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雁
李渔(1611-1680),名为李渔 字笠翁(原名仙侣,字谪凡)。祖籍浙江兰溪,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戏曲和小说作家,且能诗善对。1635年在兰溪应童子试,后考入金华府庠,以后屡试不第。入清以后,他再没应试。为了维持生活,开始了“卖赋以糊其口”的生涯。他一面经营书肆,以刊书制笺闻名于世;一面领戏班以卖艺,游历四方,广交名士,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及海内名山大川。尽管生活贫困,但继续坚持戏曲的创作和演出至逝世。他是中国第一个建立系统戏剧理论的天才;他撰写的《闲情偶寄》是世界戏剧史上第一部真正的导演学著作;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专业作家;他是中国画第一部画谱《芥子园画传》的出版人。据兰溪李渔研究会的前会长赵文卿先生研究考证,李渔称得上是33个方面的专家。而今天我们重点要说的是其中之一,李渔是一位杰出的楹联家。他留下的对联约200余幅,在当时就备受人们推崇。其友人施菲莪**说:“凡作壁间联句,须有别才,文人之中,尽有事事擅长,而独艰于此者。笠翁诸联,无语不臻至极,千古上下,独步何疑!”方邵村评曰:“此等文字,冠裳佩玉,而能曳雨摇风,惟坡公得之。”曾任福建乡试副考官的白仲调评其联为“千古绝调,一字难移”。李渔的对联理论主要集中在《默识名山胜概联》,《笠翁对韵》和《闲情偶寄·居室部·联匾第四》中,其间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对联理论体系,为明清时代对联的兴盛与繁荣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李渔对对联艺术有所革新发展,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一、对名胜对联创作有专门论述的人。《默识名山胜概联》是李渔一篇精采的名胜对联的创作体会,是有史以来的对联艺术创作专论,他认为:名胜对联的创作,是自然之美激发了作者的创作欲望,触景生情,进而“卒有所云”,于是诞生了名山大川的“标胜”之作。这就要求作者要有“力重千均”的笔力与广博的知识,方能创作出与山水名胜相互辉映的佳联,达到”镂板镌石、千人共见”的境界。
二、把对联正式列入了自已的文集中。其实自对联产生以来,诸代文人学士并未象看重诗、词、散文那样重视对联,也没有很好的保存自已或他人的对联作品,比如徐谓、郑板桥都是题联名家,但他们并没有把对联列入自已的文集,至使很多精品对联佚散失传。而李渔在明末清初就开始对联创作,并把对联编集成册,列入《笠翁一家言文集》第一卷之中,他的独具慧眼与先见之明,奠定了他在中国对联发展史上的地位。
三、是体例创新。古人作诗词曲赋多有作序者,而题联则一般无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对联文字不多,加上序言,往往会序言多于联文,两者难以相称。而李渔题联却多有小序,在《笠翁一家言》保存的近200副楹联中,有序的约八九十副,几占一半。这些联序,短则二三字,长达上百字,最长的序言多达四百余言,实联序之大观也。如《题武汉晴川阁》联 、《燕子矶阻风,偶书亭栋》、《分水龙王庙联》等等前面都题有小序。
四、是编写了供初学者学做对联的启蒙读物——《笠翁对韵》。李渔所著的《笠翁对韵》,是一本供初学者学习平仄、对仗、用韵、组词等知识的,不仅表现了他高超的文化素养和的艺术才能,也显示出作者对楹联创作技法的重视。堪称是楹联创作的导师。《笠翁对韵》,按30个韵部编写,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从单字对、双字对、直至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极富有韵律美与节奏美。诚如米东居士序言中所云:“得笠翁对韵一编,捧而读之,其采择也奇而法,其搜罗也简而该其选言宏富,则曹子建八斗才也其错呆鲜明,则江文通五色笔也。班香宋艳,悉入薰陶水佩风裳,都归裁剪。或正对,或反对,工力悉敌成就对,或借对,虚实兼到。揆之诗苑类格、上官仪六对之法,无不吻合。 ”该书始刊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李渔已作古170年了,可他的《笠翁对韵》依旧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热爱传统文化的人们。
