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风邪入里成瘤说

广西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肿瘤科(广西柳州,)王三虎

王三虎大夫每月第一个星期日全天,西安益群国医堂坐诊

风为百病之长,对肿瘤类疾病来说也不例外。从擒贼先擒王,打蛇先打头,抓主要矛盾的观点来看,风邪在肿瘤发生发展、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应该是中医肿瘤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但近几十年蔚为大观的研究成果专著论文中,这方面的内容少之又少,或者说只是偶尔提及而已。可能因为有形肿块和无形风邪相去甚远的缘故,我们更容易想到的是瘀血、痰浊等有形之邪,这或许是中医治疗肿瘤效果难以进一步提高的症结所在。

1.风邪入里成瘤的病因病机

《灵枢·九针》“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一语,是风邪入里成瘤说的经

典论述,也是本文立论成说的文献依据。“八风”,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八面来风”,哪八面啊,不同的风真有不同影响吗?西安地处中国中心,人们对八面来风感觉不敏感,所以总是唱着“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而柳州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对南风、北风的感受最深,所以“翻风了”、“南风天”等术语体现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其实,《灵枢·九宫八风》说的非常具体和超前,值得揣摩,“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脉,气主热。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脾,外在于肌,其气主为弱。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肺,外在于皮肤,其气主为燥。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小肠,外在于手太阳脉,脉绝则溢,脉闭则结不通,善暴死。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肾,外在于骨与肩背之膂筋,其气主为寒也。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大肠,外在于两胁腋骨下及肢节。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纽,其气主为身湿。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胃,外在肌肉,其气主体重。此八风皆从其虚之乡来,乃能病人。”而且,紧接着说“故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

心神不安是邪风入里的内在条件人处在自然界中,因风气而生长,风与人终生为伍,为什么能成为侵犯人体的邪气呢。关键是内在原因,造成邪气入里的机会,正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若人能养慎,”则“不令邪风干仵经络”,反之,脏腑功能失常,机体防御的空隙就是邪风入里的条件。造成这种空隙的关键在于心神不安,而影响心神的主要因素是伤心、忧心、劳心、惊心等,《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愁忧恐惧则伤心”,《灵枢·百病始生》“忧思伤心”,《灵枢·口问》“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这是百病的始因,当然包括了肿瘤。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有“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据我临床观察,肿瘤患者有几乎共同的心理特征就是操心太久、忧心太过,纠结太多,心急气躁,缺乏宽宏、淡定、从容、平常的心态。

春、冬两季是风邪入里成瘤的主要季节四季均可受风,但以春、冬两季为最。《小品方》“有恶肉病,身中忽有肉如赤豆粒,突出便长,推出不息,如牛马乳,亦如鸡冠状也。不治其为自推出不肯止,亦不痛痒也。此由春冬时受恶风入肌脉中,变成此疾也。”[1]

腧穴是邪风入里成瘤的通道风邪在中医病因学说占有重要地位。《素问·风论》不仅

全面论述了风邪致病的广泛性、变化的复杂性,还明确指出了邪风入里的通道:“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而脏腑之风从其所述的临床表现来看,大多就是肿瘤的表现。如“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庞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炱,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鬲色不通,腹善满,失衣,则(月真chen)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第十一》可以说就是讲五脏乃至六腑肿瘤症状、诊断、鉴别及预后判断的。“肝中风者,头目瞤,两胁痛,行常伛,令人嗜甘,”“脾中风者……按之如覆杯”等等,均是其例。

