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远人,道在世间,道在日用中,每个当下都是道场,顺其自然而已。无形之道,创生万物,规范万物。道是源头,是规律,物是支流,是具体,道决定物,无形决定有形。
认识有形是知识,领悟无形是境界。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人道有王道、兵道、商道等。认识把握无形之道,才能以一驭万,以不变应万变。无形有无限可能,有形终究有限。局限于有形,解脱于无形。修行重在务虚,做事要在求实。
认知困于有形,而超越于无形。人是有形与无形的合体。身体有形,精神无形,终究活得是精神,“精神生于道”,自由也源于道。
修行,无非在内在上下功夫,在无我上看真章,在行为上见成就。修道,就是溯源,就是找到根本,回到起始点。滴水入海,方得永恒。整体重于局部,道是一,是整体,是根本;物是万,是局部,是枝叶。
体用术,体是根,用是枝干,术是花叶。对体的领悟,决定了思维的方向和天花板。先祖对宇宙万物理解的智慧、哲学思想本身为体,无论是老庄还是后来的儒法兵墨,都源于同一个体。
同源一体之上,长出针对各类行业的学说是为“用”。用于治国安邦平天下是儒家学说,其它有用于修身养气体健绵寿的,用于行兵布阵的,用于商业买卖的,用于药理的等等,各类传统学说就是各类“用”。
各行业的具体操作方法,就是术(也叫法,法术相通,本义一样)。比如治国论里面,就会具体到国家架构、行政策略、官员考核、人才选拔等等非常具体的方法。再比如中医用药,病征判断、药方搭配、病例应对等等具体的方法,就是医术。再比如军事,虚实相变战略指导,风林火山四象地貌利用,十二阵型变化,阴阳口令,五军搭配操练等等,就是兵法。'从体起用,用不离体'表达了深刻的哲学观点,内在本质与外在表现之间的不可分割性。
具体用商道说一说“体用术”:
商业就是交易,买和卖。我们都生活在国家的主体里,经济与政治密不可分,政治根源于经济,但又反过来作用于经济。
需求产生交易,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有个很经典的理论:人是自私的。我们的晚餐不是来自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
人为什么是自私的: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关心自己,他在这个社会上就很难存活下去。驱使着自利的最底层的原因就是,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不管是自己的肉身活下去,还是流淌着自己基因的后代活下去,还是自己的某种思想,以书籍等创作作品的形式留在后世。这是基因决定的,会转变成潜意识驱使着人的行为。人在“活着”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需求。
术的层面:货币演变和市场交易,价格与成本,价格与价值,价格管制、沉没成本、货币成本,成本认知偏差,在直觉里,买东西之所以贵,是因为中间商在里面赚差价,如果直接跟供应商打交道,价格会低很多。这种看法就是犯了只看货币成本,没有看全部成本的错误。如果不经过中间商,到农民菜地里去买青菜,再到屠宰场里卖猪肉,那付出的其他成本就非常高。中间商在中间赚钱是应该的,他们有比较优势,不会不讲理的乱提价,因为他们之间也有竞争,所买的商品已经是在当前约束条件下支付的最低成本了。
从上面看到,如果看一件事只看表面,往往是颠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