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正文

崇明浜镇忆旧(三)河流、石街、凉棚

崇明浜镇忆旧(三)河流、石街、凉棚

陆文彬

崇明百年老镇——浜镇有“三景”,即河流、石街和凉棚。一条大河从北部的长江流经浜镇,不但使得浜镇的湾港成为崇明中北部的重要通商口岸,也成为浜镇的发迹之河。另一条河浜流经浜镇的商业街道,河上的一座座木桥,两条河流流经浜镇的交叉处,是浜镇的中心区,浜镇便有水灵灵的秀气。大街上铺满石条,雨天,旧时穿上鞋帮、鞋底上涂有桐油,脚底钉有铁钉的“钉鞋”,走在石街上,或木质独轮手推车在石街上推行时,石街“叮叮咚咚”会唱歌,早市石街上人声鼎沸,是浜镇繁华的人气。石街边上商家门前连绵的凉棚,既为顾客遮阳避雨,也是浜镇商业发达的景气。

几经变迁,浜镇北部的湾港淤塞,陆地不断向北延伸,靠近长江边的浜镇,已演变成崇明中部的中心地区了。流经浜镇、流入北部长江的蟠龙河入江口被控制,水流无活水而变窄、变静,岸边树木郁郁葱葱,早已显现一派田园风光。东西向的浜镇河已铺涵洞而填没,没有了河,也没有了浜镇的一座座木桥,正所谓“河之不存桥将焉附”。连绵的浜镇凉棚,大桥南岸的凉棚,在1957年春疏浚浜镇河时,因凉棚的柱脚靠近河边,为安全起见,凉棚全部拆除。其他凉棚因商业凋敝,年久失修,不断的坍塌,已残破不堪。幸好2014年开始,崇明按照“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浜镇一段凉棚和店面被列入改建工程,2016年开始复建了一段浜镇的凉棚和店家,才使得百年老镇的凉棚得以延续,新的凉棚显得更气派,超越了浜镇历史上所有凉棚建筑!

现在我谈谈记忆中的浜镇河流、石街和凉棚。

流经浜镇的一条南北向通江大河,由于较宽阔,我们这一代浜镇人都叫它“大河”,现称“蟠龙河”,向北流入长江。一条东西向的河浜,由于已很窄,我们这一代人很难与历史上的称谓“运粮河”联系起来,都叫它“河浜”,因它贯通浜镇主要街道,是浜镇人心中的“浜镇河”(现在的浜镇大街,政府正式命名为“浜镇公路”)。东街上的浜镇河西头流入蟠龙河,东头流入沙沟南北向的通江大河。西街上的浜镇河东头通过蟠龙公路地下的涵洞流入蟠龙河,西头与运粮河相连。两条河流交叉后把浜镇一分为四,使之成为“田子型市镇”,可能在崇明没有第二家。

大桥东段的河浜,是镇上居民的主要水源,每天涨潮时一般用河水的人家就担水贮存在水缸里,用许些明矾投入水缸里,用一根小竹竿在缸里一捣和,水缸里的水就旋转起来,不久河水在明矾的作用下,泥浆下沉,水质变清。上镇的熟人经过我家口渴时,直接走到水缸边,从灶头上拿起铜勺,揭起缸盖,从水缸里掏水喝。旧时还有人从事挑水副业,为人家从河浜里挑水送到家,收取一些小费。

河浜边上有许多水桥,就是那些用石条建成台阶式的亲水平台,最下一个台阶与水面接触,人们藉此在河浜里洗菜洗衣服。诚朴的镇民有诚朴的信条,诸如孩子的尿布等,都到镇后的其他河流里清洗。每年会有几天东海水倒灌浜镇河,此时河水有点咸苦。

浜镇河发大水,溢出河岸流入人家,我只记得只有一次,大概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我在五六岁时,一天晚上,爸爸喊:大水了,潮水进房间了。我睡眼朦胧,看到木拖鞋漂在房间里的水面上。

浜镇河和河上的木桥,我还有一次难忘的经历。大概四五岁时,孩子们做拖车过桥的游戏,一个铁轱辘上穿上一条绳子,身上背一株竹签,系上绳子背在肩上,拉着铁轱辘过桥。拉着拉着,铁轱辘一下子向河里滚落,也把我拉落到河里。此时真是涨潮,有人看到后惊呼地喊着:小彬跌到河浜里了,小彬跌到河浜里了!随后父亲把我救起,我的后脑勺上还留有一块伤疤,就是被竹签刺伤的!您看此事会遗忘吗?

浜镇河,在东街的一段,即高凉棚前面的河浜里,解放后有人挖出过一口高约一米,口宽60公分的蟹缸,用以捕蟹。螃蟹掉入缸内就无法爬出,蟹缸的主人定时在缸内捞出螃蟹。另外我们这一代人还亲眼看到,有人在河浜内设置竹篾编制的鱼龙,鱼顺水游进去,但游不出。主人在落潮后取出鱼笼,倒出河鱼,晚上的餐桌上就有一盘鲜活的河鲜了!涨潮时有时能看到长江里的河豚鱼顺潮水游入浜镇河,一沉一浮,涨鼓鼓的鱼肚,让人敬畏——但也常有人拼死吃河豚的案例。一种对水质要求非常高的生物,我们称它为“水仙娘娘”,浜镇河落潮后水面宁静,水面上的水仙娘娘(水黾)如踩平地,快速地奔跑,此景此情一直深深地记在孩提的脑海里。2009年8月6日在小区的水池里看到多年未见的好几只水黾(音: mǐn)在水面上行走如若平地,嬉戏在水面上,不知怎么把人引出童年的思绪,写了几句感慨。

