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张是公司的老员工了,跟着老板的时间超过8年,职位也从普通员工晋升到经理级别;在同事的眼中,他属于勤奋型的,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加上做了中层管理以后,变得更忙碌了。但别人对他的评价和他自己的体会是完全不同的,自从做了管理工作,他渐渐发现,自己越努力,越勤奋,反而变得越迷茫。
做了管理以后,他的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作量也增加很多,这就要求他在原来的勤奋上,要更上一层楼,于是,他强迫自己加班,熬夜;强迫自己第一个到公司,强迫自己学习各种管理知识和理论;
但事与愿违,大张逐渐发现,虽然自己非常努力,非常勤奋,但是,自己心里清楚,他的提升好像碰到了一堵墙,再怎么努力和勤奋都好像只能原地踏步;更重要的是,工作结果经常无法得到老板的认可,让他非常苦恼,同时,生活方面也因为经常加班让家里也颇有怨言。
矛盾、纠结充盈着他的全部,迷茫和无措让他找不到方向,他不知道,到底错在哪里?为什么自己越勤奋,越失落?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我们大都相信'勤能补拙'这个朴素的道理,但是真正的现实生活或者工作中,勤奋虽然非常重要,但如果说仅仅通过勤奋一定能获得大家想要的结果,恐怕会让绝大多数人失望。
而往往大部分人之所以流于平常,大多数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够勤奋,而是错在我们寄希望于勤奋能带给我想要的结果这个事实。
勤奋最多让你能原地踏步,但却并不能让你跟上时代的步伐,很多人的勤奋,其实和想要的结果之间,已经逐渐失去了必然的关联性。
首先:我们需要对勤奋有一个重新的定义和认知,首先区别真勤奋和'伪勤奋'。
到底什么才是勤奋?
能带来我想要的结果的勤奋,才是真正的勤奋。
在正常人的理解中,勤奋的意思是认认真真,努力干好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实工作。
但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不能忽略另外一种勤奋,'伪勤奋',因为这个潜伏在很多人心中的认知,不仅仅会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目标达成,更重要的是会严重打击个人的积极性。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我们并不怕付出努力和辛劳,更怕的是我们付出了努力。却仍然得不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这才是让人绝望的事情。
我们理解的勤奋。往往就意味着多付出了体力劳动,多付出了时间。但是,这种勤奋真的是我们自我提升或者成功需要的勤奋吗?
这恐怕与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也有关系,我们都听过'头悬梁、锥刺骨'的励志故事。为了努力上进,不惜以自残来挑战自己的极限,通过毅力来取得延长自己的学习时间。
通过加班加点来获得对于工作的完结,但这种勤奋。换来的并不都是成功和认可。
毕竟,历史上发愤图强的例子总会让我们忽略掉大部分通过这种方式却失败的大部分事实。
在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的比赛现场。
评委史玉柱:'如果你是老板,你有一个项目,分别由两个团队实施,年底的时候,第一个团队完成了任务,拿到了事先约定的高额奖金,另一个团队没有完成任务,但他们很辛苦,大家都很拼,都尽了力了,只是没有完成任务,你会奖励这个团队吗?'
一个选手说:'因为他们太辛苦了,我得鼓励他们这种勤奋的精神,奖励他们奖金的20%'。
一个选手说:'那我得看事先有没有完不成项目怎么奖励这个约定,没有约定就不给'。
还有一个选手说:'我得看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没完成任务,再做奖不奖的决定'。
史玉柱说:'我不会给,但我会在发年终奖的当天请他们撮一顿。功劳对公司才有贡献,苦劳对公司的贡献是零,我只奖励功劳,不奖励苦劳。'
其实这个很好理解,对每个人来说,在工作中我们首先强调成本和投入产出比。
你用一个小时做的工作,结果和别人用半个小时做的工作一样,那么你这种勤奋,不仅浪费了资源,无论是自己的资源,还是公司的资源,浪费资源就意味着成本增加。
那么,怎么可能获得别人或者老板的认可呢?
