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空间:美好的幸福生活在于心灵的修饰与辛勤的劳作,您来了就是朋友!一句留言镶嵌上永恒的留恋,祝福您一生健康!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五代周文矩《宫中图》全卷高清大图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周文矩《宫中图》_五代周文矩仕女图,白描人物长卷局部高清大图01]

《宫中图》是描绘宫中妇女生活的长卷,存残卷四段,画八十余人。有的对镜梳装,有的无聊闲坐,有的逗看小儿,有的观鱼听乐……。其中一组刻画一男子正在画肖像写生,被画的女姬背向观者而坐,旁有侍女、小儿。所画女子身份地位不同,如一裸肩洗手者,周围有若干人伺候。画中人物,除儿童显得活泼天真外,余皆懒散、忧郁,尤其以年龄较大、地位较显者为甚。将宫中妇女那种没有自由,如笼中金丝鸟般虽然奢华却百无聊懒的生活表现得入骨三分。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周文矩《宫中图》_五代周文矩仕女图,白描人物长卷局部高清大图02]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03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周文矩《宫中图》_五代周文矩仕女图,白描人物长卷局部高清大图04]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周文矩《宫中图》_五代周文矩仕女图,白描人物长卷局部高清大图05]

画史说周文矩精于画仕女,并说他作仕女时不用颤笔,“大约体近周防而纤丽过之”。周防的仕女画如《挥扇仕女图》等,多表现宫中妇女生活的豪华和空虚,周文矩此图在情调上确与之相似。但这一卷除个别处施淡彩外,都用白描,也许是一卷未完成的稿本。线描熟练而富于结构感,人物神情微妙,而形象的丰肌高髻,也如唐风。本卷后有澹岳居士张激绍兴十年跋:“周文矩宫中图,妇人小儿,其数八十。一男子写神。”全卷被分割成三段,分别藏于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哈佛大学福格博物馆及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伏生授经图》,唐代,王维,手卷,绢本设色,纵25.4厘米,横44.7厘米,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伏生授经图》图一

