。可惜天色已晚,我还要赶回成都,只能下次再来向她讨教了。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