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石淋

(概述)
石淋是淋证中的一种,临床以小便滴沥,尿中排出砂石,或小便突然中断,或茎中疼痛为特征。《食医心鉴.论七种淋病食治诸方》指出:“石淋者,淋而出石,肾主水,水结而成石也。”因石淋的特征为“淋而出石”,故也有人称其为砂淋或砂石淋。如《杂病源流犀烛。五淋二浊源流》说:“轻者为砂,重者为石。”
石淋属西医学泌尿系结石的范畴,但严格说来石淋只是泌尿系结石的某一阶段,二者并非完全相同.泌尿系结石是指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结石,下尿路结石多表现为石淋的特征,而上尿路结石则很少见到小便淋漓涩痛、尿有砂石等表现,却常常以肾绞痛或部位固定不移的腰腹绞痛、血尿为主要症状。目前应用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的诊断方法,则所有泌尿系结石,包括无临床症状的结石,均按石淋辨证论治。本病为成人的高发疾病,在儿科则发病率较低,多见于4岁以上的儿童。
历代医家对石淋的认识是随着对淋证认识的逐渐深入而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早在《内经》中就有“淋”、“淋溲”、“淋漓”等名称,至《中藏经》问世以后便有了“砂淋”之名。以后历代医家对本病的因证治方都有不少论述,认识也逐渐深入,如《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石淋》对小儿石淋的表现就有较为详细的论述,指出:“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砂石。肾为热所乘,热则成淋,其状小便茎中痛,尿不能卒出时,自痛引小肠,膀胱里急,砂石从小便道出,甚者小道塞痛,令闷绝。”其他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外台秘要》、《严氏济生方》等书对石淋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几千年来,人们对石淋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现代科技在中医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本病的诊断治疗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临床研究方面,采用中药、中西医结合等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随着B超等现代诊断方法的引入,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使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得到了很大提高,从而也提高了临床疗效,扩大了治疗范围,采用石淋的辨证施治体系.不仅对具有石淋特征的下尿路结石有较好疗效,对上尿路结石的治疗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在实验研究方面,建立了多种泌尿系结石的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筛选出了一批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有效方药,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奠定了基础。
(病因病理)
一、病因
石淋主要与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脾肾亏虚等因素有关。
1。下焦湿热 多由饮食不节,贪食肥甘之品,或恣食辛辣炙博,酿湿生热;湿热之邪亦可由外感而来,如南方地处炎热之地,易外感湿热。湿热互结,蕴于下焦,日积月累,煎熬尿液,结为砂石。
2。气滞血瘀 多由暴受惊恐,所欲不遂,或喜怒失常,情志怫郁,气滞不宣,而膀胱气化不利,气滞则尿涩,尿涩则津液贮蓄,日久结为砂石。砂石既成,更阻气机,气滞不畅,血涩不通,或湿热蕴结,阻碍气机而致气血运行不畅,终成气、血、水、石、热互结之证,诸邪之间相互影响,互相转化而成恶性循环。

 3.脾肾亏虚 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脾肾亏虚,或久卧伤气,或病初清利太过,或病久损伤脾肾,终致脾肾亏虚。脾虚运化无力,水津不布,肾虚气化不行,水液蓄积,水聚日久,尿中浊物不化,则结为砂石。
  二、病理
  1.病变部位重在肾与膀胱 肾主水,内藏元阴元阳,与膀胱相表里,为一身气化之根本,与膀胱气化密不可分。小溲不利,聚而为石,首先责之于肾及膀胱,故有“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诸淋候》)之说。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赖后天以滋养,后天赖先天以温煦,肾气不足则脾失温煦,又脾主运化水湿,与水液代谢密切相关,故《灵枢.口问》有:“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之论,因此,水聚热灼结为砂石的石淋,也与脾有密切关系.肝主疏泄,与全身气机运行密切相关,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则肾与膀胱的气化及脾之运化功能均不能正常发挥,水液运行障碍,则也可致石淋发生。综上所述,石淋之发生,主要病变部位在肾与膀胱,但与脾和肝也有密切关系。
  2.病理因素着重湿热瘀滞 石淋初起多因湿热蕴结,煎熬尿液,结聚而成,但砂石既成,停聚于体内,则阻碍气血运行,而见气滞、血瘀诸症,故湿、热、瘀、滞为石淋之常见病理因素,且湿、热、瘀、滞、石五者常互相转化,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3.病理演变着重虚实转换 石淋初起多因湿热蕴结,煎熬尿液而成,多为实证热证。若用清利太过,,或湿热蕴久耗气伤阴,则可致脾肾亏虚而见虚证。石淋不但可以由实转虚,也可由虚转实,脾肾亏虚,水湿停聚或气虚鼓动无力则可影响气血运行,结石为有形之邪,停滞体内,也必然使气血运行受阻,则可见气滞、血瘀等实邪内停之实证,故石淋日久,则多见脏腑亏虚湿热瘀滞内停之本虚标实之证。虽然临床上虚实之间难以截然划分,但是纵观本病的病理演变过程,大抵初期多以湿热为主,中期多以瘀滞为主,后期则以本虚为主。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1.小便滞涩不畅,窘迫难忍,尿流突然中断,尿中有砂石或尿中带血,或尿检大量红细胞。
  2.少腹疼痛难忍,或腰痛如绞,牵引脐中,达于外阴。
  3。B超或腹部X线平片可见结石征象.
