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UP主用AI技术,让去世的奶奶与自己重新对话的视频引发了大量网友关注。在视频中,这位UP主“吴伍六”生成了奶奶的数字人物形象,并通过聊天工具与“奶奶”唠嗑:“奶奶,我要去火车站了,您不用送”“奶奶,我最近工作忙,就不回去看您了”“奶奶,我国庆要和朋友出去玩”……对话内容既温馨,又伤感。
这段视频发布以后,也引起了许多网友质疑:用AI技术生成已经去世的“数字人”,是否属于对逝者的不尊重,是否存在对生命权利的不尊重,是否违背了科学伦理原则?
科技伦理规范是观念和道德的规范,是从观念和道德层面上规范人们从事科技活动的行为准则。科学界的一个广为人知的共识是,科技承担着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它不应该是无序发展的状态,而是要遵守社会伦理的规范和约束。2023年4月4日,科技部官网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对《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意见的公告”,其中第二条“科技活动伦理要求”中也提到,开展科技活动应遵循尊重生命权利的科技伦理原则。
随着技术的发展,像《流浪地球》里的“图恒宇难题”(用记忆移植技术“复活”去世女儿丫丫,但却因为违背科技伦理原则遭到反对),也会逐渐成为人类需要认真思考的新的命题。图恒宇的老师马兆就明确表示,丫丫已经不在了,创造一个数字化的“乌托邦”只是徒劳,而且数字生命一旦泛滥,还会破坏现存的人伦道德基础。
那么,图恒宇和马兆的选择,究竟孰是孰非?在飞速发展的科技面前,人类确实应该保持基本的清醒,必要的时候踩一脚刹车。但无论“图恒宇派”还是“马兆派”,都应该先搞清楚一个概念,即科技的发展既是为人类社会道德伦理所约束,也是为人类文明发展所服务的。人类文明不光包含物质文明,也包含精神文明,情感的抒发与寄托,同样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可磨灭的部分。
一千九百多年前,西晋大臣李密为了赡养抚养自己长大的祖母,上书晋武帝,推辞朝廷征召,这就是与《出师表》、《祭十二郎文》齐名的《陈情表》。表文之中,言辞哀切,诸如“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的句子,莫不使人泪下。是以人云,“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
科技的发展,需要用理性的缰绳控制速度和方向,而文明的传承,同样也需要用感性的琴弦制造振动与共鸣。近年来,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寄托对亲人的哀思,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刚刚过去的清明节,不少人通过网络祭扫代替焚香烧纸;还有人将二维码刻在已故亲人的墓碑上,供人扫码回顾生平。这些都是科技进步带来的新的社会现象,从一开始的不被人所接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尝试,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这其中的道理,正如“吴伍六”所说,“AI是辅助人类增加生活体验感的工具”。我们应该相信,科技的发展始终会受到人类社会道德伦理的约束,但用技术手段寄托哀思,把思念具象化,也未尝不是一种社会文明的进步。
特约评论员 周斌
上游评论投稿邮箱:sypl2020@163.com
编辑:龙春晖
责编:李洋
审核:陈旭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