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戈宝栋:禰衡考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禰衡的姓是“禰”,而不是弥。作为姓氏是禰。我过去也是写为弥衡的,后来经高人指点,我才明白。我看陈大濩先生演出的“打鼓骂曹”,他一出场的走步子,两臂略微外撇,有些吊儿郎当的样子。我心想陈先生上台,一向都很认真,今天怎么啦?后来听他自己讲,禰衡是个“狂生”他不同于其他正生,他有点玩世不恭。他的撩袍的手势都与别人不同,是右手两个手指提着衣襟上场的。这是由于他的个性。他不同于其他正生那样。要处处体现他的“狂”性。后来我查了禰衡的史料。发现他被后来的黄祖所杀,时年才27岁。可想他在“骂曹”的时候,还要早几年。实际上也只有20出头。其实还是个青年。这样我就可以理解了他的“狂”源了。

他可能读了一些书。这种经历我们年轻时也有过体验。我在那个时候也是也过“挥斥方遒”的时期。那时我非常自信,认为自己的眼界所及的范围,世界就这么大。尚不知道天高地厚。当以后,碰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才知道我的见识太浅了。因此我想二十来岁的禰衡可能真的有那种狂妄的劲头。但是敢于面对曹操这样大人物面前,口吐狂言,也是出类拔萃的人物了。换了我,也是不敢的!但是出于这种年龄是有可能。如果年龄在四十岁以上,或许就不大可能了。京剧的行当,禰衡属于“老生”,应该是四十岁以上的成人了。但是从史料上看,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有可能会有这样的狂妄劲头的。而陈大濩先生那种以“狂”处着眼来塑造禰衡这个人物,是有道理的。在他的理解中,禰衡并不能作为一个完美的正面人物来塑造,我认为是有道理的。

李玉声对我说鼓套子的功夫在左右手力度要均匀。因为人们长期的习惯。右手的力度高于左手,所以两手的力度不一样。所以鼓声不均匀。要练得两手均匀,鼓声就“脆”。于此见功夫。陈大濩宗余派,他的唱法不同于流行的杨派。此戏完全是陈先生教的。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