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河南实践——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十年探索经验与启示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河南实践——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十年探索经验与启示

□河南日报课题组

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畅通两个循环,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参与国内国际竞争与合作,提高在全球配置资源能力的重大战略举措。

作为河南省制度型开放的基础平台和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核心窗口,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实践,不仅对我省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而且作为首个国家级航空经济发展先行区,十年探索与成效,对进一步推进内陆开放高地的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全方位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高品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意义非凡。

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航空港实验区”)成为首个国家级航空经济发展先行区。十年来,航空港实验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和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战略定位,以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为引领,按照“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的发展路径,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对外开放通道,发展开放型产业体系,建设国际化航空都市,已经成为全省对外开放的“名片”、带动郑州市乃至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龙头”,为中西部地区形成要素高度集聚、平台高度集成、通道高度便捷、体制高度灵活的内陆开放高地积累了宝贵经验,创造了可供示范的模式。

非凡意义:内陆腹地到开放前沿的开创之举

对于内陆大省河南来说,抢抓全球航空经济发展机遇,加快建设航空港实验区,在培育新增长极,引领开放发展,特别是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打开战略突破口,成为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发展进入新阶段,我省产业结构转型的任务越来越重,迫切需要立足自身客观条件和现实基础,选择一个战略突破口,通过先行先试、示范带动,培育打造一个符合未来发展趋势、能够带动中原崛起的发展先导区。2013年3月7日,航空港实验区成为我国首个、目前唯一一个由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国家级航空经济发展先行区。十年来,航空港实验区统筹全省航空经济资源要素,着力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枢纽优势、开放优势、产业优势、都市形态加快形成,从面积不足20平方公里、人口不足20万的一个小乡镇,蝶变为一座建成区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面积覆盖超过220平方公里、人口近100万的现代化、国际化航空新城。建设航空港实验区有效推进了河南省形成大枢纽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都市、大都市带动大都市、大都市带动中原崛起的新局面,综合带动全省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打开了促进中原崛起的战略突破口,抢占了区域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成为促进我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为中西部地区全方位开放探索新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尤其是基础设施的差距成为制约内陆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河南省作为内陆省份,要想谋求经济社会高水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克服不沿边、不靠海的区位制约,结合自身的内外部条件,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区域发展能力,实现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建设航空港实验区,可以构建“一点连三洲,一线串欧美”的“空中丝绸之路”,并与河南已经形成的高速公路网络和“米”字形高铁网共同构筑快速便捷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进而为河南创造一个开放发展的战略平台,有利于带动河南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产业分工体系,为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在内陆地区战略布局创造良好条件,有利于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在更大规模、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十年来,航空港实验区通过加快提升开放门户功能,构建国际空中物流大通道,强化产业集聚和综合服务功能,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联结河南发展与全球要素市场,实现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资源配置,为中西部内陆地区全方位开放拓展了新路径,对我省乃至中西部地区加快形成内陆开放高地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表1 1997—2012年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大事件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河南实践——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十年探索经验与启示

表2 2013—2016年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大事件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河南实践——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十年探索经验与启示

表3 2017—2022年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大事件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河南实践——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十年探索经验与启示

表4 2013年以来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数据

来源:航空港实验区经发局

吸引集聚高端要素,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在经济总量迅速增长的同时,同全国一样面临着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迫切要求和严峻挑战。航空港实验区通过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强化产业支撑,瞄准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大力发展与航空运输紧密相关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飞机维修、航材制造等产业,进而吸引高端研发、总部经济、仓储、物流、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要素布局落地,获批成为全国第三个国家级引智试验区、全国第二个经营性租赁外币租金结付区和全国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政策、“增量配电”改革等试点,在贸易监管、多式联运、金融服务、跨境电商等领域探索出一些成功经验,并在全国复制推广,日益成为全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策源地。在航空港实验区带动下,河南航空物流、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生物医药等产业加快集聚,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飞机租赁等新业态快速发展,口岸作业区通关操作模式、“9610”跨境电商模式等体制机制改革全国领先。这无疑为河南面向全球配置利用高端生产要素,推进产业结构加速转型升级、发展方式加速转变提供了强劲动力和战略良机,也为全国航空经济创新发展提供了先发示范。

探索航空经济路径,为全国航空经济创新发展提供示范

成功探索郑州-卢森堡“双枢纽”建设模式,郑州机场货运航线数量从2016年的34条增加到2020年的51条,电子货运、海外货站、空空中转三大试点成效持续显现,形成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多点支撑的国际货运航线网络,从郑州机场出发,24小时可到达全球主要经济体。以航空经济引导的空铁联运,高度对应五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其增长极效应,不仅带动了机场周边和所在城市,而且带动了全省乃至内陆地区腹地广域空间的升级发展,更好服务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

发展历程:从单一机场到进入“国家方阵”

航空港实验区的形成是航空经济在产业、空间、交通三要素协同演化下的结果,随着枢纽机场价值的日益扩大,航空港实验区围绕大枢纽、大物流、大产业、大都市的发展逻辑,经历了“空港建设—港产联动发展—国际航空都市”3个阶段。

一朝落地到“千万级”吞吐(1997—2012)

1997年,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在新郑建成通航;从行政级别上,仅是隶属于新郑市管;从运营管理上,以行政管理为主;交通运输功能和行政功能居于主导,运营方式相对单一,产业经济功能和区域功能尚未体现。2010年8月2日,富士康科技集团正式投产,从项目开工、厂房改造到正式投产仅用1个月时间,创造了令各界赞誉的“郑州速度”;2011年,新郑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千万人次,跨入“千万级”大型机场行列。

单一交通枢纽成长为枢纽经济高地(2013—2016)

2013年3月,国务院批复航空港实验区发展规划,航空港实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给全区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机场客货运吞吐量飞速增长,由区域性干线机场跻身全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2016年,郑州机场年客运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达到2076.32万人次;货运吞吐量达到45.67万吨。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物流等为代表的产业体系加快形成,2016年航空港实验区手机总产量达到2.56亿部,成为全球重要的智能终端基地。

