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为证明“灵魂”的存在,科学家做过哪些疯狂的实验

在开始今天这个话题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灵魂是什么?是物质?意识?电磁波?能量?暗物质?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世界不同的领域对“灵魂”有着不同的解释,我国关于“灵魂”一词的最早的定义来自《易经》。

世界上绝大部分宗教持灵魂肉体的“二元论”观点,认为人类具有“永恒的灵魂”,肉体是灵魂暂住的场所。

古人眼中的灵魂出窍

道教把灵魂称为“元神”、“内丹”,有阴阳之分,经过修炼可控制灵魂进出肉体,称之为“元神出窍”;当人的生命走到终点,七魄先散,三魂再离,天魂归天路、地魂下地府、人魂则徘徊于人间;直到再度轮回,三魂重聚,七魄随肉体重生。

佛教主张“因缘生法”、“自性本空”,认为一切都是“缘起缘灭”,物质世界如此,精神界亦复如此,一切事物都是生灭无常,没有不变的灵魂,也就是没有灵魂的永恒,自然也就没有灵魂的存在。

基督教将灵魂分作“灵”和“魂”两部分,“魂”是有血有肉的,所有生物都有的,“灵”则是来自上帝,只有人类才拥有,所以西方认为“人类是万物之灵”,天主教派认为个人的灵魂承自父母。

为证明世界上到底存在不存在“灵魂”,人类根据不同的假设做过不同的验证,科学家们也做过各种各样的实验,今天小编就尽可能地搜集世界各地的资料一一呈现给大家。

一、能量探测实验

英国算是世界上鬼魂传说最多的国家之一,不完全统计,英国本土就有300多处风传闹鬼的地方,且鬼魂种类繁多,从地狱骑士到无头幽魂,五花八门,因而英国的捉鬼行业也非法发达,光灵异协会就有500多家。

英国科学家们假设鬼魂是物质组成,只要是物质就会有能量,那么鬼魂也不例外,因此利用粒子加速器对海格特墓和英国“闹鬼”的圣地波利莱多里鬼屋进行粒子能量波动探测,结果却显示毫无能量波动的痕迹。

英国本土就有300多处风传闹鬼的地方

波利莱多里鬼屋被称为英国最凶的鬼屋,1939年已经被烧毁,1943被烧毁的废墟又被彻底被毁坏,所以实验应该在1943年之前进行的,人类历史上首台粒子加速器——Cockroft-Walton诞生于1932年,时间上对得上。

LHC

现在经过人类不懈地努力,2022年人类已经在欧洲比利时制造出了可以探测暗物质的加速器——LHC,假如灵魂属于暗物质,如果用LHC加速器对上面两个地方再次进行探测,不知道是否会有新的发现呢?

二、灵魂称重实验

想必大家听到最多的就是这个实验,过程不复杂,在1901年美国马萨诸塞州,一位名叫邓肯·麦克杜格尔的医生,他在疗养院确定了6名即将死亡的病人,然后,在这些病人即将死亡之际,将他们放在了费尔班克斯秤(该秤的精确度可达0.1克),以观察他们死亡前后的重量变化,结果发现死亡之后体重会减少21.3克。于是,他认为,这就是“灵魂”的重量,并将这个研究结果发表在了《美国医学》杂志上。随后该医生还对15只狗子进行了类似的实验,结果发现,这些狗死亡前后的体重都是一样的,因此他又给出结论:狗是没有“灵魂”的。

找了半天,这个就是费尔班克斯秤

对于他的实验,科学界给出的定论是不具有任何科学价值

原因如下:

1、样本量太少,6个人体实验样本,加上狗子共21个,这和实验室动辄成千上万的样本数相比太少了,根本不具有代表性;

2、非显性丢失,即因汗液蒸发和呼吸水蒸气导致的体重丢失,人体死亡后,肺部停止工作,体内的血液无法依靠肺部进行冷却,导致出汗增加,这就刚好符合减少的21克;

3、狗狗没有汗腺,狗子死后无法依靠汗腺排汗降温;

4、邓肯自己表示六个试验者中,只有第一个试验者体重突然减轻21克,其他五个要么死亡时间不准确,要么结果不准确,例如第二个试验者死亡后,十五分钟内体重没有变化。

非显性丢失实验

三、上帝的头盔实验

“上帝头盔实验”也称作“科伦头盔实验”,由加拿大劳伦森大学的神经学家迈克尔·波辛格和斯坦利·科伦共同研发,实物不复杂,摩托车头盔上面安装线圈,通过线圈释放低强度复杂电磁波来刺激大脑的颞叶(颞叶负责感觉身体存在的状态),进而激发人体出现“濒死体验”(也称作“离体体验”),据说有些参与者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亮光以及陌生人、去世多年的亲人、上帝、火海等。