王维《伏生授经图》所绘为汉代的伏生授业的情景,是一幅人物肖像画。所绘人物形象逼真、清矍苍老,所用笔法清劲有力,此画无画家之自款,但画上有南宋高宗所题“王维写济南伏生”般字样。该图人物形态自然,好像照相机随意拍摄的一个生活场景,没有做态。从人物到案几.蒲团等都画的较为工整。先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院。苏东坡评价王维的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日本美术史学家大村西崖评价此画为“画法高雅,真令人仿佛有与万辋山水相接之感。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唐代王维《伏生授经图》题跋高清大图一伏生为汉代济南人,字子贱,原为秦博士。据说当时秦始皇焚书时,伏生冒生命之危保存了《尚书》。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儒学受到极大打击,至西汉文帝时,求能治《尚书》的人,时伏生已年九十余,老不能行,文帝使晁错往受,得二十八篇,即所谓“今文尚书”。唐代名家王维和明代画家杜堇的伏生授经图图表现的即是这个题材。秦始皇焚书,伏生将《尚书》藏匿于壁中,汉王朝建立后,伏生出遗书二十九篇,教学于齐鲁间,伏生所授之经,称为《今文尚书》。汉文帝曾派遣晁错前往从学于伏生。《伏生授经图》传为唐代王维所作。因伏生授经时年已九十,故画中伏生是一个白髯老者,他著一头巾,头微左侧,赤裸肩背,肩上披纱,坐于蒲团上,右手持卷,左手指点,双目圆睁,大约正讲到紧要之处吧。该画人物姿态自然,好像是照相机随意拍摄的一个生活场景,没有做态。从人物到案几、蒲团等图都画的较为工整,线条也具有很高的水平,日本国美术史家大村西崖认为此画“画法高雅,真令人仿佛有与辋川山水相接之感”。该图原为宋内府秘物,《宣和画谱》著录,南宋高宗题“王维写济南伏生”,钤“宣和中秘”印。绢本设色长卷,现藏日本国大阪市立美术馆。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唐代王维《伏生授经图》题跋高清大图二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唐代王维《伏生授经图》题跋高清大图三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唐代王维《伏生授经图》题跋高清大图四王维的水墨画风,几乎影响着中唐以后的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全部历史。至少可以说,占据中国古代山水画主流的文人画,都接受了王维的影响。苏轼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赞语,奠定了王维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明朝董其昌的文人画理论,把文人画的内涵,全部具体化于王维,称王维是南宗画之祖。”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东山携妓图》,明代,郭诩,立轴,纸本墨笔,纵123.8厘米,横49.9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东山携妓图》以东晋名士谢安栖隐东山的轶事为蓝本。谢安,字安石,未入仕前已名重于时,朝廷屡次征召,皆以病辞。晚年隐居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东山,整日纵情诗酒、山水,出游必携歌妓同行。后出仕司马,又升任宰相。明代浙派画家喜以此题作画。戴进也曾经画过一幅谢安东山图,另外沈周也曾有一副《临戴进谢安东山图》。本幅画中谢安胡须飘洒、神色自若,由歌妓们围绕簇拥,缓步前行,三妓云发高耸,缓步随后。他的身躯占据中央位置,比例较身旁的女子更形突出,衬托出主人公气宇轩昂的姿态。该图是郭诩晚年71岁的作品,从画上的题诗和用印看来,可知他以“清狂道人”、“狂翁”自称,不难了解画家想藉由谢安的故事,来比拟自己狂放不羁、豪迈潇洒的个性与生活。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明人画沈周半身像》,明代/1506年,佚名,立轴,绢本设色,纵71厘米,横52.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明人画沈周半身像》作品作于1506年,系沈周八十岁时由苏州当地职业画家所绘。作品无作者款印,但其刻画真实,体察精微,晕染得当,生动地表现了老年沈周精神矍铄,仙风道骨的形象。据《石田诗集》自述可知,沈周在六十至七十多岁之间数次请人为自己画像,作画者均为苏州当地职业画家王理之、孙世杰等,但其作今已佚。画中沈周自题:“人谓眼差小,又说颐太窄。我自不能知,亦不知其失。面目何足较,但恐有失德。苟且八十年,余与死隔壁。正德改元石田老人自题。”钤:“沈启南氏”朱文印、“白石翁”白文印。次年沈周又题:“似不似,真不真,纸上影,身外人。死生一梦,天地一尘。溪休休,吾怀自春。越年石田又题。”钤:“石田”白文印。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杨竹西小像》,元代/1363年,王绎/倪瓒,长卷,纸本水墨,纵27.7厘米,横86.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王绎/倪瓒《杨竹西小像》_王绎与倪瓒合作元代人物肖像画的经典作品这是一幅元代人物肖像画的经典作品,由王绎与著名山水画家倪瓒共同绘制。图绘一老者策杖立坡间,旁点缀松石等简单衬景。本幅左侧倪瓒题款:“杨竹西高士小像,严陵王绎写,句吴倪瓒补作松石。癸卯二月。”癸卯为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据款识可知此卷为王绎、倪瓒合作而成。此图所绘应为杨氏归老林泉后的晚年肖像。图中杨谦头戴乌巾,右手执杖,衣袍宽松,面相清癯、磊落而有神。描绘精细,人物面部均以淡墨为之,以线为主,略事烘染,着墨不多而神情毕肖,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平。倪瓒所补松石,笔墨枯淡、松秀,与人物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精美的肖像画作品。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王绎与倪瓒共同绘制《杨竹西小像》局部高清大图一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王绎与倪瓒共同绘制《杨竹西小像》局部高清大图二此图由王绎画杨谦(号竹西)小像,倪瓒补画松石平坡。图中杨谦留着长发,头戴小帽,身着长袍,持杖独立。人物面部用细笔勾描,略用淡墨烘染,形象生动逼真。笔墨不多,却较好地表现了杨竹西“清谦谨慎”的性格。画像后亲以小石的弧松,更加烘托了杨竹亡在宋亡后不仕朝迁的气节。画中倪瓒题云:“杨竹西高士小像,严陵王绎写,句吴倪瓒补作松石。癸卯二月。”癸卯为至正二十三年,即公元1363年。卷后有元人邓元祜、杨维祯等十一家题记。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王绎与倪瓒共同绘制《杨竹西小像》局部高清大图三《杨竹西小像》钤有明、清收藏家项元汴、伍元蕙、宋荦、贺逢锡、裴景福等藏印48方,又半印5方。画前有标名一段,记题跋、绘画人姓名,另钤“项氏子京”、“子韶过眼”、“四明郑氏珍玩书记”等印20余方。又项氏墨书“勉”字编号。后纸有元郑元祐、杨维桢、苏昌龄、马琬、高淳、钱鼒、静慧、王逢、茅毅等题九段,钤名章、藏印等80余方。元郑元祐、杨维桢题跋释文,此图历明、清两代著名收藏家项元汴、伍元蕙、宋荦等递藏,并著录于《汪氏珊瑚网》卷十、《大观录》等书,是一件流传有绪的元画精品。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虎溪三笑图》宋代,李唐(传),绢本设色,纵26.4厘米,横47.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东晋时,著名的禅宗法师慧远在庐山(今江西九江)修行,三十馀年间,不但不下山、入城,送客也从不越过虎溪。一日,儒生陶渊明、道士陆修静两人远道来访,三人相聚,相谈甚欢。後来,慧远送他们下山。到了虎溪,三人耳旁虽不时传来老虎的鸣号声,但因为谈得太热烈,竟完全没发觉。直到越过了虎溪,三人才惊觉,但旋即会心地纵情大笑起来。原来,他们在不经意间,已破除了不过虎溪的执念,笑声传递了他们难以言喻的欣喜之情,自然也成了名垂千古的美声了。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虎溪三笑图》-记述陶渊明,慧远法师和陆修静的人物山水画局部大图]这幅《虎溪三笑图》,一方面不但是宋人力图调和儒、释、道三教思想的反映,一方面也体现宋人绘画成就的卓越。画中用笔细密、劲锐,设色古雅,主角们夸张的肢体语言、呼啸的急流、飘落的红叶、以及远处迷蒙的烟雾等,相融一气,整幅画充满了灵动之感。宋画的精妙,由此可见一般。此图绘参天的古树下,虎溪蜿蜒奔流,水花飞溅,雾蔼沉沉,三位气宇轩昂的老者面对淙淙的虎溪仰天长笑,几个童子或肩负包袱,或牵驴等候,样子朴实天真。图中远山用淡墨勾染,浓墨点小树,古树用细笔勾勒,山石则用墨线勾勒轮廓,进而用淡青色皴染,使画面富有立体感。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文姬归汉图/胡笳十八拍》,宋代,李唐,绢本设色,18副,每副纵50.7厘米,横39.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李唐《文姬归汉图/胡笳十八拍》第一拍传宋李唐《文姬归汉图》:该画册共计十八幅,形式属于“上文、下图”的连环故事画。内容叙述东汉才女蔡文姬在董卓作乱时,被胡人俘虏,并且嫁给南匈奴的左贤王。直到十二年后,才由曹操派遣使臣,将她赎回汉地。每段画面,对于故事情节和人物、车马、配景,都有非常细腻的描绘。作者原先被订为李唐,但成作时间应稍晚。画中并有多处破损,曾经过明代画家的补缀。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溃死兮无人知。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李唐《文姬归汉图/胡笳十八拍》第二拍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人多暴猛兮如虫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两拍张悬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李唐《文姬归汉图/胡笳十八拍》第三拍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膻为味兮枉遏我情。鞞鼓喧兮从夜达明,风浩浩兮暗塞昏营。伤今感昔兮三拍成,衔悲畜恨兮何时平!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李唐《文姬归汉图/胡笳十八拍》第四拍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含生兮莫过我最苦。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虏。俗殊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寻思涉历兮何阻,四拍成兮益凄楚。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李唐《文姬归汉图/胡笳十八拍》第五拍雁南征兮欲寄边心,雁北归兮为得汉音。雁飞高兮邈难寻,空肠断兮思愔愔。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弥深。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李唐《文姬归汉图/胡笳十八拍》第六拍冰霜凛凛兮身苦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夜闻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李唐《文姬归汉图/胡笳十八拍》第七拍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不知愁心兮说向谁是。原野萧条兮烽戎万里,俗贱老弱兮少壮为美。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地兮聚如蜂蚁。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徙,七拍流恨兮恶居於此。

