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奴”这个词在唐代的小说中时常出现,一方面唐朝贵族嫌弃他们的身份只是奴隶,另一方面贵族们又认为他们神秘莫测,能呼风唤雨,是很好的仆人。
这种复杂的共处状态,让昆仑奴在唐王朝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不过,他们虽然叫做“昆仑奴”,却和昆仑山没有一丁点关系。
1、昆仑奴的来历
关于昆仑奴的来历,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东南亚说
其中主要的标准,还是通过《旧唐书·南蛮传》的记载:“在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昆仑’。”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昆仑奴】
所谓在林邑以南,指的是古国林邑国,这个国家在今天越南的中南部地区。
也就是说,旧唐书中记载的昆仑奴,指的是东南亚一带皮肤黝黑、头发卷曲的人。
当时越南运送到长安附近的昆仑奴,出自于今天越南昆仑岛的奴隶市场,这些奴隶通常是爪哇土著。
第二种、印度说
谭嗣同在《石菊影庐笔识》‘学篇’第五十六则中,对“昆仑”二字解释为印度:友人邹沉帆撰西征纪程,谓希玛纳雅山即昆仑,精确可信。希玛纳雅山在印度北.唐人呼印度人为昆仑奴,亦一证也。
【昆仑奴画像】
第三种、非洲北部奴隶说
南宋地理学家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卷三》“昆仑层期国”条云:“海岛多野人,身如黑漆,拳发,诱以食物而擒之,卖为蕃奴。"
所谓“昆仑层期国”,指的是今马达加斯加及其附近的非洲沿岸。
了解了关于昆仑奴的三种来历,接下来,咱们从古人文献入手,谈谈唐朝贵族为何喜欢使用昆仑奴。
2、唐朝贵族为何爱用昆仑奴
北宋地理学家朱彧陪着自己父亲朱服游宦(任安抚使兼市舶使)广州时,在《萍洲可谈》中写下了自己关于“昆仑奴”的所见所闻:广中富人,多畜鬼奴,绝有力,可负数百斤。言语嗜欲不通,姓淳不逃徙,亦谓之野人。色黑如墨,唇红齿白,发卷而黄,有牝牡,生海外诸山中。食生物,采得时与火食饲之,累日洞泄,谓之“换肠”。缘此或病危,若不死,即可蓄。久蓄能晓人言,而自不能言。有一种近海野人,入水眼不眨,谓之“昆仑奴”。
【右上角为昆仑奴】
上述材料,很直白的告诉了我们,为何唐朝贵族会喜欢使用昆仑奴:
一、昆仑奴力气大,“绝有力,可负数百斤”;
二、昆仑奴性格淳朴,不会随意逃走“姓淳不逃徙”;
三、昆仑奴水性好,到了“入水眼不眨”的水平。
以上,便是古人为何喜欢在家里安排一些昆仑奴的原因。
当然还有部分贵族养昆仑奴的原因,是相信昆仑奴能够长出翅膀,在战场上能够来去如风,具有各种神异能力的。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参考资料:
【1】《旧唐书·南蛮传》
【2】谭嗣同《石菊影庐笔识》‘学篇’第五十六则
【3】程国赋.唐代小说中昆仑奴现象考述[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5):79-84.
【4】蔡鸿生.岭南昆仑奴遗事[J].学术研究,2014(04):91-94.
【5】《萍洲可谈》卷2,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35页。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