多种因素综合是邪风入里成瘤的病机特点肿瘤的产生决不可能是一个成因,而是风邪为主的多种因素交织纠结所致。首先,肿瘤的产生是虚邪之风与身形之风共同作用的结果。《灵枢·百病始生》早有名言:“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其次,风与寒热津液等胶结日久,是形成多种肿瘤的重要特点。《灵枢·刺节真邪》具体论述了虚邪之风入里的病机特点与形成不同肿瘤的各种条件:“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着,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为骨蚀。有所疾前筋,筋屈不能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溜;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溜,久者,数岁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速以聚居,为昔瘤,以手按之坚;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有所结,中于肉,宗气归之,邪留而不去,有热则化而为脓,无热则为肉疽。”充分展示了风邪的多变性和致瘤的多样性。积聚、瘿瘤、恶肉、乳石痈、恶核等现在公认基本上是古代描述恶性肿瘤的疾病,也往往是风邪与其它邪气相互胶结而成。《诸病源候论·卷之十九》:“积聚者,乃由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脏腑之气所为也。”瘿瘤相当于恶性肿瘤,《诸病源候论·卷之三十一》瘿瘤诸病中,就提出了“凡肿,挟风冷则不消,而结成核也”的观点。在恶肉候中提出的:“恶风所伤,风入肌肉,结瘀血积而生”则明确了风邪与有形的瘀血相合形成肿瘤的情况。《诸病源候论·卷之三十一》恶核肿候所描写的症状与肿瘤的淋巴转移多所相似。“恶核者,肉里忽有核,累累如梅李,小如豆粒,皮肉燥痛,左右走身中,卒然而起,此风邪挟毒所成。”乳石痈相当于乳腺癌。《诸病源候论·卷之四十》谓乳石痈“为风寒气客之,则血涩结成痈肿”,均提示风邪入里成瘤之不可轻视。

2.风邪入里成瘤的临床表现

瘙痒瘙痒是风邪入里成瘤的突出临床表现。风胜则痒,在许多情况下,皮肤瘙痒是恶

性肿瘤的早期表现,也是恶性肿瘤减轻和恶化的晴雨表。脑肿瘤病变侵及第四脑室底部时,常引起剧烈、持久的瘙痒,尤以鼻孔瘙痒为剧烈。何杰金氏病患者,腿部可发生持久的瘙痒。内脏的癌症,如胃癌、肠癌、肝癌及卵巢癌、前列腺癌均可发生顽固性瘙痒。

疼痛疼痛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也是多种原因形成的。而痛无定处、环脐而痛、攻

冲作痛则是风邪入里成瘤的标志。因风善行而多变,故痛无定处者,多从风立论。《素问·奇病论》:“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盲,盲之源在齐下,故环齐而痛也”,《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都明确指出了风邪所致腹痛的病症特点是环脐而痛。腹部恶性肿瘤的晚期,形体消瘦就是恶液质的表现,而且肿块巨大,轮廓可见,痛不欲生,吐不能食,颇似《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大建中汤证的生动描述:“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现有头足,上下痛不可触近”。虽然本段条文没有提到“风”,但从本章“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其气必冲”的描述和仲景风寒互略的行文风格(如伤寒未必不兼风)来看,再结合个人多年肿瘤临床的体验,可以说环脐而痛、攻冲作痛是风邪入里成瘤的标志。

面目色变恶性肿瘤患者的面赤,往往是风邪上扬的表现,所以《金匮要略·脏腑经络

先后病脉证第一》有“面赤为风”之说。《素问·风论》则谓“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眦。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这里实际上已为目青是胃(肝)经风寒提供了注脚。《素问·风论》指出肺风其色白,心风其色赤,肝风其色青,脾风其色黄,肾风其色黑,则有泛泛而谈之嫌。根据临床体会以及理论探索,我认为[2]以面色黎黑为显著特征的黑疸,多见于肝癌、胆囊癌而伴有黄疸的病例,或者说是伴有黄疸的肝癌、胆囊癌病情进一步发展的一种特殊病症表现。

多汗恶风临床上肿瘤患者出现多汗恶风的几率很大,既是表虚、气虚、营卫不和的症

状,也是风性疏泄的致病特点使然。所以《素问·风论》中的五脏之风均以“多汗,恶风”为首见、必见症状。

完谷不化传统上将完谷不化责之脾肾阳虚,实际上多为风邪作祟,风性善行故也。临床上胃癌、结直肠癌术后、肝胆恶性肿瘤等患者动辄腹泻,食入即泻,甚至完谷不化,而且多伴有肠鸣腹胀。《素问·生气通天论》“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洞泄,就是食入即泻。明代医家王肯堂明确指出“风则米谷不化而完出”、“风泻,完谷不化”,[3]叶天士医案中也有“腹鸣泄泻不止,久风飧泄”、“腹鸣(月真chen)胀,清晨瘕泄,先以熄风”[4]的见解。《名医类案·卷四》的小续名汤案:“吕沧州治一人病下利完谷,众医咸谓洞泄寒中,日服四逆理中等弥剧,诊其脉,两尺寸俱弦长,右关浮于左关一倍,其目外眦如草滋,盖知肝风传脾,因成飧泄,非脏寒所致。饮以小续命汤,减麻黄,加白术三五升,利止,”也为佐证。

