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提及脉法,其实最早始于《黄帝内经》。早在《黄帝内经》中,遍诊法是脉学的全体系。但是由于时代的某些因素,抑或是学术出现断层的现象。竟然让这样极具学术价值的遍诊法“隐退江湖”了。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一朋友出版了《分经候脉法》一书,一听书名,就觉得格外亲切,一看内容,果然不凡。其中的二十部脉,正是《黄帝内经》遍诊法的再现。正如著名编辑西湖散人所说:分经候脉法可视为《黄帝内经》三部九候遍诊法之活化石。如此佳作,错过了岂不是会“连肠子都悔青了”。
五祖 古人的分经候脉与现今独取寸口切脉法是有很大区别的。分经候脉不仅具有很多优点,而且在中医的理论上也是很有根据的。《脉诀》是我国较早的两部脉学专著。在此以前有关脉学的记载,则散见于各医书之内。但不论专著也好,散载也好。既往有关脉学的知识均很不系统。并且受了旧文字的限制,令人难以体会及掌握。从医生诊脉时的差别性极大的情况,就说明切脉法缺少一个客观的标准,也表明过去脉学根据是不够完备的。晋以后由于大家都舍难从易,在四诊中大都偏重于问诊了。切脉不但含糊不清,而且仅仅限于太渊寸关尺三部而已。这样就失去了《内经》的原义。《内经》中还强调天地人三部合参的切脉法。仲景在《伤寒论》中也曾批评过一些医生在切脉时“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的不合理。由此可见,现今流行的脉学及检查方法已很是失去了古人的真传,不绝如缕了。
由临床工作及师传的体验中,感到古人分经候脉的诊断方法可靠性是很大的。这部分遗产,《内经》中虽有部分记载,但以后的医书内已经失传。历代名家如喻昌之流,虽然批驳王叔和《脉经》的错误,却没有具体纠正它。因此,医家已不习惯分经候脉法。但它却被保存在丹道家的手里。
现在所流行的青城派道士张太素所撰的太素脉,还不是丹道家脉学的真髓。然而它已比王叔和、高阳生的脉学高出一筹了。丹道医家内部所保留下来的脉学,多是口传或抄写等传授,简单、具体,常常仅凭切脉就能辨证疾病所在。丹道家脉法被称为“太素脉”,其含义并不是因张太素而得名,乃是根据“太素”二字为“形生”之始生的意思。即旧说“太素者,形之始也”,才这样立名而称呼的。
人身有了病,检查其“形生”的脉学,就被叫作太素脉。太素脉自秦汉以后至晋以前,已相当完备了。晋以后则逐渐隐晦起来。金元四家以后在医家中已不流行。但是今天从医家和诸子百家的零星记载中,从宗教内部的著作中,从以后对太素脉的批评中,我们还可以概括地看出它的全貌来。
另外,从印度的佛教中还传来了一套脉法,它与丹道家的脉相似,现存于西藏密教“医方明”经典内,有少数喇嘛能掌握,对人体气脉比丹道家分得还要复杂,左右共有100部脉(丹道家才20部脉,即十二经与奇经八脉)。不过其中有好多是纯宗教的东西,不切合医药学的应用。“医方明”经典未传到内陆来,但是从丹道家内部及“医方明”入手,是可以挖掘出许多脉学宝藏来的。太素脉及“医方明”脉不是根据解剖尸体的方法从外部求得的,而是根据“内视”的方法从活人体上向内求得及建立其理论体系的。
他们主张用分经候脉的方法,来诊断脏腑气脉的疾病,每一经脉都有其专门的作用,抓住了脉的“体”和“用”之后,再把所有的脉互相沟通起来,掌握住彼此间的关系,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辨证论治及分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正确地做到辨证。而彼此间的关系中最主要的母子生化的关系,相生相克的道理及表里的关系,这样根据后天形生的色相,从而推论出先天受气的偏盛。从诊断脏腑平素的强弱和已经受病的虚实,而定其人的寿夭、性情、生死、吉凶。
那么,这个分经候脉法究竟是如何分经,如何候脉的呢?我们先来说说,分经候脉法的二十部脉吧。二十部脉由十二正经及奇经八脉运行组成的,即包括:
(一)太渊脉(肺),
(二)离经脉(心包),
(三)守灵脉(心),
(四)趺阳脉、人迎气口脉(胃),
(五)青龙、太冲脉(肝),
(六)龙曜脉(胆),
(七)神阙脉(脾),
(八)育婴脉(肾),
(九)竿珠脉(小肠),
(十)庚金脉(大肠),
(十一)吏仓脉(胰),
(十二)水曹脉(膀胱),
(十三)督脉,
(十四)冲脉,
(十五)带脉,
(十六)任脉,
(十七)阴阳维脉,
(十八)阴阳蹻脉。
我们下面就开始学习二十部脉的第一部脉——太渊脉。太渊脉,与我们常规的独取寸口有没有区别呢?太渊脉究竟蕴含着哪些不传之秘呢?
