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阴火”本寒标火是实质

选编:敏禾

导读:君火,相火,这对中医人来说,就已经是一个很难说清的中医概念了。李东垣老人家又来了一个“阴火”,这就更让人糊涂了。在其《脾胃论》中出现40余处,但“阴火”到底指什么,后来医家见仁见智,争论不休。今天选编陈国丰老师文章,其主张“阴火”是“本寒标火证”,诸君一读,看是否有理?

“阴火”本寒标火是实质

原文(节选):

“阴火”众说纷纭

1.阴火就是阴虚火旺阴平阳秘,阴阳互根是人体正常生理现象的本能,一但某种因素造成人体阴液的丢失或损伤,使人体出现阴液不足,阳相对有余,而形成一个阴虚证,或者说是虚热证,这就是阴虚火旺,即谓“阴虚生内热”,其表现为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舌红、脉细数等。治则以滋阴退热,方选鳖甲煎散、大补阴丸、六味地黄汤等方,显然与脾胃论中的理论方药不符。

2.阴火就是相火相火的根源发自命门,而寄于肝、胆、三焦等脏腑内,是生命的动力。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相火受着肝肾之阴的制约,从而保持阴阳的相对平衡,以保持人的正常生理。一旦肝肾阴虚,相火失去制约,它就外越或妄动,其表现仍然是一个阴虚火旺之候,以知柏地黄汤主治。

3.阴火就是心火“心火者,阴火也,”即心火就是阴火。这个阴火应该是心的代称,因为心在五行中属火,故称心火;心属脏,脏为阴,故心火又称之为阴火。这是人的正常生理现象;在病理上指心热火旺的病变,但有虚实之分,其归根结底还是热证、阳证。与《脾胃论》中对“阴火”的论述也不一致。

心火支配着相火的运动,如同君主与宰相的关系,一旦心火亢盛就引动相火妄动。心君火也,为物所感则心动,心动则相火亦动。火起于妄,变化莫测,无时不有,煎熬(暗耗)真阴,阴虚则病而“阳有余,阴不足”的失衡状态,其表现为性机能亢奋,遗精早泄,眩晕头昏,视物模糊,耳鸣耳聋,易怒多梦,五心烦热等一系列肝肾阴虚的现象。

“阴火”本寒标火是实质

“阴火”本寒标火是实质

1.在自然界的磷火,民间称为鬼火,人们通常称之为阴火。这个阴火常在夜晚或阴雨暗日之时可见到,而在阳光明媚的白天是见不到的。因此,夜晚、阴雨暗日属阴、属寒;其火是指磷火的光亮似“火”,但与明火不一样,不能点燃,只是空虚假象(似火),因此为本寒标火。

2.《脾胃论》中的论述为寒证。如“若饮食不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即脾胃气衰,元气不足。”可见“气有余便是火”,气为阳,气虚阳虚同出一辙,阳虚当然属寒证。

3.《脾胃论》中最著名的方是补中益气汤,其次是升阳三火汤。而补中益气汤正是甘温补气药所组成,补气温养而治气虚寒证,即脾虚阴火证。升阳散火汤是治因大量寒凉食物直中(损伤)脾阳的阴火实证(即寒实证)。

4.《脾胃论》中“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是说脾胃之气亏虚,清阳之气滞流于下而不能上升。这种清阳之气下流肝肾,以排斥生理性寄于肝肾之中的相火离位外越而出现“火”的症状现象,如口干、口舌破溃等。其实质并非肝肾之阴不能制约相火,而是清阳之气下流肝肾占位迫使相火离位之故。

5.纵观《脾胃论》,阴火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素体禀寒,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容易感冒,入冬则重裘难温,喜热饮,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胖嫩,边有齿痕,脉细弱或浮大按之无力等一系列元气不足,脾气虚弱之象,为寒象。有口干,咽干,口舌破溃,低热或舌苔腻而罩黄苔等伴随症为热象,即“火”。这个“火”就是一个标症或者说是假象。更有其特点:口干,咽干,而饮水不多且喜热饮;口舌破溃为红肿不显,周边不充血,疼痛不剧;罩黄苔也为脾湿熏蒸之故;低热不退也是《脾胃论》中著名方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常用方。即所谓“甘温除大热”。所以说这个”火”主要是脾胃气虚,使清阳之气下陷,运化无力,湿浊停滞之故。

“然则奈何?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是说对脾虚阴火证的治疗,只有用味辛甘温的方剂,补益胃气,升发脾阳来治疗而达到治愈疾病(阴火)的目的。

综上所述,阴火是指临床疾病表现出的一系列现象的证候群,这种证候群就叫阴火证。其实质是一个寒证,而表现有火的现象,这种火的现象也可以说是假象。确切地说阴火证就是本寒标火证。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