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对穴治痛显奇效


  治痛对穴是指二个穴位相配同时使用,具有较好的治痛作用。而如果把二个穴位单独使用,治痛作用则不强,或者没有治痛作用。

  以下治痛对穴介绍,非常实用,留着吧,紧急时你一定用得着。

合谷 —— 太冲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镇痛、镇静、镇痉,疏肝利胆的作用。

  合谷、太冲,合称为“四关”,且均为原穴,前者属手阳明大肠经,后者属足厥阴肝经。五脏有疾,取之十二原。肝与胆相表里,太冲疏肝利胆,清利肝胆湿热,理气止痛;合谷调和气血,气调痛止。

  合谷配太冲,一阴一阳,一气一血,一上一下,一手一足,重在调气调血,通畅经脉气血,对人体气机不畅,经脉气血不通有明显的效果,不通会痛,也会出现郁滞的情况。

  “面口合谷收”,合谷穴可以治疗头面部的病症。合谷配合太冲穴,还可以调节人的情绪。

  注意事项:

  孕妇忌用。三阴交穴和合谷穴,具有催产下胎的作用。所以孕妇尽量不要去刺激这个穴位为好。

  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予较强的刺激。

内关 —— 足三里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健脾和胃,宽胸理气,降逆止呕,宁心安神的作用。

  内关为心包经的输穴,又为该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与阴维脉相通,宽胸理气之功为主。而足三里为胃经之合穴,合治内腑,疏通中焦气机,健脾和胃止痛。

粱丘 —— 公孙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解痉止痛、健脾和胃的作用。

  粱丘为胃经的郄穴。郄穴是经脉之气深居之处,治痛作用最强。公孙为足太阴脾经输穴、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它的别出分支,入腹络于肠胃。所以实证的胃肠道疼痛的患者,取此穴更为适宜。

支沟 —— 阳陵泉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疏肝理气,清除肝胆之湿热,通调腑气的作用。

  支沟为三焦经输穴,可疏通三焦气机,通调腑气。阳陵泉为胆经合穴,又是八会之一的筋会,可疏肝利胆通调少阳,清泄肝胆湿热,特别对胆道疾病,有其特殊之功。

外关 —— 悬钟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疏通三焦之郁热,泻肝胆之火,通调经络之气的作用。

  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之络穴,又是八会之一,通于阳维脉,有清热解毒之功。悬钟为足少阳胆经之输穴,还是八会穴之一的髓会,主要为清泄肝胆之郁火,通调肝胆之气机,对胆囊和胆管均有其特殊的作用。

气海 —— 三阴交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通调下焦气机,调冲任补肾涩精的作用。

  气海为任脉之输穴,为一身元气聚集之处,本穴能助全身百脉之沟通,凡气之所至,血乃通之,所以本穴有调气活血之功。三阴交乃足三阴之交会穴,调理肝脾肾三经气机为主,善治下焦湿热,兼以健脾补肝益肾,调理冲任。

合谷 —— 内庭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泻胃火,降呕,化积滞,理气止气止痛之功。

  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具有清热利咽,消炎止痛的作用。内庭为阳明胃经荥穴,具有清热 泻火作用。所以胃肠二经之热,本对穴有清泻之功。如对风火牙痛及口腔粘膜糜烂的病人,取本对穴,针用泻法,可起立竿见影之效。

中脘 —— 足三里

  功用:二穴相配具有升清降浊,健脾和胃,消积导滞,行气止痛的作用。

  中脘为胃的募穴,又是八会穴之腑会。滑伯仁曰“太仓,一名中脘。”意为胃之纳水谷的仓库,所以它是调理中焦之要穴,治疗胃病的必用穴。足三里为胃经的合穴,“合治腑病”,为胃病患者远端循经取穴之一。

中渚 —— 足临泣

  功用:二穴相配可疏肝胆之气滞,解少阳之郁热。

  中渚为手少阳三焦经脉气所注,足临泣为足少阳胆经脉气所注。在经居半表半里,其症可见寒热往来,口苦,胁痛;在脏为胆,胆与肝相表里,胁肋为肝之分野,肝脉布两胁,所以本对穴治疗肝胆疾病引起的胁肋疼痛,效果非常显著。

人中 —— 委中

  功用:二穴相配可醒脑开窍,安神定志,通经和络止痛。

  人中为督脉的输穴,位于口鼻之间,口通地气,鼻通天气,天地相通,窍开脑醒,督通络畅。委中为足太阳膀胱经合穴,在舒经活络,行气活血,善治腰痛。腰为肾之府,足少阴肾经之气,由内踝上行至膝、腘内侧,折向腘中央,二经于委中穴相会,太阳下行,少阴上行。

