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写作入门的3把钥匙:结构、风格、可读性!

美国作家卡波特认为:跟绘画或者音乐一样,写作也有其光影、透视的法则。也就是说,写作并不是一件泛泛而谈的事情,它也有其自身内在的规结构和规律。

在如今的社会中,我们逐渐发现写作这项技能,对于我们来说,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当中都变得越来越重要。当然,在这里我们更多的是指具有说明性质文章的写作,并非小说这类虚构性文章的创作。

写作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加有条理的逻辑性思维,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节省自己与他人的时间成本。但是我们很多人却对于写作这件事无能为力,甚至找不到头绪。

李敖说:妓女不需要靠性欲来接客,作家不应该靠灵感来写作。虽然写作没有捷径可走,但却仍有方法可寻。对于写作,我们都应该找到一把得门而入的钥匙,而不是一味地迷信灵感。

本文从文章写作的“结构”、“风格”、“可读性”三个方面,给出几条写作原则,或从中收获什么写作技巧呢?

结构

如果把一篇文章看作一套房子,词汇是砖头,语法是钢筋,那么逻辑就是整体的框架。一篇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的文章,一定其严谨缜密的逻辑结构。

关于优化文章的逻辑结构的5个建议:

1)、遵从“自上而下”的写作顺序

2)、拆分文章的观点与内容

3)、巧妙地使用转折词语

4)、合理安排观点的出场顺序

5)、整合主题相似的事物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说明性的文章不是悬疑类的小说,你不需要在开头设置悬念,更不要和读者玩“我有一个秘密”的游戏。因为这样很容易使读者疲劳,产生厌烦情绪,继而放弃阅读。所以,最好的做法是开门见山,在文章开头就告诉读者你想要说什么。我们应该做的,是引导读者阅读下去,而不是逼着他阅读。

作为文章的作者,在写之前你应该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些什么内容。所以,将这些内容进行合理拆分,将主题相似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叙述,然后想好它们要以什么样的顺序出现。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使用一些转折词,比如:“首先;最后;但是……”进行连接与过渡。它们除了可以提示作者自己的写作方向外,还可以起到提醒读者注意自己阅读速度的作用。

做好这些,一篇文章的结构,我们也就构架清楚了。

风格

词汇与段落:精简准确、拆分长句

木心先生说:“我十二万分地爱你,就不如,我爱你”,这就体现了文章字句精简的重要性。精炼简洁的文字可以传达出不容小觑的力量,让读者直接感受到作者心中的真诚。

普利策奖的创办人约瑟夫·普利策曾说:简短的展示以便他们阅读,清楚地展示以便他们欣赏,如画般地展示以便他们记忆,最重要的是,准确地展示以便他们被光明指引。

不能够准确地展示,正是我们很多写作初学者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在写作的过程中,使用准确的词语进行准确的叙述,而不是泛泛而谈。因为模糊词的大量出现,是会弱化文章主题的。

有些人写作的时候,喜欢写一些很是艰涩的文字以及十分“漫长”的句子,以为这样会显得作者很有水平。但其实,短句才是真正蕴含着更多能量的一方。写作时注意拆分自己的长句,将其简化变短而不失去原有的意味,对于作者来说也是一项挑战,但却十分值得。

例证:准确具体、个性化

好作品与普通作品最大的区别,在于你是否使用了准确具体的例证。

准确具体而又个性化的例证,可以让读者一下子获得对你所说事物的感性认知,并且很容易给人留下印象。就像你在写简历时说自己善于处理与他人之间矛盾,直接这么写就不如简短地举个例子加以证明,这样更容易在面试官的脑中留下印象。

氛围:积极、非正式化

文章的氛围其实就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所使用的语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积极的和消极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就我们大多数的文章写作而言,积极的非正式的写作是比较被提倡的。使用积极的词语可以让读者有一个更为愉快的阅读体验,传达出正能量;非正式的语气可以拉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让读者想要读下去。

可读性

一篇文章,除了内容以外,文章的排版也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在我们进行碎片化阅读的时候,对于文章排版的要求就更高了。假如在你坐在地铁上,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一篇不错的文章。可点进去一看,却发现密密麻麻的全是字,字与字之间没有一点缝隙,你会怎么做?很大概率上,你会直接退出,因为这实在太考验读者的阅读耐心了。

所以,想要增加文章的可读性,我们还需要注意排版的问题。设置合适的字间距、页边距、段间距等,给文字周围增加更多的空间。并且,在该加粗的地方加粗,在并列的地方前使用项目符号……将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突出,以方便读者阅读下去。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准确精炼的标题和提要,引导读者进行阅读。

而且在写文章的时候,其实没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倚马可待、文不加点。修改,是几乎所有人都需要经历的一个环节,不管你写得好与不好,都需要经历将砂砾打磨成“珍珠”的一个过程。而你的文章也会在经过一遍一遍的修改与润色之后,大大增加它的可读性。

写作不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可也不太难。想要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作家,你需要更多艰辛的努力与体悟。但想要得门而入,在日常写作这件事上学会一定的技巧与方法。让日常写作变得更加简单高效有逻辑,从而真正方便我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

【看名家,读例文】

豆角鼓

毕淑敏

  有一个在幼儿园就熟识的朋友,男生。那时,我们同在一张小饭桌上吃饭。上劳动课的时候,阿姨发给每人一面跳新疆舞用的小铃鼓,里头装满了豆角。当我择不完豆角筋的时候,他会来帮我。我们就把新疆铃鼓称为“豆角鼓”。

  以后几十年,我们只有很少的来往,但彼此都知道对方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里愉快地生活着。一天,他妻子来电话,说他得了喉癌,手术后在家静养,如果我有时间的话,他妻子略略停了一下说:“通话时,请您尽量多说,他会非常入神地听。但是,他不会回答你,因为他无法说话。”

  第二天,我给他打了电话。当我说出他的名字后,回答是长久的沉默。我习惯地等待着回答,猛然意识到,我是不可能得到回音的。我便自顾自地说下去,确知他就在电线的那一端,静静地聆听着。自言自语久了,没有反响也没有回馈,甚至连喘息的声音也没有,感觉很是怪异。

  那天晚上,他的妻子来电话说,他很高兴,很感谢,希望我以后常常给他打电话。我答应了,但拖延了很长的时间。也许是因为那天独自说话没有回声的感受太特别了。后来,我终于再次拨通了他家的电话。当我说完“你是XX吗?我是你幼儿园的同桌啊……”我停顿了一下,并不是等待他的回答,只是喘了一口气,预备兀自说下去。就在这个短暂的间歇里,我听到了细碎的哗啦啦声……这是什么响动?啊,是豆角鼓被人用力摇动的声音!

  那一瞬,我热泪盈眶。人间的温情跨越无数岁月和命运的阴霾,将记忆烘烤得蓬松而馨香。

  那一天,每当我说完一段话的时候,就有哗啦啦的声音响起,一如当年我们共同把择好的豆角倒进菜筐。当我说再见的时候,回答我的是响亮而长久的豆角鼓声。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