“章鱼”头盔

这种磁场的强度和我们平常使用的固定电话或吹风机所产生的磁场一样,为了屏蔽其他磁场的干扰,环境在法拉第笼里面进行,后来实验改进开发出来一个叫“章鱼”的设备,与科伦头盔只在颞叶安装线圈不同,“章鱼”头盔在整个大脑安装一圈的线圈。

无独有偶,瑞士的神经学家奥拉夫·布兰科在治疗一名癫痫病人时,为确定病因所在,将电极植入病人大脑的可疑位置,在试探过程中,他发现当电极植入右脑颞叶的角形脑回区域时,病人会产生离体体验,随着电流的增强,病人开始感觉身体变轻并慢慢下沉,然后感觉从高处看到了躺在床上的自己。

迈克尔·佩辛格博士

对于这种现象,科学家给出的解释,颞叶的角形脑回区域主要负责接收和处理自身的触觉、视觉、身体平衡等信号,当这个区域受到过度地刺激,有关身体的视觉信号以及平衡信号和皮肤触觉信号无法被适当地整合,进而就会产生离体体验。

四、菲利普实验

菲利普实验属于超心理学实验范畴,由多伦多超心理学研究协会进行,由数学遗传学家 AR George Owen 博士领导,找了包括他老婆在内的八个人组成实验小组,并由心理学家 Joel 博士监督。

八个人共同想象出一个虚拟人物,并给他取了名字“菲利普·艾尔斯福德”,为了人物更真实,八个人给他做了个画像立在中间,并且还不断地完善他的具体信息,例如家庭地址、祖孙三代的姓名、小学在哪上的,初恋叫什么.......,八个人就这样每天围着桌子谈论他的点点滴滴,一段时间过去了,所有关于他的话题聊了一遍也没有出现什么灵异现象,Owen 博士也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为了更逼真,他们把实验室的室内环境装修成了菲利普所在年代的风格,电灯换成蜡烛,餐具换成木制的,着装换成麻布,至此,参与者开始感受到一种存在感、桌子振动、微风、无法解释的地板声,甚至他们用敲击桌面的方式和菲利普进行问答,但菲利普从未出现在参与者面前。

菲利普·艾尔斯福德画像

该实验旨在确定受试者是否可以通过对人类意志的期望与虚构的鬼魂交流,对于这个实验,科学界给出的答案是不认可,因为实验证据缺乏可靠性,最主要的是八个人有的来自降神会,一个不入流的宗教组织,他们的头目被称为“灵婆”,组织内经常玩一种类似国内“碟仙”的游戏,以试图和逝者交流。

五、电子照相术

电子照相术也称基里安摄影,以这项技术的发明者Semyon·Kirlian的名字命名,是一种用于捕捉电晕放电现象的摄影技术,他在1939年偶然发现如果将照相底片上的物体连接到高压源,照相底片上就会产生奇幻的图像,对摄影比较了解的小伙伴应该都不陌生,原理如下面这张图片。

基里安摄影技术原理图

大概过程:先将片状胶卷放置在金属放电板的顶部,再放置一块玻璃板,然后将要拍摄的物体直接放在玻璃板上,高压电流瞬间施加到物体上,物体与极板之间因高压而产生的电晕放电现象,从而产生曝光,显影后的胶片产生了该物体的基里安照片。

基里安摄影下的树叶

后来的试验者(例如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教授康斯坦丁·科罗特科夫)将这项技术应用在了医学方面,对即将死亡的人使用该技术拍下一连串的照片,随着死亡时间的推移,照片显示出不同的颜色,实验者认为这是因为人死后随着灵魂的离开,能量场的变化致使不同时间段产生不一样的电晕放电现象。

树叶幻影实验

但是反驳者不这么认为,他们用树叶作为实验对象,第一遍拍摄一片完整的树叶,然后撕掉树叶的一半,再对树叶进行第二遍拍摄,在第二张照片上发现了树叶撕掉部分的微弱图像。但是,如果在进行第二次拍摄之前,清除成像表面的污染物和残留水分,则不会出现缺失部分的图像。

反驳者认为人死后不同时间段产生不同的电晕放电现象不是所谓的灵魂离开导致的,物体表面油、汗液、细菌和其他电离污染物的变化也会影响生成的图像。

基里安摄影下的普通物体

同时他们用这种技术对普通物体(例如硬币、金属块)进行拍摄也会产生电晕放电的现象,难道硬币也有灵魂吗?

