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山茶花】竹

竹,故乡风物。

禾本科竹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称作竹,茎多且木质,也有草质,中空,有节;竹叶呈狭披针形,叶面深绿色。竹之名,源于古字形像下垂的竹叶演变而成。

竹原产于中国,盛产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栽培广泛。喜温暖湿润气候的竹,生长周期短,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

童年对竹的记忆很深。取竹中空比较大的,竹节正中凿小孔,另端留口。找根相较竹子直径小几圈,且标直的木棍,裹旧布条,大小刚好填满竹管空。裹布条的木棍吸水,竹节通孔端伸进水中,通过拉压木棍,将水抽进竹管,然后喷出。一支竹制喷水玩具完成。同样选竹管空比较大的,自制笛子。我曾用土法制作笛子,跟随小学音乐老师学吹笛子。县城上初中,攒钱到百货大楼买精制且贴笛膜的笛子,有机会在学校组织的晚会上登台,自豪感满满。还有一种竹玩具,极少人知晓。选竹中空筷子大小的竹子,分两段,前段没有竹节,后段有竹节且短,取筷子大小与竹中空相同并插入后段,长度不超前段。少许废旧纸浆,塞进前段,用后段将纸浆往前送,然后再塞纸浆,用后段筷子再往前赶,空气便将纸浆射出,有一定危险性。在缺少玩具的年代,这段珍贵的童年经历,记忆犹新。

“阿罗乖乖,阿莫勒勒……”母亲轻轻摇动摇篮,口中用彝语低声吟唱《摇篮曲》,小宝宝慢慢合上眼睛入睡……母亲用摇篮哄宝宝入睡的场景早已成为人们对过去的美好回忆。

竹编摇篮,这种延续了几代的婴儿寝具,随着现代化婴儿床的出现,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比起现代化婴儿床的豪华与松软,竹篾摇篮显得粗陋、生硬,但给许多过来人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兔街多雨,泉水淙淙。湿润、阴凉、温暖的地理环境适宜于竹子的生长。这里盛产大龙竹(分甜笋和苦笋两种),另有水竹、凤尾竹。滑竹和刺竹多长在哀牢山中,但两者不同,滑竹高两三米,无刺;刺竹,竹节处有刺,没有滑竹高;还有剑竹,一般呈丛状,竹杆只有筷子粗细,最高1米左右,山羊和牛喜食竹叶,物质匮乏年代,山民用来搭守荞地窝棚顶遮风避雨。兔街的竹编制作技艺在11个村委会均有分布,但技艺较好的集中在兔街村委会。

兔街种竹子、竹编历史悠久。民族文化专家罗锦海说:过去,兔街竹编非常有名,到了农历七月以后,村村寨寨的男女老少都开始编竹编。最为神奇的是,用山里的滑竹编成提箩、背箩,轻巧好看且密不透风,据说连水都不会渗漏,但此技已经失传。

当地民谣:“竹编手艺人,两手耍青龙”。竹编工艺经过无数代艺人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兔街自己独特的风格。

竹编,就是用竹条篾片编成的生活用具和观赏陈设品,据传竹编早在新石器时期的良渚文化遗物中已经出现。几千年来,民间竹编摇篮、簸箕、筛子、篮子、挑箩、提篮、背箩、粪箕、鸡笼等生活日用品,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富于地方特点的竹编用具。

选竹子有“七竹八木”的说法。即竹子在农历七月采伐,木头在农历八月采伐,这样做出来的产品才不会起虫。水竹竹龄在2至3年以上,呈金黄色时采伐,翻白或过青不用,翻白太老,过青竹制品寿命短。大龙竹选竹龄4至5年以上,主要用于编制大件竹器的骨架(即龙骨)。不同的竹器选用不同的竹子。采伐后,把竹节削平,用篾刀剖开,再剖成细篾,剖篾是篾匠的基本功,篾条剖好,然后刮去表层,刮得大小均匀。竹编工艺主要分为材料处理、编织和收尾三个阶段,材料处理就是把竹子加工成篾子,一层是青篾,二层及以下为黄篾。青篾因光滑翠绿,主要放在外层,黄篾主要用来编织芯子。编织就是用篾子编成各种产品,收尾是不可或缺的辅助补充工序,目的是使竹编产品更加美观、精致、顺手、耐用。在各种竹编产品中,背篼的工艺最为复杂。

从十四五岁开始竹编制作技艺的窦永高,自小生活在七村河畔,竹编制作已然四十余年。他编制簸箕,竹子现伐现用,长短适中,破竹,剔除竹心。挑竹子要不老不嫩,老了会脆断,嫩了会变形。再比如划篾吧,要挑没有节子的筒子,竹料分成四片,青篾一层,黄篾三层,按需要的宽度剖开,去掉篾心待用。天晴晒2至3小时,以绿翻白即可。厚薄削均匀,篾头宰齐,然后十匹一捆,用绑扎线捆起来。之后用特制的工具配合手,再一次按需要划篾,最后,在膝盖上垫一个垫子,按要求一匹匹再次修篾,就划好了。开始起料,分簸箕芯篾、龙骨胎子篾、圆形转底篾、扁形转篾、夹篾、绞口篾、扎篾几种。绞口篾要用刀子溜滑圆润,防伤手。

编织顺序,从下往上编。先摆6匹以上簸箕芯篾,按起二压二编织,按此顺序编至实际大小,然后画团墨。龙骨选用剪子口胎子篾9至15匹。转底篾选三条绕两圈,依据簸箕深浅决定绕的圈数。然后加一圈夹篾,分内外两层。最后加三匹绞口篾,并用16个扎篾箍紧固定簸箕内外两层夹篾。

看青篾在双手间翻飞,像蝴蝶穿梭在花丛中。儿时的身影,会长久停留在渐次变身的竹编旁,感觉新鲜神奇。那些魔术般变身的竹编产品,美观、精致、轻巧,而且密封性能好、顺手、耐用。

听窦永高讲竹编,叙说一个个故事,让我沉醉其间。这时,脑海中会想起故乡风中摇曳的竹子,装满乡愁的摇篮在风中荡来荡去。

作者:李天永 (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