迈向联通国内外的国际航空都市(2017年以来)

2017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卢森堡首相贝泰尔时明确提出,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开启了航空港实验区新一轮腾飞。2019年,郑州正式获批建设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港产城融合发展一举跃入“国家方阵”。截至2021年年底,实验区建成区面积达105.6平方公里,集聚人口超90万人;相继建成的园博园、双鹤湖、苑陵故城三大城市公园以及梅河、兰河等一批水系、公园,绿化总面积达330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6.6%,基本形成“绿色智慧、生态宜居”的园林生态城区。港产城有机融合、相互赋能、良性互动,业态丰富、产业适配、要素集聚的港产城格局正在形成。

建设成就: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

今年是航空港实验区获批建设的第十年。十年来,航空港实验区按照“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的发展路径,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综合实力实现跨越提升,开放型经济稳健运行,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成为河南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航空港实验区已成为河南融入全球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为我国航空经济发展作出大量有益探索。

经济增速全省领先,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增长主引擎

2012—2022年,航空港实验区经济保持了较高增速,地区生产总值从206亿元增长至1208亿元,年均增长14.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7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从1252亿元增长至5358.4亿元,年均增长17.2%;外贸进出口从1759亿元增长至4707.8亿元,年均增长11.1%,其中2021年最高峰达到5246亿元。

立体综合大枢纽强势崛起,客货运能力迅猛增长

成功探索郑州-卢森堡“双枢纽”建设模式,郑州机场货运航线数量从2016年的34条增加到2020年的51条,电子货运、海外货站、空空中转三大试点成效持续显现,从郑州机场出发,24小时可到达全球主要经济体,形成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多点支撑的国际货运航线网络。机场二期投用,高铁航空港站开通运行,航空港实验区进入航空、高铁“双枢纽”时代,实现了航空与地铁、城铁、高铁、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无缝对接、互联互通,一个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国际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初步呈现。从客运量看,2013—2019年,郑州机场年客运吞吐量从1314万人次迅速增加到2912.93万人次,年均增长35.6%;2020—2022年,受疫情因素影响,年客运吞吐量有所下降。从货运量看,2013—2021年,郑州机场年货运吞吐量从25.57万吨增加到70.5万吨,年均增长18.7%,连续两年居全国第6位、跻身全球货运机场40强;2022年受郑州疫情反复影响,货运吞吐量有所下降;从货运地区来源看,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超过54万吨、位居全国第5,占比77.5%;从货运方式看,全货机运量占比84.5%,呈现出全货机为主、外向型为主显著特色。

集聚一批龙头企业,临空产业集群基本形成

紧扣航空经济特点,电子信息、商贸会展、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半导体、新型显示、新能源、新基建与航空物流、跨境电商等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富士康、超聚变、郑州合晶、鸿运华宁、华锐光电等一批重点企业入驻,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备,产业链条进一步拉长,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核心节点地位更加凸显。2021年,全区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企业5家,50亿—100亿元7家,10亿—50亿元21家,1亿—10亿元99家。其中,富士康科技园主营业务收入2021年突破4000亿元,达4052.6亿元,成为全国单体产值最大的项目;生物医药相关“四上”企业超2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1家。

打造全方位开放平台,通关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

持续深化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战略合作模式,启动建设河南—柬埔寨—东盟“空中丝绸之路”,以“1+1+7”口岸体系为核心的开放体系不断完善,通关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航空港实验区已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郑州新郑综保区进出口值从2012年的1799.68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4739.22亿元,实现自封关运行以来“十连增”,居全国综合保税区第2位、海关特殊监管区第3位,位列中部地区第一。郑州跨境电商业务规模实现快速增长,跨境电商业务单量从2015年的74.6万单迅速上升到2021年的13365.7万单,6年时间增长了179倍;货值从8889万元猛增到146.08亿元,增长了164倍,连续5年实现翻番式增长;业务量占综试区的比重从2015年的1.59%增长到2021年的60.73%。

开启航空大都市时代,民生社会保障取得新进步

2021年,航空港实验区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9.6平方公里拓展至105.6平方公里,年均增长近1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覆盖面积超过220平方公里。全区绿化总面积达330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6.6%。航空港实验区教育、卫生等领域投入持续加大,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大幅提升,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实现了全覆盖,2021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6.2亿元,是2012年的7.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2亿元,是2013年的2.2倍。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19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10元,分别是2013年的1.75倍、1.80倍。

积极先行先试,全方位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从2014年的“市级为主、省级扶助”的“两级三层”的管理模式,到2022年的“省级主导、市级主责、分类管人、直通管事、聚焦主业、差异考核”的管理架构,形成了航空港实验区运行流畅、职责清晰的管理体制,为航空经济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1年,全面实施“证照分离”“多证合一”“照后减证”以及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制度,政务服务上线“一件事”300余项,“一网通办”率提升至95.5%,在全省18个功能区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第二,在全市法治化营商环境考评中排名第一。2022年,持续推动区域协同、开放带动、人事薪酬、投融资体制改革等方面创新发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河南实践——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十年探索经验与启示

图12013—2022年郑州机场客运吞吐量及增速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河南实践——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十年探索经验与启示

图22013—2022年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中国民用航空局

助力郑州都市圈建设,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引擎

航空港实验区坚持把城市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管理范围从2013年的415平方公里,扩展到2022年的核心区面积约747平方公里、联动区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协同区面积约3200平方公里,城市规模快速扩大。2022年,航空港实验区经过系统性重塑改革,着力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物流枢纽,形成航空港实验区与郑州市主城区“双核”引领、带动郑汴许区域一体化发展、共同打造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圈核心增长极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重要经验:我国航空经济发展的先行者

经过十年摸索前行,航空港实验区在模式创新、发展路径、产业选择、平台体系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都积累了宝贵经验,即“航空经济+航空大都市”是快速发展的理论支撑,“扩大开放+借助外力+加强合作”是开放发展的措施内涵,“枢纽先行+港产联动+平台带动”是产业发展的关键路径,“优势再造+创新驱动+低碳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未来方向,为其他地区发展航空经济、建设航空大都市、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提供了重要借鉴。

