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拉的两面夹击
作者|碧落清遥
责编|Thomas
刚果(金)是非洲的重要国家(又称“民主刚果”),总面积234万平方公里,排名非洲第二位、全球第十一位,总人口超过9000万。
▲刚果(金)的国土形状很“奇葩”
与庞大的国土面积相比,刚果(金)的海岸线少得可怜。从广阔的内陆走向海洋,刚果(金)的国家轮廓逐渐收紧,到达大西洋岸边时,国土南北跨度从最宽处的2100公里收紧到36公里,是国土南北最窄处。
虽然刚果(金)是沿海国,但海岸线只有区区37公里。
▲狭窄的出海通道
过度狭窄的出海口让刚果(金)临海国家的名号有些名不副实,全国最大的港口是刚果河口的一个河港。大西洋岸边的海港规模小,吞吐量有限,在对外经济交流的过程用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
刚果(金)的出海口两端,被安哥拉本土和安哥拉的飞地卡宾达省“夹击”。与安哥拉相比,刚果(金)面积是安哥拉的近2倍,人口是其近3倍,但海岸线长度仅为安哥拉的2%。
如此别扭的边境线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又给安哥拉和刚果(金)两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一、刚果河往事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人的故乡,虽然在近代饱受灾难,但生活在这里的黑人也创造过灿烂的文化。刚果河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第一大河,广阔的流域内土地肥沃、资源富足,刚果王国就诞生在刚果河下游。
▲刚果河是非洲的重要河流
公元10世纪,刚果河口地区出现了早期的农业社会,为封建王国的出现奠定了经济基础。到14世纪末,刚果酋长叶尼米·卢克吉将大量松散的部落统一起来,建立了刚果王国。而刚果王国的西边就是浩渺的大西洋。
▲刚果王国
1483年,一支葡萄牙船队来到刚果河口。指挥船队的迪奥戈·康派遣船员溯刚果河而上,第一次接触到了刚果王国。
葡萄牙人的目标是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他们将刚果王国看作是航路上的合作者。到16世纪初,两国间已经建立起良好的外交和贸易关系。欧洲的武器装备、基督教信仰一同进入刚果王国,刚果上自国王下到臣民大都成为了虔诚的基督徒。
▲刚果王国的位置
16世纪末,葡萄牙人征服了紧邻刚果王国南方的一众班图人部落,开辟葡属西非殖民地(安哥拉)。为了扩大在非洲的势力范围,葡萄牙人开始入侵刚果王国。
双方的角力断断续续持续了3个世纪,直到1857年,葡萄牙人赢得最终胜利,迫使刚果王国沦为葡属西非的附庸。
葡萄牙征服刚果王国的同时,其他欧洲国家也在19世纪掀起了新一轮瓜分非洲的狂潮。他们已不满足于占领沿海地带,各国纷纷派出探险队,以考察之名将手伸进了非洲内陆。
▲刚果王国沦为附庸
1874年,英裔美籍记者亨利·斯坦利在《先驱报》《每日电讯报》的资助下,率队从刚果河上游溯流而下,考察这片被欧洲人称为“最后未知领域”的地区。
刚果河干流长度4700公里,流域面积达414万平方公里,流量仅次于亚马逊河居全球第二位。刚果河流域覆盖了刚果盆地,这里有仅次于亚马孙雨林的全球第二大雨林。
