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千古情圣:一生只爱一人,1800年前他就做到了

    从前车马很慢,一生只爱一人。

    这句话成为怀旧标配。

    真实情况绝对反转。

    从前车马确实是很慢,没有高铁,没有飞机,连汽车都没有,千里江陵一日还那也不关车马的事。

    然而,从前真的一生只爱一人?

    可能只爱一个,但不妨碍美妾成群。

    在离婚率高居不下的现代,在秀恩爱必死的当今,“还能相信爱情吗?”这句话一次又一次地刷屏,我们才会将目光投向车马很慢的过去,而且美化那个过去。

    一生只爱一人,过去真的有吗?

    真的有。

    至少三国时候有一个。

    他叫荀粲。

    没听说过?

    他的父亲叫荀彧。

    他的岳父叫曹洪。

    后面这两个都是《三国演义》里的大V,尤其是前者,影响力比诸葛亮只差那么一丢丢。

    至于荀粲,关羽封了武圣,那荀粲可以封情圣。

    就深情而言,荀粲绝对是三国第一人,而且可能是千秋第一人。

    图 | 源于节目《中国》

    一见钟情无非是见色起意?

    为什么爱上你?

    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为什么多看了一眼?

    因为你好看。

    然而,见色起意,是一件羞于启齿的事情,

    孔子云: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

    大意就是:我看你们好色倒是很积极,好德呢,却是凉得很。

    圣人有教诲,大家都不好明目张胆好色了。

    尤其是读书人。

    三国名士许允娶了个不好看的老婆,不想进洞房,好不容易进去了,就被丑妻质问了一句:君子百行,以德为先,你却以色为先,在孔子面前你不惭愧吗?

    许允老婆的姓阮,在阮姑娘的道德绑架下,于是圆了洞房。

    然而,也有人不吃这一套的。

    那就是荀粲。

    荀粲在当时的士大夫界,尤其是在婚恋问题上,绝对妥妥的泥石流。

    大家都不好意思承认自己好色,他却赤裸裸地宣扬自己的择偶观点。

    我娶老婆,不是娶德,哪怕你贤惠到了天际,成了婚姻界的天花板,我都不爱你。

    “妇人德不足称”。

    如果他参加婚恋节目,这句话一出,绝对灭灯。

    既然“德不足称”,美德不值得宣扬,那你要娶什么?

    要娶色,就是要娶好看的。

    “当以色为主”。

    图 | 源于节目《中国》

    美色才是考虑的重要因素,没有之一。

    以上并非杜撰,而是出于“世说新语”之“惑溺”。

    换上曹操,也会这么认为。

    换上司马懿,无非这么认为。

    在司马懿晚年的时候,对原配张春华嫌弃得不行,司马懿生病了,张春华来看望他,司马懿就在病床上骂她老东西。

    图 | 源于电视剧《军师联盟》

    如果不是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下跪要挟,张春华就被休了。

    然而,曹操和司马懿都不会这么说。

    敢说出来的,似乎只有荀粲。

    观点对不对,毋庸多言。

    简直是歪理邪说,不值一驳。

    重点在于,荀粲敢说。

    那么,有一个命题来了。

    “好色”是不是就意味着对感情不负责任,一旦色衰就弃,或者说一旦人死,就选下一个呢?

    甄宓漂亮,但是也架不住曹丕喜新厌旧。

    后来还是被抛弃,被杀。

    荀粲好色,他的爱情忠诚度是不是就像所有好色之徒一样,经不起考验?

    图 | 拟见 ©

    好色不等于唯色是图 也有忠诚

    荀粲好色,得偿所愿,抱得美人归。

    他娶的是曹洪的女儿,也就是曹操的侄女。

    这里顺便聊一句。

    张飞娶的也是曹操的侄女,堂侄女——夏侯姑娘。

    公元二百年,建安五年,张飞巡边,遇上了一个采蘑菇的小姑娘,一问,是曹操堂弟夏侯渊的侄女。

    张飞一听,乐了,立马明媒正娶。

    姑娘好看吗?无从得知。

    但姑娘系出名门,娶了倍有面子。

    张飞和曹操不是死敌吗?

    在东汉,门第很重要,它盖过了政治军事恩怨。

    我可以和你是死敌,但不妨碍我们双方通婚,贵族身份,大家都认。

    袁术领了盒饭,家属落魄江湖,但孙策还是和其家属结了姻亲,为什么?