“航空经济+航空大都市”,理论支撑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航空港实验区发展的十年,是航空经济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十年,对航空经济新经济形态认识的深化,对航空经济理论的深度思考,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清醒把握,催生了跃出“内陆藩篱”打开对外开放大门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决策思考。河南选择了航空经济发展的道路,即通过航空港实验区大平台将自己的资源和产业与国际市场对接,用更高的标准和效率配置资源、组织生产,通过国际航空物流和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找到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航空经济先行先试优势,累计获批双创示范基地、引智试验区、人民币创新试点、增量配电改革试点、经营性租赁外币结付租金试点等一批国家级创新试点平台,从“临空经济”走向“航空经济”。

“规划引领+港产城融合+协同发展”,科学保障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省政府先后印发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十三五”发展规划》《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专项规划(2017—2025年)》《推进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工作方案》《河南省“十四五”航空经济发展规划》,省政府和民航局联合印发了《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战略规划》,民航局批复《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总体规划(2021年版)》,航空港实验区制定《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等,为航空港实验区发展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年来,省委以前瞻30年的战略眼光擘画未来,对航空港实验区战略规划重新审视,推进核心区—联动区—协同区进一步拓展,推动航空港实验区和郑州主城“双核”带动郑汴许区域一体化、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圈发展。

“扩大开放+借助外力+加强合作”,战略举措

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要求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它强调同时扩大国际开放和国内开放,不仅要主动承接国际和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还要积极主动承接国际和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转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助推跨越式发展。航空港实验区深化郑卢“空中丝绸之路”开放合作的举措,对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模式创新+路径创新+体制创新”,内在动力

航空港实验区结合自己的区位优势、空间优势、制度优势,在航空经济区实行“复合型”(交通枢纽型、物流经济型)的航空经济发展模式,并创新了土地的价值分配模式、多元主体“共生平台”,为进一步发展拓展了更大空间。

“航空运输”、“产业集聚”、“航空经济服务体系”、“航空都市”等方面的建设,是航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框架组成和建设发展主体,十年建设,航空港实验区走出了一条“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的创新发展路径。

体制机制创新是航空港实验区发展的强大动力之一,十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优势,率先实施了“两级三层”“省级主导、市级主责、分类管人、直通管事、聚焦主业、差异考核”等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为有效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增强区域竞争和优势蓄积了强大内动力。

“枢纽先行+港产联动+平台带动”,关键路径

通常,航空经济区的战略总体规划的首要任务是在综合分析发展航空经济的基础资源——区位优势、内生产业结构、科技水平、文化传统、产业市场环境、生产力水平、内生消费市场活跃度、航空辐射范围、国际市场空间、产业资源等的基础上,确定未来航空经济的基础类型,确定航空经济建设和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实施路径”。航空港实验区紧紧抓住郑州优越的区位优势、完善的交通体系、产业体系(航空物流、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空中丝绸之路”航线网络、口岸体系和各类开放平台,打造航空港实验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点,探索“枢纽先行+港产联动+平台带动”的路子,实现从航空物流、电子信息到跨境电商、现代服务,再到高端制造、商贸会展、多式联运,进而形成集合交通枢纽型、物流经济型、商贸会展型等基础类型,形成“复合型”航空经济区。

他山之石:其他航空经济区做法

航空经济区已成为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联动发展的主战场,能够实现全球物流链、贸易链、产业链以及价值链的深度融合。为了抢抓发展制高点,各地纷纷大力发展航空经济,在开放通道、产业发展、制度创新等方面形成了大量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做法。

拓展开放领域,打造新型开放通道

成都市、西安市深居我国内陆,不靠海、不临边,在传统开放通道建设方面处于不利境地。航空经济的发展为两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前,成都市、西安市均将建设航空经济区作为构建高水平开放通道的重要抓手,并取得丰硕成果。成都市利用双机场优势,规划建设航空经济区,发展航空运输、对外商贸、物流、高新技术、电子商务等产业,通过“空中丝绸之路”,构建通达欧洲、东南亚、南亚、中东和中亚的航空经济体系。西安市依托临空经济示范区,瞄准全球主要机场和枢纽城市,构建起“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的国际航线网络格局,开放通道不断扩展。

依托区位优势,建设航空产业集聚区

浙江有地理区位优势,更有舟山波音、浙江华瑞航空制造有限公司大飞机机体结构件、杭州钱塘区航空航天“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等航空航天基础,有能力打造以大飞机为核心的舟山产业园、杭州和宁波两大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浙江省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通过打造机场国际枢纽,发展以大飞机为核心的舟山产业园,创建杭州、宁波两大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以数字引领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协同发展。浙江省通过航空航天产业领导协调机制,全面指导浙江省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工作,统筹推进全省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规划落实、扶持政策制定和重大项目招商等具体工作。成都从重塑经济地理角度出发,在全市范围内统筹布局17个产业生态圈,其中航空航天生态圈为发展重点。天津依托机场的物流基础设施,通过机场物流信息平台实现集群信息共享,构建航空物流生态系统,打造航空物流产业生态圈。

创新管理制度,优化营商环境

湖北省出台武汉城市圈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总体规划,为五市同城化发展提供了中长期指导。它以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和鄂州民用机场两大空港为基础,统筹规划周边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孝感五地发展要素,推进交通设施互联、产业对接协作、公共服务共享。武汉通过推进区域协同立法工作,整合武汉城市圈立法资源,探索开展区域协同立法。武汉城市圈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立了高位协调的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双机场运行机制,机场联盟,提高整体效益。