膻中 —— 内关

  功用:二穴相配可宽胸理气,强心安神,通胸阳,止心痛。

  《素问·灵兰秘典论》谓“膻中为臣使之官。”以说“膻中者君主之宫城也。”心者君主之官,说明本穴与心的关系甚为密切,为心包络募穴,也是八会穴之气会,调气之功较强,凡气病有之甚佳。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宽胸理气,温通心阳。

鱼际 —— 复溜

  功用:二穴相配可清热泻火,生津止咳。

  治痛范围:1、咽喉肿痛,由于肺阴不足,水津不能,咽喉干燥疼痛。2、咳嗽引起的胸痛。

外关 —— 后溪

  功用:二穴相配可疏风清热,调气止痛,通经和络。

  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输穴,亦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维脉,主治三焦邪热,疏风解表,和解表里,散寒清热。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输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所以本对穴可治疗以热痛为主的头痛,而后颈小肠经为所过之外,对肩胛上、颈椎部位的疼痛,效果较好。

印堂 —— 合谷

  功用:二穴相配可和络止痛,疏风清热,宣通鼻窍。

  印堂为经外奇穴,实居于督脉上,有宣通阳气和络止痛之功。“面口合谷收”,说明合谷对头面部疾病的治疗有其独到之处。二穴相配,疏风泄热之功相得益彰。

归来 —— 三阴交

  功用:二穴相配可通调下焦气机,行气止痛,利湿消炎。

  归来虽为阳明胃经输穴,但与女子输卵管的位置靠近,所以二穴相配对治疗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效果非常明显。

太溪 —— 太冲

  功用:二穴相配可平肝降压,补肾泻肝,调气止痛。

  太溪与太冲均为原穴,前者属肾经,后者属肝经。王冰“肾脉与冲脉并下行,循足,合而盛大,故曰“太冲”。凡肾阴不足,肝阳偏亢所出现的疼痛,均可用之。针刺时太溪用补法,太冲用泻法。

阳谷 —— 侠溪

  功用:二穴相配可清热泻火,消肿止痛,通经和络。

  阳谷为手太阳小肠经火穴,侠溪为足少阳肝经荥水穴。根据五行学说,“水克火”,所以临床应用本对穴时补侠溪、泻阳谷。

足三里 —— 三阴交

  功用:二穴相配可健脾和胃,行气止痛。

  足三里为阳明经合穴,本经由头到足为降但足三里一穴为降中有升。三阴交为脾经之输穴,又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由足至脾为升,但三阴交一穴升中有降。阳不降则阴不能升,阳之降,阴之引也,阴之升,阳之伸也,这样一升一降,维持升降平衡。升清除浊的功能得以正常。

曲池 —— 上巨虚

  功用:二穴相配可清热 利湿,行气止痛,制止泻痢。

  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上巨虚为其下合穴,“合治腑病”,所以本对穴善治大肠诸疾,针后能消炎止痛,清热 利湿,改善肠道的蠕动功能。

风池 —— 昆仑

  功用:二穴相配可疏通经络,以少阳、太阳经为好,祛风解表,明目益聪。

  风池为足少阳肝经与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阳维、阳跷脉的交会穴,所以偏正头痛均可取之。又是眼部疾病治疗要穴。对降低眼压有较好的作用。昆仑治头痛为远道取穴。

头维 —— 列缺

  功用:二穴相配可祛风止痛,解表祛邪。

  头维为阳明胃经的输穴,一般针刺时向后沿皮刺1.5寸,列缺是手太阳肺经的络穴,又是八脉 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所以可以治胸腹部疼痛,一般向上斜0.5-1.0寸。

命门 —— 委中

  功用:二穴相配可补肾益精,舒筋活络。

  命门是生命之门,有助阳固精,强壮之功。本穴属于全身补穴之一,没有泻的作用,通常 用灸法为主。委中属全身泻穴之一,没有补的作用。这样一补一泻互用,虚实腰痛均可用之,委中以刺血为主。

中渚 —— 后溪

  功用:二穴相配可舒通经络,调和气血。

  中渚与后溪相配,对治疗颈椎综合症所引起的疼痛感和后颈部侧不灵活,有其特殊的作用。但针刺时必须注意,使针感向上传导至肩部效佳。

百会 —— 涌泉

  功用:二穴相配可引阳下行,平息肝阳。

  涌泉为肾经井穴,肾水涵养肝木,如肾阴不足肝阳偏亢,发为头昏眩晕,头痛易怒,用涌泉有“病在脏取之井”之意。百会为手、足三阳经和督脉之交会穴,本穴属补穴,与涌泉泻穴同用,一补一泻,补不恋邪,泻不伤正。

少商 —— 厉兑

  功用:二穴相配可清热利咽,消肿止痛。

  少商一般采用点刺出血。厉兑针1分。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