五、是翻新制艺。古之对联多书写或镌刻于木板、石柱、石碑上,或书写于红纸、卷轴、扇头,工艺或款式较少变化。正如李渔所云,(楹联制艺)“一人为之,千人万人效之,自昔徂今,莫知稍变。”由此,他大胆革新,首创蕉叶联、此君(竹)联。 后人沿着他的制艺方向,又创铜铁联、瓷联、玻璃联等。 使对联更富装饰性与实用性。
极富文化底蕴和文化含量的对联,是园林中台榭楼阁上不可或缺的制作,尤其是作为一种民族符号和文化象征,它是一座园林高雅品味的重要表现。李渔是位天才的园林计大师,对园林审美有着独到的见解,而最能把他的审美情趣提高到极致的,就是贯穿在芥子园中,那一副副精美别致的对联。
顺治末年,李渔移家南京。康熙八年(1669)夏天,他的芥子园营建也大体告竣。芥子园的规模并不大,极具诗情画意,体现了李渔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园林美学风格。 取名缘于“芥子虽小,能纳须弥”之意。芥子园前有竹林,茂密青翠,李渔撰联曰:“到门惟有竹,入室似无兰。”这种远离世俗、诗意盎然的小园魅力无穷,令人神往。 门联为“因有卓锥地,遂营兜率宫。”兜率,梵语,一作兜率陀,谓受乐知足而生喜足之心。由此可知李渔身居小园,知足常乐的心态。 园内房屋有两进,有栖云谷、浮白轩、月榭、歌台、一房山,来山阁、佩兰亭等诸景。栖云谷有与房屋相连的假山石洞,洞上有空穴,水置其中,流淌出来,形成滴水的景观。方亨咸为之题石光匾“栖云谷”。 李渔题联云:“仿佛舟行三峡里,俨然身在万山中。”道出了身居芥子园中,步移景换所带来的流动变幻的美感享受。 园“后有小山一座,高不逾丈,宽止及寻,而其中则有丹崖碧水,茂林修竹,鸣禽响瀑,茅屋板桥,凡山居所有之物,无一不备。”友程穆倩为之书虚白匾“浮白轩”。有书室,李渔撰联曰:“雨观瀑布晴观月,朝听鸣琴夜听歌。”风和日丽时,禽鸟千啼百啭,悦耳动听; 晚上,月光如水,秦淮河上悠扬的歌声随风传来,韵味无穷;每逢下雨,窗外小山上雨水奔泻,琼飞玉舞,银河落地,诗趣盎然。有歌台,是李渔家班排演戏曲的地方,李渔题联日:“休萦俗事催霜鬓,且制新歌付雪儿。”表现了他热衷戏曲,不受俗事所牵绕的心绪,感情十分真挚。有半山阁,延初题“半山阁”秋叶匾。 月榭建于荷池之上。登榭观月,水月浑然相映,清风微拂,心旷神怡,李渔题联日:“有月即登台,无论春夏秋冬;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东西。”非常惬意和谐的画面。正如李渔自道:“岁时伏腊、月夕花辰,与予夫妇及儿女诞日……亦必奏乐于前。宾之嘉者,友之韵者,亲戚乡邻之不甚迂者,亦未尝秘不使观。” 此园虽小却可纳须弥于其中,无美不备矣:板桥茅舍、曲径廻廊、舞榭歌台、流泉飞瀑、茂林修竹、芳草名花、游鱼鸣禽,天下园林之精妙,尽在其中。诚如若干年后,他描写层园时的联语所云:“繁冗驱人,旧业尽抛尘市里;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这就是李渔,一个热爱生活懂得享受生活的人,楹联成了他“诗意的栖居”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向我们诠释了一种别样的人生意义——所谓快乐,就是在逆境中也能活得有滋有味。