李唐《文姬归汉图/胡笳十八拍》第八拍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李唐《文姬归汉图/胡笳十八拍》第八拍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转悲愁。李唐《文姬归汉图/胡笳十八拍》第九拍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李唐《文姬归汉图/胡笳十八拍》第九拍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为传。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李唐《文姬归汉图/胡笳十八拍》第十拍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一生辛苦兮缘别离,十拍悲深兮泪成血。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李唐《文姬归汉图/胡笳十八拍》第十一拍我非贪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日居月诸兮在戎垒,胡人宠我兮有二子。鞠之育之兮不羞耻,愍之念之兮生长边鄙。十有一拍兮因兹起,哀响兮彻心髓。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李唐《文姬归汉图/胡笳十八拍》第十二拍东风应律兮暖气多,汉家天子兮布阳和。羌胡踏舞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忽逢汉使兮称近诏,遣千金兮赎妾身。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二子兮会无因。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谁具陈。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李唐《文姬归汉图/胡笳十八拍》第十三拍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汉使迎我兮四牡騑騑,胡儿号兮谁得知。与我生死兮逢此时,愁为子兮日无光辉。焉得羽翼兮将汝归,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消影绝兮恩爱遗,十有三拍兮弦急调悲,肝肠搅刺兮人莫我知。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李唐《文姬归汉图/胡笳十八拍》第十四拍身归国兮儿莫知随,心悬悬兮长如饥。四时万物兮有盛衰,唯有愁苦兮不暂移。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得痛吾心兮无休歇时。十有四拍兮涕泪交垂,河水东流兮心是思。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李唐《文姬归汉图/胡笳十八拍》第十五拍十五拍兮节调促,气填胸兮谁识曲。处穹庐兮偶殊俗,愿归来兮天从欲。再还汉国兮欢心,心有忆兮愁转深。日月无私兮曾不照临,子母分离兮意难任。同天隔越兮如商参,生死不相知兮何处寻。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李唐《文姬归汉图/胡笳十八拍》第十六拍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对萱草兮徒想忧忘,弹鸣琴兮情何伤。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泣血仰头兮诉苍苍,生我兮独罹此殃。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李唐《文姬归汉图/胡笳十八拍》第十七拍十七拍兮心鼻酸,关山阻修兮行路难。去时怀土兮枯枯叶干,沙场白骨兮刀痕箭瘢。风霜凛凛兮春夏寒,人马饥虺兮骨肉单。岂知重得兮入长安,欢息欲绝兮泪阑干。

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高清大图典藏(29)" title="[国画]唐宋绘画高清大图典藏(29)" >

李唐《文姬归汉图/胡笳十八拍》第十八拍胡笳本自出胡中,绿琴翻出音律同。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馀兮思未穷。是知丝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苦我怨气兮浩於长空。六合离兮受之应不容。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