四川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层面,提出打造成渝世界级机场群的战略目标,通过建立共谋共治的定期会商机制,两地机场轮值、成渝机场群大运管委模式、服务标准互认,来实现成渝一体化。成都市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助力航空经济发展。一方面,将审批制度改革和适航产业全生命周期发展紧密结合,做优航空制造、维修、运营服务等重点企业的服务,解决企业难题、促进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以持续提升跨境贸易作为“切入点”,从深化进出口货物“提前申报”“两步申报”措施、发展跨境电商等业务、持续深化快件中心“安检前置”通关模式创新、协同创新通关监管模式四个方面入手,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广州市积极推进制度创新,通过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方面,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空港经济区开发建设的意见》、《推进广州国际航空枢纽和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修订了《广州空港经济区管理试行办法》,赋予了广州空港委控制性详细规划审批、城市更新等54项行政管理权限。另一方面,将通过优化临空产业布局、出台“7+1”系列招商政策、积极开展精准招商、优化改善投资环境等举措,全力发展实体经济,形成临空型、高端化、现代化的经济体系。

科学规划建设,推进港城融合发展

为充分发挥区域聚集优势,带动空港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快速融入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2020年,天津港保税区启动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空港二期)。天津港保税区秉承“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着力在发展以民用航空为核心的高端制造业的同时,对标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先进理念,积极围绕提升居民生活便利性、舒适度和提升区域竞争力、吸引力,推动空港经济区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和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在高水平打造宜业宜居国际生态活力新城的同时,全力为天津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积蓄力量。202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民航协同发展战略规划》提出要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到2025年要基本形成跨界融合、层次清晰、区域一体的民航高质量发展体系,浙江提出通过“12105”战略,让临空经济区、航空产业园、航空特色小镇均衡发展。

制定支持政策,引导发展方向

海南探索建立空港型自由贸易港,试点第七航权。2020年民航局发布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试点开放第七航权实施方案》,通过实施高度自由便利开放的运输政策,推动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和航空枢纽,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2018年四川省制定《关于推进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引领性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争取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内,探索以“航空+铁路+水港”为依托、多式联运优势集成的符合内陆定位、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成都注重创新驱动,打造民航科技创新承载高地。2017年民航局与四川省在天府临空经济区共建全国首个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园,共同打造民航基础技术研究基地、应用技术开发基地、核心技术产业化基地、成果转化效益基地和创新人才发展基地。

面向2035:打造世界级枢纽经济高地

当前,河南已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新征程,为打造世界级枢纽经济先行示范区,引领带动现代化河南建设,2022年4月,河南省委、省政府以前瞻30年的眼光,对航空港实验区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从省域都市圈层面进行系统性重塑性改革,提升“现代化、国际化、世界级物流枢纽”新能级,到2025年实现货邮吞吐量突破100万吨,由全国第二方阵跨入全国第一方阵。未来十年,要将航空港实验区发展放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大局下审视,放在高水平建设现代化河南全局中把握,在更高起点上谋划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引领中部、服务全国、联通世界的枢纽经济高地,争当全国航空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制度型开放的排头兵。

创新引领: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引领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把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放在“十大战略”首要位置,全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航空港实验区作为全省开放的窗口、引领全省经济增长的增长极,必须要在国家创新高地建设中干在前列、先行一步。

第一,完善创新体制机制顶层设计。遵循科技创新活动规律,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评价制度,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制,实行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赛马制”“悬赏制”“成果购买”等制度,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健全“科技+产业+金融”协同互促的政策体系,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和创新要素配置的核心作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健全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信贷产品体系,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企业的直接融资作用,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和成果转化基金的带动作用,推动多元化科技型企业创新创业。

第二,引培高能级创新平台。打造外资研发中心集聚地,鼓励外国投资者在航空港实验区设立全球研发中心,推进跨国公司设立离岸研发和制造中心。提升现有创新平台能级,支持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引导国内外一流创新平台在航空港实验区落地分支机构,吸引科技成果转化功能型服务平台落地,打造一批国际性、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打造开放式创新平台,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创新平台联合产业链龙头企业,提升协同攻关能力、产业化能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迭代应用,孵化、引进上下游企业。

第三,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培育科技园、创业园、孵化器等双创载体,创新“平台+项目+人才”模式,探索“投资+孵化”模式,持续建好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小微企业园,支持产业园、孵化器建立创投基金,融入国际国内创新创业网络。支持国际国内知名科技园、创业园、孵化器在航空港实验区设立分支机构,联合打造“科创飞地”,构建“全球创新—港区孵化”发展格局。

第四,形成全方位开放创新生态圈。发挥航空港实验区开放窗口的优势,强化科技开放合作,引导在先进制造技术或工艺领域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和规则、规范的制定,与国外的高端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合作攻关。加强区域间创新合作,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先进地区建立科技和产业合作园区,拓展“省外创新源、河南应用场”模式,借力“外脑”开展技术联合攻关,打造“实验室—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平台,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第五,强化高端人才支撑。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为民航事业以及航空经济相关产业发展培养专门人才。突出国家级引智试验区带动作用,实施海外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普惠性政策,建设“国际人才特区”,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最有利条件。积极支持航空培训机构、科研院所服务于航空港实验区和航空产业集聚区,加大航空经济领域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经营人才的培育力度。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优先加快住房、教育、医疗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制定完善引进人才落户、住房保障、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障等政策措施。

空中丝路:塑造航空经济“郑州模式”品牌

坚持以互联互通为前提,优化航空枢纽格局,完善政策支撑,围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着力推动固本、强身、赋能、增效,构建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绿色集约、互惠包容的“空中丝路”。

第一,积极争取航权开放。围绕“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争取国家进一步开放航权和空域,有效改善河南省和郑州市空域条件。积极争取扩大第五航权配额,尽力争取第七航权,支持国际航空公司增加至郑州的中远程航班,支持更多的国内航空公司新开通郑州首发的国际航班,加密欧美货运航班,开辟欧美澳等洲际定期货运航线,增强国际主要航空枢纽通达能力,扩大航线网络全球覆盖范围。

第二,实施开放平台优势再造。完善航空口岸功能,加快实现口岸、保税、通关、多式联运、物流、金融六大体系联动发展。加快豫卢双向海外仓建设布局,创新通关服务模式,统筹各地航空产业载体平台联动。紧抓RCEP机遇,高标准建设东盟空中丝路,持续完善货运航空物流产业链,加密、增开东北亚、东南亚和南亚航线航班,紧扣航空特色,构建RCEP区域“航空+”枢纽通道,打造国际供应链枢纽实验区。

