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间盘突出的区域定位
区域定位的划分依据腰椎间盘突出的病理和程度,突出椎间盘组织可在腰椎运动节段椎管内任何部位。从三维立体来表达,即突出椎间盘组织在矢状位、水平位和冠状位均有相应的位置。
一、矢状位分层
1、 椎间盘层面为第一个层面
2、 椎间盘上层面即上一椎体椎弓根下切迹椎体平面至椎间盘上界,此高约为椎体高度的1/3,称为II层面。
3、 椎间盘下层面为椎间盘下界至下一椎体椎弓根下切迹椎体平面,此高度约为椎体高度的2/3,亦称为III层面。
二、水平位分区
以椎体后缘为界分1-4区,1、2区为两侧椎弓根内界,即椎管前界,将此分三等分。中1/3位1区,左右1/3合起来称为2区。1区称为中央区,2区称为旁中央区。3区称为外侧区,为椎弓根内、外界之间,亦在椎间孔界之间。4区为极外侧区,为椎弓根外侧以外。旁中央区、外侧区、极外侧区尚有左右侧之分。
三、额状面分域
从椎体后缘中线至棘突椎板前缘骨界为骨性椎管失径,将此径分为4等分,分别命名为A域、B域、C域、D域。I层面和II层面均有相同的区和域,III层面即椎间盘下层面,该层的外侧区即3区被椎弓根所占,为无实际区域的空间区。
在治疗前建立椎间盘突出的3维概念,为椎间盘突出的病情评估及治疗方法选择建立了客观的标准。
腰椎X线片显示患者脊柱侧弯,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唇状增生,借此可排除如腰椎结核、骨性关节炎、骨折、肿瘤和脊椎滑脱等一些疾患;
CT扫描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最早表现为椎管和硬膜囊之间的脂肪层消失,其次椎管内出现突出的椎间盘块影,其CT值低于骨但高于硬膜囊,进而神经根被推压移位,直至最后硬膜囊受压变形,据此,CT扫描可直接显示椎间盘的突出变化,但有少数年轻患者,其细节观察以MRI较明显,且平扫CT易将联合神经根或不对称的神经鞘与至侧隐窝内的髓核相混淆;
MRI利用原子核磁现象成像,对不同成分的软组织及液体有高度的分辨率,可观察到椎间盘变性及不同程度的突出,可清楚证实神经周围有脑脊液间隙,借以区别于区出的髓核。但其成像时间较长、空间分辨率低,且显示骨组织的能力比CT要差。
陈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表现与症状体征的关系〔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53-54.
腰椎间盘突出CT扫描的直接征象为,病变椎间盘边缘呈不规则或者规则,后缘部分向椎管内;突出部分可有形态不一或者大小不同的钙化,一般与椎间盘有连续,而上下层面之间并无连续;硬膜外有游离的髓核碎片,密度比硬膜囊要高;Schmorl结节的中心密度相对较低,偏侧型与中央型为主要的突出方向。间接征象的主要表现是硬模囊的前缘位置、侧方位置与神经根压迫移位,硬膜外存在的脂肪间隙逐渐变窄或者消失,椎间盘存在真空现象,椎体后缘出现增生。
万鑫.腰椎间盘突出症CT影像表现与临床特点〔J〕.医药病理,2014(4):96.
MRI扫描对体内软组织及液体有很高的分辨率,因此,通过MRI扫描可以观察患者的腰间盘变性及不同程度的突出情况,尤其是对于青年患者,MRI检查结果更加明确。MRI扫描可以非常清新地分辨出硬膜外脂肪(高信号强度)和硬膜囊(低信号强度),从而观察到椎间盘的息肉样改变并进入患者的椎管的情况。MRI扫描的T1加权像显示界限清晰,脱出髓核的信号位于CSF和硬膜外脂肪信号之间,其他加权像也可以表现高低不同的信号强度,信号程度在和脊髓之间,有的比硬膜外脂肪高,有的低。因此,根据M RI扫描像可以非常清晰的观察到患者的椎管内外形态学变化和髓核突出严重程度,具有非常高的临床诊断参考意义。
康永斌.腰推间盘突出症的MRI影像学表现〔J〕.医学影像,2013.4:8-9.
