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不难治,我用老村医一“奇方”,祛风散寒,经4000余位患者临床运用后,我总结:对症施方,才是真正的“看家本领”!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其发病年龄多在50岁左右,故而又有“五十肩”之称,也称“漏肩风”。
中医认为肩周炎多由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所致。
针对肩周炎辨证大致可分为风寒湿痹、气血两虚、肝肾亏损、筋骨损伤等类型。
调理从祛湿、补气养血、养肝肾、活血通络、理血止痛等方面进行。
从而达到活血通络、理气止痛的目的。
说到这里,我回想起25年前,我下乡义诊,结识了村里一位老村医,他调理肩周炎很有一手,十里八村的人都慕名前来。
有天,他把这张方组给了我。
威灵仙、羌活、桑枝、姜黄、当归、鸡血藤、白芥子、防风、黄芪、伸筋草、甘草。
我说:这可是您的“看家本领”,就这么给了我,不合适吧?
老村医说:哪有什么本领不本领的,真正的本领不再纸上,而在心里,在头脑之中,你若是不能灵活运用,给你也是白给。
从那之后,这张方组陪伴我到至今,凡是风湿寒邪引发的肩周炎,我均用此方加减。
如今正值冬季,是肩周炎的高发季节,同时患有肩周炎的患者在冬季病情也会加重。
前段时间,后台读者留言找我问诊,那就是个多年的肩周炎患者。
林先生,37岁。自述患肩周炎3年,只能吃药维持,一到冬季病情就加重,晚上疼得更厉害,甚至疼的说不出话。
据他自述,几天前买肉,往楼上抬的时候累着了,一直疼到现在。
尤其肩周围关节疼的厉害,两只手根本不敢动,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听完情况后,我让他发了一张舌苔给我。
观察他舌质淡、舌苔白的舌象,我有了思路。
综合上述情况来看,这明显是风寒湿邪引发的关节炎。
尤其,一冬季,寒邪更盛,及其容易侵入体内,从而引发疼痛。
而舌体淡胖,苔白,明显说明体内阳气不足,本身阳气就不足,无法温煦全身,便会更加容易患感风寒之邪。
而这时,调理须得以祛风散寒、止痛为主,把透进骨缝里的寒邪给扣出来,机体自然恢复。
于是拟方:威灵仙、羌活、桑枝、姜黄、当归、鸡血藤、白芥子、防风、黄芪、伸筋草、甘草加减。
不到一个星期,林先生的疼痛感逐渐减轻,双手可以适量活动。
加减用药一个月,林先生机体恢复,疼痛感消失。
下面来讲一下方中原理吧!
威灵仙辛散走窜,性温通利,通行十二经,功在祛风除湿,通经活络,为君;
姜黄辛苦而温,能外散风寒,内行气血,行于肢臂而通血脉,为臣;
佐以羌活、桑枝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止痛;
当归、鸡血藤、黄芪益气养血、活络止痛;
防风善走全身以祛风胜寒,解痉止痛。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全方共奏祛风湿、通经络、止痉痛,专对风湿寒邪导致的肩周炎起到缓解!
如今天气越来越冷,我深知,会有大部分人要遭受肩周炎的困扰,希望这个方组,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