  二、鉴别诊断
  石淋需要与热淋、血淋、癃闭、泌尿系感染等相鉴别。
  1。热淋 见本章“热淋”条.
  2.癃闭 癃闭以排尿困难,小便量少,甚至点滴俱无,小便总量减少为特征,石淋则以小便不畅,尿有砂石,尿流突然中断为特征,尿量正常。
  3。血淋 血淋以小便滴沥不爽,尿中带血为特征,与石淋不同,石淋日久结石损伤血络也可见尿中带血,但必具石淋特征。
  4。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感染以尿频、尿急、尿痛,或有发热为特征,尿频、尿急、尿痛有时易与泌尿系结石相混淆,但泌尿系感染常伴发热等全身表现,且尿常规有白细胞、脓细胞、红细胞等表现,尿培养可得致病菌,与泌尿系结石不同。但需要注意的是泌尿系结石可伴发感染,泌尿系感染长期不愈也可诱发结石,这些可以从病史中得到鉴别。
  (辨证论治)
  一、证候辨别
  1。辨别部位 下尿路结石多见小便变化。出现小便滴沥涩痛,尿流突然中断等症。上尿路结石则很少出现上述变化,却常以肾绞痛,或腰腹绞痛、血尿为主要表现。
  2.分清虚实 本证初起多属实证,多为湿热蕴结所致,湿热日久,耗气伤阴,则可致脾肾亏虚。砂石内停,阻碍气机,气血运行不畅则形成气滞血瘀诸证,出现虚实兼杂之证。除从病程上可以初步了解虚实多少外,从临床表现上也可了解证候性质。湿热为患者多见小便滴沥刺痛,尿有砂石,或见发热、呕吐等症;气滞血瘀为主者多见腰腹胀痛,尿血,舌有瘀点等症;脾虚者则多见小腹坠胀,时欲小便不得出,排尿无力,神倦气短,纳呆便溏等症;肾气不足则多见小便淋漓,时作时止,腰膝酸软、冷痛,尿有砂石,排尿无力等症。
  二、治疗原则
  石淋的治疗以通淋排石为基本法则,根据证候性质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属湿热蕴结者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为法,属气滞血瘀者则以行气化瘀、通淋排石为法,属脾肾亏虚者则以补脾温肾、通淋排石为法。一般来讲,下尿路结石多以实证为主,可以清热利湿、化气行水、利尿通淋为法.上尿路结石多为虚实夹杂之证,可以强肾利尿化石为法。临床上砂石不去则实邪难消,故石淋虽有虚证,也多夹实邪,往往扶正祛邪多法并施。
  泌尿系结石西医多采用手术或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手术治疗的适应症为:①肾结石较大,或已有部分梗阻引起肾积水,或已合并肾盂肾炎、肾功能不全者;②膀胱结石较大者;③输尿管结石或尿道结石经非手术治疗失败者;④反复出现剧痛或大量尿血,不见好转,影响病儿健康者;⑤出现急性尿路梗阻者。
  自1981年以来,结石的手术治疗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以碎石、取石等措施替代了结石的开放手术,特别是体外震波碎石方法的应用,使多数结石患者避免了手术。
  三、分证论治    使用方法:先对症选用药方,并按提示辩证加减,然后进入查阅其药理、煎法、服法等;再进入 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体质对所选的药方进行加减,才得到有效的药方,还要;服药后还要根据“”判断所用的药方的疗效。

  1.下焦湿热
  证候表现 突然发病,小便刺痛艰难,有时尿流中断,尿中时有砂石,或腰际疼痛,小腹剧痛,小便短赤或血尿,或伴见发热、恶心、呕吐,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要点 本证的特点为突然发病,以小便滴沥刺痛,尿流中断,尿有砂石,血尿或小便短赤为特征,湿热重者也可见到发热、呕吐等症。
  治法主方 清热利湿,通淋排石。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石韦、冬葵子、瞿麦、滑石、车前子、金钱草、鸡内金、威灵仙、郁金、海金砂等。尿道涩痛重者加蒲公英、生地榆、紫花地丁;腰腹胀痛者加沉香粉(吞服)、砂仁、青陈皮、乌药、川楝子、延胡索;有血尿者加大小蓟、藕节炭、白茅根;血尿久者加田三七;身热者加柴胡、土茯苓、蒲公英;便秘者加大黄、芒硝;恶心呕吐者加半夏、黄芩、生姜汁。本证日久可损伤正气,脾虚者加党参、黄芪;肾虚者加续断、桑寄生、杜仲或。
