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
- 01 -
也许谁都想不到,刚开始的2023年,“回家”会成为一种“刚需”。
一场疫情,让许多人认识到了“家”的重要性。
我甚至看到有人在朋友圈说,这一次回来,就真的再也不回头了。
以前我们常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情感里藏着一种漂泊的辛酸感。
而今回家,心绪似乎更加沉重,仿佛是和过去的一种割裂,也是对新生的一种期盼。
无论如何,多陪陪父母总是好事。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路;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公元744年,86岁的贺知章致仕还乡,唐玄宗当庭落泪,赐鉴湖一曲。
后皇太子率百官饯行,与这位肱骨老臣依依挥别。
- 02 -
唐人浪漫,诗篇瑰丽,山河顿阔、风光旖旎之景在他们笔下生花植沃,即便千年以后,依然璀璨凝华。
贺知章曾在《咏柳》中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这首诗,就是贺知章告老还乡,行船过金陵、杭州时所作。当时两地官员在河边列队相送,贺知章心情大好,赋诗以抒怀。
他是“吴中四士”,也是“四明狂客”,更是“仙宗十友”,李白若非受他赏识,仕途之路当更艰难。
归乡之后,贺知章作《回乡偶书二首》,成千古经典: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而我们今天要的,则是这组诗的第二首。
- 03 -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出自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 其二》
贺知章归乡后,便入了道家法门,舍乡宅为观,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并建“一曲亭”自娱。
诗中的“镜湖”,为“鉴湖”的原名,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方圆三百余里,亦是贺知章的故乡。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也居住在这里。
诗文大意可解为:
阔别家乡已经很久了,与乡邻攀谈后,方才觉出这里的变化实在太大了;只有门前那湖清澈的碧水依旧,在春风的吹拂下泛起一圈圈涟漪,和印象中一模一样。
- 04 -
而立之年,贺知章中进士,为浙江史上第一位可查的状元郎,之后他便入朝为官,数十年未曾归乡。
以至于荣归故里后: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50多年的宦海沉浮,心心念念的还是乡音。
纵然物是人非,但有家人生便有归途。
狐死尚且首丘,何况人乎,落叶归根是每个游子心里最虔诚的愿望。
现代社会,生存并不比古代人容易,20几岁就要远游拼搏,为了年少的梦想背井离乡。
但城市未必留得下,故乡暂时又回不得。
这是大多数人的尴尬。
因为我们都希望自己归乡时,亦能如贺知章一样风风光光,光耀门庭。
- 05 -
适逢新年,回家的路已经开启。
这一次要不要再回大城市里,可能对一些人来说,的确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现实总有很多羁绊,非人力所能阻。
可笔者想说,其实大城市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就像网络上那个“上漂”女博主,努力若干年后,在“魔都”买了一套39平的房子,空间很局促。
即便这样,也惹来很多人艳羡。
其实若是回老家,可以盖一个跃层的小楼,并且拥有自己的宅院,绿树环绕,芳草依依,何乐而不为呢?
城市给了许多人虚荣,一点成就固然可以成为家乡亲人的谈资,但过得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
就普通工薪阶层而言,在“北上广深”基本都是社会底层,并不具备超强的消费、安居能力。
更重要的是,城市和乡下比,人情总是更冷漠一些,你的小圈子掐指算算,无非也就几十个人,要好的能有几人便已经很不错了。
世界那么大,从一个大圈跳进一个小圈,为自己缚上“生存”桎梏,怎么看都不是聪明之举。
相形之下,我更喜欢农村生活,“陌上青青草,满院杏花香”,夏日暮晚,我可以在河边漫步,或者晴日里,骑马驰骋在旷野之上,追风逐蝶。
故里有可爱、憨直的乡民,他们热情、朴实,与他们一起在田间劳作,同样是一种享受。
若有闲情逸致,亦可游山历水,看人间万物,草隐于野,是另一种阔达。
并且,这里还有一个很亲切的名字,叫作“家”,是灵魂安放的温暖之地。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