第二、大多数人会因为'道德许可效应',而陷入一种'走一步,退一步'原地徘徊的情境中,难以摆脱,这也是导致我们的努力和目标渐行渐远的原因。
所谓道德许可效应(moral licensing)就是当一个人对某事有一个明确认知道德标准之后,在作出与这个道德标准相关的行为与判断时,往往会做出与这项道德标准背道而驰的行为;这就是道德许可效应。
道德许可效应几乎是大多数人无法摆脱诱惑,难以自我提升最大的拦路虎,之所以这么说,可以用一些例子来说明:
为了学习,大量的读书,无论学到多少,反正书的数量让自己感动不已,自我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其实,大部分书读了后,连短期记忆都很少留下,做了笔记的,之后也会束之高阁。
正是因为感觉到自己'学到了',给了你道德许可,从而纵容自己浮光掠影的阅读体验,而不是真正的学习。
为了能够健身,看了很多资料,学了很多视频,买了几千元装备,去了几次健身房,跑了几次步,感觉自己非常努力,然后,开始因为这些难得的努力,奖励自己放纵一下,隔几天再健身,太累了,过几天再跑,结果就是,慢慢的又恢复原样。
自我对比、自我感动的道德许可往往是很多人伪勤奋的最重要的深层次原因,我们往往没有深度学习,没有全力拼搏的情况下,被道德许可绑架,从而自欺欺人的进行着大量的无效的学习,最终,时间和精力的付出,并没有带来你想要的回报。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正反馈,结果只能是停止了努力,对努力怀疑,对自我能力质疑,陷入固定思维的怪圈。
你开始相信天赋的作用,擅长的东西就是擅长,要是没那个天份怎么学都学不会,否则自己怎么会那么努力,还是没有学会自律、成长呢?
第三点:很多人一直在努力,却从未改变,做事全都靠经验。很多人之所以难以突破瓶颈,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通过过往经验来解决问题,虽然问题可以解决,但是对自己的提升却很少有帮助,付出了时间成本,却没有获得提升的结果。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一位老员工在公司干了15年会计工作,由于岗位的工作相对固定,他每天用同样方法做着同样的工作,跑银行,做流水账,归类凭证,完成报销等,而且薪水几乎没有波动。
刚开始还没感觉,但时间一场,他发现很多新人的工资涨的远比他高,一天,他终于忍不住,愤愤不平要求老板给他加薪及晋升。他对老板说:'毕竟,我已经有了15年的经验。'
老板叹气说:'你不是有15年的经验,你是一个经验用了15年。
没有学习与创新,人生必将波澜不惊,很多人经常会将经历当成经验。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我们会经历许许多多的的事情,在职场中,我们也会面临各种问题需要解决;
但是,针对某个岗位来说,在一段时间内,它的工作往往都是固定的,这种情况下,你是无法避免工作的重复性,所以,很多人选择将经历总结出经验,针对自己的岗位,开始重复利用自己的重复经验来应对工作。在经历过一段时期的紧张期后,通过经验来应对工作中的要求,将成为很多人的选择,于是,我们的工作会变得越来越轻松。
由于固定套路和方法,我们仅仅通过下意识的行为,就能轻松面对工作,你会一边庆幸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一边逐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再谋求在工作中的学习和创新。
于是,你掉入了'经验主义'的'茧房',很难挣脱,也注定你会走向平淡和波澜不惊。
当然,有很多人并非一定会自甘平庸,人生终有梦想,希望尝试着去改变。
在梦想的驱动之下,很多人就开始主动式学习,其中,最便捷的方式就是读书和购买各种在线付费课程,如饥似渴的学习充电,让学习成为充实自己的驱动力。
2017年,知识付费的浪潮开始席卷网络,很多人进入了知识付费的赛道中,之所以说赛道,是因为网上很快出现了各种因为焦虑而努力学习的人,晒出的自己的成绩单。
有挑战年度阅读100本书的;
有晒出自己在知识付费中的花费超过**万元的;
有晒自己加入了多少付费群的;
也有定期分享自己学习了多少知识点的。
林林总总,很多人在知识付费的浪潮席卷下,掉入另外一个误区,焦虑所带来的'剧场效应'。
先用一个简单形象的例子,来说明一下什么是'剧场效应'。
比如在一个大剧场里,大家都在看戏。每个人都有座位,大家都能看到演员的演出,相安无事。
忽然,第一排一个观众站起来看戏(可能是为了看的更清楚,也可能因为身高较矮),周围的人劝他坐下,他置若罔闻,求助剧场管理员,管理员却不在岗位。
于是,周围的人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来看戏。最后全场的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
剧场效应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在教育领域表现在最为突出,大家都在为孩子的未来殚精竭虑,没有人先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很容易的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大量的培训和辅导机构,而有些焦虑的家长甚至为孩子报了十门以上的课外培训,全然不顾还在是否能消化。
职场中很多人也同样陷入这场焦虑之中,会选择不假思索的报很多的课程,看很多的书;
比如PPT能力不行,那就报个大神PPT班;
比如看到推广信息说EXCEL有好多自己从未解锁过的功能,那就报个班,多学学总没有坏处;
比如表达能力不行,再报个结构化思维表达班,希望提高一下自己;
比如自己的知识面太窄,假如一个付费读书群,督促自己多读书,扩大知识面。
我们经常就是在焦虑中迷失,将过程当成了自己努力的方向,而全然忘记自己到底为什么努力。
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能获得回报和结果,但没有正反馈的时候,你的'沉没成本'将变得越来越高,反而让你更难放弃这种难以获得结果的近似无效的努力。
什么是'沉没成本'呢?