  名老中医岳美中以清热利湿排石为基本法则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效果较好。基本方由石韦、生牛膝、冬葵子组成,上尿路结石加海金砂、车前子、王不留行,下尿路结石加乌药、滑石、生大黄(后下),气虚者加黄芪,脾虚者加山药,肾虚者加熟地、鳖甲,血瘀加赤芍、苏木、桃仁,有肾绞痛者加木香、香附,有尿路感染者加黄芩、紫花地丁。金钱草是治疗尿路结石的常用药物,其用量宜大,一般可用至20一40g,品种以四川大金钱草为好。海金砂治疗本病也有很好效果,量宜大,同金钱草。沉香多采用冲服的方法,每日0.5一lg磨汁冲服。
  2。气滞血瘀
  证候表现 腰腹胀痛,小腹胀满或疼痛,小便不畅或尿血,面色黧黑或萎黄不华,肌肤甲错,胁肋胀痛,口苦咽干,舌有瘀点,苔薄白,脉沉涩。
  辨证要点 本证的特点是疼痛明显,腰际疼痛或少腹疼痛,小便不利或有尿血,舌有瘀点,临床容易区分,气滞明显者往往有胁痛走窜,口苦咽干,脉弦等症。
  治法主方 行气化瘀,通淋排石。沉香散合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沉香、乌药、郁金、枳壳、当归、赤芍、桃仁、王不留行、金钱草、海金砂、牛膝、瞿麦。胀痛明显者加三棱、莪术;口苦咽干加柴胡、黄芩;口渴加石斛;胁痛加佛手;绞痛发作者加大量白芍、甘草;便干加大黄(同煎);血瘀明显加穿山甲(醋炙)、鳖甲(醋炙)、皂角刺;血瘀日久、肾气不足者加胡桃肉(嚼服)。
  乌药治疗泌尿系结石有较好疗效,其味辛性温,有行气散结止痛的作用,能温散肝肾冷气,疏达肾与膀胱之逆气,开郁通结.大量乌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特别是久服清热利湿通淋之品无效,又无明显湿热症状者效果更佳。
  3.脾虚气弱
  证候表现 腰背疼痛,小腹坠胀,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排尿无力,面色苍白,精神倦怠,气短声低,纳呆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无力.
  辨证要点 本证的特点为石淋日久,腰背疼痛,排尿无力,伴全身脾虚诸症,如神倦乏力,气短声低,纳呆便溏等。
  治法主方 补脾益气,通淋排石。合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黄芪、党参、白术、陈皮、升麻、柴胡、当归、猪苓、泽泻、茯苓、鸡内金、海金砂。气虚甚者重用黄芪;纳呆便溏加山药、薏苡仁;血尿者加三七粉、琥珀粉冲服.
  石淋之气虚者多合并有血瘀或阴虚,可适当加入化瘀或滋阴药物。如续断、丹参、益母草、红花、川牛膝或沙参、麦冬、生地、玄参、白芍等,临床上三七、琥珀对血尿的治疗效果较好,多采用冲服的方法,小儿用量多为每日l一2g。
  4.肾阴不足
  证候表现 腰膝酸软,小便淋漓不畅,时有砂石排出,头晕目眩9-心烦颧红,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唇干口渴,舌红苔少,脉细数。
  辨证要点 本证为石淋日久,或清利太过,损伤肾阴所致.其特征为腰膝酸软,小便不畅,尿有砂石,并伴有全身阴虚火旺征象,如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症。
  治法主方 滋阴清热,通淋排石。加味。
  方药运用 常用药:山萸肉、熟地、茯苓、牛膝、泽泻、丹皮、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五心烦热可加地骨皮、柏子仁;潮热盗汗加银柴胡、地骨皮、生龙牡;头晕目眩加夏枯草、菊花;咽干口渴加麦冬、生地、沙参;
  5。肾阳亏虚 .
  证候表现 腰膝酸软、冷痛,小便淋漓,时作时止,遇劳即发,尿有砂石,排尿无力,精神疲乏,面色咣白,形寒肢冷,以下肢为甚,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体胖或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辨证要点 本证多为疾病日久,急性期热邪耗伤肾气或过用苦寒清利使气血亏耗而致脾肾阳衰。其特征为腰膝酸软,小便不利,排尿无力,伴全身阳虚畏寒诸症,如形寒肢冷,面色觥白,舌淡有齿痕等。小便淋漓、排尿无力等症与脾虚气弱有相似之处,但脾虚气弱无形寒肢冷、腰膝酸软等阳虚寒盛之症可兹鉴别。
  治法主方 温肾壮阳,通淋排石。加味。
  方药运用 常用药。山萸肉、熟地、山药、茯苓、泽泻、杜仲、肉桂、巴戟天、牛膝、肉苁蓉、鸡内金、冬葵子、金钱草等。如兼有脾气虚,中气不足,少腹坠胀,小便点滴而出者,加黄芪、升麻、柴胡、白术;畏寒怕冷明显者加制附子.