    图 | 源于《新三国》

    因为袁家是贵族。

    打来打去,大家都是亲戚。

    张飞娶了夏侯渊的侄女,夏侯渊战死定军山,是张飞的老婆出面,恳请刘备厚葬他的叔叔。

    刘备答应了。

    普及完知识,回到主题。

    荀粲娶了曹操的侄女,曹洪的女儿。

    长得好看吗?

    好看。

    荀粲说:我这老婆,颜值不至于倾国倾城。但绝对是百里挑一的那种,不是轻易能碰到的那种。

    这样的美色,属于低几率的那种。

    爱她,爱她的色,那就珍惜她。

    图 | 源于节目《中国》

    荀粲做到了。

    天妒红颜,红颜薄命。

    曹家妹妹得病了,热病,大冬天的也热得直喘。

    那就得降温。

    怎么降?

    用人体降,用荀粲自己的身体来降。

    荀粲赤身裸体跑到户外,用自己的肌肤吸收大冬天的冷气,然后跑回屋子里,抱着妻子,给她传输冷气。

    “冬月妇病热,乃出中庭自取冷,还以身熨之”。

    就这么一个姿势,秒杀千秋以来的宠妻狂魔,干死顶级流量明星的千万次秀恩爱。

    这不科学。但三国时候能科学到哪里去?

    但很真诚。

    就这么一个举动,封他情圣也不为过。

    曹氏还是死了。

    死前,曹氏断开莲枝腰带赠送荀粲,以示告别。

    曹氏走的时候,一定是带着幸福走的。

    图 | 小白funny ©

    史上美色千万 但只好你这一款

    按照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好色之徒是不忠诚于爱情的,爱情和美色不重叠。

    人生若只如初见,初见确实爱。

    但秋风一来,团扇搁置。

    荀粲不是这样的。

    曹氏死了,朋友们都来吊唁。

    荀粲并没有哭,但从他的神色看得出来,他的悲伤已经深入到灵魂。

    一种万古寂寞、生无可恋的姿态。

    图 | 源于节目《中国》

    懂他的朋友吓坏了,例如名士傅嘏,安慰他说:“老哥,保重啊,天下美色千千万,可千万别想不开啊”。

    荀粲就是想不开。

    他没有辩解,没有宽慰,而是简单地回一句:“佳人再难得”。

    这样好看的人再也没有?

    三国时候一大把。

    真实的意思应该是:像这样值得我去爱的人,再难得。

    她是荀粲一生所爱,没有之一。

    公元238年,荀粲卒,享年二十九岁。

    在古代,因为钟情一个女人而死,那怕是原配,发妻,也很不光彩。

    图 | 清可 ©

    所以,大家都不好意思参加荀粲的哀思会。

    稀稀拉拉,来了十几个。

    都已经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了。

    然后,他成为一个坏榜样,当时对他的评价是:要以此为戒。

    “冀后人未昧此语”。

    后来人不要被他这些所谓痴情的歪理邪说所蛊惑。

    为老婆殉情,士大夫所不齿。

    然而,荀粲他会计较吗?

    想必这些在他眼里不过是烟云,可以无视。

    一个嘴巴里成天说着美色是爱情真相的男人,却殉情了。

    早晚说着娶妻不娶色的,却妻妾成群。

    所以,荀粲是高冷而孤独的。

    一千五百多年后,荀粲有了知己。

    那就是“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

    小说里有个人物,也是小说的灵魂人物:杜少卿。

    他算是地方贵族,社会名流,却只有一妻,两人都是大妈大叔了,却手拉着手,在南京的清凉山大大咧咧地走着,被礼教束缚的游人都不敢抬头看,似乎是遇着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

    朋友们劝他:拉着老嫂子的手登山有什么意思,不如纳个好看的妾。

    谁知杜少卿出口就骂纳妾制度。

    贾宝玉是中国古典小说里尊重女性的天花板,然而他都还是有那么多好姐姐好妹妹,虽然钟情于林妹妹,但也惦记着宝姐姐那雪白的膀子。心里想着要是能挪到林妹妹身上就好了,其实就说明他同时爱着林妹妹的灵魂,宝姐姐的肉身。

    不算专一。

    荀粲,才是专一。

    苏轼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是荀粲爱情故事的标配。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三国时代还没有这句词,但荀粲在死前,估计已经在脑子里无数次闪过类似的画面。

    情深不寿,深情的人注定没有坚固不坏的一生。

    但这世界因为他们的深情而美好。

    让人们相信美好的,未必是英雄的横扫疆场,历史的波谲云诡,恰恰是那些美好人物的深情。

    因为深情,因为执着。

    才有了风华绝代的一帧画面:

    风流魏晋。


    本文部分图片源于《新三国》剧照和节目《中国》剧照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