1877年8月,斯坦利的探险队抵达刚果河口的葡萄牙哨站。探险队在考察过程中折损了200多人,但斯坦利已经摸清了刚果河的真实面貌。
▲斯坦利探索刚果河
斯坦利清楚,刚果河下游及出海口地区被葡萄牙人控制,但中上游及广阔的内陆腹地均未被占领。他向英国政府报告了这件事情,希望获得资金支持。
英国的殖民势力遍布全球,占领刚果河流域对英国人来说并不是第一要务,斯坦利的消息没能获得英国政府的重视。
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对此却很有兴趣。比利时1830年刚从荷兰获得独立,错过了第一轮殖民非洲的热潮,利奥波德二世希望斯坦利能帮助他在非洲建立殖民地。在比利时的资助下,斯坦利重返非洲,沿着刚果河开辟了22处商站,成功让比利时人挤进了瓜分非洲的“餐桌”。
▲利奥波德二世
随着刚果河的面纱被揭开,列强围绕刚果的争夺日趋激烈。法国派出海军军官布拉柴考察刚果河,占据了河流下游西岸的大片土地。英国表示本国探险家利文斯通最早探寻刚果河流域,英国人更有发言权。葡萄牙实力弱小,但早在4个世纪前就来到刚果河口,肯定也要在这里分一杯羹。
为了调和殖民国家间的矛盾,新兴强权德国组织了一次国际会议,商讨列强在刚果及周边的利益划分。英法实力雄厚,谁都不想刚果落入对方手中。
▲瓜分非洲
比利时国王见缝插针,在德国等国的支持下,以保证英法等国在刚果内陆贸易权益为诱饵,使英法承认刚果盆地为比利时国王私人领地。
比利时国王在刚果河流域建立“刚果自由邦”,他进一步提出“刚果自由邦需要出海口”,但通往海洋的刚果河下游被葡萄牙控制的刚果王国所拥有。
在英法德的压力下,葡萄牙被迫将刚果河下游的大片土地及出海口的37公里海岸线划给比利时。刚果自由邦向西伸出一只“手臂”,葡萄牙在西非的殖民地则被拦腰切断。
▲人造出海口
二、铁路与河流
比利时人虽然获得了通往大西洋的海岸线,但他们离海洋贸易却很远。刚果盆地虽然资源丰富,交通设施却极为落后。刚果河虽然河面宽阔,在入海之前却有连续的大型瀑布切断河道,存在巨大的地势落差,航运价值大打折扣。
▲金沙萨的下游就是大型瀑布,切断了航路
比利时人的统治中心设在大西洋岸边的博马,刚果内陆的货物要运送到博马,需要走刚果河运输到下游的利奥波德维尔(今刚果民主共和国首都金沙萨)。换成人力或畜力后,越过上百公里瀑布区到达博马,货物在这里重新上船,沿着刚果河通向海洋。
▲利文斯顿瀑布群切断了航道
柏林会议结束后,刚果河流域的广大地区仍被当地土著部落所控制。利奥波德二世派出探险队与军队深入刚果腹地,设立大量哨所和据点,血腥镇压当地黑人的反抗。
控制刚果自由邦全境后,为了提升贸易效率,比利时决定在金沙萨到博马之间修建一条铁路,将刚果自由邦和海洋连接起来。
▲连接海洋的铁路线
铁路设计全长366公里,于1890年动工,工程由殖民地官员阿尔伯特·提斯负责督造。
铁路要穿越水晶山、姆波佐河等地质构造复杂地段,修筑难度极大,工程一直持续到1898年才竣工。由于医疗条件极差,大量黑人劳工死于天花、痢疾或过度疲劳。
▲提斯
铁路修通后,比利时人开始大肆掠夺刚果盆地内丰饶的物产。大量矿产、象牙、橡胶、木材被运出刚果,博马因畸形的商业贸易而繁盛一时。更靠近货物集散地金沙萨的马塔迪的货运量直线上升,这是斯坦利在1879年建立的一座小河港,到20世纪初超越博马成为刚果第一大港。
血腥的掠夺为比利时国王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仅1896至1905年,利奥波德二世本人就从刚果殖民地获利7100万比利时法郎,而这造成的后果便是刚果河流域的橡胶林几乎被采尽,殖民地人口减少了近一半。