远处转移恶性肿瘤的特征之一就是远处转移,而这正是风邪入里成瘤的重要证据。在

某种意义上说,没有风邪就不成其为恶性肿瘤了。现代学者虽然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即“内风暗旋,肝风内动为恶性肿瘤的病理机制之一,是恶性肿瘤转移的基本条件,”[5]但还是局限于内风。实际上,外风入里,为始,为长,更加重要。

3.风邪入里成瘤的证治特点

证型复杂风邪入里成瘤实质是风邪与寒、热、湿、痰、气机、津液、瘀血等夹杂致病,

主次先后变化快,涉及脏腑经络多,病情轻重差异大,对辨证的及时全面、精细准确有更高的要求。我们只能以广阔的视角,敏锐的观察,切实的证据,持久战的思想来辨证,使之能曲尽病情,而不是以正虚邪实,癌毒泛滥等简单词语,草草应付。

综合治疗因为肿瘤往往是以风为主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肿瘤的治疗原

则中西医不谋而合,这就应综合治疗。要求多式多样的方法,诸如中西医结合,手术治疗与放疗结合,内服与外用结合等等。如《小品方》治恶脉病方;“宜服五香连翘汤及竹沥汤。镵去恶血,敷丹参膏,”,“积日则差”。[1]正是古代能够想到做到的多靶点、全方位综合治疗的结果。而且,从全程来说,既要着眼与肿瘤的消退,更要注意风邪等邪气的隐现和脏腑功能的恢复。从未病先防,病中防变,到病后防复,真正建立围肿瘤的战略圈。

4.风邪入里成瘤的针对方剂

治万病积聚方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一》,仅用蒺藜一味药单行成方,足见本药在

抗肿瘤抗癌方面的不可轻视。刺蒺藜,又称蒺藜子、白蒺藜等,功能祛风解郁,明目止痒。治疗肿瘤,源远流长。《神农本草经》谓:“主恶血,破症结积聚”,[6]《名医别录》:“主身体风痒”,[6]揭示了其治疗“肺痿”的药理机制。其后也有单味刺蒺藜白汤作糊调服治疗“乳岩作块肿痛”[6]的秘方,可能是受本方的启发。

独活寄生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八》,由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共十五味药组成。具有袪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的功效。是中医治疗腰背痛,四肢关节疼痛的效方。我在多年的肿瘤临床中,应用独活寄生汤确实缓解了不少骨肿瘤以及癌症骨转移患者的疼痛,延长了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因为抓住了风邪这一主要矛盾,所以独活寄生汤实质上具有了现代意义上的抗肿瘤作用。[7]

丹参膏出《小品方》,“治恶脉及恶核、瘰疬、风结诸核肿痛,”[1]由丹参、秦艽、独

活、莽草、蜀椒、白芨、牛膝、菊花、木防己、乌头等,配苦酒、猪膏熬制成膏,“涂诸疾上,日五六,至良。”[1]为外用方治肿瘤开一法门。

5.风邪入里成瘤的靶向药物

祛风止痛药防风、羌活、独活、徐长卿等,对肿瘤的疼痛,可以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祛风补虚药山药、石楠、豨莶草、桑寄生、何首乌等。山药,古名薯蓣,既是寻常菜蔬,又是健脾补肾的食疗药。在抗癌方面,长于祛风补虚。《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诸虚劳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言犹在耳。《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风虚》对薯蓣“去冷风,头面游风,强筋骨,壮脾胃”的总结,祛风的功能尤其突出值得深思。

石楠是李时珍就感叹已经被遗忘的古代三大治风妙药之一,《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风虚》条下,有“石南,逐诸风”的总结,《本草图经》有豨莶草“治肝肾风气,四肢麻痹,骨间痛,腰膝无力者”[8]的论述,而临床实际上我体会到一味石楠或一味豨莶草都有独活寄生汤的功能。惟逐风石楠力强,补肝肾豨苋草为胜。

