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针配合中药治疗坐骨神经痛66例疗效观察 |
文章来源: 2005-12-19 16:30:52 |
高峰燕 2005-12-13 13:28:03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3年7月第1卷第4期 【摘要】 目的 观察利用芒针配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对96例坐骨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用芒针配和中药的治疗组66例,10次为1个疗程,用维生素B 1 、维生素B 12 和布洛芬治疗的对照组30例,15次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在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基本治愈率54.5%,总有效率95.4%;对照组基本治愈率33.3%,总有效率8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芒针因其体长刺深,通过穴位刺激达到疏通经络,解痉止痛的效果,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1994年以来,笔者运用芒针配合中药治疗各种坐骨神经痛6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96例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男42例,女24例,年龄24~62岁,病程最长2年半,最短2天;经CT检查属椎管内疾病38例,占57%,其中椎间盘突出25例,椎间盘膨出10例,椎管狭窄3例;属椎管外疾病的28例,占43%,其中增生性脊椎病的16例,梨状肌综合征7例,腰部软组织劳损4例,其它1例。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6~67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1天;经CT检查,属椎管内疾病的18例,占60%,其中椎间盘脱出10例,椎间盘膨出的7例,椎管狭窄的1例;属椎管外疾病的12例,占40%,其中增生性脊椎病7例,梨状肌综合征3例,腰部软组织损伤2例。两组年龄、性别及病程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取俯卧位或侧卧位,用29~31号的5~7寸长的芒针,常规消毒皮肤后,快速刺入皮肤,得气后取得较强的针感即留针20~30min,行针时不可多做提捻手法。选穴配伍采取循经取穴、解剖定位、压痛点、活动中痛点4者结合,在环跳、秩边、承扶等关键穴位上施行必要的手法,使患者具有强烈的针感为佳;选穴少而精,一般扎3~5针,针刺顺序为先上后下,先左后右,一个穴位勿连续使用3次以上。一般按隔日针刺1次,连续10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后休息3天。中药以地龙汤为主方,地龙9g,独活9g,大黄10g,全当归10g,制香附10g,生甘草6g,杜仲12g,川芎9g,桃仁10g;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疼痛剧烈者加蜈蚣、全竭、三七、乳香、没药;伴肌肉紧张者酌加葛根、木瓜、芍药;伴有腿麻胀抽痛酌加炮甲片、天麻、蜈蚣、牛膝、五灵脂、忍冬藤;兼外感风寒酌加姜活、荆芥、防风、桂枝、麻黄、秦艽、伸筋草;体质素虚,肝肾亏损酌加黄芪、党参、太子参及六味地黄丸等。 1.2.2 对照组 维生素B 1 100mg,肌注,每日1次,维生素 B 12 100mg,肌注每日1次,布洛芬0.2g,口服每日3次;周林频谱仪照射30min,每日1次,睡平板床,每日静卧6h,注意保暖,15次为1个疗程。两组均在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1.3 疗效标准 基本痊愈:症状消失,恢复原工作,随访0.5~1年无复发。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能参加工作,但劳累后有不适反应。有效:症状明显减轻,但劳累后及天气突变时有较明显的酸痛反应。无效:症状与体征无明显好转,或当天治疗见效,但隔数天又复发如初。 