▲物资被运出刚果
比利时国王对刚果自由邦的垄断性统治引来了欧美各国的反对。利奥波德二世在1908年同意由比利时政府接管刚果自由邦,成立比属刚果。
1914年,葡萄牙将刚果王国并入葡属西非殖民地。被比属刚果出海口隔开的那部分土地成为葡属刚果,虽然面积只有0.8万平方公里(约半个北京市),不及葡属西非总面积的1%。但在行政关系上,葡属刚果和葡属西非等级相同。
▲葡属刚果成为飞地
葡萄牙人对葡属刚果的关注度不高,反倒是邻近的法属刚果(今刚果共和国)对这里产生了深远影响。葡属刚果在经济上更依赖法国,当地90%的人口讲法语,葡萄牙的印记被抵消得可以忽略不计。
葡属西非和葡属刚果走上了不尽相同的发展道路,葡属刚果虽小,但当地人不认为自己跟葡属西非(安哥拉)是一家人,这成为葡属刚果居民希望独立建国的历史原因之一。
▲新格局
三、出海之困
1960年,比属刚果和法属刚果先后获得独立。两国简称都是刚果,为了在名称上加以区分,习惯上在国名后冠以该国首都的第一个字。比属刚果首府为金沙萨,独立后被称为刚果(金)。1965年蒙博托通过军事政变上台,开启了长达32年的独裁统治。
刚果(金)独立后,南方的安哥拉(葡属西非)还在坚持斗争。为了强化对西非殖民地的管控,1956年葡萄牙将葡属刚果和葡属西非置于同一总督管理之下,葡属刚果由于体量太小,在行政上逐渐附属于葡属西非。
1975年,葡萄牙承认安哥拉独立。原葡属刚果的独立派趁机在第一大城市卡宾达宣布建立卡宾达共和国,不承认自己是安哥拉的一部分。
▲安哥拉独立派
卡宾达人认为自己最早属于刚果王国,即便在殖民时期也是和安哥拉平起平坐的两块殖民地。两地的民族、语言都不尽相同,安哥拉人闹独立的时候,卡宾达人并没参与,葡萄牙无权把自己当作拼多多百亿补贴被送给安哥拉。
卡宾达的诉求引来了邻国刚果(金)的关注。上世纪70年代正处于冷战高峰期。执掌安哥拉的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在独立战争时得到了苏联等国的支持,独立后安哥拉迅速倒向苏联。刚果(金)属于美国阵营,蒙博托毫不犹豫地支援卡宾达的武装组织,帮助他们对抗安哥拉政府军。
▲蒙博托
除了向美国表忠心外,蒙博托还有自己的小算盘。尽管卡宾达面积狭小,但却拥有近百公里的海岸线,首府卡宾达市是一座天然良港,可停泊十万吨级轮船。卡宾达外海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超过10亿吨,足以让任何国家垂涎欲滴。
刚果(金)从比利时人手中继承了37公里的海岸线,虽然首都金沙萨到第一大港口马塔迪的铁路仍在运营,但马塔迪只是一个河港,吞吐能力显然无法与海港相比。如果支持卡宾达取得独立,卡宾达的港口便可为刚果(金)所用。
▲刚果(金)希望卡宾达独立
蒙博托最终失算了,卡宾达实力太弱,除了对安哥拉政府军发动不疼不痒的游击战外,根本无力把安哥拉人逐出卡宾达。
1991年冷战结束,安哥拉的战火逐渐熄灭。蒙博托多年倒行逆施的统治早已把刚果(金)搞得乌烟瘴气。国家经济建设止步不前,大量出口创汇的矿产和其他物资到头来都成了官吏们的私人收入。
1997年蒙博托被推翻,刚果(金)陷入内战之中。邻国卢旺达、乌干达、安哥拉等国纷纷派兵进入刚果(金),国家被搞得四分五裂。受战乱影响,马塔迪港的吞吐量大降。到2002年3月马塔迪港卸载量降至最低,当月码头只卸载了1.57吨货物,不及90年代正常水平的万分之一。
连年的战争致使刚果(金)的贸易方式发生了变化,铁路运输愈发重要。殖民时期,刚果(金)基本建成了东、南、西、北四大铁路干线互不统属的铁路布局。独立至今,刚果(金)维持了这一局面。
