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的呼唤》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最负盛名之作,讲述了一条狗的故事。
这条狗名叫巴克,是公狼与母狗的后代,生得高大强壮,基因里有着野性的因袭。
不过,由于生活在一个有钱的人家里,很受宠爱,所以巴克的野性一直处于潜藏状态,或者说是被善压抑着。
如果就这样一直生活下去,巴克的一生不仅无疑是幸福的,而且其野性也注定永无出头之日。
尽管这种野性时常在它的血液中不安分,在它的潜意识里召唤着它的灵魂,使它常有一种想干点坏事的冲动,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环境和际遇,所以它一直操持着一条好狗的“道德情操”。
它懂得感恩于自己的主人,也喜欢自己的朋友,它热情而真诚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或是其它动物,并无比地信任他们。
总之,巴克感觉世界是那样美好,“狗”生是那样快乐,根本不知道世界还有残暴的一面。
然而,它的命运却因为被偷卖而被改写。偷它的一个佣人,它视他为朋友,因为信任,所以上了他的当。这对它的世界观打击很大,动摇了它世界美好的信念。
被偷卖之后,巴克陷入了不幸的深渊,受到狗贩子的毒打,受到新主人的虐待,受到群狗的攻击,受累,挨饿,被冻……
在这样悲惨的命运中,巴克对世界的美好感受再也没有了,温驯与善良,真诚与信任,一切都没有了。
在狗贩子与几任新主人的毒打中,它懂得并牢记棍棒法则,野性开始潜生暗长。后来在群狗的攻击中,它又懂得并牢记牙齿法则,野性进一步膨胀。
虽然因为被新主人的强制力控制着,它的野性还没有冲突牢笼,但无情、凶残甚至狡诈,却已成为它固定的性格。
多么让人揪心、让人压抑、让人叹惜的蜕变!
巴克明白了一点,要想生存,必须依靠牙齿,必须依靠凶残,软弱只会被消灭。没有爱护,没有同情,没有包容,只有残害,只有冷酷,只有逼迫!
读到这里,谁都会痛心疾首:善,这样被恶吞噬!
就在巴克差点被打死时,一个叫桑顿的人救了它。桑顿是一个善良的绅士。在他人性地爱抚之下,巴克一直处于膨胀状态的野性又一性被压制,忠诚之心抗拒着野性的召唤,良性又一次回归。
此时,读者揪着的心会稍稍感到欣慰。然而,在一次探险中,桑顿被印第安人杀死。巴克失去了主人,从此无牵无挂。这又让人感到可惜。
恰处于无人的荒原之上,巴克又一次听见了狼的号叫,终于再也忍不住,便直奔野性的天地,成为一只自由的野狼。
除了祝福,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可悲的祝福!
显然,作者并不单单是在写一只狗,因为读者可以分明看见一个生命在不同环境中的变化,受善则善,受恶则恶。
人何尝不是如此呢?难道在我们的基因里就没有野性吗?后天的环境不在影响着我们向善还是向恶吗?
所以,巴克的遭遇对教育很有启发意义。我们的教育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怎样的环境?能否避免给孩子潜在的野性以生长的空间?
当下校园欺凌事件频发,这种事情如果不加禁止,就等于是在为棍棒法则做广告,是在召唤孩子的野性!
不光是孩子的教育,就是对于成人而言,其实也是这样的。好的环境使人变好,坏的环境使人变坏。这是不争的事实。
古语说:近未者赤,近墨者黑。说得多么深刻,深刻得惊心动魄!
到这里,我们就该认识到,我们其实和巴克一样,基因里的野性永不会消失,它藏在我们的灵魂深处,等待着恶的呼唤,等着主宰我们生命的机会。
这样的机会还很多,失败的时候,得意的时候,发财的时候,独处的时候,掌权的时候……我们变坏的机会如此之多,多么可怕!
不过,我们变好的可能性其实更大,读书,学习,远离群小,接近品质高尚的人。
我们有自主选择和自我教化的能力,这是我们与巴克最大的区别,值得庆幸!
非常值得一读:儿子,奋斗吧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