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病很有意思,发病率高,治疗时思路不对,则效果很差;辩证准确,则效如浮鼓。
希望大家一起来总结交流,从理、法、方、药几个角度来讨论。(任之堂主人)
天天治疗的最多的就是颈肩腰腿痛,但让我真的说说自己的体会,还是得好好想想。 总的 治则:“驱风寒”、“和气血”、“壮筋骨”,早期益气化瘀利水,晚期益肾温经通络。 基本方:葛根桂枝汤,其中葛根20g,桂枝10g,白芍30g,同时在辩证的基础上,不同的证型,合用相应的方药。 1.痹证型:即风寒侵袭,症见头颈肩背和四肢疼痛,痛有定处,喜热恶寒,颈部僵硬,活动受限,后颈部可触及到条索状物和压痛点,上肢沉重无力,伴有头沉、胸闷、纳呆等症状,舌质正常或发黯,舌体或有齿痕,脉沉迟或弦滑。 治法:祛风散寒通络, 方药:桂枝附子汤或黄芪桂枝五物汤+蠲痹汤加减 2.气滞血瘀型: 症见:头颈肩背及四肢麻木、刺痛、痛有定处,拒按,夜间加重,伴有头晕眼花,视物模糊,失眠健忘,惊惕不安,胸闷胸痛,烦躁,面色不华,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多细涩和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疏通经络 方药:化瘀通痹汤加味。 2.眩晕型: ①肝阳上亢者,治以平肝潜阳通络,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此型多合并高血压,需要时加大剂量怀牛膝。 ②气血亏虚,老年患者,症见头项酸痛不适,肩臂麻木不仁,少寐多梦,自汗盗汗,头昏目眩,心悸气短,面色少华,女性患者每于后症状加重,或经期紊乱,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通络 方药:归脾汤加减 ③痰湿中阻者,症见头项强痛,肩臂酸胀不适,肢体沉重,伴有头重脑胀,胸脘满闷,苔白腻,脉沉滑。 治法:化痰利湿通络 方药:温胆汤加味 3.痉证型:治以益气养血,舒筋通络,方用黄芪地龙汤合葛根桂枝汤加减。 4.痿证型(脊髓型颈椎病):有肾虚的症候,治疗益肾温经通络,方用桂附地黄汤。 加减:①明显椎间盘突出者,加五苓散; ②增生明显者,加骨碎补,鸡血藤,木瓜,秦艽等; ③头晕甚者,加半钩车夏石(即半夏,钩藤,车前子,夏枯草,生赭石),厚朴,猪苓等; ④上肢麻木困痛者,加复方桑枝汤,三虫,土鳖虫等; ⑤颈肩周围疼痛者,加活络效灵丹,痛甚者,加大剂量川草乌,细辛和油炸马钱子。 (wyhongfe2010) 看了前面战友的发言,我谈谈个人感受。 本人每年有近350天坐诊,要么看病号伏案开方,要么上网与同行交流,顺便也码字,时间长了颈部活动时,就感到咔咔作响,但头并不昏,脖子也不僵。偶尔不注意,脖子受了寒,就会感到僵硬疼痛,用按摩器揉一揉,吃一付发汗的药,很快也就好了。 对于此病的治疗,通过自身体会和许多患者的临床验证,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点:颈部劳损为前提。 长期的坐姿不当,或者长期颈部劳累以及睡觉枕头不适,均可以导致颈部劳损,这是颈椎病发病的前提,也即是内经所云的“正气不足”。 第二点:湿邪停留为里 内经病机十九条云:“诸痉项强皆属于湿”,在没有受寒的外因下,颈椎出现僵硬,多属于湿邪停留于颈部所致。至于为什么湿邪停留,这与前面一条颈部劳损有密切关系。湿邪为患,往往并非单纯湿邪,有时夹有痰,有时夹有淤,但一定必须明确,湿邪才是关键。 第三点:寒性收引为表 太阳膀胱经受寒,出现葛根汤证,项背僵几几,此为表证,运用葛根汤发汗解肌即可。 对于颈椎病的治疗,首先看有无表证,有表证则需解表,表证不解,妄用补养肝肾的治疗方法,反而使表邪留恋不解,很难治愈。其次,在排除表证后,以解肌除湿为总体治疗法则,有痰者佐以化痰,有瘀者佐以活血,随证加减;同时配合手法按摩或者热疗,三五天就可以较快达到临床治愈。最后,临床症状消失后,如果患者希望进一步治疗,就需要补养肝肾,扶助正气,颈部才能进一步得到修复。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颈椎病就算彻底治愈,患者平时也要注意颈部的锻炼,不要过度劳累,同时准备一个符合颈部生理曲线的枕头,也很重要。 (任之堂主人) 从少阳论治颈椎病(转)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化,引起的神经、血管、脊髓等受压所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的统称。中医治疗此病,多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肾虚血瘀,气虚血瘀,痰瘀互结、外感风寒血瘀。肾虚血瘀型多用六味地黄加活血药或右归饮加活血药治疗,气虚血瘀型多用补阳还五汤类方治疗,痰瘀互结型多用化痰药加活血药治疗,外感风寒血瘀型多用葛根汤加活血药治疗。无论哪种类型基本都加用葛根一药。 自我行医以来,遇到此种病患者无数,多久治不愈,痛苦异常。我亦按上述证型辨证论治,或加或减,或几型并作一型,结果获效者寥寥,治愈者几无。多年来,我反复探索,上下寻求,亦没有突破。如此苦闷多年,几乎也认为此病疗效一般,对于攻克此病,失去了信心。甚至认为中医对此病的治疗,同西医一样,无能为力。 后来,精研《伤寒论》,渐渐对少阳病有了新的认识,这里不做探讨,可以参考我论述的《伤寒论》中有关少阳的理解。对少阳病的新认识,加速了我对颈椎病中医治疗的进程。此病除颈椎病表现外,往往还兼有少阳病症状,只是患者不以为然,医者忽视罢了。比如:咽干、口苦、头目晕眩、手足冷、胃不好、疲乏无力、眼干眼涩、耳鸣耳聋、不欲食、脉象弦等等等等。于是,我认为此病与少阳有关。再根据其他兼症,比如头沉、失眠多梦、胆怯易惊、心悸、呕吐泛恶、胃脘嘈杂、脉象滑等,认为此病应与痰湿有关。于是,我创立了一个方子:柴胡汤合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加减,开始试用于临床。 不想,用之临床,效果非凡,常常三到五剂药即获效果,三周左右症状消失。大喜过望,赞我中医实非等闲!《黄帝内经》有云: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果非虚语。欢庆之余,不敢保守,特将此方献给诸中医同仁,以备临床试用,以解患者苦痛。其方具体如下: 柴胡30克 黄芩15克 半夏20克 党参15克 炙甘草15克 茯苓15克 陈皮15克 莱菔子15克 白芥子10克 苏子10克 生姜3片 大枣6枚 失眠多梦者,加枳实10克 竹茹10克 远志10克 石菖蒲10克 胆南星10克 阳明有热者,加生石膏30——90克 大柴胡汤证者,用大柴胡汤换小柴胡汤,余药不变。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阳明有热的石膏症,具体有:头昏蒙不清者,多眠者,烦躁者 身热体温不高者,易汗者,口干舌燥者,口渴者,大便不畅者,失气臭者,脉滑有力者,不一而足,全在医者临床自见。只要见上症之一者,生石膏一药但加无妨,绝无弊害。 此方的应用要点必见少阳证、痰湿证、脉象弦滑,或有少阳证而脉象只滑者,此种脉象药后滑减,弦象必出。当然,医者治病,不可胶着,切莫执此一方而应百病。不过,此型患者较多,故用之多效矣。 下面是我临证中摘取的两例病案,一并参考。 案例一: 王宁,男,37岁,河北省安平县张傲村人,患颈椎增生,多方治疗无效。现症:脖子处不能平躺,项背强几几,双臂疼,易汗,头蒙沉不清,咽干咽阻,口干舌燥,口苦,多梦,脉象弦滑有力。诊断为:少阳阳明合病兼痰湿。 处方:柴胡30克 黄芩15克 半夏20克 党参15克 炙甘草15克 茯苓15克 陈皮15克 莱菔子15克 白芥子10克 苏子10克 生姜3片 大枣6枚 加枳实10克 竹茹10克 远志10克 石菖蒲10克 胆南星10克 生石膏40克 五付 水煎服 一诊即诸证大减,又服五付,基本无症状,再服五付诸证消失而停药。 案例二: 赵淑兰,女,47岁,河北省安平县野营村人,两臂两手麻木,晨起尤重,头不清楚,自述有颈椎增生,心下胀满不舒,热则烦躁欲奔,失眠多梦,脉象弦滑迟有力。诊断为:大柴胡汤合痰湿、生石膏证。 处方:柴胡30克 黄芩15克 半夏20克 枳实15克 芍药10克 大黄10克(后下) 茯苓15克 陈皮15克 莱菔子15克 白芥子10克 苏子10克 生姜3片 大枣6枚 加竹茹10克 远志10克 石菖蒲10克 胆南星10克 生石膏40克 十五付症状完全消失,停药。 另,葛根汤治疗外感风寒、津液不足型颈椎病尤确效,临床我曾用此方治愈两例,几年后遇到患者,说未曾复发,足见仲景方治病,药证相应,无不效者。 (zych1976) |
上一篇
恶露不止古方治验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