由于本证多在结石存留日久后出现,加以不少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故在温补脾肾的同时多加入化气利水之品,如川椒、乌药、车前子、泽泻等。
  (其它疗法)
  一、中药成药
  1.补中益气丸 用于脾虚气弱证。
  2.六味地黄丸 用于肾阴不足证。
  3.知柏地黄丸 用于肾阴不足兼有内热者。
  4.金匮肾气丸 用于肾阳不足证。
  5.壮腰健肾丸 用于肾阳不足证。
  二、单方验方
  1.琥珀粉3-6g,灯心草、薄荷煎汤调下,每日工次.适用于石淋之有血尿者。
  2.海金砂(研末)18g,金钱草4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适用于湿
热型石淋,也可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用本方治疗各型石淋。
  3.鸡内金1个,研末吞服,每次1个,每日2次。适用于各型石淋。
  4.鱼枕石、甘草适量,共为细末,每次5g,每日3次吞服。适用于各型石淋。
  5。消石散 火硝3g,滑石18g。制作方法:在铁勺上放纸一张,把火硝倒在纸上,不让其接触铁器,用文火炒黄,然后与滑石混合加水1大碗,煮沸10分钟,过滤取汁。1日1剂,分2次服。连续服用至尿石排出为止。此方适用于湿热型石淋,特别对膀胱结石、尿道结石效佳,肾结石疗效欠佳。
  6。鸡内金、芒硝等量,共研细末。每次服0.5—1g,日服2次。治疗各种石淋。
  7.鲜地锦草100-~200g,洗净捣烂,置于一大碗中,上盖一小碗,倒入煮沸糯米酒250~300ml,10分钟后,待其温热适当时服用。每日1—2次,7—10日为1疗程.适用于各型石淋。
  8。威灵仙60g,金钱草4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适用于湿热型石淋.
  三、饮食疗法
  1.鱼枕石 黄花鱼鱼头中两块坚硬的石头叫鱼枕石。将其焙干,研极细末。每次服1-2g,1日2次,温开水送服。适用于各型石淋。
  2.猕猴桃 果和根均可药用,性味酸甜微寒,有强壮利尿通淋、清热生津之功。生猕猴桃60g,水煎服,日l剂。适用于各型石淋。
  3.黑木耳30g,黄花鱼120g,用水5碗,煎成2碗,为工日量,分2次服.适用于石淋之有血尿者。
  4.鲜葫芦捣烂绞汁,蜂蜜调服。每次200ml,1日2次服.适用于各型石淋。
  5。鲜玉米根、叶或玉米芯各90g。煎水代茶饮。治疗湿热型石淋。
  6.饮水疗法 要求患者每日饮水700~1500ml,保持尿量在每小时300ml以上,大量饮水增加尿量,降低尿内盐类浓度,减少沉淀机会,有预防结石再发和阻止结石增大的作用,并可使小结石随尿顺利排出。
  四、针灸疗法
  1。针刺,
  (1)湿热证 主穴:肾俞、大肠俞、膀胱俞.配穴:委中、足三里、阴陵泉。均用平补平泻法。
  (2)气滞血瘀证 主穴。肾俞、膀胱俞、腰阿是穴.配穴:委中、足三里、血海,肾绞痛放射至下腹部的用天枢、归来、腹部阿是穴.均用泻法,重刺激加电针,耳部埋针取交感、神门、肾穴。
  (3)正虚证 主穴:肾俞、大肠俞、太溪。配穴:足三里、气海、关元.均用补法,艾灸肾俞、气海、足三里.
  2.耳压 取肾、输尿管、膀胱、尿道、三焦、外生殖器等耳穴。王不留行籽用胶布固定贴压穴位,每日按压5次,以微有痛感为度,每次30分钟,3日更换1次.在耳压前尽量多饮水,并适当增加运动量,以促进排石。
  3.电针 取穴:肾俞、关元、三阴交、昆仑、膀胱俞、腹结、阳交、曲骨、水道、阿是等穴.采用断续波或可调波,刺激由弱至强,频率为10--20次/分。治疗肾、输尿管结石。肾积水有一定疗效。
  4.水针 以10%葡萄糖注射液在肾俞、关元、曲骨、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注射;适用于各型石淋。
  五、推拿疗法
  l。按摩 按摩腰部三焦俞、肾俞、小肠俞、膀胱俞,每日2次,每次15—30分钟。适用于各型石淋。
  2.叩击疗法 叩击疗法可促使局部气血流通,增进输尿管蠕动,震荡结石,促进结石排出。位于下肾盏的结石,即使较小也不易排出。若采取头低臀高位,配合肾区叩击,可使结石进入肾盂,若结石在上肾盏时,应取坐位叩打.当结石降至输尿管下端膀胱开El处较长时间停滞不动时,可采取直肠腹部双合诊,将结石向下方推移.若结石在中肾盏时,采取患侧在上的侧卧叩打,叩击采用五指并拢空心掌拍打,每日2次,每次拍打15-30分钟.
