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成年人最舒服的关系:不炫耀、不追问、不强求

作者:洞见muye

收敛自己的光芒,避免刺伤别人。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人与人的相遇,是天意;人与人的分离,却常在人为。”

成年人的感情,最忌讳的就是,以为关系好就无所顾忌。

世间所有的久处不厌的关系,无非是“把别人当自己”:

无论什么时候,都懂得在意对方的感受,不炫耀、不追问、不强求。


01

不炫耀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

一个企业家因为公司经营不善破产了,妻子也闹着要离婚。

一个相熟的朋友得知,约了几个共同好友到家里吃饭,想安慰一下他。

前来聚餐的朋友都知道企业家的遭遇,刻意对事业相关的话题避而不谈。

可其中一位吴姓朋友,因为最近生意红火,赚了一笔钱,几杯酒下肚以后,就忍不住炫耀起了自己赚钱的本领,脸上写满了得意。

那位失意的企业家听了以后脸色非常难看,一会儿借故上厕所,一会儿又借故去洗脸,最后实在忍无可忍,猛喝了一杯酒,夺门而去。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喜欢到处炫耀的人。

炫耀自己有好的人脉,炫耀自己拥有的财富,炫耀自己成就的事业,炫耀自己的学识……

但是人性却是,人人都希望过得好,但没人希望你比他过得好。

你的炫耀就像一根刺,深深的扎在别人心里。

卡耐基说过:“懂得收敛自己的光芒,避免刺伤别人和树敌。”

做人低调谦卑,不张扬,才能拥有好人缘。


02

不追问

漫画家朱德庸有一本漫画叫《大家都有病》,说的是: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带着一些伤痛前行。

这些伤,不愿他人触碰,不愿他人提起。

别人不愿透露的,就不要去追问。

上个月,我去参加了表弟的升学宴。

表弟学习成绩一向好,高三模拟考试成绩都很稳定,是有机会上985的。

但遗憾的是,表弟虽然考上了一所还不错的大学,但跟心理预期差距蛮大。

在升学宴上,一位我并不相熟的阿姨,一直在追问表弟的父母,为什么平时成绩挺好,关键时刻搞砸了?

表弟的父母面露难色,很显然不想提起这件事,毕竟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遗憾,于孩子也是一种伤痛。

可那位阿姨始终在不依不饶地追问原因,惹得表弟一家不悦。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秘密,一段沉重的往事,不想被人知道,也不愿意被人追问。  

只顾自己的好奇心,去揭开他人的伤疤,是冷漠,更是残忍。

就像沈从文在《边城》里写的那样:

“不要刨根问底别人的过去,那可能是永远不想触碰的回忆。”

你若懂人悲欢,别人自然知你冷暖,心自然越来越近。


03

不强求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李·罗斯做过一个实验:

罗斯制作了一块牌子,上面写了一句很尴尬的话:“欢迎来傻瓜餐厅吃饭。”

然后他随机挑选了一些大学生,询问他们是否愿意举着牌子在校园里走一圈,并且预估其他同学会不会这么做。

结果很值得玩味:

那些愿意干这件事的学生,都觉得其他同学也会愿意干。
而那些不愿意这么做的学生则认为,其他同学肯定也不会这么做。 这种现象在行为学上叫“ 虚假同感偏差 ”:我们总会高估别人与自己的一致性。

然而现实却是,每个人的成长环境、生活理念都不相同,你永远不可能强求别人跟你理念一致,想法统一。

媒体人徐大维生活在北方,毕业以后去了广东,第一任老板是地道的广东人。

徐大维跟老板出差时,因为南北方的饮食差异,苦不堪言。

到了午饭时间,老板找了一家粤式快餐店,并且自作主张点了两分咸鱼茄子煲仔饭。

徐大维强行吃了两口,差点没吐出来,但老板却吃得津津有味,还问他,这么好的东西,你为什么吃不惯?

后来,徐大维跟老板又吃过几次饭,依然非常痛苦。

徐大维吃鱼背的肉,老板说北方人真不会吃,鱼头、鱼腩才好吃;

徐大维吃鸡胸脯肉,老板说北方人真不会吃,鸡胸脯肉最没味道;

徐大维吃主食时说“米饭”,老板说在广东只用说“饭”,不用说“米饭”……

最要命的是,老板认为好的东西,徐大维就必须喜欢,不喜欢,他就有问题。

人际交往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

你喜欢的东西,恰恰是别人厌恶的;而你厌恶的,偏偏又是别人喜欢的。

一个人最大的愚蠢,就是强迫别人喜欢自己喜欢的,或是抵触自己不喜欢的。

有句话说得很好:“根本没有泾渭分明的黑白,黑白只存在于不同人的眼中。懂得理解与包容其中的不同,才是真正的成熟。”

一个成熟的人都懂包容不同,一段舒服的关系,不需要费力讨好,强求一致。

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是和而不同,互相尊重。

周国平说:

“与人相处,如果你感到格外的轻松,在轻松中又感到真实的教益,我敢断定你一定遇到了你的同类。”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所有相处舒服的关系,或许不是你遇到了灵魂相似的同类;

而是遇到了同样将心比心,用心维护这段关系的同类。

当你多为对方考虑一步时,对方也多替你承担了一分。

点个在看,愿你温柔待人,收获舒服的关系。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