第三,推动航空经济绿色发展。紧抓数字经济大发展机遇,积极推进数字赋能,推进航空零碳产业园建设,构建欧洲优质金融产品支持“空中丝路”可持续发展的融资渠道,让绿色成为“空中丝路”的亮丽底色。

第四,加强政策对接和标准联通。加快“软联通”实现新突破,加强新郑机场与北京、上海、广州以及乌鲁木齐和昆明国际枢纽的合作,发展经停和中转航班,提高通达欧洲和东南亚航线的利用率。设立河南“空中丝绸之路”基金,举办“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峰会、“空中丝绸之路”国际产能合作博览会,吸引“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联盟或分支机构落户河南。

空港自贸:打造内陆制度型开放高地

开放带动是航空港实验区发展的主战略,放大“空港+自贸+保税+跨境+口岸+航权”集成优势,探索航空港实验区“枢纽+开放”制度型开放新路径,在“扩区、升级、赋能”领域率先实现突破,进一步推进贸易、投资、资金、人员、运输、数据等“六大自由”,更加注重服务贸易、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方面的开放合作。

第一,推动综保区扩区和自贸区设立新片区。坚持以“全域自贸”理念推进河南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协同联动和开放合作,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更大范围放大政策制度红利的溢出效应。进一步完善河南自贸试验区战略定位布局,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深化改革创新,重点依托航空港实验区,积极争取设立河南自贸试验区空港新片区,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深入落实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空港新片区总体方案,设立“四港联运”区、现代产业集聚区等功能区,打造“空中丝绸之路”核心区。

第二,打造RCEP河南经贸合作先行区。加强改革系统集成,积极申建自贸区空港新片区,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建立更具弹性的包容审慎监管制度,在数字经济、新型贸易等领域实施柔性监管、信用监管和智慧监管。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为试点,率先落实“提前申报”与“极简申报”,推动口岸通关执法的单一功能向服务产业发展的全链条模式转变。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利用RCEP服务贸易和投资承诺开放力度大等特点,推动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等优势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融合发展,建设RCEP河南经贸合作先行区。

第三,争创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积极培育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首先,大力发展“保税+”业务。依托新郑综合保税区积极推进传统保税加工贸易向服务贸易、技术贸易转变,大力发展保税物流、保税研发、保税检测、保税维修、保税展示、保税租赁等“保税+”新业态,开展电子信息、高端设备、航空装备、医疗器械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再制造业务。其次,支持跨境电商相关的服务贸易“走出去”。推动跨境电商从货物贸易为主向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双轮驱动转变,加快跨境电商交易活动产生的跨境营销、国际物流、国际金融、知识产权、财税合规等一系列服务贸易“走出去”;推动跨境电商进一步与教育、医疗、文旅等服务贸易融合,扩大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空间。再次,积极发展离岸贸易。探索订单流、货物流和资金流“三流”分离的贸易监管方式,吸引离岸贸易总部企业和跨国公司财务中心入驻,打造区域离岸贸易中心,支持银行探索离岸转手买卖的真实性管理创新,为企业开展真实合规离岸贸易业务,提高贸易结算便利化水平。

第四,打造全球数字贸易创新中心。依托跨境电商产业创新引领、电子信息产业资源聚集等优势,吸引数字贸易企业集聚,谋划建设数字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和数字贸易港,努力打造全球数字贸易创新中心,增强郑州在全球数字贸易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完善数字贸易治理体系,从跨境电商等货物贸易监管切入,加快推动跨境交付、个人隐私保护、跨境数据流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领域的国内国际规则衔接,推动在“丝路电商”国家实现贸易监管的信息共享、标准互认、执法互助。同时,充分发挥自贸区、航空港实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大数据综试区和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六区”政策叠加优势,打造中原经济区经济合作窗口城市的“第一窗口”。

第五,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跨境电商+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外贸转型基地、产业基地等集群应用跨境电商,建设航空物流型跨境电商出口产业园,打造一批外向度高、国际消费市场潜力大的跨境电商产业集群;推动本地传统产业与跨境电商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企业建立适应跨境电商的柔性制造,并从供应链后段走到前端,走新型工贸一体化发展之路。做强跨境电商贸易链,通过出台支持政策、完善配套服务、优化发展环境等工作举措,培育壮大跨境电商市场主体,推动本地跨境电商企业做大做强;依托国家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促进美护产品跨境电商和一般贸易进口同时向郑州聚集,形成集国际美妆进口、分拨配送、零售推广等于一体的服务链,打造全国最大的跨境进口美妆集散中心。吸引国内外跨境电商知名企业设立企业总部、区域总部、采购中心、运营中心、研发中心和结算中心等入驻,打造跨境电商总部基地,将更多贸易结算收入、税收收入、外汇收入留存在本地。

超级枢纽:推动枢纽+开放融合发展

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开放引领枢纽建设,促进空中、陆上、网上和海上“四条丝路”的高效联动,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融通汇聚,推动航空经济向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第一,完善提升枢纽配套设施。围绕优化空间布局、整合交通资源、提升组织效率等原则,继续完善航空、铁路、公路及相关配套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四路协同”发展,确立国际交通枢纽门户地位。以高效衔接为导向,推广智能安检、装卸、拣选等装备,推动郑州机场电子运单试点扩面增量,加强多式联运信息采集交换,实现电子货运单证“一单制”。加快5G、物联网、北斗、交通数据交换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便捷换乘为导向,鼓励机场城铁公司加强与南航、东航等航空公司的合作,制定电子客票在机场、高铁站的使用方案,加强不同运输方式票务系统的有效衔接,共同推进空铁联乘产品,推动跨运输方式安检互认,提高行李直挂服务比例,实现“一站购票、一码(证)通行”。

