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策禁令出台,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高校异地校区建设风潮戛然而止,转身之后,高校当如何前行?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创立于1984年,是国内第一所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建的异地分校,高校异地办学肇始于此。
到了1990年代末期,一些地方政府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光聚焦于高新科技发展。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中山大学珠海分校等均出现于该阶段。
数十年间,高校异地办学风靡一时。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卢彩晨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以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异地的机构为例,据统计此类高校共设立了166个异地办学机构(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08-17)。
蓬勃发展下的弊端异地办学的初衷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平衡高等教育资源。异地办学常见类型是与当地政府合作设立校区(通常与本部专业设置一致,相当于增加校园面积)、建立分校(通常分校专业设置会与当地产业有关)。不过从部分高校的已有办学情况看,存在一定问题,例如:
部分高校对各校区统筹定位不够,导致异地校区未能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整体发展规划进行科学定位与建设;
异地校区办学成本较高,办学经费缺乏稳定充足的来源,影响其持续健康发展;
异地办学大多缺乏高水平稳定师资队伍,影响其办学质量和水平;
高校设立异地分校或校区,还涉及高等教育布局、教育质量和财政支撑能力等重大问题。
基于上述原因,教育部早在2019年就表示历来不赞成高校举办异地校区,原则上不予审批。“高校搬迁涉及高校办学重要事项变更和高等教育布局重大调整,我们对此一直秉持审慎态度。”教育部称。
到了202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更是对跨省的异地办学按下了取消键,要求从严控制高校异地办学,“不鼓励、不支持高校跨省开展异地办学,特别是严控部委所属高校、中西部高校在东部地区跨省开展异地办学,原则上不审批设立跨省异地校区。”对于已经存在的高校异地校区,《意见》提出“本着平稳有序的原则逐步清理规范”,并且新申报设置的学校须不存在跨省异地校区。
同年印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异地培养研究生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异地研究生培养的意见》等文件对异地研究生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例如《关于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异地研究生培养的意见》明确,研究生院是高等学校负责研究生培养管理的内设工作机构,不得异地单独设立。高等学校异地举办具有研究生教育功能的机构,不得冠以诸如含有研究生院、研究生学院、研究生院分院等字样的名称。(“异地”是与学校章程所载注册地不在同一地级市的其他地域。)异地承担研究生部分培养任务的研究院、基地、医院、学院等各类机构,需满足相应的科研条件,确保经费稳定且有足够的师资力量。
另外,高等学校应保证研究生培养及质量保障的规范性,原则上不得开展异地全过程研究生培养。
高校切断“跨省恋”随着相关文件出台,高校与异地地方政府的“联姻”走到了尽头。
今年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官网发布了“学校全面推进校名清理规范工作”的消息,并表示“学校对现有地方研究院实施了减量提质增效计划,针对地方研究院开展了专项认定工作,全面排查使用校名但未纳入管理序列的异地科研机构,并对功能定位不清、质量效益不高的异地科研机构予以清理。”目前,该校已撤销异地研究院4个。
此后,西南交通大学于3月在犀浦校区召开第十四届第191次常委会(扩大)会议,研究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撤销异地研究生院机构等事宜,拟撤销深圳、青岛、唐山三地的异地研究生院。
有些高校通过更名改制以求合乎规范。例如中北大学德州研究生分院已经更名为中北大学德州产业技术研究院。
西安交通大学于3月29日召开校长办公会议,会议原则同意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苏州)更名为西安交通大学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苏州)。
广东海洋大学则直接决定撤销广东海洋大学广州(南沙)研究生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那么不出省,高校在省内异地办学是否可行?
原则上可以,但是难度颇高,教育部文件指出“确需设立省内异地校区的,由省级人民政府统筹,纳入本省高校设置规划,严控数量、严把条件,按照隶属关系履行审批程序。”
本年6月,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建议西南科技大学在成都设立分校区和绵阳校区共同发展、壮大。该建议得到了校方回复,“学校将严格遵守国省相关办学规定,坚持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不会推动成都、绵阳两地双校区办学。”
之前,四川自贡市教育和体育局在通报“自贡引进西南交大希望学院”进展时明确指出,西南交大希望学院的注册地在南充,由于政策原因,不能搬迁到自贡。
内涵发展才是关键异地办学既然走到了头,那高等教育资源贫乏之地该如何走出困境?
《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中强调,高校应当准确定位,突出特色,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类型和层次之需为目标,综合办学历史、基础条件和学科专业优势等,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注重内涵发展。
教育部在回复“关于支持河南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建议”时指出,高校可以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引进境外知名高校优势专业,加强急需学科建设,借鉴先进教育理念,培养行业紧缺人才。
又如安徽省教育厅2022年工作要点包括持续深化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施新时代高等教育育人质量工程,加强特色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加强高校一流本科专业、课程、教材建设。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推进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与安徽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等。
上述西南科技大学答复网友建议时,除了明确不建设异地校区外,也提到学校坚持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学校在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布局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之际应运而生,从国家和地区战略规划出发,进一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探索“城校共生”新模式,学校将积极探索在成都等地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或地方产业技术研究院,力争在精准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高质量发展上贡献西南科大智慧和力量。
持续数十年的高校异地办学风潮在一纸禁令下行将停止,严控异地办学或将倒逼高校改革内部管理,切实融入本地经济建设以培养亟需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媒体梳理高校异地办学史:往往与各地大学城的兴建相关联.澎湃新闻,2017-08-16.
[2]国内多地规范高校异地办学. 科学网,2021-08-17.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