太渊本身为肺脉,因肺朝百脉、大会于太渊。肺主气而司均衡,气为血帅,肺开于寅时,寅时气脉始于肺而流入大肠,寅为花果之木,得气最先,故太渊脉是个首要的地方,人身的阴阳经脉大会于此。因此,于太渊脉可候脏腑真气的盛衰。太渊脉分寸关尺三部,寸候心肺之气,关以候脾胃之气,尺以候肝肾之气。然单凭太渊脉还不足以洞察各脏腑的全面情况,还需分经来候诊它。平常所谓左手寸关尺候心肝肾,右手寸关尺候肺脾命,是不切合实际的,理论上也站不住脚,若细分,只有分经候脉来解决。故太渊以候人身上下,此不过脉象也。晋王叔和以后把各脉出入部位亦置于此,误人非浅。然单诊太渊只能考各经之“象”而尚不能究其“形”也。(弘顶按:太渊脉与分经候脉有次第在焉,此廖师语)
太渊脉寸关尺三部。
以左手取右、右手取左。先用大指抵住病人中指、无名指歧骨间阳池穴前一大筋之凹陷中(按即天河穴),指须伸直,名曰“冲天杵”(图1),然后食指下落,恰好与大指对正平行,名曰“鹤嘴”(图2),是为寸部,然后把中指、无名指依次自然下落,名曰“平指”(图3),名曰关尺二部。再以小指之起伏所发之自然内力,来定浮沉,以浮沉而别阴阳本性,这样的切法较之先以中指按得掌后高骨为关,以“菽量”的轻重而定这浮中沉的方法为优。后法切脉容易偏倚,前法确能安稳不移,而浮中沉自然合度。身大者稀取,身小者密取,幼科一指取之,指腹正落于脉管上。
图1 冲天杵 图2 鹤嘴 图3 平指 4、临床意义(1)太渊脉基本上分出浮、沉、迟、数、滑、涩、长、短八脉,称为八字诀。几脉相兼,浮沉互见,则阴阳错杂、脉变无穷了。此均属病脉。而病变也就因之非一,吉凶攸分了。其本脉以缓为正常,每息五至(一呼一吸各二至,呼吸交替时一至)。以浮沉来定阴阳,浮、数、滑、长属阳;沉、迟、涩、短属阴。
八脉所主与一般说法相同,浮为阳脉主表,沉为阴脉主里,数主热,迟主寒,滑主痰湿,涩主血少、气滞,脉长主肾气旺,又为寿征(按:长而和缓,有胃气者,非长而弦硬弹手,或长而濡弱无力之病脉),短脉主气不足,又为寿夭之兆。
(2)顺逆之诊断:凡属阳病见阳脉,阴病见阴脉,阴病见阳脉者,皆为顺。凡阳病见阴脉,阴病见阴中之阴脉,阳病见阳中之阳脉者,皆为逆。顺者可治,逆者难治。
(3)太渊脉除有常见之八脉外,还可出现釜沸、鱼翔、弹石、解索、屋漏、雀啄、偃刀、转豆、麻促、虾游等十种脉,凡此皆为败证。
①釜沸:脉在皮肤,浮数之极,如釜沸中空,绝无根脚。即脉浮数无根,如水之沸腾,息数全无。主三阳热极,无阴之候。
②鱼翔:脉在皮肤,头定而尾摇,浮浮泛泛,似有似无,如鱼之翔。即脉浮极微,至数不清。主三阴寒极,亡阳之候。
③弹石:脉在筋肉之下,辟辟凑指,如指弹石。即脉沉而实,促而坚,有如用指弹石之感。为肾经真脏脉也,难治。
④解索:脉在筋肉之上,乍疏乍密,散乱无序,如解乱绳之状。即脉跳忽快忽慢,节律紊乱。主肾与命门之气皆亡。
⑤屋漏:脉在筋骨间,如残漏之下,良久一滴,溅起无力,状如水滴溅地貌。即脉来极慢,很久一跳,间歇不匀。主胃气营卫俱绝。
⑥雀啄:脉在筋骨间,连连急数,三五不调,至而复作,如雀啄食之状。即脉来急而数,节律不齐,止而复跳。主脾胃之气已绝。
⑦偃刀:如抚刀刃,浮之小急。即脉弦细紧急,如手触刀刃之感。是肝之危脉。
⑧转豆:脉来累累,如循薏苡仁之状。即脉来如豆转,来去捉摸不定,并无息数,是心之死脉。
⑨麻促:脉如麻子纷乱,细微至甚。即脉急促零乱,极细而微。是卫枯荣血独涩,危重之候。
⑩虾游:脉在皮肤,来则隐隐其形,时而跃然而去,如虾游冉冉,忽而一跃的状态。即脉浮而至数不清,时而一跳,继而消失。主死候。另,诸真脏脉详见《素问·玉机真脏论》等。
(4)太渊脉别上鱼际时,在鱼际穴处触得或看见脉动,为风湿客于心脏,“怔忡证”一类的脉征(正常不出现)。
