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图
岩层产状
(一)产状要素
产状要素特征:
(二)产状要素的测量、记录和图示
产状要素的测量:地质罗盘仪
产状要素的记录:
(1)象限角法:以走向、倾角、倾向的顺序记录
N45E∠30°SE,表示走向N45°E,倾角30°,倾向SE 。
(2)方位角法:以倾向、倾角的顺序记录,如
135° ∠ 30,表示倾向距正北方向135°,倾角30°。
产状要素的图示
正常岩层 倒转岩层
倾斜岩层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位置关系
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
岩层的倾角小于地面坡角时 与地面坡向一致
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一致,岩层倾角大于地面坡角时
地质界线在平面上的投影 岩层直立时
水平岩层的特征
褶皱构造
一、褶曲构造
背斜:核部地层时代老,两翼地层时代新。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背倾斜。
向斜:核部地层时代新,两翼地层时代老。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向倾斜。
褶皱要素
二、褶曲分类
按褶曲横剖面形态分类
2 .按褶曲纵剖面形态分类水平褶曲
枢纽
一、褶曲的岩层分布判别地层对称重复:
如果地层核部老,两翼新,则为背斜,
如核部地层新,两翼老,则为向斜。
地层对称重复(定性)—形态(背、向斜,定形)—产状(具体分类)。
背斜和向斜
二、断层
(一)断层要素
断层的几何要素和位移
(二)断层常见分类
1. 按断层上、下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分类:
正断层:上盘相对向下滑动,下盘相对向上滑动
逆断层:上盘相对向上滑动,下盘相对向下滑动
2. 按断层面产状与岩层产状的关系分类:走向断层、斜向断层、倾向断层;
3. 按断层面走向与褶曲轴走向的关系分类:纵断层、横断层、斜断层;
4. 按断层力学性质分类:压性断层、张性断层、扭性断层。
(三)断层存在的判别
构造线标志;
岩层分布标志;
断层的伴生现象:擦痕、阶步和摩擦镜面;构造岩;牵引现象;
地貌标志:断层崖、断层三角面、串珠状泉、低洼地形等。
(四)断层运动方向的判别
岩层重复或缺失
断倾岩倾向同,断角大于岩角,正断岩层缺失,逆断岩层重复,下降盘新地层。
断倾岩倾向同,断角小于岩角,正断岩层重复,逆断岩层缺失,上升盘新地层。
断倾岩倾向反,断角岩角不论,正断岩层重复,逆断岩层缺失,下降盘新地层。
地质年代
一、绝对年代法
二、相对年代法
(一)地层层序法:正常、倒转、标准地层剖面;
鉴定地层新老关系的方法:标准地层剖面、层面构造(泥裂、波痕等);
(二)生物演化律:简单复杂、低级高级、化石;
(三)地层接触关系法。
岩层间的相互关系
1.沉积岩间的接触关系
(1)整合接触
(2)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
2.沉积岩与岩浆岩之间的接触关系
地质图的阅读
一、地质图的种类
(1)普通地质图
(2)构造地质图
(3)第四纪地质图
(4)基岩地质图
(5)水文地质图
(6)工程地质图:桥梁工程地质平面图,纵剖面图
中国地质图
中国水文地质图
中国新构造图
中国岩溶与环境地质图
二、地质图的阅读步骤
阅读步骤及阅读内容
1、先读图框外的附件:图名、比例尺、方位、图例;
2、地形、水系;
3、地质内容;
4、地质历史。
三、读地质图的步骤和方法
1.看图名、图幅代号、比例尺等
图名和图幅代号可以告诉我们图幅所在的地理位置。一幅地质图一般是选择图面所包含地区中最大居民点或主要河流、主要山岭等命名的。比例尺告诉我们缩小的程度和地质现象在图上能够表示出来的精确度。此外,还应注意图的出版时间、制图人等。
2.看图例
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制图地区出露哪些地层及其新老顺序等。图例一般放在图框右侧,地层一般用颜色或符号表示,按自上而下由新到老的顺序排列。每一图例为长方形,左方注明地质年代,右方注明岩性,方块中注明地层代号。岩浆岩的图例一般在沉积岩图例之下。构造符号放在岩石符号之下,一般顺序是褶曲、断层、节理、产状要素等。
3.剖面线
有时通过地质图相对图框上的两点画出黑色直线,两端注有AA′或II′…等字样,这样的直线称剖面线,表示沿此方向已经作了剖面图。
4.分析图内的地形特征
如果是大比例尺地质图,往往带有等高线,可以据此分析一下山脉的一般走向、分水岭所在、最高点、最低点、相对高差等。如果是不带等高线的小比例尺地质图,一般只能根据水系的分布来分析地形的特点,如巨大河流的主流总是流经地势较低的地方,支流则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地方;顺流而下地势越来越低,逆流而上越来越高;位于两条河流中间的分水岭地区总是比河谷地区要高,等等。了解地形特征,可以帮助了解地层分布规律、地貌发育与地质构造的关系等。
5.分析地质内容
当按照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方法,首先了解图内一般地质情况,例如:
(1)地层分布情况,老地层分布在哪些部位,新地层分布在哪些部位,地层之间有无不整合现象等;
(2)地质构造总的特点是什么,如褶皱是连续的还是孤立的,断层的规模大小,它发育在什么地方,断层与褶皱的关系怎样,是与褶皱方向平行还是垂直或斜交等等;
(3)火成岩分布情况,火成岩与褶皱、断层的关系怎样。
6.在掌握全区地质轮廓的基础上,再对每一个局部构造进行分析:
(1)开始时最好从图中老岩层着手,逐步向外扩展,以免茫无头绪;
(2)对每一种构造形态,包括褶曲、断层、不整合、火成岩体等逐一详加分析。例如褶曲类型,断层类型,各构造组合关系等。
7.把各个局部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整个构造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主要包括:
(1)根据地层和构造分析,恢复全区的地质发展历史;
(2)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的关系;
(3)地质构造与地貌发育的关系,等等。
地质内容
地层:地层分布、地层产状:水平、倾斜、直立,与地形等高线的关系;
接触关系:接触类型、涉及地层、在地质图上的特征;
褶皱:褶皱类型、分布地区、核部地层、两翼地层、褶曲特征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断层:断层类型、分布地区、上盘地层、下盘地层、断层面的产状、断层标志在地质图上的表现、断层在地质图上的特征。
读图实例
地质剖面图的制作
整饰(构造形态恢复、比利尺、方位、图例、图签)
以上所述不过是读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至于如何具体分析某一幅地质图和其中的每一种构造,必须通过实践来逐步掌握。
上一篇
解读晋祠圣母殿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