简单的说,'沉没成本'就是那些已经发生且无法收回的支出,如已经付出的金钱、时间、精力等都属于沉没成本。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下雨天的晚上叫滴滴回家,提示预计排队20分钟,结果等了半小时还没叫到,正想放弃去坐地铁,但转念一想:
既然已经等了半小时,放弃岂不是可惜了,结果又等了半小时还是没叫到,多等的半小时,就是我们额外付出的沉没成本。
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而在学习中,这样的例子也不胜枚举,比如我们花了1万元报了一个线上课程,结果学习过程中觉得和自己的预期不同,但由于已经学了一段时间了,就勉强自己继续学,本来的信心满满变成了一种为了学习而学习的痛苦。
沉没成本越高,我们的获得感越差,虽然我们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和勤奋。
第一、真正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规划自己。
大部分对自己不是一无所知,而是没有进行真正的'灵魂拷问',在'镜中我'效应的潜意识认知中,我们往往会'随大流',避免自身难以融入社会,造成不被认同。解释下'镜中我'效应:
镜中我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2年出版的《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提出的理论。
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我们在对照别人对我们的态度和评价中认识自己,这种被动型的认知几乎都源自于外部环境,就好像我们小时候一直活在父母的期待中一样,由于长期养成的惯性,我们很难脱离这种引力。这无形中造成了,我们难以活出自我。
哲学中有三个历久弥新的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人的一生其实是非常短暂的,你是谁,就是我们的自我定位问题,我们可以选择平淡一生,也有权力选择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决定权在你自己。
很多人在没有具体的职业规划,更多的人职业规划有,但是中途放弃的却数不胜数,清晰有效的职业规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最好以5-10年为界限固化,人们往往会高估短期的随时,而低估长期的收益。
没有长期的清晰有效的规划,那么短期我们就会患得患失,往往就会急功近利。
认识和了解自己、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几个基本的问题,这些问题你只能以自己为主独立思考,而不是以别人的观点为主流于形式。
你在你的职业生涯中想要的都有哪些?如何排序?
家庭、公司对你的期待和你自我的理想有何差异,为什么?
如果你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你还会做现在的工作吗?
或者你愿意做哪项工作?
内心深处能长期吸引你的是什么类型的工作?你愿意为此废寝忘食?
在未来五年里,你希望自己的职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在未来十年中,你希望自己的职场高度是什么,你希望做到那个职位?
你了解自己要达到这些目标,或者达到这个岗位高度,所需要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储备吗?
你知道到达这个高度,正确的方法已经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吗?
很多人在职场中,并不一定有非常明确的目标,甚至于因为外部环境变化太大,不愿意设置清晰的愿景目标,这就会导致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工作,反而容易迷失自我。
也有人以自己的收入为主要目标,认为赚钱越多越好,最好能月薪10万甚至更多,迈入高薪阶层,却很少想过,这些阶层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没有认清自己,你会很长时间活在迷雾中,不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就像拉磨的驴子一样,被蒙上眼睛,日复一日的围着磨盘打转,虽然很辛苦,却依然在原地打转。以始为终和以终为始。
在道德许可之下,很多人非常容易被自己的假勤奋所感动,满满的获得感让自己恍惚中以为自己学到很很多很多,殊不知,这种自我认知的欺骗才是我们时间真正的杀手。
不信,你看看自己的收藏夹,是不是存有几年的辛苦积累,但你绝大部分复读过吗?