▲刚果(金)交通运输图
目前刚果(金)的交通运输大都依托铁路布局,其对外贸易路线主要分为东、南、西三个方向。
在东方,刚果东线铁路将矿产运输到与坦桑尼亚的边境,再通过公路、航空等方式运往坦桑尼亚的港口城市达累斯萨拉姆,整个运输过程大约需耗费三周时间。
▲以铁路为基础的交通线(绿线)
西线铁路是刚果(金)唯一连接港口的铁路,除了金沙萨-博马线,还有一条博马-切拉线(长140公里)。西线铁路与刚果河河运联系紧密,刚果河干流与支流可通航总里程超过1.5万公里,干流中1745公里航道连通北方中心城市基桑加尼与首都金沙萨。
货物从上游顺流而下,在金沙萨装上火车直抵马塔迪。内战结束后马塔迪人口也有所恢复,如今维持在30万左右。
▲通往马塔迪的列车
2003年刚果内战结束后,刚果(金)政府通过世界银行提供的170万美元贷款,对马塔迪港进行了维护升级。如今的马塔迪港区面积1.6平方公里,共计11个泊位,最大水深10米。
刚果(金)计划将马塔迪的年吞吐量提升到140万吨,这个数量与中国的大型港口难以比拟(例如2020年青岛港吞吐5.4亿吨),但对刚果(金)来说已实属难得。
刚果(金)南线铁路长1645公里,货物通过铁路运输到伊莱博后,再通过河运运输到首都金沙萨,从金沙萨将货物装上西线铁路运送到马塔迪港出海。这条跨度长达2800公里的运输线受内战影响,今日该通道年运输量仍不足百万吨。
▲南线通道
除此之外,刚果(金)还将一部分货物输往邻近的安哥拉、赞比亚等国,但总量有限。
2003年刚果内战结束后,刚果(金)的小卡比拉总统在当年就制定了国家重建的《行动纲领》。关于交通运输行业,《行动纲领》中写道“将制定交通运输政策和行动计划的框架文件,解决金沙萨市和全国其他城市的交通运输问题,完善航标,确保刚果水域通航畅通,实现机场现代化,修复全国的铁路”。
▲小卡比拉
近20年过去了,纲领中的内容得到落实的少,绝大多数仍停留在纸面上。
除了马塔迪港外,刚果(金)在37公里的海岸线上还拥有博马、巴纳纳等几座港口。博马曾是比利时人的殖民中心,如今人口约20万,一部分附近地区的货物经由该港运出。
▲刚果(金)下游的主要港口
巴纳纳规模更小,仅有少量刚果(金)海军船只停泊在这里。这几座港口设施不足,吞吐量十分有限,刚果(金)绝大多数的海运贸易还是通过马塔迪港完成的。
▲莫本谷港
2019年9月,由中国中铁七局三公司负责施工的马塔迪外港——莫本谷港完工。
项目总造价3.87亿人民币,港口设计年吞吐量12万标准箱,建成后将进一步巩固马塔迪港刚果(金)第一大、西非第六大内河深水港的地位。
▲刚果(金)出口的大多是矿产
刚果(金)出海通道的形成源于比利时人的殖民统治,其短促的海岸线是殖民者互相利益妥协的结果,这种先天不良深深影响着刚果(金)的发展。
刚果(金)凭借着马塔迪港连通海洋,但刚果(金)领土辽阔,由于铁路系统落后,东部的大量货物只得通过邻国港口出口。如今的刚果(金)尚未进入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西方国家将其看作廉价的矿车,其国内也是民兵武装遍地,武装冲突时有发生。
▲刚果(金)首都
长期作者|碧落清遥
历史资深爱好者
责任编辑|Thomas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环球情报员主编
—(全文完)—
本文系
「环球情报员」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