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医林改错》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中医治疗耳鸣的一个小窍门。
之所以称之为“小窍门”,一来是源于它小巧。二来,是源于它确实有效。
它是啥呢?就是原载于《医林改错》里头的通气散。
它的原方,就是柴胡一两,香附一两,川芎五钱。
换算成现在的单位,就是柴胡30克,香附30克,川芎15克,研成末,每次服用9克,开水冲服,早晚各2次。
它能干啥呢?王清任在《医林改错》里的原文是这样说的:“治耳聋不闻雷声”。现代中医视角看,就是疏肝解郁、理气行气,开通耳窍,对耳鸣和耳聋有治疗意义。
我这么说,似乎还是不够通俗。
来吧,我给你说个真实的医案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徐景藩,1927年12月生人,是江苏中医名宿。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去好好查阅一下其学术生平。
话说有一次,大概是1984年的8月3日,徐景藩接待一个患者。
这个人,当时是38岁,医案记载姓许,男性。
怎么回事呢?大概在半个月之前,他好像有点感冒,咳嗽、咽痛。
接下来,他就开始出现耳鸣,而且听力下降,几乎无法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那种感觉,就好像是耳朵被什么东西堵住了,闭塞难受。
怎么办啊?他四处求医。经过治疗以后,咳嗽、咽痛等现象很快消减,唯独这个听力,没有恢复。而且,耳鸣之声越来越明显,终日不停,严重影响工作和休息。
没办法,他决意慕名求治于徐景藩前辈。
刻诊,见患者舌苔薄黄,咽喉部位微微发红,脉象略数。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徐师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柴胡10克,川芎6克,香附10克,薄荷5克(后下),银花15克,生甘草5克,苍耳子10克,紫花地丁30克,半边莲30克, 九节菖蒲5克。
所有这些,一共是5剂。
医家嘱咐,每日一剂,两次煎服。服药之后,身体平卧大约1小时。第三煎的药汁,不要扔掉,而是作为漱口液漱口,一日多次。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3剂以后,耳鸣声响逐渐减退,而且可以很清楚地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5剂用完,诸症继续好转。
这时候,原方柴胡改为5克,薄荷改成3克,继续投用3剂。
最后,患者诸症悉平。三个月后随访,未曾复发。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我给你叙述完了。
现在,读者朋友,我请你仔细看徐景藩前辈用的方子。你看那前三位药,是不是通气散的原方啊?柴胡、香附、川芎。
没错。它就是以通气散为底,来进行加减的。
为什么这么用呢?
我们从头分析。
你看,这个患者,最初发病,是因为咽痛咳嗽。结合后来就诊时,咽部微红,舌苔薄黄和脉象略数的现象,我们可以清楚地感知,患者属于外受风热之邪。对不对?
也就是说,患者最初得上的,是风热感冒。
对此患来说,风热之邪,郁滞肌表,还带来一个结果,那就是阻滞耳窍气机,使得气闭不通。
说白了,就是风热之邪不散,把他的耳窍给堵上了。
在它的影响下,患者就出现了耳鸣,以及耳中闭塞的感觉。
为此,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进一步清散风热之邪,然后打通耳朵里的气机,使得耳窍恢复通畅。
我这么说,你懂没懂啊?
来看看当时徐景藩前辈用到的方子吧——
柴胡10克,川芎6克,香附10克,薄荷5克(后下),银花15克,生甘草5克,苍耳子10克,紫花地丁30克,半边莲30克, 九节菖蒲5克。
这里头,薄荷、银花、紫花地丁、半边莲,这都是清热疏风的。
好了,接下来的问题是,要一锤定音,一鼓作气,把患者耳窍气机彻底打开。
怎么打开?除了菖蒲、苍耳子,这些开窍之品外,关键是用到了柴胡、香附和川芎。
这就是前面说到的,通气散了。
你看这三味药,柴胡疏肝解郁,香附行气解郁,川芎上行头面,通利气血。肝主疏泄。柴胡和香附,通过疏肝理气,使得一身气机通畅。在此基础上,加川芎引药性上行头面,于是耳中气机就被彻底打开。这就是通气散的妙处。
当患者耳气通畅,风热得解,那他的耳鸣、耳闭之感,自然也就完全消失了。
你看,这就是通气散加减,治疗风热耳鸣的案例。
在这里,我想重点说一下这个通气散。
现在,很多中医同行有这个共识,这就是,通气散治疗耳鸣,病因往往需要和外感有联系。比如说,上文所述的外感风热,或者外感风寒等等。总之,外邪郁闭耳窍导致的耳鸣,适合用通气散。
但是呢,还有一种认识(以徐景藩前辈为代表),认为虚症耳鸣,只要病情在百日以内,也可以用。比如说,耳聋左慈丸配上通气散。请注意,病情需要在百日以内,不能太久远。否则,效果就会一般。
对这些临床认识,我们作为一般的中医爱好者和杏林晚辈,应该好好地借鉴和揣摩。一般的读者朋友,也可以适当借鉴。但是,肝胆火旺、阴虚内热之象明显的人,应慎用。
总而言之吧,对于这些老办法、老经验,我们应该适当地关注。文老师的这篇文说,就当是帮你做一点提醒 。
全文完。我感谢你的阅读。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