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无欲寿自长

人到中老年,尤其年过花甲,衰老、病痛接踵而至。正像唐代诗人的《酬乐天咏志见示》诗中所言:“人谁不愿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因身体消瘦衣服逐渐紧缩,头发稀疏帽子自动偏斜,为了爱惜眼睛而不读书籍了,为了延年益寿经常请医生调理、治疗。但是老年人也有老年人的优势,“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人老了经历的事多,理解力也深刻透彻,看人也像看山河一样,一目了然,有很深的洞察力。老年既然有好处,这样一想,心情自然也就舒畅了,不要说日暮已是晚景了,晚霞还可以照得满天彤红、灿烂无比呢!

人不管你尊卑贵贱,总逃不出盛、衰、生、死的规律,人对这条规律既无奈又有着主观能动性,可以延长或缩短生命。“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人的寿命最后总要有终结的一天,但寿命的长短却有不同。不仅仅取决于天命,还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果既注意物质上的保养,又有适当的精神上的调剂,那就可以延长寿命。物质上的保养有时自己难于把握,这要取决于国家退休金和医保政策的力度。但精神上的调剂,自己完全可以把握的。我国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中国俗话说“仁厚寡欲者寿”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无我为大,有本不穷”,恬淡才能从容,虚心方可纳物,也就是说不贪婪、少私欲可以防病健身。

清代养生学家石成金有一首《知福歌》:“人生尽受福,何苦不知足。思量愚昧苦,聪明就是福;思量饥寒苦,饱暖就是福;思量负累苦,逍遥就是福;思量 离别苦,团圆就是福;思量刀兵苦,太平就是福;思量牢狱苦,自在就是福;思量无后苦,有子就是福;思量疾病苦,健康就是福;思量死去苦,活着就是福。可惜世间人,几个会享福。有福要能知,能知才享福。”

苏东波就是恬淡虚无的榜样,林语堂形容苏东坡的一生是“人生的盛宴”,“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苏东坡自称:“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有此心态,苏东坡过得快乐,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苏东坡诗中写道:“,毫光照;吹不动,端坐。”“”即: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称颂赞美,名誉利禄,普通一般人都会陶醉的;讥嘲诋毁,人们常;逢,则忧戚于心,也是人之常情。居然这“八风”都吹不动的人,焉能不长寿?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去而潭不。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多少恩怨醉梦中,蓦然回首万事空。所以应当抱有的态度,事情来了就应该尽心去做,事情过去后,心象要立刻恢复到原来的虚空平静,这才能保持自己的本真。 

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要做到 “四忘”:“忘年”-忘却自己的年龄;“忘形”-忘记自己的身份、地位;“忘怀”-不追念往日的荣辱,不计较过去的恩怨;“忘机”-无心纷争,淡泊名利。做到这“四忘”就会恬淡适己,身心自在。就会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境界,将自己置身于“世外桃源”。“情贵淡,气贵和,惟淡惟和,及得其养,无物不长”,无欲寿自长!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