就LDH的诊断而言,常规摄片方式主要采用腰椎正侧位,在正侧位上很少看到腰椎间盘突出的直接征象,多表现为阴性结果,一些病人可表现出非特异性征象,如腰椎生理曲度改变(前突加大、变小或侧突)、椎间隙不同程度变窄、椎体边缘及椎小关节骨质增生、椎间盘
钙化、Schmorl结节等变化。
CT作为临床上LDH常用的诊断方法,具有扫描时间短、无明显的检查禁忌证、较高密度分辨率等优点,可以清晰地显示患者腰椎间盘的具体情况,包括病变的部位以及程度,此外还能够直观显示患者神经根受压的情况以及周围组织结构,且对腰椎间盘积气、钙化等征象敏感性较高。多平面重组( MPR)及3D重组技术作为比较先进的CT后处理技术,可以任意断面观察椎间盘及椎管内情况,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单纯轴位成像的不足,更加有利于诊断。
腰骶脊神经根MRI研究:腰椎间骶突出症引起临床症状主要是因为突出的椎间盘压迫或刺激腰骸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等结构,目前临床常采用CT或MRI平扫检查,通过CT横断位以及MRI矢状位和横断位的常规图像,一般可以较准确地锁定病变腰椎间盘,对治疗策略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部分LDH患者临床症状显著,但常规CT或MRI检查未能发现明确病灶或仅有轻微病灶,与临床症状不符,为疾病的正确及时诊断及治疗方案制订带来困难。随着MR成像设备与技术的迅猛发展,磁共振神经成像(MRN)技术日渐成熟,其可以直接清晰显示腰骶神经根的异常信号及具体位置关系,有助于LDH的诊断。目前常应用于显示脊神经的MRN技术主要包括重T2WI脂肪抑制序列与DWI技术。
张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研究现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5.09(09):1724-1727.
影像特点与临床症状不对称原因然而目前普遍使用的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方法至今仍不能满意地解释椎间盘突出及相关疾病的所有问题,原因在于CT和MRI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设备性能以及观察者技术水平、扫描参数的选择、责任心、阅片经验、椎间盘邻近组织和患者不同体位等诸多因素的干扰而影响其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另外,从某种程度而言,CT和MRI等尽管可以提示椎间盘突出与椎管狭窄的现状与原因,却难以显示整个神经根走行的全貌,尤其是对于其走行的外侧段,由于难以明确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从而不能直接显示神经根受压的原因与程度,更易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检查结果。
黄仕荣.腰椎间盘突出影像学征象临床意义再认识〔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2):68-70.
大部分腰神经根压迫位于邻近侧隐窝上口的硬膜囊内,该部位正位于黄韧带前与椎间盘后外缘后,因此,本组取黄韧带前间隙距离可反映硬膜囊外侧受压情况,进而可反映患者临床症状,在其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侧隐窝狭窄是引起腰神经根压迫的原因之一,其上口最窄。但在上口狭窄、中下段较宽时,侧隐窝狭窄不全都产生临床症状。
而且不同突出类型即髓核在椎管内位置不同,症状体征严重程度也不同,髓核突出越来越偏离椎管中央,患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体征也更加严重,而这主要与突出后的髓核压迫椎管内容物有关。临床研究表明,中央型突出只在有髓核突出较大时才可能对脊髓及马尾神经产生压迫,而髓核向外侧突出时,很小的突出即可压迫神经引起较重的症状。
张筱双.腰椎间盘突出症CT影像定位与症状体征的关联性分析〔J〕.海南医学,2013.24(1):46-48.
在平时临床实践中时常发现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与患者的CT表现并不完全一致的情况,有些患者症状较轻而CT表现突出很明显,有部分患者症状体征明显,而CT表现突出情况却不明显。从本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髓核组织突出越严重,对椎管内容物造成的压迫越严重,症状体征也越明显。髓核向椎间孔方向突出时,很小的突出即可引起较重的神经压迫症状。而中央型突出可以在有髓核突出较大时才可能对脊髓及马尾神经产生压迫。
曹锋标.腰椎间盘突出症CT影像与临床体征关联性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34):7599-7600.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