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最早记录在《神农本草经》下品,原文记录:“味苦,辛,寒,无毒。主寒热瘰、鼠、头疮、破症、散瘿、结气、脚肿、湿痹。轻身。一名夕句,一名乃东。生川谷。”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植物形态有了较详细的描述:“原野间甚多,苗高一、二尺许,有细齿,背白多纹,茎端作德,长一、二寸,穗中开淡紫红色花,一穗有细子四粒”。并引《唐本注》云:“此草生平泽,叶似旋覆,首春即生,四月穗出,其花紫白,似丹参花,五月便枯,处处有之”。引《图经本草》曰:“夏枯草,生蜀郡川谷,今河东淮浙州郡亦有之,冬至后生,叶似旋覆,三月、四月开花作穗,紫白色似丹参花,结子亦作穗,至五月枯,四月采”。从这些资料考证,古代夏枯草的品种和现时全国各地大多数地区药用情况吻合。但是古代也有一些混乱品种存在或误载。如北宋寇宗爽《本草衍义》云:“草,今又谓之郁臭,自秋便生,经冬不瘁,春开白花,中夏结子,遂枯”。到了清道光十三年,药学大家杨时泰在他的著作《本草述钩元》说到:“寇氏误为莞蔚,不知莞蔚有臭味,且夏枯草先枯而有子,莞蔚后枯而无子,明是两物”。
历史上首次对夏枯草从形态学上描述是从唐代的《新修本草》,说到:“此草生平泽,叶似旋覆,首春即生,四月穗出,其花紫白似丹参花,五月便枯,处处有之”。这些外观描述,特别是“五月便枯”个字,基本符合夏枯草的特征。宋代《图经本草》对夏枯草的形态特征描写更为准确,曰:“夏枯草,生蜀郡川谷,今河东、淮、浙州郡亦有之,冬至后生,叶似旋覆;三、四月开花,作穗紫白色,似丹参花;结子亦作穗。至五月枯,四月采”。金元时期,由于统治者的文化差异中医药被逐渐轻视,造成夏枯草在该段时期内研究不多,逐渐被人遗忘。明代早期朱橚著的《救荒本草》所收载的夏枯草经判断为筋骨草。到明代兰茂时期的《滇南本草》,所收载夏枯草为硬毛夏枯草,在云南省境内常视作地方习用药材入药。明末清初刘若金在《本草述》所记载夏枯草亦为夏枯草或山菠菜。民国时期《新本草纲目》所述夏枯草为金疮小草。现代夏枯草是专指唇形科夏枯草的干燥果穗。
二、夏枯草的临床应用
1.半夏治疗失眠
半夏因阴而生(因为半夏是从夏至开始生长,而夏至一阴生)。夏枯草在夏初得至阳而长,(夏至后即枯,秉纯阳之气,得阴气则枯)。
所以《本草纲目》说:“夏枯草为夏至后即枯,盖禀纯阳之气,得阴气则枯”。这两个药在临床常被称药对,是交通季节,调摄阴阳治疗失眠的常用药。明代盛寅《医学秘旨》中说:“盖半夏得阴而生,夏枯草得阳而长,是阴阳配合之妙也”。清代邹澍在《本经疏证》说到:“通阴阳……治不眠”。两药相配,寒温并用,具有交通阴阳,促使阴平阳秘的作用。同时也暗合人体营卫运行规律,所以治疗失眠才会效佳。
当然用这个药对治疗失眠仍需要临床辨证。从上面的文字资料我们得知,这两个药物主要调节阴阳的一个枢机。临床针对不同病因治疗给药,或者单用这两味药,或者对这两味药从计量上加减变化,或者添加不同的药物进行搭配,都是我们临床取得良好疗效的前提。如当今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先生亦擅长用二者配伍治疗失眠,并自拟半夏枯草煎,基本方由姜半夏、夏枯草各12g,薏苡仁60g,珍珠母30g组成,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颇著。
2.多用于肝阳实热证
因夏枯草性偏寒凉,入肝肾二经。所以对于由肝火引起的症状效果理想。(如果是偏肾阴虚原因引起的虚火瘰疬,需要夏枯草配合二至丸或者六味地黄丸系列)如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陈鼎祺氏报道,对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用夏枯草1000克,煎三次去渣,加适量蜂蜜熬成膏。早晚各一勺,温开水冲服,可以使其血压稳固在正常范围之内(可惜报道没有介绍服用的具体时间)。也有孙清泉氏等报道,对高血压患者68例先用常规降压药使其降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再用夏枯草(晒干、每日50—100克),文火煎汁,日两次,坚持六个月。后经两年随访,只有两例停西药半年复发,其余均正常,合病症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3.散瘰疬
在《神农本草经》夏枯草的功能主治介绍中,第一个功能就是“治寒热瘰”。唐容川对这位药的解读为:“此以时为治之药,夏枯草生于冬末,长于三春,正得水木之气,遇夏则枯,因木当火令,其气退谢,故可以退肝胆经之火。””所以临床夏枯草是散瘰疬要药。有多篇报道夏枯草或者单味药,或者随证加减。对于急性乳腺炎有良好效果。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杜惠兰教授对于肝火郁热的乳腺增生善用夏枯草、蒲公英这一对药,来清厥阴血脉之热,散少阳瘰疬结节。也有报道夏枯草对前列腺增生效果也不错。
另也有学者报道,生药(夏枯草)大量30克以上,一般连续5到7天,对肝炎效果也不错。
不过个人观点,因为夏枯草性味苦性寒,临床治疗中病即止。否则苦寒败胃,伤了中焦土气,得不偿失。所以夏枯草这味药在临床还是大有作为,我们需要加大力度去深入研究它。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