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正文

如果你觉得工作很苦,就问问自己这3个问题

知乎上有人提问:“你在什么时候不想工作?”

高赞回答:“无时无刻。”

不知何时起,“工作”似乎成了一个令人嫌恶的贬义词。

我们焦虑周一,讨厌上班,抗拒职场,将痛苦与之划上等号。

结果就是,人生1/3的时光,都被负面情绪所主宰。

但其实,很多时候,让我们不快乐的,不是繁重的工作,而是偏差的认知。

就像一行禅师开篇所写:

我们如何生活以及是否持有正念,这决定我们创造多少平和与喜悦。

所以,如果你也为工作痛苦,不妨先问问自己这3个问题。

工作压力,真的一无是处吗?

前段时间,92岁的许倬云现身知乎开学演讲短片。他聊起自己多年的经验,并提醒所有人:

工作是在雕塑自己。

深以为然。工作中的困难挫折,就是凿在我们身上的刀。

凿得越深,痛感越强,才能塑造出一个愈发强大的自我。

看过这样一则分享:

有段时间,网友所在公司业务转型,她和同事因此被分到了新项目组。

陌生的专业知识,繁重的工作任务,频繁的方向调整,还有一位极其严苛的上司。这一切都让她不堪重负。

于是,她果断裸辞,哪怕领导多番劝说,承诺只要破荒就能好转,依然坚持离开。

不用工作的头几天,她觉得神清气爽,内心暗喜。

可日子久了,她发现由于市场不好,想找份差不多的工作,都难上加难。

最后,她不得已去了一家小公司,做着底层的活儿,赚着微薄的薪水。

而当初和她一起调岗的同事,大都成了新部门骨干,有的还因成功转型,拿到了大厂机会。

一档综艺节目中,撒贝宁聊起职场压力带来的“焦虑”。他坦言:

如果有一天我不焦虑了,那我做节目肯定就没有动力了。

的确,压力不光带来痛苦,也可以成为突破自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导演李安在成名前,经历了6年寂寂无名的生活。

因为没有硬气的的作品,那段日子里,他被人骂作废柴,讽刺为“软饭男”。

然而,他并未被流言压垮,而是大量阅片,阅读,写剧本,并在此期间,打磨出多部经典作品。

一行禅师说:

如果我们懂得调御情绪,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就可以减轻压力,工作也会变得更加令人喜悦。

一个人的心态,可以决定工作压力的好坏。

把压力当负担,生气埋怨,消极逃避,最终必然一事无成。

视压力为动力,坦然面对,积极自燃,才能获得长足进步。

区分上下班,就能感到快乐吗?

在豆瓣上,有个叫#上下班割裂人生#的话题,参与者会发布一组对比照,上班蓬头垢面,下班潇洒自如。

和他们一样,许多人都将工作视为“出卖”自由,于是期待着下班以后,补偿自己的牺牲。

然而,这种断崖式的“社畜”心态,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

一行禅师说:

我们总是习惯把工作时间和自由时间区分开来。这样的思维方式降低了我们在工作中获得喜悦与成功的可能性。

把上班当包袱的人,终有一天,会倒在情绪之下。

大学毕业后,有位室友入职了一家不错的公司。

周围人对她无比羡慕,她却不以为然,将工作视为迫于现实的妥协。

她会将大把的精力,放在熬夜刷剧上。平时在工位上,常常瞌睡连天。

她会在下班时,早早招呼大家商量逛街计划。可对于上班,却是能晚则晚。

她会应付差事,并和我们调侃:“差不多得了。工作而已。别给自己人为添加负担。”

然后,半年多后,她渐渐不再活跃了。

因为她发现:室友们一个个融入了职场,并发展得越来越好,只有她像小丑一样,无所事事。

而且由于态度消极,上司对她渐渐冷待,虽是正式员工,混得还不如实习生有存在感。

她和我后悔:本以为可以藏着那些小心思,得过且过。

殊不知,曾经的种种,都被公司看在眼里。事到如今,只能自食其果。

一行禅师说:

不要把时间分割成我的时间和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比你在其他地方度过的时间更加令人不快,这没有道理。

有了工作,我们才能安身立命,孝顺父母,有钱养娃,才有机会感受世间美好。

这一切,本就是活着的全部意义。

而当看透了这点,我们便会清醒:

让我们痛苦的,也许不是工作本身。而是敷衍塞责,消极暗示的抵触心理。

你是在尽力工作,还是尽心工作?

想起在Tiktok上刷到的一条爆火视频:

一位男子坐在纽约地铁里,介绍着自己学到的新词——“Quiet Quitting”(精神离职)。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