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哲学史的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从古至今,人类就为了这“终极三问”而苦苦探寻。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思想家,都为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东方的哲学家。
孔子认为,人生的价值,莫过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老子认为,顺应宇宙的大道,才算人生价值;
庄子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潇洒自由,不受拘束;佛陀认为,随性随性随缘,一切都是梦幻泡影。
西方的哲学家。
苏格拉底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智慧、道德价值和内心的幸福;
柏拉图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纯粹的理念和形式的无限,摆脱肉体的束缚,回归理念世界;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价值在于觉醒与思考,而不只是生存。
......
02
不同流派的哲学家,对于人生意义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不一样呢?因为他们都根据自己的利益、观念来回答问题。比如说,孔子的儒家提倡入世,希望人们都去做官,自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再比如说,老子和庄子的道家,希望人们可以顺应天地、自然、人性去自在地生活,自然提倡顺其自然,潇洒自由的观念。
也就是说,每个人的人生追求,都是不一样的。你的观念,促使你去追求这样的人生。他的观念,促使他去追求那样的人生。
帝王将相追求的人生,莫过于走向人生巅峰,成为天底下的主宰;普通人追求的人生,莫过于生活安稳,老婆孩子热炕头。
如果从世俗的角度来说,前者的追求,是更有高度的。但是,如果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大家的追求都是平等的,毫无高低贵贱之分。
你认为这是对的,他认为那是对的,我认为其他是对的......这个世界有80亿人,自然就有80亿种不同的人生方式。
03
在论述这个问题上,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我之所以写徐霞客,是想告诉你,所谓百年功名、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与一件事情相比,其实算不了什么。这件事情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人仅此一生,人生仅此一次,所以"活出自我"最为紧要。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度过这一生,就可以概括上边所说的全部观点了。
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孔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度过这一生;
老子、庄子的顺应大道,追求潇洒,是老庄用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一生;
佛陀谈到的随心随性随缘,万法皆空,是佛陀用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一生;
帝王将相希望登临人生巅峰,主宰天下,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一生;
普通人只渴望安稳平淡,老婆孩子热炕头,也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一生。
人生就是如此,你想怎么过,那就怎么去过。没有人可以给你标准的答案,因为标准的答案,在你的心中。
04
问题是,为什么无数人都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因为他们都被世俗的刻板观念所束缚了。
长辈认为,要这样过日子。年轻人缺乏自己的主见,就按照长辈的方式去过日子。等这些年轻人到了中年,才发现,这样的日子不是自己想要的。
成功人士认为,要这样过一生。普通人缺乏自己的主见,就把成功人士的标准,当成是自己的标准。到了一定的年纪,才发现,这两者就不能混为一谈。
长辈的标准,只对长辈自己有用,而对年轻人没用;成功人士的标准,只对成功人士自己有用,而对普通人没用。
成功是无法复制的,别人的人生也是无法描摹的。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听从本心,按照自己的方式,更好地活下去。
你认为,要当个医生,那就好好读书,去当个医生;你认为,要去经商,那就好好积累第一桶金,去尝试经商;你认为,要当个平凡人,那就当个平凡人,简单过日子。
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也都是内心给予我们最好的答案。
05
活着,究竟为了什么?最紧要的,就是要为了自己而活一场。
就跟《月亮和六便士》中的男主人公一样,人到中年,还能放下一切,流浪远方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很多人都认为,这男主人公疯了。后边才知道,他没有疯,而是这个世界疯了。一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活着,这才是真正的“理性”。
生活,不仅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我们之所以感觉到苟且,就是因为我们被刻板的观念束缚了,没有做到为了自己而活。人生短短几十年,没有为了自己而活一场,始终是一件憾事。
文/舒山有鹿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