  3.指压疗法 指压疗法是指术者以右手拇指指压患者背部的压痛点,通过经络传导对石淋起到治疗作用的一种方法。指压疗法对肾绞痛具有立杆见影的止痛效果,且可促进排石,是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简便方法。

  六、其它疗法 ,
  1。水冲击疗法 让病人在短时间内大量饮水,或按30~50ml/kg bw迅速输液,或以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1—1.5g/kg bw静脉滴入,使尿量骤然增多,对结石进行冲击,随着尿量增加,输尿管蠕动波幅也增大,有助于结石排出。
  2.磁化水疗法 磁化水有碎石、溶石和使结石下移的作用.磁化水的溶解度和渗透压比较大,可使结石溶解和碎裂,从嵌动的管壁脱开,同时大量饮水,因机械冲刷作用,可促进排石,方法是每天尽可能多的饮用磁化水。
  3.运动疗法 即利用运动时结石的惯性及重力作用,以促使结石下移。患者可每日定时运动,根据体质情况可采用跳绳、单足跳跃、上楼梯、打篮球、短程快跑、骑自行车、坐颠簸椅等。但应注意的是跳跃时的频率与高度须不受关节缓冲的影响,并与输尿管蠕动的频率(2—8次/分)和时程(4秒钟左右)相吻合,可取得更好的效果,运动疗法应与其它疗法配合进行。
  4.总攻疗法 即采用一系列方法使尿量突然增加、输尿管扩张,促进排石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法。具体方法:(1)晨起6时30分口服排石中草药汤剂200 300ml。(2)6时40分静脉滴入10%葡萄糖注射液30--50ml/kg bw。(3)8时口服双氢克尿塞l~2mg]kg bw。(4)8时30分皮下注射阿托品0.Olmg/kg bw。(5)9时针刺天应、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留针15分钟。9时30分起床活动。此法适用于各型石淋。
  5.灌洗膀胱疗法 车前子30g,冬葵子30g,滑石30g,金钱草40g,煎汤约200ml,加入蓖麻油lOOml,混匀从尿道口用导尿管灌入膀胱,适用于经久不愈的输尿管结石及膀胱结石。此法有导致尿路感染的危险性,应慎用。
  6.激光碎石 对输尿管下1/3段及膀胱结石有确切疗效。
  7。体外震波碎石 用于直径小于2cm的肾结石。
  8.经皮肾镜取石 用于肾盂结石小于2cm者。
  (预防护理)
  一、预防
  平时少在烈日下嬉戏或活动,多饮开水,增加活动量,宜食清淡食物。
  二、护理
  肾绞痛时可用针灸止痛或指压腰背部阿是穴止痛。热敷、热浴、电疗等都有一定的缓解疼痛的效果。
  草酸钙结石者少吃菠菜、土豆,尿酸盐结石者少吃动物内脏、豆类、海产品等,磷酸盐结石者少吃腿肉、蛋黄等。平时应多服维生素B。,避免食入高钙食物。
  (文献选录)
  《中藏经》:“砂淋者,腹脐中隐痛,小便难,其痛不可忍,须臾,从小便中下如砂石之类。……虚伤真气,邪热渐深,结聚成砂,又如水煮碱,大火水少,碱渐成石之类。盖肾者,水也,碱归于肾,水留于下,虚热日甚,煎结而生,非一时之作也。”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便拘急,痛引脐中。”
  《活幼心书。五淋》:“石淋,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肾为热所乘,遇小便则茎中痛,不得流利,痛引小腹,则砂石从小便出,甚至塞痛,令人昏闷,遍身有汗而后醒,此痛之使然。”
  《幼科铁镜。淋证》:“有沙淋者,肾水为热所结,化为沙石,内塞水道,沙出痛止,治用五淋散。”
  《婴儿论。辨下焦病脉证并治)):“膀胱郁结,瘀浊致淋,凝则为砂,散则为膏,宜海金砂汤主之。”
  (现代研究)
  一、泌尿系结石的常用动物模型
  乙二醇性泌尿系结石模型是实验研究中常采用的结石模型,每天给雄性大鼠喂饲含乙二醇和氯化铵的饮水或药物饼干,连续喂饲一定时间后,即可在肾内形成草酸钙结晶,饲料中加氯化铵可增加尿的酸性和钙盐浓度,从而加速草酸钙结石形成。
  二、药效学研究
  1.防止结石形成的研究 防止结石主要是根据结石组成成分及其形成的原理研究防治的方法。
