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宋代五大名窑(上)

五大名窑

五大名窑如今的说法是汝、官、哥、定、钧。但排行榜上最早并没有钧窑,第一位也不是汝窑。排在第一的,是柴窑。柴窑据说是五代后周的第二位皇帝柴荣所创,不过一直以来柴窑便只是个传说,明初文人谈论时,已然没有见过实物,后世更无人得见。于是传说交给传说,五大名窑,换上了钧窑。

钧窑在五大名窑中显得非常特别,因为宋代瓷器如今给人含蓄而内敛的印象,色彩极少,却幽微精妙。虽然宋代商业一片繁荣,至今仍能听到《清明上河图》的热闹,但瓷器上,却是那么安静,需要你用全部的力量去聆听,一旦你听到,就会全身震动,仿佛受到了重重的击打。于是这种声音,成为听者之间的一个秘密,听到的人,心照不宣。可是钧窑却常常可以第一眼把你抓住。在一片肃静中,他的光华,耀眼夺目。虽然她也有温婉的月白,却更有沉着的紫色,含蓄的蓝色,激动的红色。而所有的颜色,又变幻莫测,比如一片幽微的蓝色中忽略跳出一团闪亮的红。那几乎是在一种失控的状态下获得,像是色彩的高潮。工艺上,称为“窑变” 。

宋代五大名窑(上)

所谓窑变,总的来说是指烧窑时产生的意外变化,有时竟达成可遇不可求的效果。窑变有时在形体上,比如烧制一个碗时变成了人像,这些更多是附会与传说,可能只是碗严重的变形,恰好看上去像个什么,有如今日导游给你讲解的山山水水以及背后的传说,那里一个神龟,这里一个神猴。窑变更多体现在色彩上。未曾预想的颜色,忽然就出现了。从技术的角度,窑变的确是一种失控的状态,但窑工们却要努力将无迹可寻的变化,转化为可控的技术,否则无法成为产品。而这才是生存的根本。不过这样的控制,始终是在失控的基础上完成,完全的可控,就不再有变了。于是,窑变似乎多了一份哲学的色彩。

与钧窑血缘最近的,是汝窑 。

宋代五大名窑(上)

无疑,汝窑便是那寂静之声的代表。汝窑烧造的时间很短,不过二三十年,是徽宗皇帝在位的时间。有说皇帝要求烧出雨后天空的颜色,叫“雨过天青云破处”。听起来,这样的要求,很宋徽宗。故事,自然容易流传,以至人们一说到汝窑,便只想到“天青”色。不过颜色的迷人优雅,只是诱人的皮肤。如果说美人只是美在肌肤,难以令人相信。陶瓷艺术的展现,需要形与装饰的配合。汝窑的装饰,已少到了极限,没有雕刻没有绘画仅仅是单一的色彩。而其形体的表达,同样极其简练。没有复杂的转折,精细的修饰。有时甚至显出几分稚拙。线条流转,行于当行,止于不得不止。造型上的简洁优雅,散发着不假外求的雍容气度,与釉色展现着同样的高贵气质,两者的结合如此完美,以致于陶瓷工艺无论如何进步发展,再以没有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传世的汝窑数量又极少,全世界不足百件,更增加了它的神秘与珍贵。

如今人们谈起汝窑免不了赞叹先人的成就,不过感叹最多的,倒是它的工艺。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当时皇帝不惜血本,甚至在釉中加入珍贵的玛瑙。不过其实玛瑙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本来就是釉的主要成分,而汝州本地盛产玛瑙,品质并不高,用来做釉料,并没有什么稀奇。事实上,汝窑也好,钧窑也罢,种种釉料的“秘方”,对于今天的科技,不过是些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宋代五大名窑(上)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