第二,构筑“双枢纽+双基地”。依托卢货航强化郑州、卢森堡双枢纽的能级,在第五航权的基础上,扩展第五航权的适用范围,积极谋划第七航权,依托中原龙浩航空建设郑州基地,形成郑州、广州双基地运营。加快发展本土航空公司,积极引进基地航空公司,支持南方航空、西部航空、卢货航、中原龙浩、中州航空等在郑做大做强,构筑“双枢纽+双基地”。强化郑州机场在国际货运中的领先地位,利用郑阜、郑万高铁连接长三角、成渝两大城市群,充分释放高铁路网规模效应,促进内外循环的有效衔接,以智能终端产业、新能源装备产业、高端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产业为重点,将航空港实验区打造成资源全球配置的“反应炉”和生产要素全球流动的“推进器”。

第三,打造高铁快递生态圈。以郑沪高铁快递为突破口,支持中铁快运等市场主体结合高铁快运物流需求、资源配置和产品规划,系统设计郑沪高铁快运物流服务产品谱系,研究开行郑沪高铁快递专列的可行性。拓展“航空+高铁”快递、电商新模式,引导菜鸟、顺丰、中国物流、中国邮政等物流集成商创设承担“全程责任”的空铁联运企业,在全球快递邮件服务中开展空铁联运业务,形成集电商交易、高端制造、生鲜冷链、邮政快递等为一体的空铁联运生态圈。硬件方面,加快高铁物流中心建设,构建郑州机场至郑州航空港站的空铁联运货运通道,有效连接综保区跨境电商产业园、中国邮政航空邮件处理中心和高铁物流中心,打造航空与高铁物流直通作业体系。软件方面,推动郑州机场航空运单电子化试点提质扩面,参照国家标准设计空铁联运“提单”样式,实现快递空运单与高铁货运电子面单的有效衔接。

产业引育: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生态圈

充分发挥空铁双枢纽优势,深度参与国际市场分工,有效连接全球供应链,促进产业集聚、结构升级,在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培育中形成新的增长极,推动企业、产业不断向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中高端、关键环跃升,构建航空经济开放型产业生态。

第一,大力发展六大主导产业。一是提升“芯屏端”产业链整体竞争力,推进富士康、华锐光电、合晶等补链强链延链,提升智能终端发展水平;二是建设“智联车”产业基地,瞄准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方向,打造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城;三是打造河南“生物药”产业高地,依托CXO平台体系,带动打造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发生产创新创业基地;四是培育“新算力”服务器研发生产基地,依托超聚变数字技术公司,加快构建新算力生态圈;五是打造“航空造”特色产业集群,主动融入国产大飞机产业链,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产业;六是提升“物流网”,以航空物流为引领,引育基地航司和大型物流服务集成商,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物流基地。

第二,前瞻布局六个新赛道。一是第三代半导体。围绕碳化硅、氮化镓等前沿技术领域,对接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力争产业化落地。二是新一代人工智能。结合航空港实验区智慧物流、智慧城市、智能政务、智能制造等场景,对接引入人工智能平台、团队和企业。三是卫星产业。围绕卫星制造及配套、卫星终端产品研制、卫星运营、卫星应用服务等方向,打造中部地区卫星产业基地。四是通用航空。重点发展通用航空器研制、通用航空维修服务、航空展会等。五是大数据。依托城市大脑、产业大脑等场景,实施大数据产业示范工程,吸引大数据平台和产业集聚。六是元宇宙。围绕智慧城市、数字工厂,规划建设元宇宙体验中心,打造元宇宙样板区。

第三,重点培育五大经济形态。一是航空经济。推动航空制造业与航空服务业协同发展,培育壮大航空金融、航空培训、航空文旅、航空运动等新业态。二是数字经济。深度发掘应用场景,争取引进海康威视、华为、商汤科技、宇泛智能等数字经济头部企业,培育数字经济生态。三是会展经济。依托郑州新国际会展中心,深化会展与产业融合,打造会展产业生态体系。四是创意经济。抓住“设计河南”建设机遇,引进培育设计创意产业,打造世界级创意体验经济中心。五是总部经济。引导跨国企业和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布局区域总部、功能总部等,吸引“专精特新”企业总部落地。

第四,推动航空产业数智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强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支持建设全球“灯塔工厂”,打造“空港智造”品牌。前瞻布局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柔性电子等前沿数字产业,支持元宇宙等技术发展和创新应用。推动航空产业绿色化转型,培育壮大低碳、零碳和负碳产业,推动高碳产业和低碳产业动能转换,把产业结构调“轻”、碳排放量变“低”。

第五,聚焦优势产业强化招商引资。坚持项目为王,突出“招大引强”,做好项目谋划对接签约,树立结果导向,强化跟踪问效,实现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签约一批、落地一批滚动发展。实施精准化产业开放招商举措。完善招商引资新模式新机制。实行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专业化招商,推广带地招商、飞地招商等新招商方式。用好世界500强外资专班,推动引进外资实体化运作、专业化招商。利用政府引导基金和各类产业基金,创新“基金+招商”模式,在先进制造、未来产业领域进行战略布局。引导国际知名企业、创新孵化器设立科创飞地、产业飞地等,采用集群引进方式培育特色产业园。以商引商、以才引才,吸引更多在外的豫籍人才回航空港实验区创新创业。

深化融合:构建开放型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航空物流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临空制造业和商贸流通业是航空物流总需求的主要来源。要聚焦构建开放型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深度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进一步提升货源组织能力,保障国际供应链稳定和安全韧性。

第一,建成全球供应链组织中心。依托航空港实验区“空陆铁水”四港联动的交通枢纽,引育具有全球服务能力的物流集成商和供应链服务商,通过大力发展枢纽偏好型产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通过提升数据应用能力,打造全球供应链数字枢纽节点,推动航空港实验区打造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先导平台,推动优势产业深度嵌入全球供应链,不断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话语权。