  (1)调整饮用水成分 目前认为泌尿系结石的发生与饮用水有关,尤其是微量元素的变化,因尿液中的微量元素均参与结石的形成。为改变这一状况,目前主要是采用磁化水防治。如华山医院用磁化水防治泌尿系结石,取得了约50%左右的溶石、排石、防石效果.进一步的研究则是采用磁化中药排石,也取得了一定效果。如潘文昭报道用自拟中药降排石汤(由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滑石、冬葵子、乌药、牛膝、芒硝、甘草组成)放入磁化杯(磁感应强度为1500GS)中15分钟磁化后服用,平时多饮磁化水。306例输尿管结石病人如此治疗3个月后。治愈230例,有效54例,总有效率为93.18%。用该法排出的结石经剖析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中空及结构疏松现象。这可能由于中药汤剂被磁化后水分子由长链结构变为短链结构,更易渗进结石内部,起到了一定的疏松崩解作用。目前尚缺乏这方面的对照研究资料,不能完全排除假阳性结论。
  (2)增加尿液钙盐溶解 泌尿系结石形成的主要机理之一即是肾内钙化,故使尿液酸化,溶解钙盐,是防止结石形成的重要措施。关晓明报道采用浸泡新鲜刀豆、扁豆、豆角等发酸水治疗泌尿系结石12例,结石全部排出,随访2—8年无一例复发。金德明通过实验证明单味金钱草可使肾脏内钙含量明显下降,使尿液酸化,能预防实验性肾结石的形成。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也报道以金钱草为主药的Ⅲ号排石汤可防止乙二醇、氯化铵所致的草酸钙结石形成,对已形成的结石有溶解作用。
  2。溶石碎石的研究 非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以往认为仅适用于横径小于lcm的结石,近年来临床发现中药也能使较大的结石排出,甚至对已发生输尿管结石嵌顿和肾积水者也能治愈。这主要是因为中药有溶石碎石的作用。
  (1)改变结石的性状 结石能否排出与其性状有直接关系,改变结石性状,使其表面光滑,横径缩短至lcm以下,就有利于排出。临床观察发现,经中药排出的结石与手术取出的结石相比,其外形比较光滑,且质地松脆,因此,中药对结石性状的改变可以认为是碎石的一种表现。如广安门医院用偏光显微镜观察结石标本薄片,发现中药组排出的结石在结构断裂脱落、表层草酸钙菱形晶体蚕食缺失、磷灰石部分脱落、表层生芽状态短小等方面都比手术组结石明显,据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
  (2)溶解结石成分 即使已形成的结石成分分解溶化于尿液中,这主要是一个化学过程。临床上有不少病人服中药后未见排石,而.临床症状和X线阴影均消失,这就是中药溶石的结果.广安门医院发现在排石汤中加乌梅,并生吃胡桃肉,可促进磷酸铵结石溶解。黄牛角粉以酒或醋送服可使草酸钙结石阴影缩小和消失。“,王承训报道用火硝、硼砂、皮硝、鸡内金等治疗泌尿系结石504例,结果366例排石,而部分患者未见排石,但症状体征消失,X线摄片两次以上均未见结石阴影。这些都说明中药有一定的溶解结石的作用。中药的这种作用也被药理实验所证实:把两块质量相同的结石分别放入金钱草煎剂及蒸馏水中,一个月后,前者结石已化为沙,而后者结石则不变。
  3.促进排石的研究
  (1)尿路动力学因素 增加肾盂内的压力,促进输尿管蠕动,扩张输尿管,可挤推结石下行,以促进结石排出。张建国、沈自尹等报道:采用温肾利水中药治疗输尿管结石嵌顿性肾积水取得了理想效果,并进一步探讨了该药的作用:向肾积水狗消化道内分别灌饲温肾利水药(由附子、桂枝、补骨脂、仙灵脾、川椒、车前子、海金砂、石韦组成),给药前后同步测定肾动脉血流量和肾盂输尿管开口处压力及蠕动波。结果表明,温肾利水药组肾血流量虽与利水药组无明显差异,但该组用药后肾盂内压力明显升高,输尿管的蠕动频率也明显提高。这一结果提示,温肾利水法的作用并非通过尿液的增加而对管腔牵张刺激而产生,而是药物对肾盂输尿管存在着直接作用,突破了西医认为输尿管对药物不敏感,药后的效应主要是利尿作用引起的间接结果的传统概念。为进一步探讨尿路动力学变化的机理,作者测定了实验动物各种情况下肾组织中cAMP、去甲肾上腺素(NA)和多巴胺(DA)的含量,结果表明,温肾利水组积水肾的cAMP明显升高,双侧肾脏NA含量升高也极为显著,DA则改变不明显。已知。受体位于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和输尿管连接处,其对NA的敏感性按上述分布部位依次递减,而p受体仅存于输尿管中,NA兴奋。受体的作用最强,使平滑肌收缩,p受体的兴奋可使平滑肌松弛,由于NA对p受体作用较弱,故不宜从NA的升降来推测β受体的功能状态。但在肾上腺素能受体中,以cAMP作为第二信使的主要是p受体,故从组织cAMP的含量可间接了解受体的功能。温肾利水组NA的大幅度升高刺激了。受体,促使平滑肌加强收缩,促进了肾盏、肾盂和输尿管的生理活动,而该组cAMP浓度的增高则反映出β受体的兴奋,有利于输尿管平滑肌的松弛,可能由于这样的一张一弛,从而使蠕动波加强、蠕动频率提高。“,莫刘基等报道单味金钱草、车前草、海金砂均可引起输尿管上段腔内压力增高,输尿管蠕动频率增加,金钱草、车前草还可使尿量增加。其他的研究还证实活血化瘀方药能促进输尿管蠕动,使其蠕动频率增加,幅度增大,并可出现新波群。
