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生物学评论》(Biological Reviews)杂志刊载的一项新研究[1],夏威夷大学太平洋生物科学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发现强有力证据,表明地球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已经开始,而人类要为此负责。
地球形成于距今45.4亿年前,最早的生命至少在37亿年前已经出现,地球上后来出现的所有生命都可以追溯到那时的最后共同祖先(LUCA)。通过基因分析,科学家识别出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一组355个基因来自于最后共同祖先。
科学家估计,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地球上总共演化出了多达50亿种生物,而如今的地球上估计只存在1000万个物种,这意味着多达99.8%的物种已经走向灭绝,幸存下来的物种只是极少数。
虽然地球在过去数十亿年里都是一颗宜居的星球,但不同时期的地球气候、温度、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都所变化,每个时期都会出现新的物种,而无法适应新环境或者气候剧变的物种会走向灭绝。
据统计,在过去6亿年里,地球上发生过大约25起大大小小的物种灭绝事件。其中五起最为严重,让地球生命一度遭受灭顶之灾,深刻影响了地球生命的进化历程:
(1)奥陶纪-志留纪物种大灭绝事件。地球的第一次物种大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4.45亿年前,当时地球气温骤降,形成了巨大的冰川,导致海平面急剧下降。后来又因为火山和缺氧原因,导致全球迅速变暖。由于这样的气候剧变,最终让85%的物种消失。
(2)晚泥盆纪物种大灭绝事件。第二次发生在3.75亿年前,当时植物开始在陆地上大量繁殖,加速陆地上的各种元素进入水体中,引发水体富营养化,使得水体严重缺氧,75%的物种走向灭绝。
(3)二叠纪-三叠纪物种大灭绝事件。第三次发生在2.5亿年前,这次是地球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物种大灭绝事件,灭绝了当时超过95%的物种。此次事件的起因被认为是超级火山大爆发,二氧化碳、甲烷大规模被排放到大气中,全球气温大幅升高。很多物种无法适应这种气候剧变,纷纷走向灭绝。
(4)三叠纪-侏罗纪物种大灭绝事件。第四次发生在2亿年前,其原因可能与大规模地质活动有关,二氧化碳浓度和全球温度再次变高,海洋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而酸化,结果灭绝了当时80%的物种。与早期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大型动物大都走向灭绝,恐龙主宰了陆地。
(5)白垩纪-古近纪物种大灭绝事件。第五次发生在6500万年前,原因被认为是一颗巨型小行星(10公里宽)撞上地球,巨大的爆炸让大量尘埃进入大气中,笼罩了整个地球,遮挡阳光,导致气温骤降,结果造成78%物种走向灭绝,非鸟类恐龙就是在这期间从地球上消失。
这五次物种大灭绝事件都发生在人类出现之前,它们都是由自然现象引起。在人类出现之后,尤其是最近几百年,人类进入了工业化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改变,这或让现在的地球开始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也就是全新世物种大灭绝。
此前一些科学家认为,目前灭绝物种数量的增加只是一种生物多样性危机,这并不意味着第六次物种大灭绝。这些科学家一般会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来支持这样的观点,认为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与地球过去物种的平均灭绝速度(背景速度)基本是一样的。
但在这项新研究中,科学家指出这份红色名录存在严重的偏见,里面收录的大都是哺乳动物、鸟类这样的脊椎动物,对无脊椎动物的研究很少。要知道,脊椎动物只占地球上动物物种的不到3%,所以通过这份红色名录来推测物种灭绝速率存在巨大偏差。
为了得到较为准确的物种灭绝速率,关键是要考虑到无脊椎动物,比如昆虫、水母等。由于无脊椎动物个体大都很小,而且数量又庞大,分布广泛,想要对它们展开大规模研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是它们长期被忽视的原因。
科学家结合此前的各种研究数据发现,在过去500年里,已知灭绝物种的数量估计有20万个,占已知物种的比例高达10%,而不是此前认为的0.04%,这个速度大大超过了背景速度。由此可见,我们可能确实正在见证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开始。
人类是如今地球上的主宰物种,在人类向大自然无止境索取的过程中,或引发了新一次的物种大灭绝。人类活动不但破坏了动植物的栖息地,而且也改变了地球气候,这些变化都有可能会加速物种的灭绝。地球生物圈是一个有机整体,如果物种大量灭绝,对于人类来说无疑不是什么好事。
参考文献
[1] Robert H. Cowie, Philippe Bouchet, Benoît Fontaine, The Sixth Mass Extinction: fact, fiction or speculation?, Biological Reviews, 2022, DOI: 10.1111/brv.12816.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