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刺胸腹者,必以布巾著之,乃从单布上刺,刺之不愈,复刺。刺针必肃,刺肿摇针,经刺勿摇。此刺之道也。
【原文解释】凡刺胸腹部位,应先用布巾覆盖其处,然后从单布上进刺。如果刺之不愈,可以再刺,这样就不会把五脏刺伤了。在用针刺治病的时候,必须注意安静严肃,以候其气;如刺脓肿的病,可以用摇针手法以出脓血;如刺经脉的病,就不要摇针。这是刺法的一般规矩。
如果你不知道从膈这些来丈量,“刺胸腹者”,这个就危险了。如果针刺在胸和腹,一般拿布包到,来从单布上刺,这是因为天气太冷了,天气太冷的话我们扎针,不要让他衣服脱开来,脱开来,身上以布盖到,一般过去真的隔着布就扎进去了,这是讲隔着布施刺,没有效再刺。
现在不要隔着衣服扎针,可在房间开暖气,现代我们有这些电器很方便,很好,可以改变一下环境,这样病人在天气冷的时候扎针,身体不会暴露在冷风之下。我们针刺的时候一定要严肃,不能嬉皮笑脸的,嬉皮笑脸的那个针扎不准,手在那边抖。
“刺肿摇针”,如果遇到肿症,比如手肿起来了,肿得很大,扭到了,针扎到我们的八风上面去的时候,针出来要摇针,摇针是泄气,把针泄出来。尤其我们用细针去摇。以前九针,那种很粗的针进去摇,一定大出血,那太过了,用很细的针下去,摇针是在肿病的时候用的。
“经刺勿摇”,刺到经络上的穴道的时候,不可以摇,这是刺法的大要。所以,刺在肿的地方,一个是形肿,如果你手肿起来,我们针下进去,摇大针孔,脚踝关节肿起来,商丘透丘墟透过去的时候,揺大针孔,这都可以的。
我们在学针灸的时候我们学过,三皇,阴陵泉、地机、三阴交,阴陵泉下三寸是地机,内裸上三寸,是三阴交,我们合为天人地三皇。
三皇穴都是在脾经上,这是水道,因为脾通水。病人脚水肿的时候,针扎进去摇一摇出来,肿症通通可以用摇针的,摇完出来以后,因为你扎的是水道上面,不会出血,会出水,水在那边滴,就给它漏,没有关系。摇针以后出来让他水滴出来,压力就会释放掉,病人那个胀痛的现象就会疏解掉。不单单从这边可以倒水出来,针下去以后病人小便量就会增加。这是刺肿要摇针。那除了这个,我们在经络上去下针的时候就不要去乱摇它了,这是刺的道理。所以整本 《黄帝内经》跟针灸是完全是密合的。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