李渔有种信念,叫做“谋有道之生,即是人间大隐”。他说:“避市井者,非避市井,避其劳劳攘攘之情,锱铢必较之陋习也。”按照这种说法,隐与非隐,不在所处地点,而在生活有“道”还是无“道”。东方朔身在宫廷,自称隐者。李渔在尘世中“谋有道之生”,当然也是个“人间大隐。 做为一代风流雅士的领军人物,李渔虽然身居闹市,联语却每带出尘之想。 且看李渔题江西省九江庐山绝顶——汉阳峰联:“足下起祥云,到此处应带几分仙气;眼前无俗障,坐定后宜生一点禅心。”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长江岸边。庐山绝顶,指庐山最高峰汉阳峰,周围悬岩峭壁,终年云雾缭绕,峰顶有石砌汉阳台,台前悬崖形如靠椅,传说为大禹治水时坐此石上,俯视长江,故名“禹王台”。此联景情融合,含意隽永。上联写山势之高,风光之美:山顶云雾缭绕,有足踏祥云,飘飘欲仙之感。下联写游人的感受:此处寺院林立,使人俗念尽消,清静安寂之心油然而生。
李渔《窥词管见》说:“意新为上,语新次之,字句之新又次之。” 如他的《题兰溪且停亭》:“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似一位深谙世事的贤达智者,在提醒过往的人们,慢一些再慢一些,别让诸多美丽的风景从眼前溜走;停下来停一停吧,别让匆匆脚步带走这美妙的时光,滚滚红尘,人生苦短,且请珍惜当下的悠闲与快乐!此联言辞恳切,意味深长。如寺钟之余响,袅袅不绝于耳,言虽尽而意犹存。
“唯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吾忧。”李渔的作品“重机趣”,富有幽默感。他曾说:“机者,传奇之精神;趣者,传奇之风致。少此二物,则如泥人土马,有生形而无生气。”他的作品妙趣横生,逗人发笑,即使是悲剧,也“寓哭于笑”。给人以快乐,这种戏曲创作的手段,也体现在他的楹联里。金陵闸店堂里曾贴着这样一副联:“二柳当门,家计逊陶潜之半;双桃钥户,人谋虑方朔之三。”(《笠翁文集·戏题金陵闸旧居》)联中有两个典故,上联说的是东晋隐士陶潜,他门前有五棵柳树,所以自号“五柳先生”。李渔门前只有两棵柳树,所以明写“家计逊陶潜之半”,反衬出他家境的窘困。下联说的西汉东方朔,此人以滑稽诙谐著称,“西王母种桃三千岁为子,此儿已三过偷之矣 ”说的正是此人。李渔给此联注释云:“桃熟时人多窃取,故书此以谑文人。”他在上联中以陶潜自况,说明自己志在隐逸,而以下联来打趣那些不告而取、顺手牵羊的顾客为“东方朔”。寓庄于谐,可见作者的志趣。联中的数字对和植物名对极其工整。
六十三岁游京师时,李渔在寓所门上有副自撰联:绣衮丛中衣褐士;少年场上杖藜人。横批是“贱者居”。此联是他当时生活和思想的真实写照:尽管周旋在衣冠楚楚的达官贵人之间,但我不过是一介没有社会地位的布衣儒生;虽然活跃在少年云集的风月场上,可我已是一个风烛残年、策杖蹒跚而行的老头儿了。作者用反衬对比的手法,刻画出了终日劳作的自怜、卖文唱戏糊口的艰难与自食其力的骄傲,那种苦中作乐、自我解嘲的矛盾心态,每每让读者唏嘘不已。 迫于生计,李渔带着他的家庭戏班,游走于江湖与豪门之间,落下了“打抽丰”的恶名,其中的苦处自是不言而喻的。“江湖归白发,诗画醉红颜。”潇洒的背后,其实亦有诸多无奈。
江南贡院是中国官员的摇篮,楹联大多是一些著名的官员所题所书,甚至出现康熙、乾隆皇帝的书法真迹。而身为民间一介布衣的李渔却为江南贡院留下多副楹联,可见李渔声名在当时的影响之深广。 第一副楹联位于江南贡院大门牌坊 , “圣朝吁俊首斯邦,看志士弹冠而起;天府策名由此地,喜英才发轫而前。”意思是说,本朝招延俊士,第一个看重的就是这里,总有决心为国效力的志士踊跃来应试;到朝廷去做官,必由贡院考试成功,诸位英才一生的事业将在这里启程。此联涵盖了曾国潘为江南贡院所题写的“明经取士,为国求贤”的宗旨。大门牌坊的侧门另有一副楹联,它道出了科考的意义:“十载辛勤,变化鱼龙地;一生期许,飞翔鸾凤天。” 第三副楹联在明远楼楼下。明远楼的寓意为:慎终追远,明德而归厚。明远楼为江南贡院的中心建筑,它当时起着号令和指挥全考场的作用。由于其地位与作用的特殊性,使得贡院内的建筑,包括贡院以外一定范围内的建筑,在高度上均一律不准超过明远楼。李渔在此处所题楹联为:“矩令霜严,看多士俯仰低徊,群嚣尽息;襟期月朗,喜胜地江山人物,一览无遗。”从联中也可看出明远楼设置的目的和作用。 另两副楹联位于至公堂,其中一副云:“三载辛勤来此地,人怀必售之心,非秉至公,则举者喜矣,错者不能无怨,怨蓄谤兴;一生期许坐斯堂,务擅空群之识,,惟持极慎,则得者快矣,失者亦可无惭,惭消誉起”。做为一个当年考场的落第者,李渔深知其中的苦辣甘甜。他看到过高中者的欢呼雀跃,经历过考场失利的沮丧无奈。莘莘学子十年寒窗,只需两天就敲定命运,主考官的公正与否及其将产生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尽在此中矣,有道是不拘一格拔人才,这是作者的心声也是诸多学子的心声与愿望。