第二,构建全链条航空物流企业。鼓励卢货航、中原龙浩等航空货运企业与服务链上下游企业链接,实现从单一承运人向物流集成商转型,增强“门到门”服务能力。支持菜鸟网络、唯品会等跨境电商物流企业,东航冷链物流、大连毅都等冷链物流企业,依托郑州机场设立总部或区域分拨中心,聚焦细分领域,增强通关、运输、货物追踪、最后一公里配送等全链条整合能力,建立贯通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联盟。推动郑州机场加快海外货站、异地货站布局。形成与临空产业国际供应链相匹配的物流仓储节点,提供包括进出口通关、保税物流、仓储配送、国际国内运输以及供应链金融等“一体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第三,通过服务外包强化供应链支撑。引导智能终端、集成电路、生物制药、智能装备等临空制造业企业聚焦主业发展。实施物流业务外包,鼓励准时达供应链、中外运空运、华贸物流、新宁物流等航空物流及供应链管理企业通过设施共建、资源共享等方式,有效承接制造业物流需求,协助B2B制造企业解决供应链管控问题,为企业提供端到端供应链垂直解决方案,赋能企业供应链升级。推进新郑综保区保税业务创新发展。针对航空零部件、医疗器械、高端装备等产业核心材料及零部件项目,探索实施供应链保税,开展以“保税物流供应链”为单元的保税监管模式,建设分产业的关键材料零部件共享平台,以综保区为核心构建产供销有机衔接和内外贸有效贯通的现代供应链平台生态圈,促进供应链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

第五,强化金融服务创新。积极吸引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入驻,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和跨国公司依法设立财务中心、结算中心,构建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要求的金融机构支撑体系。支持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开展金融创新,规划建设离岸金融试验区、融资租赁产业集聚区等功能平台,积极探索离岸金融试点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加速区域金融国际化发展。

智慧城市:迈入双港驱动的城市发展新时代

全球化浪潮背景下,机场成为物联网的路由器,带动航空港实验区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高铁航空港站的开通运营,又为航空港实验区发展带来了快速跃升的“新引擎”,在构建立体综合交通枢纽的同时,也开启了双港驱动的城市发展新时代。面向2035年,要聚力建成枢纽地位凸显、创新驱动有力、开放体系领先、产业生态完备、社会和谐幸福的航空新城,实现人、城、港、产深度融合发展。

第一,“双城”“双核”规划促进空间优化。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中,郑州市对航空港实验区的定位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副城;2022年5月高铁郑州南站更名航空港站,是基于发展前景以及郑州城市框架和郑州铁路枢纽前瞻性规划,更是为了充分发挥空铁“双枢纽”优势。“一主、一副”使得航空港实验区有条件成为市域空间的另一个组织主体,起到带动全市、引领区域的作用;“双核驱动”实际上意味着郑州市空间系统性的结构转换和实验区城市空间的调整,不仅要求在城市的道路网络上形成双极的组织模式,而且航空港实验区核心区的发展将由原来的重点发展机场和临空产业转向兼顾高铁“米”字枢纽和城市生活服务,形成两大枢纽带动郑州航空经济、枢纽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第二,提升“国际航空都市”品质。基于对航空港实验区当下发展现状、规划目标、发展定位的综合考量,近期应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保障和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水平,营造高品质生活空间、构建坚韧稳固的公共安全体系、营造低碳安全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便捷互联、高效通达的综合交通体系。中期应构建层级明晰、布局合理、功能完备、集约高效、全覆盖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增强区域共享性。远期作为航空都市,能够给周边城市群乃至更大范围区域提供具有航空特色的高品质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产品。

第三,建设数字孪生的智慧城市。以“大连接”“大平台”“大数据”为核心,以“云网数端边安”为重点,持续深化城市大脑建设,搭建数据“双中台”的数字基础底座,打造与特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相适应的大数据分析平台、物联网感知中心和算法模型仓库,提高集中管理调度和数据处理中枢能力。统一规划“数字地下管廊”,形成自我感知生成数据、自动联网汇聚数据的数字城市生命线。建设“智慧社区”,探索建设数据信息综合管理服务系统,提升街道智能化、网格化管理能力。按照“急用先建、实用优先”原则,面向城市治理、民生服务和产业支撑,深化N类智慧场景应用。智慧服务领域,积极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围绕社区服务、社会救助、健康医疗、文化教育、交通、旅游、物流等民生重点,加快数字化赋能,构建数字治理体系。

协同发展:引领全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开放性是航空港实验区最显著的基因,也是自贸试验区的根本原则。航空港实验区要把握机会,突出枢纽经济带动,发挥对外开放窗口平台功能,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引领全省经济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第一,发挥“自贸区+航空港实验区”叠加开放优势。立足河南省高质量发展需求,加快推进重大战略平台互动,充分发挥“自贸区+航空港实验区”叠加开放优势,积极融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加快成为中部地区开放的门户枢纽。全面复制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各大片区的改革举措和政策措施,加快其在航空港实验区落地,探索形成空港型自由贸易发展模式。在航空港实验区内,特别设立临空自贸产业园区,按照“既需要借助自贸区突破政策障碍,又需要发挥航空物流之便”的原则,甄选引进相关产业入区发展。

第二,强化“四港”深度融合发展。推动郑州航空口岸与铁路口岸共同建设“铁公机海”高效衔接的多式联运监管体系,优化交通网络布局,完善运输通道,促进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出海港“四港”联动发展。加强与海关等联检部门的协作,实行便利通关、异地清关,提高货物通关效率和国际货运能力。推进城际铁路公交化,强化机场、铁路货场、公路货站、物流园区便利化衔接,提高区内物流服务能力和配送效率。发挥郑州机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功能,促进高铁、城际铁路、地铁、公交运行时刻、运行班次与机场航班紧密对接,满足旅客便捷换乘需求。强化与郑州东站、郑州站、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郑州北站、公路客货运站等枢纽场站联系,实现“铁路、公路、民航、海运”集疏联动。