2 治疗结果 治疗组66例中,基本治愈36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基本治愈率54.5%,总有效率95.4%;对照组30例中,基本治愈10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6例;基本治愈率33.3%,总有效率80.0%。两组基本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X 2 检验,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3 体会 芒针因其体长刺深,通过穴位刺激,经络感传,刺激了神经末梢,从而引神经系统中生物电脉冲的广泛发放和传递,进而引起全身体液的化学成分的改变和生物学变化,从而激发了体内的抗痛机能,可产生镇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调节机体各系统功能的作用,以达到消除病变部位组织水肿、粘连及无菌性炎症反应,提高局部新陈代谢能力,改善局部化学环境,松解痉挛的软组织,调整腰骶椎力线结构,重建椎体间代偿机制,达到疏通阻滞,流畅气血,疏筋活络,解痉镇痛,以通为用目的,因而特别适用于可以深刺达到目的之病痛,如根性神经痛及神经炎所致的疼痛。芒针配合中药治疗坐骨神经痛,对椎管外疾病疗效尤为显著,收效也快。对椎管内疾病一般1~2个疗程也可显效。但对椎管内某些疾病如突出物偏大,尤其是病程半年以上者,则显效较慢。治疗组中3例无效者,经CT核实有较严重的椎管狭窄,椎管内骨性增生明显,压迫硬脊膜,此类患者只能求助于手术治疗。 作者单位:300450天津塘沽海军出版社门诊部 (收稿日期:2003-05-13) |
发布: 2009-11-25 07:52 | 作者: | 来源: 复兴中医网
中脘【转自恒夏中医论坛】
【取法】腹中线上、脐上4寸。
【主治】⑴胃脘痛 ⑵急性胃炎呕吐 ⑶癫痫 ⑷郁证 ⑸前头痛 ⑹高血压 ⑺水臌 ⑻瘕
【机理】中脘穴下为胃腑,为胃之募穴,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交会穴,腑之会穴。又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故本穴可调理胃肠,治疗各种胃肠疾病。脾胃相表里,本穴又健脾化痰,可治因痰所致的各种疾患。
【刺灸法】针刺;隔姜灸;温和灸,埋线,放血加拔罐
【治疗经验】
◎丁良能:取中脘针刺或埋羊肠线,效不佳配足三里、脾俞、胃俞。研究证明:羊肠线埋藏入穴位后可以提高机体的营养代谢作用,使胃十二指肠溃疡愈合而胃脘痛消除。
操作:令病人仰卧,常规消毒,铺好洞巾,用2%盐酸普鲁卡因作浸润局麻(术前需作皮试),用18号脊髓穿刺针将1-2号羊肠线2cm,装入针管,刺入穴位下肌膜层,待有麻胀感后用针芯送入,边推针芯边抽针管,不使羊肠线露出皮肤,消毒针眼,消毒敷料外敷,胶布固定(必须无菌操作)。每月埋线1次,3次为1个疗程。
典型病例:王XX,男,52岁。患胃脘痛10余年。患者因受凉劳累,加上饮食不调得了胃痛,经常疼痛发作,嗳气吞酸、腹胀纳少,身体消瘦,乏力,不能食甜食,服中西药无效。于1978年5月10日在中脘穴埋线1次,胃脘痛即止,身体逐渐恢复。观察10余年未复发。
◎申倬彬:中脘穴四周透刺法治疗胃病,疗效满意。
操作:中脘穴常规消毒,用2-2.5寸毫针垂直刺入,进针约1-1.5寸深,感觉酸、麻胀、沉困为度。若针感不满意,继续捻针调整针芒的角度,针感满意即留针3-5分钟。然后将针退至皮下,扳倒针体用横刺的角度向上脘透刺,针深约1-1.5寸,针感向剑突胸部放散。复将毫针再退至皮下,翻转针体,直透建里穴,针感向肚脐周围传导,留针2-3分钟。再将针退至皮下,用横刺的角度向左右两侧透刺阴都、梁门,针深约1.5-2寸,要求针感向上腹部、两胁下放散。中脘一针向四周透刺6穴,此6穴均在胃体之局部,是治疗脾胃病的要穴。集众穴之功效于一针之下,使整个上腹部均有针感。
典型病例:黄x,男,62岁。以脑血栓形成,癫痫的主诉住内科病室。1979年11月7日突然上腹部疼痛,持续一日一夜不能缓解。经内、外科医生会诊,诊断为胃痉挛性疼痛,建议用针灸治疗。同日针灸科会诊,检查上腹部膨满,疼痛拒按,舌苔厚腻,口气有伤食味,六脉沉弦。辨证为伤食胃脘痛,宜宽中和胃健脾,消食导滞止痛。用中脘穴四周透刺法,仅针1次痛即止。持续住院1年再未犯胃病。
◎喻喜春:用中脘放血治疗急性胃炎多能立即止呕,疼痛亦逐渐减轻,放血1-3次多能治愈,可每天放血1-2次。慢性胃炎及溃疡也可治,慢性胃炎隔2-3天放血1次,5次为l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可继续2-3个疗程,能逐渐缓解症状。溃疡病依急性或慢性放血法同上,其效亦佳。
操作:用细三棱针点刺出血,不见络脉者点刺拔罐吸血,急性胃炎而体质强壮者出血10-15ml,慢性胃炎而体质虚弱者出血3-10ml。消瘦或多产妇女皮肤皱纹多者吸不住罐则改用他穴治疗。