再不信,看看自己电脑中、手机中下载的大量的资料,除了电影大片之外,你看过几个?
还不信,那就想想自己这几年买了多少本书?你能说出你读完之后,每本三个最重要体会吗?很多人估计买了书连读完都没读完。
我们很多人的勤奋,很多都会陷入以始为终的假勤奋。
往往就在学习中,将过程错误的认为是想要的勤奋,而把真正结果却忽略掉了。真正的勤奋,都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没有结果的勤奋,都是时间杀手,也称为'假勤奋'。你读书、学习、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扪心自问,才能深刻的了解我们勤奋的意义所在。
比如:我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这就话说了等于没说,我们更应该拆解为:
1、 我想提升自己哪方面的能力?
2、我需要花费多少时间提升这方面能力?
3、能力的标准如何界定?我怎么知道我提升到了这个层级?
4、 我通过现在的方法是否能获取这个能力?
5、学习完后我如何验证我已经达标?
6、获得这个能力后我能解决什么问题?与原来的能力有多大差距?
当然,我们遵照简单的SMART原则,就很容易能想到这些,但是,这应该是在学习之前,而不是陷入为了学习而学习的怪圈。
不要嫌功利,学习和工作功利是首选的评价体系,如果没有功利性,你的学习往往就流于形式。
即便是想通过学习扩大知识面,你也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你要扩大到那种程度,通过什么样的输出形式来验证?
学习和工作同样,仅仅有输入,没有结果的输出,都是'假勤奋'。
第二、正确的做法就是'以终为始'而不是'以始为终'。
'以终为始'思维是一种反向思维方式。就是从最终的结果出发,反向分析过程或原因,寻找关键因素或对策,采取相应策略,从而达成结果或解决问题。
要达到工作和学习总目标,如何将目标有效的分解为细化目标?
需要完成哪些细化目标?
这些细化目标要做到需要做什么工作?
做这些工作要采用什么可行方法和策略?
完成这一策略除了时间之外,需要什么资源?
这些资源的获取有和障碍,如何解决?
要通过追根究底的持续发问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和工作计划,最终确保目标的完成。以倒推法来实现自己的想法,避免陷入过程的'道德奖赏'。
有时候,尽力和全力以赴隔着一道鸿沟。
第三、避开另外一种假勤奋-'勤动手'+'懒动脑'。
在知识社会中,人们的竞争不是源于体力的竞争,更重要的是脑力的竞赛。
知识是未来突破自我的钥匙。
在未来将是以'脑力竞争'取代'体力竞争'的新时代,知识、技能的累积速度将成为自我竞争力的决胜因素。
在日益复杂的VUCA时代,我们光靠体力、时间来获取竞争优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一代新锐辈出,他们比你的体力更佳,而且是呈上升趋势,他们比你的时间更多,因为还没有家庭负担。他们比你的头脑更灵活,因为在互联网时代,他们才是更擅长运用这个工具的人,而你却需要从头学起。
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停下来进行阶段性的复盘,并重点思考一下的问题:
1、我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哪里,在未来5年时间,这个优势是否还能保持?
2、 更多:在具体工作中,我如何保证我在相同的时间,产出的有效提升?
3、 更快:在具体工作中,我如何保证同样的工作,我的效率更高?
4、 刚好:我如何保证我的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
5、 更省:我如何保证我的工作成本更低?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资源成本?
以上五个问题,是我们逐本溯源的根本,如果你仅仅是手勤、脚勤,而不是思考你勤快的方向,那么,你离自己的目标,将越来越远,失去自己的竞争优势只是时间问题。
总结一下:
我们往往会在勤奋的道路上狂奔,却望不到道路的尽头,原因主要有:
1、我们对勤奋的理解,容易掉入伪勤奋的误区。
2、 道德许可,让我们误以为做了,就是做到了。
3、 思维不改变,做事全部靠经验。
如何破解勤奋却没法获得有效结果的难题:1、真正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规划自己。
2、以终为始而非以始为终。
3、避开另外一种假勤奋-'勤动手'+'懒动脑'。
你觉得呢?
上一篇
风湿性心脏病祖传秘方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