第三,促进区域平台互动合作。发挥航空港实验区战略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开展多层次区域合作,构建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格局。加强与郑州都市圈合作对接,在产业发展、信息共享、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等方面密切合作,依托实验区至开封、许昌快速通道,加快建设开港、许港产业带,强化与新乡、焦作等毗邻区域对接,打造全球智能终端、高端制造、航空物流产业发展密集区。按照利用关口、借助交通、产业链接的思路,构建连接各地的综合交通廊道,推动各地企业与实验区高效对接,实现与实验区分工协作、协同发展。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地区、泛珠三角地区合作,构建贯通全球的空中通道和东联西进的陆路通道,建设内陆开放战略枢纽,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深化改革:持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十年来,航空港实验区创造形成了经济开发省级主导与社会事务市级主责耦合的特殊功能区管理新模式;展望未来,要聚焦打造世界级枢纽经济高地和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的增长极的战略目标,对接国际标准、规则,持续深化改革,为航空港实验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第一,持续优化行政管理体制。目前航空港实验区人口已接近100万人,但管理体制仍是经济功能区,随着开发建设规模不断增大,预计未来常住人口将达到200万至300万人。如此大规模人口,社会管理任务注定无法甩出区域外。随着社会管理任务加重,对政府职能完善的需求强度也会增大。从长远看,航空港实验区体制机制顶层设计需要持续创新,推动由功能区向区划意义上的行政区转化是必然趋势,现在应该未雨绸缪,逐步创造条件,争取尽早实现转换。

第二,深化专业园区开发运营市场化改革。航田模式作为航空港实验区二级专业园区开发管理市场化模式的初步尝试,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刚刚起步,这两个园区开发管理运营主体均是国有企业主导,市场化程度有限。航空港实验区未来待开发的空间很大,需要建设的二级专业园区还很多,应该引进更多专业化的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企业或团队,不断完善市场化园区开发建设和管理模式,以减少损失,规避风险,提高效率,真正使更多的二级专业园区成为“亩均英雄”示范区。

第三,推动经济发展职能与社会管理职能分离。过去十年,省级政府和管委会聚焦经济开发与增长极培育,让市级政府承担社会管理的主责,主要体现在教育、医疗、医保社保等各种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领域规则、供给标准、业务模式等方面。随着实验区发展和人口聚集规模的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规模的增大,社会管理任务的加重,不但投入要靠实验区财力,而且管理事务能够推向市级政府相关部门的比例也会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实验区本身势必会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职能,将会对经济开发和增长极培育职能形成挤压。探索实施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相对分离的制度,管委会可探索创新管理模式,分出一部分领导力量和部门,专门从事社会事务管理,大部分领导力量和主要部门集中于经济开发和经济管理领域,各行其是,互不干扰。同时,按照高度精简的原则,努力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小政府大社会型的社会行政治理体系。

第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突出做好“万人助万企”活动,消除打通政府服务体制机制的弱点、堵点,严格落实最多跑一次、“三集中”“三到位”等政策。打造全国数字化营商环境改革示范区。加强一体化信息管理政务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全面提升“一网通办”服务能力,探索建立“秒报秒批”平台,设置“政策计算器”,实现“政策找人”“政策找企业”,梳理发布“免审即享”清单,做到无感支付,提升企业获得感。进一步提高政府数据开放水平。规范政府数据收集、开放、共享等活动,促进数据流通产生价值。制定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清单目录,便于市场主体综合性获取、掌握各级政府产业政策、相关产业发展资讯等多领域、多类型数据。

厚植沃土:更高能级双循环核心窗口打造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新发展格局下,区域发展态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新的起点上建设现代化河南,实施优势再造战略是题中应有之义。作为河南制度型开放的基础平台和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核心窗口,航空港实验区的进一步高能级打造,对推动河南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发挥“龙头”作用,推动与自贸区协同联动发展,释放“乘数效应”,是更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空中丝绸之路”重要指示,加快打造现代立体交通体系、现代物流体系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的战略考量。

提升发展能级:争取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

围绕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及高端芯片等高端制造业,争取重大生产力在实验区布局。争取重大项目引进、重点平台建设和骨干企业引育方面的政策支持,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智能装备、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基地。加快构建智能终端、新型显示、集成电路自主可控计算机四大产业生态圈,积极引入高附加值、重资产投入的关键零部件项目和研发设计、总部结算、应用服务类企业。推动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公共服务平台、第三方生物医学检测平台建设,加大小分子CMC抑制剂、细胞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力度,打造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加快5G基站、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等更多新型基础设施在实验区落地。

加快制度型开放:争取全方位开放政策支持

支持河南依托实验区核心区域设立河南自贸试验区扩展区,支持扩展区实施公平竞争的投资经营便利措施、高标准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措施、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措施、高度开放的国际运输管理、更加宽松的高端人才服务管理、国际互联网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制度政策,加快构建“临空+自贸+保税”的叠加优势,为拓展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提供重要支撑。积极争取第七航权,加快探索中国内陆无水自由贸易港,激活河南省的客货运潜力,补强航空产业短板,推动河南省经济高质量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

强化要素保障:争取更多高端要素集聚

支持实验区建设区域性航空金融中心、离岸金融中心、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加强实验区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试点工作。支持实验区落实QFLP试点工作,鼓励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管理企业和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落户实验区。支持实验区创新金融服务,发展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物流金融、航空金融、进出口贸易金融、离岸金融等特色金融。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搭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与国外合作的平台,争取在实验区投资工作的相关高端人才审核权限下放政策,为引进的“高精尖缺”海外人才提供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逐步放开专业领域境外人才从业限制,建立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制度。

提升治理效能:争取获得更多改革自主权

坚持改革赋能,在区域协同、开放带动、人事薪酬、投融资体制改革等方面大胆创新,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按程序赋予实验区在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方面更大自主权。加强各部门各领域协同放权、放管衔接、联动服务。探索试点商事登记确认制和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制定航空港实验区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清单,率先建立行业综合许可和综合监管制度。提高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实行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薪酬制度。

策 划:刘雅鸣

组 长:孙德中

副组长:刘玉梅 阙爱民

成 员:耿明斋 金 真 李燕燕 郝爱民 宋志刚 刘春玲

高亚宾 王超亚 王 丹 王小艳 刘 琼 杨 凌 王华岗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