(5)太渊脉随息飘摇,一呼二三至、一吸二三至,呼吸间脉至稍迟;或强息时脉快,缓息时脉缓之谓也。亦危证见之。
凡诊得太渊阴脉,或十怪脉,或脉不出者,可以剑诀开气法开之,开后再候脉。如脉顿转佳者为可治,或勉可作无望之望而治。否则为难治或不治之症矣。其法先以剑诀取云门,次以平指或丁头劲取池泽(曲池与尺泽双穴),再以鹤咀劲取列缺,后以丁头劲取合谷,然后以“剑诀取剑诀手法”伸引之,最后以少阴祖气劲搓揉法抚按之。然后再候脉,其脉转正常者为佳,不出或暴出者死。取至列缺咳嗽者为肺有病或肺气能通之征。
太渊皮肤寒者为肺寒,热者为热,汗者为表卫虚,尺肤热而红者为阴虚之极。
7.独取寸口之医家,往往遇反关脉而不知,盖只取此一部脉无所参校故,有时竟遇大实证误投竣补之剂,徒令亢者益亢、害者益害,能不慎乎?
8.太渊动脉偏内、偏外、曲张,或极沉濡而无病,或极洪实而无病,在太素脉法中各有所主,此不赘。
3.离经脉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二十部脉的第二部脉——离经脉
易曰:一阴夹于二阳间,故曰离。以象心之用。
1.所候
心包络经。
2.切诊部位
(1)鬼哭穴(中指尖下)。
(2)蟹眼穴(中指本节与第二节交界处横纹之中央)。
(3)外劳宫穴(手背中指本节内侧歧缝间,脉管呈人字纹处;一说与内劳宫相对,脉诊当依前说)。
(4)天河穴(由外劳宫循歧缝上行至手腕关节陷中有脉处)。
3.诊法
分三部取候脉、候气、候寒热。
(1)以离经指法先候指尖鬼哭穴之脉动,正常人有单行及双行的区别,单行者是脉行手指中间,双行者是脉行指之两侧。同时又候蟹眼穴、外劳宫穴与天河穴脉,三者皆据八字诀候诊。阳脉为心阳外开,阴脉为心阳不足。
(2)次以候气:扣鬼哭穴后,外劳宫穴处觉有股力量在顶指;扣蟹眼穴及天河穴处有鼓指感,是为气至。候气候脉结合起来,可资判别,气至脉至,气至脉不至,气先至脉后至等不同情况,而定阴阳虚实。
(3)候指尖发冷或发热。
4.临床意义内科、儿科及产科疾患时需诊查离经脉。
(1)小儿出麻疹,身虽热,但手指头发冷。
(2)离经脉不出井时(不达指尖),为心气虚的征候,脉大太过时,见于心脏扩大的病人。四逆者,必先见离经寒,次发展及手,厥过肘者不治。
(3)产妇分娩时指头发冷无脉,若热气及脉(动)由本节向指尖逐渐出现,待达于指端时,此时子宫口开大至少近三寸(指合身寸言),胎儿将立刻娩出。反之,离经脉久不自还,必是难产了。
(4)离经脉洪实而动甚者,慎勿投开散心气之品。证治大法详见《证治大法品》。
4.守灵脉
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二十部脉的第三部脉——守灵脉
守灵脉心为阴中之阳脏,体阳而性阴也,为君主之官,司神明,按《黄庭经》:其神名元丹、字守灵, 居泥丸之宫是也。
1.所候
本脉所候为心经,单候气不候脉。
2.切诊部位及诊法
心经与心包经同源而异出,本脉候气为主,候脉为辅。检查时用中指弹叩病人少海穴,小指则有跳动感或发麻的感觉直达指尖。
弹扣少海穴 又,候神门穴脉动如前法。 弹扣神门穴 3.临床意义第一、心经脉中所主之心为“君主之官”的心,包括思维活动在内,并非单指心脏而言。
第二、弹叩少海穴三次不应指或应指不及指尖者为心气虚。
第三、弹叩少海穴无反应时,可用鹤咀劲、鸭咀劲等点穴法开通里或神门穴。仍无反应时说明心气虚甚而难治。
本文来源:《分经候脉法》(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曲伟、刘艳辉、赵宇宁编著)一书,由峨眉临济医学分享,由中医思维+编辑整理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