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珍重待春风

冬至那天,妻儿合作绘制《九九消寒图》,让人觉得有些“怪异”。因为没有炕,就没有炕桌,没有暖炕的花被子,没有炕边的红泥小火炉,没有炉子上嗞嗞响着的水壶。没有木格窗,就没有那种天然的装裱效果。

但那神态却是一样的,那神态,把我的思绪带向童年。

冬至这天,吃过早饭,我和哥就把炕桌抱上炕,双膝跪在一旁,目光热切地望着爹收拾墨汁和毛笔。收拾好,一家人就坐在炕上,看爹制《九九消寒图》。爹伏在炕桌上,手里拿一支纤细的毛笔,用双勾描红法画字。不一会儿,爹就画好“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正体字。爹说:“这九个字每字九画,共八十一画,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填充每天的笔画所用颜色根据当天天气决定,晴则为红,阴则为蓝,雨则为绿,风则为黄,落雪则填白。”

“还记得爹教给你们的《填色歌》吗?”

哥抢先背出上句:“上阴下晴雪当中,左风右雨要分清。”我跟了下句:“九九八十一全点尽,春回大地草青青。”

爹制完字版《九九消寒图》,又开始制画版。只见他在老宣纸上绘制了九枝寒梅,我知道,每枝上面还有九朵梅花,一共八十一朵梅花,代表“九九八十一天”。这些寒梅,也同样只勾了边,里面是空心的,供我们在今后的“九九八十一天”填色。

制完版图,爹又开始制联版。爹一边绘,一边给我们说:“你们接着背背看。”

哥就抢先背:“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我也没落下:“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

爹说:“先人常用这个对联推测一年的雨水多寡丰歉。”我问:“咋推测?”爹说:“我记不大清了,但你爷爷会。”

我就觉得太遗憾了,爹当时应该把它记在本子上才对。

我正遗憾着。哥又背了:“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爹说,这诗说的是妇女晓妆染梅。过去大户人家,冬至后,妇女会贴梅花一枝于窗间,早上梳妆打扮时,用胭脂点一朵梅,八十一朵点完,就变作杏花,说明春回大地了。“试看图中梅黑黑,自然门外草青青”。

“‘试看图中梅黑黑,自然门外草青青’,多好的句子。”爹重复道。我能感觉到这句诗从爹嘴里说出来爹心里的过瘾,简直比他吱儿吱儿品罐罐茶还过瘾。

“头九初寒才是冬,三皇治世万物生,尧汤舜禹传桀事,武王伐纣列国分。”一直没有说话的娘背开了:“二九朔风冷难当,临潼斗宝各逞强,王翦一怒平六国,一统江山秦始皇。三九纷纷降雪霜,斩蛇起义汉刘邦,霸王力举千斤鼎,弃职归山张子房。四九滴水冻成冰,青梅煮酒论英雄,孙权独占江南地,鼎足三分属晋公。五九迎春地气通,红拂私奔出深宫,英雄奇遇张忠俭,李渊出现太原城。六九春分天渐长,咬金聚会在瓦岗,茂公又把江山定,秦琼敬德保唐皇。七九南来雁北飞,探母回令是延晖,夤夜母子得相会,相会不该转回归。八九河开绿水流,洪武永乐南北游,伯温辞朝归山去,崇祯无福天下丢。九九八十一日完,闯王造反到顺天,三桂领兵下南去,大清皇爷坐金銮。”

“呵呵呵。”娘一口气背完,不好意思地笑起来。

“娘背得真好啊!”我和哥齐声夸赞。看爹,爹也一脸的自豪。

我问:“娘你啥时候学会的啊?”娘说:“小时候你外奶奶教的。”我就觉得外奶奶真有学问。

“这是你外奶奶家的《九九歌》,你爷爷教的和你外奶奶教的略有不同。”爹说。

我让爹背一下,看哪儿不同。爹就一口气背了起来:“头九初寒才是冬,三皇治世万物生,尧禅舜位禹得桀,武王伐纣列国分……”

爹背完,我听出来确实有几处不同,就问爹:“那到底哪一个正确呢?”爹说:“两个都正确。”我问:“那我和哥该学哪一个呢?”爹说:“两个都学啊。”娘说:“你就和你哥分开学,你哥学娘背的,你学你爹背的。”我就觉得还是娘体贴人。

窗外下着雪,麻雀在房檐吱吱叫着,一家人就这样画着,背着……那些画面,真是百想不厌。爹还说,每点一笔,都要在心里祝福一下。娘说,就像娘做冬至的供饺子一样,擀皮时,每擀一下,就要在心里祝福一句,切馅时,每切一刀,就要在心里祝福一句。我问怎么祝福,娘说,在心里念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每到冬至前后,看着小区里的垂柳,脑海中就会冒出“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就是一阵感动,这样的句子,甚至都拒绝你去解释。再次吟诵这样的句子,就对“珍重待春风”有种刻骨铭心的会意。新的一年,祝愿全体同胞、全人类:珍重,待春风。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