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隋朝,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短暂的朝代,但是它在历史上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首先,隋朝创造性的开创了科举制度。
打破了世家大族对于朝中官位的垄断,为广大的普通老百姓提供了一条能够一步登天,打破阶级压制的途径,同时也奠定了中国历史上一千多年的科举取士的基本模式。
其次,隋朝作为五胡乱华以来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对于稳定社会局势,减少地方实力内耗有着重要作用。在统一的中央政府的领导下休养生息,才能使国力快速恢复。
最后,隋朝是一个特殊的朝代。
在汉代以来,儒家文化一直处于主流思想的地位,但是这一切在五胡乱华时期土崩瓦解。而在此基础上,隋朝是承接南北朝及唐朝文化的重要朝代,也是文化过渡的重要时期,更是儒家文化的巩固及复兴的关键时代。
因此,隋朝对于汉文化的传承来说,极为重要。
而在汉文化重建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基石作用的人,就是本次我们我们将要了解的人物——牛弘。
他继承了自汉朝以来的儒家文化精华,同时整合了五胡十六国、南北两朝的文化,极大地推动了隋朝文化建设的步伐。其功绩被广泛记载于隋朝史籍中,并不断得到后世学者、文人的正面评价。
牛弘的人物生平
牛弘姓裛(yì),字里仁,生于西魏大统年间,灵台人。为官廉洁,出仕北周时期就已经被封为临泾公。
到了隋文帝时期,牛弘更是受到重用,先后秘书监、太常卿、礼部尚书等职务,被封为大将军及郡公衔。大业六年,卒于江都,隋炀帝追封牛弘为文安侯、开府仪、光禄大夫等,并归葬灵台荆山。
可以说他是隋朝不折不扣的文化重臣,牛弘对于隋朝文坛的主要贡献,最著名的就是主导了古籍构建管理和文化制度建立。
隋朝建立初期,百废待兴,经过了南北朝频繁的朝代更迭和连年战乱,百姓民不聊生,社会秩序崩坏,急需休养生息。
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公元580年,牛弘任职图书典籍的秘书监,经过详细的图书文献整理,牛弘察觉到即使在一国之都的洛阳,儒家文献也已大量损坏及流逝,找不到相应的文献资料是常态。
对此牛弘心急如焚,立刻上书隋文帝,建议广开收藏,同时号召民间献书,来补充已经空空如也的书库。
这一举动,使流落民间的古籍文献得以保留,并为隋朝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而牛弘对于文化的重视也让隋文帝对他重视了起来,隋文帝深知文化在一个国家统治的过程中所占有的重要位置。
于是隋文帝在公元583年,封牛弘为奇章郡公,负责主持祭祀、宾客、冠婚、丧葬、军旅五礼的编撰工作。
牛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依托民间的各类礼仪藏书,协同民间的礼仪学者,于两年后完成《隋朝礼仪》的编撰工作。
此后,由于牛弘在文化建设上面的优异表现,隋文帝对他委以重任,牛弘也没有辜负隋文帝的期待,屡屡在文化建设上立下功劳。
任太常卿时,牛弘并着重于乐府歌词的创作工作,为后世唐代诗歌的创作,制定了体系。
在万宝常、何绥等人的帮助下,以春秋时期的六律五声作为基础,吸收并融合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的西域乐律文化,制定宫廷七部乐,并逐渐完成了对后宫新乐的修订工作。
在公元599年,牛弘被晋升为大将军衔,负责官员的选拔工作,并坚持“品德优于文才”的选拔标准。在史书上,牛弘因任人唯贤的原则,受到各界学者的推崇。
参与隋朝的文化建设
隋文帝在相继完成了戡乱三方、接禅帝位、定正朔服色、兴建大兴城后,于公元583年开展文化建设工作。
并以牛弘为主要负责人,主持关于历史文献典籍整理、宫廷乐理修订、礼仪制度构建、诗歌文化研究等工作。
首先,牛弘的工作是完成对儒家文化的维护和传承。
时任秘书监的牛弘,在对馆藏文献古籍进行整理的时候,发现儒家经典文集大量遗失、朝廷馆藏不完整,极大地限制了隋炀帝以儒家思想为理论核心的劝学行礼活动。
于是牛弘依托历史上各个朝代的经验,结合隋朝开国时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独立的文化建设方略。
以“勒之以天威,引之以微利”的方式,开展民间儒家古籍进献工作,在短期内补充了隋朝的儒家经典文献,大力推动了隋朝劝学行礼活动。
牛弘在完成对儒家文化的维护之后,把目光放眼到了更加广阔的诸子百家,涵盖法家、道家、墨家等诸多学术思想,并进行整理、分析,做出不同的评价,逐步完善现有的文化建设制度。
同时,牛弘通过民间采集、朝廷求购等方式不断获取秦、汉、晋的历史文献书籍、乐理书籍及其他文献资料,不仅扩大了隋朝的文献馆藏,更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隋书•刘弘传》曾对牛弘做出这样的评价:“采百王之损益,成一代之典章。”
在后世的图书馆藏工作中,依旧延续了牛弘的“五厄论”,在文化传承的角度,牛弘居功至伟。
同时,在乐理、礼仪层面,牛弘对前朝的礼仪和乐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使隋朝乐理及礼仪继承了前朝的精髓,形成隋朝独有的礼仪及乐理体系。
同时融合了五胡十六国的外来文化,增强了民族间的凝聚力,推进了民族间的大融合。
牛弘与隋朝诗歌
都知道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但却很少有人知道,牛弘正是为这颗明珠奠基的人。
早在隋朝创立之初,就已经有很多诗人了,这些诗人主要分为三类:
一是北周、西魏的关陇门阀集体,如杨素、杨广、牛弘等人;二是北齐东魏入隋的士大夫;三是梁陈融入隋朝的官宦,如许善心、虞世基等人。
牛弘作为第一类诗人,创作以咏物、宫体、宴游为主,但已超出了时空界限和社会广度,充分发挥着真挚而深厚的情感。
公元589年牛弘晋升为太常卿后,诗风及意境发生重大的转折,由粗狂变得委婉含蓄,由宫廷描写到社会生活,在实质上突破了原有的诗歌创作窠臼。
再加上隋炀帝杨广自己就有一定的文学创作能力,牛弘也以此为契机,抒发对诗歌独特的看法。针对隋朝诗歌创作的窠臼,指出隋朝的诗歌创作依旧局限于宫体、咏物的范围内并且难以抒发诗人真挚的情感,对隋朝是个的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牛弘还对乐府音乐进行了创新,使得隋朝乐律进入重要的创作阶段,并带动了乐府歌词创作,拓宽了歌词创作范围及形式。
虽然在文学史上,隋朝诗歌的地位并没有唐朝来的重要,但是作为唐朝诗歌盛世的前奏,隋朝诗歌不乏一批集中描写隋朝风水、抒发真情实感、广泛关注民间生活的诗歌出现,使得隋朝诗歌创作突破了前朝诗歌创作的限制,为唐朝诗人创作诗歌提供了基础。
结语
牛弘在隋朝文化建设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不仅推动儒家经典发展,更对前朝历史文献进行了彻底的修正,整合了前朝及西域的文化,完善了隋朝现有的文化体系。
并在此基础上,修正乐府,为唐朝的诗歌盛世奠定了基础,有力地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承。
参考文献
蔺熙民《牛弘与杨隋文化制度建设》
程焕文《隋代官府藏书史略》
李建国《论隋朝的文化整合与文学交流》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