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九十一、遗尿、小便失禁

经方常见疾病治症:遗尿、小便失禁

【辩证诊断】

1、肾经不升遗利寒,尻疼不寐坐不定者,皆肾中阳微也。遗者,遗尿,遗粪,尿粪已下,不自知也。惟遗精则因木滞者多,因肾寒者少。利者,下利也。寒者,足寒,背寒也。不寐者,但欲寐而寐不着。尻疼者。尾脊骨痛也。坐不定者,脊骨无力,坐则欲倒也。(温补肾阳。)此皆肾寒阳微,不能上升之故也。

2、人身肺金之气,收敛不及,则现汗多、头晕、发热、咳逆、上气、遗泄、尿多、痿软等病。收敛太过,则现恶寒、粪艰、胸闷、无汗等病。收敛不及者,木气过于疏泄;收敛太过者,火气不能宣通也。

3、肾阳虚者症见面色苍白无华,形寒肢冷,腰膝冷痛,阳痿早泄,或五更泄泻,尿多或小便失禁。舌体淡胖,边多齿印,苔白,脉沉迟。

4、瘀血搏于膀胱,州都失司,血为阴,以阴从阴,故寐即遗尿。

【辩证治则】

1、肺中冷,上虚不能治下之遗尿,用甘草干姜汤。如果遇到有昏迷的现象,要加倍用干姜。没有昏迷的现象,炙甘草要加倍的用。

2、谵语、遗尿、自汗者,阳明症,白虎汤。

3、小便数者,大便当硬:脾约证是以大便秘结,小便频数为特征,虽未言其小便失禁,但小便异常与大便秘结之关系,由此可见端倪。据报道,遗尿儿童多有便秘史,用麻子仁丸治疗有良效。

4、少阴症下焦虚寒,不能制水,所以颜色清白,膀胱像一块死肉没有用,小便根本是漏出来的。要用大剂的附子。

5、有时咳嗽小便会出来一点,在这种状况下就需要把肺强起来就可治好。枳实开是胸膈、开肺的要药,

6、茯苓甘草汤治痰饮目眩,又治咳而遗尿,腹证见心下浮躁,扑通扑通跳动,心慌,有水气。

咳而遗尿,可直接用五苓散。如果兼有气虚,加党参。

7、年龄大的人晚上小便次数多、小便失禁给西医检查说摄护腺肥大。所以老人夜尿多,肾脏功能不足的时候,可以用真武汤方。

8、尿失禁是指尿失去控制而不自觉地流出,中医认为是肾阳虚衰,致使膀胱气化无权,开合失司,只开不合。治疗时,用参附汤温阳益气,肾气得温,开合得司,其症自愈。

9、咳而遗尿:

(1)肾咳,常见腰酸背痛、小腹憋胀,排尿不畅,时尿热尿痛、面色微黑等症者,乌梅丸加五味子、车前子、怀牛膝。

(2)心肺不足,三焦气滞,常见面色皓白,言语无力,心悸气短,胸满心烦,口干,脉虚而弦滑,柴胡9克,当归9克,白芍9克,麦冬9克,党参9克,五味子9克,半夏9克,陈皮9克,青皮9克,紫菀9克,黄芩9克。

10、五苓散常用于治疗膀胱不稳定,也就是《黄帝内经》讲的“咳而遗尿”的膀胱咳、打个喷嚏也遗尿,用五苓散治疗相当有效。如果兼有气虚,加党参。

11、尿血

实症:

(1)感冒传经,溺血疼痛,桃核承气汤,或者小柴胡汤加桃仁丹皮牛膝。

(2)治心经遗热,淋秘割痛,小便点滴不通,虚烦不眠,或昏睡不醒,或舌咽作痛,或怔忡懊,宜导赤饮(导赤散),加炒栀连翘丹皮牛膝。

(3)治肝经遗热,淋秘割痛,小便点滴不通,少腹满,胁肋刺痛,口苦耳聋,或则寒热往来,宜龙胆泻肝汤,加桃仁丹皮牛膝郁金。

(4)治心与肝而不愈者,当兼治其肺。人参泻肺汤去大黄加苦参治之(人参三钱、黄芩三钱、栀子三钱、枳壳二钱、甘草一钱、连翘一钱、杏仁三钱、桔梗二钱、桑皮三钱、苦参三钱、薄荷一钱);清燥救肺汤(人参一钱、甘草一钱、黑芝麻一钱、石膏二钱、阿胶一钱、杏仁一钱去皮尖、麦冬二钱、炙枇杷叶一片、冬桑叶三钱),加藕节蒲黄亦治之。

虚症:

(1)溺出鲜血,如尿长流,绝无滞碍。血尿之虚证,与女子崩漏之证无异,宜用四物汤加减治之:

A、肝如郁火者,加丹皮炒栀子柴胡阿胶芥灰;

B、心经血虚火旺者,加黄连阿胶血余;

C、脾气虚寒。不能摄血者,四肢清冷,脉微迟,面黯淡,加鱼鳔黄人参艾叶黑姜甘草五味治之;

D、房劳伤肾,加鹿胶海螵蛸发灰散治之。

(2)肺阴虚,不能制节其下,以致尿后渗血者,兼气逆痰咳口渴等证,人参清肺汤主之(人参三钱、阿胶二钱、地骨皮三钱、知母三钱、乌梅三枚、炙甘草一钱、大枣三枚、桑白皮三钱、粟壳一钱、杏仁三钱)。

(3)肺阳虚,不能治下,则必有遗溺足冷,水饮喘嗽之证,甘草干姜汤治之。

12、风引汤专门除热瘫痫。热瘫痫跟一般的中风不一样,中风有两证--寒跟热。百分之九十都是寒症,10%才是热症,在《黄帝内经》里面说:寒则缩,热则纵。

(1)寒症的人,手和脚是弯起来的,扳他扳不开。好不容易扳开了,他又回来了,这就是寒。但是这种情况也有属热的,要看病人的其它状况,比如舌苔、脉速、痰色等。参见风引汤中瘫痪、半身不遂、手指蜷缩 案例。

(2)热症,手脚没有拘挛起来,没有力量握拳。这就是热,就是纵。

13、尿床多见于小儿。肾主二阴,司开合。司开合之功能为肾阳所主,肾阳不足,尿床为开合失司。阳亢阴虚,均可引起开合失调。

(1)多梦尿床,因阳亢所引起者,可用桂枝龙骨牡蛎汤加阿胶,以滋阴潜阳。

(2)无梦尿床者,可用四逆加人参汤回阳益阴。

【辩证比较】

1、(1)甘草干姜汤:厥逆、口干;唾涎沫、尿频、遗尿、手足冷等。

(2)甘草干姜汤加茯苓、白术则为甘姜苓术汤(肾着汤),以从腰至脚重度发凉、尿频而量多为应用指征。

(3)甘草干姜汤加白术、人参则为人参汤,用于具有食欲不振、食后胃胀满、口中唾液积聚、尿频而量多、大便软溏等症状,而有手足冷者。

【经典回顾】

《伤寒》:

1、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面垢,谵语;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厥冷,遗尿;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2、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息必鼾,言语难出。若发汗者,小便不利;若被下者,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3、太阳病一日,反烧瓦熨其背,而大汗出,火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故欲小便不得,反呕,先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鞭,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金匮》:

1、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营卫不利;营卫不利,则腹满胁鸣,相逐气转,膀胱营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矢气,虚则遗尿,名曰气分。

2、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溺,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3、问曰:上焦寒,善噫,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下焦寒,即遗溺失便,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久则愈。

《黄帝内经—素问》:

1、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为五入。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弱,胆为怒,是为五病。

2、帝曰:六腑之咳奈何?安所受病?岐伯曰: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肺咳不已则大肠变之,大肠咳状,咳而遗失。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咳状,咳而失气,气与咳俱失。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此皆紧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3、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忧思,痹聚在心;淫气遗溺,痹聚在肾;淫气乏竭,痹聚在肝;淫气肌绝,痹聚在脾。诸痹不已,亦益内也。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

《黄帝内经—灵枢》:

1、六府气,胆为怒,胃为气逆哕,大肠小肠为泄,膀胱不约为遗溺,下焦溢为水。

《黄帝外经》:

1、少师曰:心肾之离合,膀胱之得失如此乎?岐伯曰:膀胱,可寒而不可过寒,可热而不可过热。过寒则遗,过热则闭,皆心肾不交之故也。此水火所以重既济耳。

【民间方法】

(仅供参考而已,大部分只对特定情况有效。真正治疗或除根请认真阅读临床指导等内容)

1、小便失禁(尿急、控制不住):公鸡肠二副,洗净晒干,放锅内炒黄,磨成粉,用黄酒送服,每次10克,一日三次,服完即愈。忌姜、辣。

2、成人遗尿:白纸一张,秘铺席下,待遗尿后将纸晒干,炒脆,磨成粉,用黄酒送服,一次即可,严重者再用一次即可。

3、小儿遗尿:猪尿泡一个,洗净,加白胡椒20粒,煮烂分两次吃完,一日一个,连用5个,特效。忌鸭肉、冬瓜、梨。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