六、老鼠实验

在18世纪法国大革命期间,当权者处决犯人喜欢使用断头台斩首,认为这种方式给犯人带来的痛苦最小,最人性化。据当时的报道,1905年一名医生在犯人被斩首后,呼唤其姓名,结果后者睁开眼看了看他;还有一个故事,在法国国民大会中,两个死对头在同时被送上断头台斩首后,他们的头颅被放进同一个袋子,结果他们互相咬住了对方......

法国人最喜欢使用断头台处决犯人

其中的一个记录得比较详细,当时两位博士记述了一位死刑犯在被斩首后他们对其尸首进行的即时检验,他们把这个检验结果写成了论文发表在了1886年的《英国医学月刊》。

论文中这样描述:

行刑前最后一刻,死刑犯面不改色;

斩首后两秒,他的面颊依然红润、眼睛大睁、瞳孔略显放大、口紧闭、脸部没有任何颤动;

斩首后四秒,手指触摸他的眼睛或者睫毛,他的眼睛会闭上;

斩首后六秒,继续触摸眼睛,没有反应;

斩首后一分钟,脸色开始苍白;

斩首后四分钟,脸部完全苍白,上眼睑半闭,口开始松动;

......

当时的唯灵魂论者把这些案例当作灵魂存在的铁证。

回到2011年,为了解释这种现象,荷兰科学家用老鼠做实验(又是老鼠,可怜的老鼠),选取17只老鼠,并将电极植入老鼠的大脑,然后将它们斩首,同时监测他们的脑电活动。

脑电图测量结果显示,它们在被斩首后,其脑电活动水平立即开始下降,四秒后降至斩首前的一半,六秒后完全消失。

临床数据表明,当大脑的血液被切断10秒左右,大脑就会失去意识。

科学家认为,人被斩首后生命的确能持续十几秒左右(持续多久取决于被斩首者的体格和身体健康状况,以及斩首那一刻大脑的氧含量和其他化合物的数量),导致大脑死亡的不是身首异处,而是血液断流后脑细胞无法继续获取氧分子和其他化合物质,而这十几秒刚好是脑细胞在无法获得能量的情况下所能坚持的极限。

七、弗朗西斯.克里克的“灵魂细胞”实验

从科学角度解释人的意识(灵魂),必须提到两位科学家,一位是已经逝世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弗朗西斯·克里克,和他的衣钵继承者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的教授克里斯托弗·科克。

和神学所认为的灵魂躯体二元论不同,二人都认为人的意识(灵魂)的产生和控制源于大脑中的特定细胞——灵魂细胞,就像额叶负责情感和抽象思维、顶叶负责语言、枕叶负责视觉一样,也存在一块区域负责人的意识(灵魂),它位于大脑皮层后部到前缘的一小块区域。

克里克的《惊人的假说:对灵魂的科学研究》

克里克在1994年出版的《惊人的假说:对灵魂的科学研究》一书中说:“你的快乐和你的痛苦,你的记忆和你的雄心,你的个人身份和自由意愿的感受,不过是一大群神经细胞及其相关分子的群体行为。”也就是说,人的灵魂(意识)是大脑特定神经细胞的活动。。

为了证明理论,他们做了大量的活体实验,大概分为扫描法和电极法。

1、脑电图(EEG)

脑电图

脑电图是研究脑波最古老的一种方法,过程不复杂,就是将电极直接接触到头皮,捕捉神经元产生的电信号。

但人类大脑皮层每平方毫米就有10万个神经细胞,而整个的大脑皮层就有大约1亿个神经细胞,一个电极就能捕捉到几百万个神经元的电信号,这对于研究单个神经元的活动来说就相当于富贵站在300米高的楼顶偷听他老婆和老王在演唱会现场的甜言蜜语,虽然脑电图的空间分辨率不足,但时间分辨率可以达到0.001秒,非常有利于记录脑电波的上升和下降。

2、正电子发射X射线断层照相术(PET)

实验者大脑被注射一种放射性原子(例如氧-15)标记过的化学物,通常是水,该放射性原子在衰变时会发射一个正电子,被标记过的化学物质进入血液,外界通过扫描就可以获取局部大脑的活动状态。这种方法有两个优点,一是半衰期只有123秒的氧-15衰变非常快,十分钟后就可以做第二次实验;二是氧-15的寿命很短,实验者所受到的辐射总剂量非常少,所受的伤害可以忽略不计。

3、微电极探测法

荧光可见的电生理微电极

先将试验者(一般是动物)麻醉后,移去部分头盖骨,再将微电极(通常小于100微米)放置在神经组织内,移动微电极慢慢靠近某个细胞,进而收集它的信号。还有一种技术,直接从受试者的脑组织中获得一层很薄的切片,在体外进行微电极进行探测。

