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方证就是上有呕吐,下有肠鸣,中呢,又有心下痞。
要治呕吐证,结果他(仲景)用的是,治在中焦的半夏泻心汤,上有呕吐,下有肠鸣,中有心下痞,不去治上,也不去治下,而从中焦治起,是用半夏泻心汤。
因为我在前面,已经给大家分析了“辛开苦泻”,“辛开苦降”这样的组合,具有斡旋中焦的作用,所以,对心下痞症,用半夏泻心汤,仍然是黄芩、黄连,配干姜、半夏的“辛开苦降法”,治其呕吐。
& 以半夏、干姜,散寒降逆,
& 用黄芩、黄连,苦降清热。
我合起来说,这是两个药对,辛开苦泻,辛开苦降,对中焦有一个解决气机升降的问题,因此,治呕有效。
& 关于人参、甘草、大枣,在这里面有益气和中的作用,因为方中有干姜了,所以,姜枣是干姜配大枣,另外,又有甘草和人参。
请大家注意,
“方后注”里面,它写的是“煮取六升”,一斗煮取六升以后,去滓再煮取三升,你想,一斗是十升,煎煮六升,然后,再去滓,再煎取三升,你想这时间有多长啊?
实际上告诉你,有点浓煎的意思,让它药量少,对于呕吐的病人,他才能够少饮、频服,达到止呕的作用,这是很有意义的。尽管他(仲景)没有明说,你可以体会出来,这么多水得什么时候才能耗下去啊?
所以,是把这个方浓煎以后,使其药量很少,少量频饮,才能喝进去,这是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上,我觉得,一定按照原文说的,真是这样的特征:
1.有呕吐,又肠鸣,又下利者,即“呕而肠鸣”;或者呕又兼下利,伴有心下痞的,就是半夏泻心汤证。
一定是心下痞满的症状比较突出,他(病人)或下利、或呕吐,就可以用半夏泻心汤。
特别是,可以按照四味核心药,进行增减,但是,为了止呕,配半夏,还是配干姜,你就根据情况来决定了,这就是半夏泻心汤给你的启发,这临床意义第一。
2.我觉得,如果是症见“心下痞,按之痛”,而且他出现舌苔比较黄腻,可以把《伤寒论》里面的什么方,合进来呢?小陷胸汤,连、夏、蒌,本科生,不是为了方剂组成好记吗?我就自编趣味歌诀,记的是“连下楼”,就象你下楼梯连着下似的,那就是连、夏、蒌,黄连、半夏、瓜蒌,配着小陷胸汤,就解决了热的问题,现在讲,寒热错杂用半夏泻心汤。
3.半夏泻心汤,有开结除痞,和胃降逆之功,所以,适宜各种胃肠道疾患,如:
(1)浅表性胃炎,还是慢性的胃肠炎,中医辨证比方说有热象,寒热错杂者,慢性胃肠炎本来多是偏虚寒,如果见有热象为主的,不管是急性、慢性胃肠炎,包括胃和十二指肠的溃疡病,你都可以考虑用本方的。
比方说,有的上消化道出血,是由于胃溃疡造成的,我曾经说,病情急的时候,必须得想法止血,你可以用大黄黄芩黄连泻心汤,就上次讲的吐血、衄血的证治,用大黄黄芩黄连泻心汤止血。
之后,你可以为了修复,他(病人)的胃粘膜,就用黄芪、白及,还可以加上什么药呢?就象我们讲的,如果他有呕、不欲食症,就用半夏、生姜,甚至于可以加一些止血的老节等。
(2)比方说口腔溃疡的问题,口腔炎,如果属于寒热错杂,特别是兼有心火亢盛,你也可以是用导赤散,配半夏泻心汤,效果也是很好的,这是关于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给大家这个启发。
有的主张,上消化道出血,拿半夏泻心汤,与我上次讲的,大黄黄芩黄连泻心汤合用,也可以,那一定是为了止血,加老节。
& 若为了修复组织,确实黄芪、白及效佳。
& 要制酸,加乌贼骨。
& 疼痛,加元胡,这么用。
半夏泻心汤证讲到这里,这是寒热错杂型。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