攻毒祛风药:全蝎、蜈蚣、蜂房、乌梢蛇均是以毒攻毒型抗癌常用药,实际上祛风之功

大于攻毒。多用于脑瘤、椎管肿瘤等。

化痰祛风药:天麻、南星作为化痰祛风药,恶性淋巴瘤必用,天麻长于治眩晕,南星长

于消肿块。

活血祛风药:红花、老鹳草。《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六十二种

风,血气刺痛,红蓝花酒主之”,说明红花不仅是活血药,更是祛风药。《本草纲目拾遗》谓老鹳草“祛风,疏经活血,健筋骨,通脉络”,[9]《滇南本草》谓老鹳草:“祛诸风皮肤发痒,通行十二经络”[9]均是理论依据。只不过,红花以活血为主,长于止痛,老鹳草以祛风为尤,长于止痒。

祛风燥湿药:马齿苋、白鲜皮作为祛风燥湿药,常用于恶性肿瘤的顽固性瘙痒。

祛风散寒药:花椒应该是张仲景治疗腹部肿瘤的要药,大建中汤、乌梅丸为代表。《名医别录》谓花椒“除六腑寒冷……散风邪瘕结”、[10]《日华子本草》的“破症结”[10],说明花椒是以驱风散寒来消肿瘤,颇能新人耳目。《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的椒艾丸,以蜀椒为君药,配合艾叶、干姜、赤石脂、乌梅,“治三十年下痢,所食之物皆不消化,或青或黄,四肢沉重,其既眩倒,骨肉消瘦,两足逆冷,腹中热,苦转筋,起止须扶,阴冷无子。”我们不仅从适应症上看出肠道肿瘤的表现和恶液质,也能从“所食之物皆不消化”——完谷不化,发现风邪入里致积的线索。从发现花椒祛风散寒止痛抗肿瘤到临床每每取得显效,我体会到了读书、看病、写文章的乐趣。

6.验案

钟女士,37岁,柳州市人。2011年2月21日以腰及全身关节疼痛半年为主诉,在我院行MRI,发现L4~5平面小结节影为6mm,考虑神经源性肿瘤可能性大。舌淡红,脉沉细。证属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风寒入中,督脉不通。法当散风寒,补肝肾,益气血,通督脉。以独活寄生汤化裁。药用(农本方):独活12g,羌活10g,防风10g,威灵仙20g,熟地黄20g,骨碎补20g,龟板10g,当归12g,川芎12g,赤芍12g,葛根30g,全蝎6g,蜈蚣5g,路路通10g,皂角刺10g,鹿角霜10g,5剂,每日1剂,开水冲化,分2次服。

2011年3月13日第5诊,病情稳定,患者自述剧烈运动后遗尿,乃在上方基础上加补气的黄芪30g,党参12g,白术10g,7剂,每日1剂,开水冲化,分2次服。

2011年5月26日第18诊,自述全身关节疼痛渐次消失,小便复常月余。复查MRI,提示腰椎失稳,未见占位性病变。

按:中药汤剂源远流长,至今应用不衰。但随着时代的进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生活节奏加快邓因素,中药颗粒剂应运而生,农本方颗粒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中药颗粒剂就相当于古代的散剂,古人用药剂型很重要,汤者荡也,丸者缓也,散者散也。我以为肿瘤患者用散剂散其邪实非常合适。《景岳全书》引华元化对剂型之论述则更加全面:“散者,能驱散风邪暑湿之气,滤阴寒湿浊之毒,发散四肢之壅滞,除剪五脏结伏,开肠和胃,行脉通经,莫过于散也”。事实上中药颗粒剂是中药发展的方向,因为工业化生产,大量采购,可使药物更加地道,采摘时间更加准确,易于保存,防止虫蛀、变质、发霉等影响药物质量的诸多因素,而且免去了先煎、后下、包煎等特殊煎煮方法,既减少了煎煮等待时间,又保证了质量,何乐而不为。尤其是农本方颗粒,是完全按照医生的用量折算,对于不传之秘在于量上的中医来说,非常合适。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