有小伙伴会问,微电极插入脑组织受试者不会感觉到痛吗?不会的,因为脑中没有痛觉感受器。

4、痕迹调节仪

利用痕迹调节仪对大脑的神经元进行监测,发现大脑皮层的前扣带回区域对意识的产生至为关键,将小鼠的这个区域切除,小鼠则不能产生痕迹调节。

克里克的实验方法还包括计算机辅助X射线断层照相(CAT扫描)、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它的优点是可以产生具有很高分辨率和对比度的图像,缺点是生成的图像是静止的,由于篇幅限制,今天就一一介绍,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私下了解。

除了上面介绍的之外,还有很多科学实验,例如: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盖瑞·史瓦兹和五位美国知名灵媒一起创作《灵魂实验》;

斯科勒实验;

哈里·霍迪尼的秘密代码实验;

超自然电子噪声现象(简称EVP);

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彼得·拉姆斯特的《转世实验》......

我们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另外一个很火的实验——英国医生山姆·帕尼尔悬挂的盲盒,山姆在急救台的上面吊一个空盒子,一面打开,在盒子里面放一个物品,只有从天花板上面往下看才可以看到里面的物品,经过实验,100个濒死体验者中有7个表示当自己灵魂脱离身体后,飘在半空中,而且看到了盒子里面放的东西,所以山姆就声称灵魂是存在的。

经过小编查询,该实验只在国内网站上有描述,国外网站没有一丁点报道,而且有关山姆的所有记录中都没有这种实验,所以应该是某个小编为骗取流量胡编乱造的。

什么是灵魂?

说了这么多,回到开题的那个问题,到底什么是灵魂?

我们日常提到的“灵魂”通常指的是某种不朽的形象或者精神,作为一种理念或者信仰,属于文化和心理范畴。

既能附着于人体,又能在人死后脱离人体的“实体灵魂”未被科学证实过,至少目前没有,因为到目前科学界还没有采集到过无可争议的,来自已知的已死去的人的,能被人或仪器所感知的任何信息。

但话又说回来,从未被证实过的就真的不存在吗?想想红外线紫外线,在科学还未证实这些射线之前,难道就不存在了吗?

科学家在计算天体间的引力过程中发现星球仅仅依靠自身的这点引力,远远不够维持一个个完整的星系。换句话说如果星系、星球间仅仅依靠现有质量的万有引力支持的话,宇宙应是杂乱无章。宇宙之所以能呈现现在的样子,只能是因为还有其他物质。

正如施一公在《生命的本质和极限》中所说“我们已知物质的质量在宇宙中只占4%,其余96%的物质存在的形式是我们根本不知道的,我们叫它暗物质和暗能量。”

因此有科学家认为人类的灵魂藏在脑神经元的微管中,例如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教授斯图尔特·哈梅罗夫博士和2020年诺贝尔获奖者罗杰·彭罗斯认为意识是宇宙的一部分,且存在于大脑细胞中一个很小的结构单元——微管结构中,微管极小且呈量子态,当“微管”失去其原先具有的量子态,灵魂就会离开神经系统,进而人体出现濒死体验,简称“微管量子目标还原调谐”。

磷酸钙以波斯纳分子集群形式存在的时候,它的量子纠缠时间可以长达105秒!

其他科学家则反驳说,虽然神经细胞里面的微管可以形成量子纠缠,但是微管的时间尺度是10^(-20)秒到10^(-13)秒,远远小于人的记忆和意识的形成时间。

曾任奥黑科学顾问的物理学家劳伦斯·克劳斯说:“从物理学角度讲,'微管量子灵魂’论就是胡说八道,也许我太有礼貌了点”。

回顾人类科学的探索历程,每一次的重大发现,都是将旧世界观打破重组的过程,也是我们对生命重新认知的过程。

目前科学界的共识是意识(灵魂)是大脑高度发展的结果,科学家们大多认同弗朗西斯·克里克的“灵魂细胞”论,人的灵魂(意识)是大脑特定神经细胞的活动。

虽然人类已经造出了可以打败世界围棋冠军的人工智能机器人Alpha Go,以及可以拿到艺术创作比赛一等奖的人工智能Mid Journey,但它们没有意识,人脑是一个由860多亿个神经细胞和100多万亿个节点组成的极其复杂的系统,如此庞大的数量,直接将人工模拟意识的设想判了死刑,不得不承认,我们在脑科学的星辰大海中,才刚刚起步。

最后,借用约翰·霍根的一句话“科学固守的最后一块阵地,不是太空领域,而是人类的意识(灵魂)世界”。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