李渔放弃了举业,不复走读书——科举——做官这条千百年来被视为读书人正道的“仕途学问”,却选择了一条坎坷浪漫的“卖赋以糊口”的谋生之路。但良知与正义却从末在心中泯灭,早年他亦曾有“中流徒击楫,何计可澄清?”的报国信念,只不过抱国无门罢了。在一些题赠联中,他道出了自已对治国安民的见解与态度: 如《别驾堂》联“上关国计,下切民生,问粮务如何称职;内慊寸心,外调众口,奉官箴俨若临渊。”他认为:“上关国计,下切民生,问粮务如何称职;内慊寸心,外调众口,奉官箴俨若临渊。”他认为:为官者手中的权利上关国计、下切民生,怎样才能做到称职尽责?自身严谨、自律、清正,才能让众人信服;遵守官法如临深渊一样的小心谨慎。总之是要怀着敬畏的心情来对待你手中的权力,这才是爱民治国之道。《赠河防司马纪子湘》“以治水之道治民,多事中偏能行所无事;用持身之法持世,不为处正可决其有为。”意思是:用治水之道以治民,如大禹治水,疏川导滞,因水之性,因地之宜,使水顺流而下,行到宽阔平坦、不发生灾祸的地方。用这样的方法治国治民,不妄改作,作事循理,才是大智慧。用持身之法处世,君子一日三省其身,可知功过得失。便知哪些事可为,哪些事不可为,“有所不为”是为了更好地“有所为”。 李渔的识见、智慧由此联可见一斑。
李渔游历四方数十年,有记载的朋友多就达800余人,所以他的赠友联占对联总数的一半还多。上至位高权重的宰相、尚书、大学士,下至三教九流、手工艺人 ,都得到过他的题赠。由于他大部分时间周旋在侯门公府、达官贵人之中,所以歌功颂德的奉承之辞自然少不了,但亦有清新脱俗的可人之作。
一组《衙署杂联》:“能与山水为缘,俗吏便成仙吏;不受簿书束缚,忙人即是闲人。”“坐久顿忘身是吏;谈深渐觉署生云。”他以他散淡不拘的个性,去体会为官者们的心态心境,联中所表达出的风雅、率性的情怀,与严谨刻板、循规蹈矩衙门作风,大相径庭。又如《嘉和太守袁若遗公祖》:“五马踏春风,出郭喜观新治化;双凫停夜月,散衙闲理旧琴书。”《何明府》联:“政有余闲,不信棋声敲月夜;案无留牍,时听鹤语唳春风。”豁达放旷的人,无处不是春风,案牍之累,亦锁不住向往琴棋书画的快意人生。他心目中的理想官吏应该是才情超逸、风雅时尚的!这无疑也是李渔愉悦山林,追求自然情趣的自我表现 。
他有着渴望天下太平、百姓安宁的爱国愿望,在写给友人的赠联中,也表达了他对为官者的期许:《武林郡丞祖李懋公公祖》“司马令如霜,一郡花村无吠犬;治中明似鉴,四郊蔀屋少冤民。”《武林太守王鼎臣公祖》“政同甘雨,刑比秋霜,若宣化无由,便出前庭谘父老;鹤唳清风,琴弹皓月,但临民有暇,即来此地做神仙。”
总而言之,对联是李渔用来抒发情志、歌颂友情、追怀名胜古迹,装饰山水园林的一个重要艺术表达手段,对联已经渗透到了李渔的每一个生活层面,是他艺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李渔在《默识名山胜概联》一文中云:“然或有知已怜才,宦游其地,谬采葑菲之言,以制江山之胜,或镂之板,或镌之石,使犬马姓名借巨力以传,亦幸事矣,噫!当吾之世,末必果有其人,俟之身后则可。”李渔的先见之明,在他去逝170多年后得到了验证,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渔正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和肯定,事实已证明,李渔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当之无愧的楹联大家。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