  林鹤和报道鸭脚通冲剂(白果树根或根皮提取物)有舒张平滑肌、扩大管腔、促进输尿管蠕动的作用。“,遵义医学院急腹症研究组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对输尿管蠕动有影响的药物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由利尿作用间接引起,如金钱草、瞿麦;一类是直接作用引起,而无利尿效应,如大黄、川芎等;一类是前两种情况的协同作用,如川牛膝等。
  (2)利尿作用 通过利尿作用使尿量突然增加,对结石产生冲刷作用,同时还间接引起输尿管蠕动增强,可促进结石排出。如张建国等报道利水药治疗大鼠肾积水,其患侧肾脏中多巴胺含量增多,可使肾小管排钠作用增强,使输尿管的尿流量增多及近侧的流体静压上升,间接引起输尿管蠕动增强,从而促进排石。清热利湿渗湿的药物大多都有这方面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五苓散、金钱草、通草、泽泻、车前子、海金砂等单味药或复方都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利水药物除能促进排石外,还可以很好地解决结石引起的肾积水。
  (3)抗炎抑菌作用 由于结石长期停留,刺激局部,极易引起炎性改变。而以赤芍、川牛膝、乳香、没药、三棱、莪术、山甲、皂刺等活血化瘀药物组成的方剂,通过药理实验表明,对急慢性炎症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炎症增殖期动物模型有促进炎症吸收、减少炎性组织增生的作用,其抗炎作用可能使输尿管粘膜因结石刺激所致的炎症反应减轻,减少组织充血、水肿、增生.除活血化瘀药物外,泌尿系结石常用的清热利湿之品大都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并且有些药物还有很好的抑菌作用。如孙大锡等报道中药八正散在体内外均有抑制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菌毛表达和对尿道上皮细胞产生的粘附作
用。(s,这类药物(如八正散、石韦散、导赤散等)从药理分析看,都具有促进炎症吸收、松解粘连的作用,可消除结石周围炎症粘连,缓解输尿管痉挛,有利于结石松动下移。
  三、临床研究
  1。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提高了治疗效果。许多学者认为治疗泌尿系结石应从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既要重视疾病当时的病情表现及临床症状,又不可忽视利用西医学的诊查手段,认识其发生、发展、转化等全部病理过程。二者有机地结合,将有助于提高辨证的准确率和治疗的效果。王孝福提出:治疗泌尿系结石应根据结石的部位及产生的相应症状而给予针对性的治疗。结石处于肾脏者,着重温肾利尿化石,处于输尿管者则着重利尿通淋排石,处于膀胱者则着重化气行水,利尿通淋。”,杨立新等认为对于结石滞留日久。炎症粘连较重,尤其是已有梗阻积水存在的较大结石,治疗中应在辨证的基础上,着重化瘀破气,软坚散结以减少结石所在部位的粘连,抑制其胶原合成,促进结石下行,避免继续增长。
  2.治疗方法的研究 综合近年来临床报道,对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多采用下述方法.
(1)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泌尿系结石的早期,多以湿热蕴结为主,采用此法治疗,效果理想。如王承训报道,用金龙排石汤(由鸡内金、金钱草、火硝、硼砂、皮硝、白芍、怀牛膝、广地龙、泽泻、车前草、滑石、甘草等组成)治疗泌尿系结石504例,取得很好效果。“”韩树勤用清热排石化石汤(由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瞿麦、黄柏、篇蓄、枳壳、赤茯苓、木通等组成)治疗泌尿系结石127例,治愈率为78。4%。池绳业用石淋基本方(金钱草、鸡内金、石韦、海金砂、冬葵子、车前子、瞿麦、篇蓄、怀牛膝、六一散)治疗石淋524例,排石率达86%.