小小水黾,冥冥童忆

柳枝轻拂树下椅,清风巧绘池上漪。

几只水黾湖面嬉,四足踩水世称奇。

老者塘边观小虫,又见童年水仙飞。

倘能时光能倒流,旧迹已变无处觅。

另外,浜镇河落潮后,看到一种穴居的小鱼在河浜的滩涂里蹦蹦跳跳,它叫做“弹涂鱼”(又名花跳、跳跳鱼),两只眼睛像灯泡位于头部的前上方,突出于头顶,两眼颇接近。它们可以从远处向猎物扑去,跳过身长3倍的距离和超过身体的两倍的高度。平时匍匐于河边泥滩上,受惊时借尾柄弹力迅速跳入水中或钻洞穴居,以逃避敌害。它是由鱼演变到两栖爬行动物的鲜明例子。据说这种小鱼营养丰富,肉质鲜美细嫩,爽滑可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日本人称其为“海上人参”,但我们浜镇人不食这种鱼类,所以才能得以繁衍。我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离开浜镇后,几十年都没有见到过这种鱼。写此文时我想在网络上寻找一下,我心中的弹涂鱼,但只知道它的习性和形状,叫不出它的学名。先查“河浜鱼”,网上显示:你查什么河,不同的河有不同的鱼。后查“穴居的鱼”,也无反应,后查“鱼类”,再分别查找,才弄清楚。花了不少力气,感觉值得——只有付出,才有收获,我明白了小时候心中的小鱼的资讯,我好像拾到了心中的宝贝!这种鱼生活在淡水、咸水交汇处,浜镇河里有此类鱼正如它通江通海,使之由此生灵。另外河浜里还有各种蟹类,爬出洞穴.....让人感慨:浜镇河虽小,但有“弹涂鱼”就有灵气!

现在浜镇河填没了,蟠龙河也没有涨潮落潮,没有了长江水和东海水的灵气,也没有了弹涂鱼!

下图:弹涂鱼(网络资料照片)。

大桥西边的浜镇河的河道不断被侵入,比东边的还要狭小,流水不畅,河水浑浊,河里生灵稀少。

南北向的蟠龙河较宽阔,解放前还能看到装运豆饼、黄豆等农产物资的帆船从长江对岸启东等地在涨潮时直接驶到大桥桥堍卸货。大桥南面的蟠龙河上,有人在岸边用毛竹搭起支架,布上一口大网,在涨潮时张网捕鱼。现在人们看到蟠龙河里水深不及尺,只有几只鸭子在哪里游荡,也看不到鱼,很难想象历史上的蟠龙河的滚滚河流、生生不息的河鱼,还能驶进帆船!

下图:浜镇大桥上向南瞭望蟠龙河。

下图:浜镇大桥。

下图:浜镇大桥上向北瞭望蟠龙河。原先直通北面的长江。解放前从苏北启东等地运送黄豆、豆饼等帆船,在涨潮时帆船能驶到浜镇大桥的桥堍卸货。

下图:浜镇西街,原先浜镇河流淌其间,两岸木桥相连,西通运粮河。浜镇河两岸商店前都有凉棚,河北,即右边还有石街。西街的西头,过浜镇河向西南一条支街也有石街,但没有店家。解放后兴修水利时把浜镇上的石街挖走石料,用来兴修水利。

下图:浜镇大桥东面大街,原先浜镇河在此流淌,早已被涵洞替代,变成“浜镇公路”,河上的木桥随之消失。左边,即河北有凉棚和石街;右边,即河南,商店前有凉棚,其凉棚柱脚和落水管就紧靠河沿。河南岸的凉棚于1957年春疏浚浜镇河,考虑施工的安全,把凉棚拆除,这是浜镇凉棚第一次人为消失。

浜镇河两岸有许多木桥相连。解放后兴修水利时把浜镇上的石街挖走石料,用来兴修水利。

下图:浜镇凉棚在大街两边商店前连绵不断,遮光避雨。浜镇凉棚是见证浜镇风雨数百年的亲历者!木桥、石街和凉棚是浜镇三大特色景观,石街和木桥都消失了,凉棚也撑不住了!(2011年5月1日拍摄的浜镇东街上见证浜镇风雨数百年的残留凉棚,与前面那张照片几乎在同一地方,旁边那座两层楼房为证。)

下图:上个世纪末拍摄的浜镇残留的凉棚时,商家早已凋敝,凉棚里堆满稻草,能完整地看到旧的凉棚的残景!

下图:同一地点拍摄的变化。 下图:2014年开始崇明按照“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中,浜镇被列入一段的改建工程,恢复建筑了一段浜镇的凉棚,才使得百年老镇的凉棚得以延续.新建的凉棚超越了浜镇历史上最好的高凉棚的凉棚建筑!(2016年5月25日拍摄)

下图:浜镇河在东市高凉棚处露出了头,河岸都铺上了水泥板,东头流入南北向,东平农场兴建后新疏浚的东平河,隔断了浜镇东边大片经济圈内居民的联系。

下图:从地图上可看到,浜镇已没有浜镇河了,原先浜镇河的西头与“运粮河”相连,东头流入新的“东平河”。浜镇北面的北沿公路外面原先就是长江,滩涂淤涨,上世纪七十年代开拓成农场,流经浜镇的蟠龙河向北流入长江的河口受到管理,从此不再涨潮落潮,“活河”变“死河”。北沿公路与蟠龙河交叉处,原先就是湾港,以前北沿公路上,横跨蟠龙河上的桥梁标有“湾港”两字,现在一些地图上表明为蟠龙河二桥。

(待续)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