典型病例:胡xx,女,23岁。1986年7月10日就诊。诊断:急性胃炎。患者在旅途中食物不洁,在车上发生剧烈呕吐、腹痛已5小时,急病容,体温38.5℃,脉细数、舌干、苔薄,中脘处压痛明显。以细三棱针点刺后,拔罐吸出血约10-15ml,20分钟后呕吐、腹痛渐止而入睡。醒后症状消失。
◎于书庄:治疗癫痫、妇女郁证。
操作:①隔姜灸。②温和灸。灸15分钟左右,以局部红润为度。③雀啄灸。将艾卷一端点燃,由远而近逐渐接近穴位但不接触皮肤,被灸者由感觉热到烫痛为1壮,间日1次。
典型病例:田x,女,12岁。1985年9月6日初诊。现病史:自1982年9月1日晨4时突然抽搐,口吐白沫,1小时后清醒,当即送某院急诊。查脑电图:“大脑中度广泛异常”,诊为癫痫。以后每2个月大发作1次,间有小发作。每次发病前自觉手发厚,随即发作,喉中痰鸣、口吐白沫,四肢抽描,大发作15-60分钟缓解,小发作1-10分钟缓解,醒后心悸全身乏力,精神不振,小便时感困难,饮食、睡眠、大便均正常。自病后服药年余未能控制。于1983年9月6日来我科就诊。查其舌质红,苔白,脉数大。给予针刺中脘、丰隆、内关,公孙、中脘、气海、关元、太溪、照海60次,历时9个月癫痫未作。于1984年6月11日晚癫痫又作,医者继针①中脘、丰隆、公孙、内关,②大椎、后溪、申脉、中脘、丰隆,③内关、蠡沟、三阴交、瘲脉、人中三组穴53次,历时6个月发作7次,每次持续5-20分钟不等。于1985年1月4日来我室诊治。余按照前医针刺内关、公孙、蠡沟、三阴交治疗4次,小发作1次。询其发作多于经期前后,查其经穴膻中、中脘、气海压痛,苔白,唇厚、脉沉细,证系肝风痰浊。治宜化痰熄风。隔姜灸中脘7壮,间日1次,10次为1疗程。第1疗程中小发作2次。第2疗程后,未复发,观察8个月未见发作。
刘xx,女,27岁。1984年6月9日初诊。现病史:病因产后婴儿死亡,精神抑郁,遂出现突然晕厥,已1个月。发作时自觉胸中闷、两目昏黑,遂即倒地,不省人事,手足冷,冷汗自溢,醒后神清。病后未服他药。查其舌质偏红,苔满布白腻,脉两关滑。证系胃气闭。治宜开闭。温和灸中脘15分钟。3日后复诊,胸闷舒,头昏解,病未犯。继灸中脘以资前效。观察2月余未发作。
◎王耀斌:治疗前头痛,每每神效。当运针后听胃有水响声时患者双目即时明亮、视物清楚,头痛立止。前头为阳明经所布,中脘为足阳明胃之募穴,针之以和胃降逆,头痛立止。为治病之本,每天或2天1次,多数1次愈。
操作:用26号4寸毫针直刺3寸深,刺到胃体上。得气后,拇食指捻转针柄,用泻法。患者自述胃中有水响声,术者也多能听到水响声。
典型病例:周xx,女,50岁。1974年5月14日就诊。诊断前头痛。前头昏痛如裹已10年余,曾用中西药治疗稍有好转,近年来逐渐加重,双目视物模糊不清,胸脘痞闷、恶心、呕吐痰涎,饮食减少,食后腹胀,身疲乏力,日渐消瘦,便溏,舌质淡苔腻,脉弦滑。本证系湿盛生痰,痰浊阻遏经遂,清阳不升而致。针刺中脘以和胃降浊化痰,仅1次临床告愈,随访2年未复发。
◎薛立功:高血压病常伴有头晕症状,从祖国医学立论,外感六淫、内伤脏腑气血皆可导致本症,而以风火、湿痰、正虚者居多。笔者体会,正虚、痰湿内阻者用本穴疗效甚佳。
操作:用28号或30号1.5寸毫针,垂直刺入1寸许,持针不动。左手轻按该穴皮肤深入1-2分钟,出针闭针孔。
典型病例:余xx,女,40岁。眩晕4年。病起4年前,时时头晕、眼花,经医院体检,发现有高血压病。平时波动在160-190/95-100mmHg之间。每当血压升高之际,头眩晕即加重。虽多方治疗,头晕不能根治,故来求治。检查:血压为170/100mmHg,心肺未见异常,脉弦细,苔薄白,舌质淡。证属心脾血虚、肝气郁结。当培健脾胃、平熄肝风。处方:中脘。治疗经过:瞩患者仰卧床上,以左手拇指随呼气逐渐重按中脘,半分钟后患者自觉头晕减轻。即用右手持针,刺入1寸许,用提插法找到针感,左手再下按5分许,抬手,再按,再抬,至患者觉头晕明显减轻为度。出针后测血压为150/95mmHg。
注意事项及禁忌:勿直刺过深,以免损伤内脏。左手按压中脘穴很重要。进针到1寸后,固定针体。左手继续下压该穴皮肤,然后抬起押手。这样可改变针与该穴皮下组织的位置关系。疗效高,且安全。
◎秦德铨:水臌与气臌病人每用此法多能奏效。水臌病人能听见其腹内有汩汩的水声即能行水,气臌病人针后频频矢气即能行气。此外用本穴治疗瘕症效果也佳。
操作:治疗水臌用1.5-2寸长毫针,针刺得气后,行子午捣臼术。治疗瘕用1.5-2寸长毫针,针刺得气后,施子午捣臼法,改提插为盘针法,即行捻转手法后,再将针于穴内轻摇盘转。
典型病例:桑XX,男,36岁。1959年患浮肿病,本人巡回医疗致彼,予刺中脘,施子午捣臼法,留针30分钟。每次针后即小便增多,水肿好转。
韩XX,女,52岁。患者近年右下腹有一鸡蛋大小长形包块,诊断为瘕。经刺中脘后,前后共10次,包块消失。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