  (2)理气活血,化瘀排石 泌尿系结石中期因尿路阻塞日久,多致气血不畅,采用化瘀排石,往往取得较好效果。如有人用二子化瘀排石汤(急性子、王不留行、川1牛膝、枳壳、鸡内金、石韦、篇蓄)加减治疗泌尿系结石95例,治愈65例,有效19例。有人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本病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治疗100例中,结石排净者65例,下移3cm以上者22例。
  (3)益气补肾,通淋排石 泌尿系结石日久以后,多耗伤肾气,加之病初多用清利之品,使气血更为耗伤,故多致脾肾亏虚。不少医家还认为肾气不足、气化不行是形成结石的主要病因,肾虚贯穿于泌尿系结石的始终,补肾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如孙品瑛等报道用温肾利水法治疗输尿管结石嵌顿性肾积水100例,治愈率达7l%,有效率为88%。因脾肾亏虚为主要矛盾的病例多是病程较久者,所以多合并有其它病理改变,如血瘀、水蓄、湿热等,所以不少临床报道采用补肾化瘀通淋等综合治疗,也都取得了满意疗效。如陈仲有用益肾逐瘀通淋汤(仙灵脾、鹿角霜、急性子、王不留行、三棱、石韦、篇蓄等)治疗本病67例,治愈35例,总有效率为72%。。“李明英采用益肾化通汤(党参、黄芪、菟丝子、补骨脂、穿山甲、王不留行、冬葵子、石韦、瞿麦、金钱草等)治疗本病40例,也取得了理想效果,并通过动物实验证实该药有防治实验动物泌尿系结石的作用。
  (4)针药并用,促进排石 针灸无论体针还是耳穴按压都有一定的促进排石作用。近年来有人采用推按运经仪治疗本病也取得了较好效果。运经仪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将所产生的程控脉冲信号刺激穴位,使腧穴电特性和人体生物电相偶合,发生共振,产生按摩作用,该法配合中药内服效果更好。如张铭琏等报道运用推拿运经仪配合中药清热利湿化瘀通淋之剂治疗肾、输尿管结石患者39例,B超监控发现本法能使肾集合系统收缩面积达42。2%,输尿管直径扩张达60。3%,优于单用中药及运经仪组,说明两种方法合用有协同促进作用。周和平等也报道用化瘀排石丸(由三七、大黄、牛膝、地龙、琥珀、硼砂、金钱草、鸡内金、车前子、黄柏、党参、茯苓等组成)配合运经仪治疗泌尿系结石伴肾绞痛15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采用运经仪点穴止痛起效迅速,选穴多为肾俞、京门、水道、足三里、阿是穴,157例均在3分钟内缓解。排石选穴。肾结石选肾俞、京门;输尿管结石选肾俞、关元俞、肓俞、水道;膀胱结石取膀胱俞、中极、长强;配穴:足三里、三阴交、然谷。频率和输出量:肾结石用Ⅱ频与I频交替,输出量约80%左右。输尿管结石用Ⅲ频与Ⅱ频交替,输出量约75%左右。膀胱结石用I频,输出量约90%左右。每次治疗30分钟,每日1次。结果临床治愈142例(89。87%),好转5例,总有效率达93。04%。
  (5)中西结合,协同促进 西医目前对泌尿系结石多采用体外震波碎石,但碎石后排石往往较慢,有时还不彻底,此时加用中药往往取得较好效果。赵平宇等报道,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在体外震波碎石的同时加服中药排石汤(金钱草60g,海金砂、鸡内金各30g,木通、生地、冬葵子、忍冬藤各12g,车前子、牛膝、瞿麦、石韦、泽泻各15g,川楝子、甘草、炒桃仁各lOg。每日l剂,水煎分两次服)治疗泌尿系结石1138例,成功率达96.5%。刘莫山等采用体外震波碎石配合中药辨证治疗尿石症,中药内服方根据病人情况而定,血瘀明显者用活血化瘀方(皂刺、桃仁、牛膝、赤芍、红花、三棱、莪术),湿热明显者采用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的方法,药用金钱草、车前子、石韦、冬葵子、生地、赤芍、牛膝、木通、滑石,脾肾不足者用补肾益气方(由黄芪、党参、补骨脂、仙灵脾、白术、茯苓组成),临床治疗171例,获得了较好效果。
  碎石是结石排出的先决条件,中药排石则是结石排出的动力,震波碎石可以改变中药只排不碎的缺点,而中药弥补了震波碎石后结石不能尽快排出的不足,二者结合协同互补,从而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
  以上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方法,实际应用中因为湿热、血瘀、肾虚是互为因果、互相影响、互相转化的,难以截然分开,所以往往多种方法联合应用,效果更为理想.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