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刚刚对乌克兰发动了全面入侵。」
乌克兰外交部长德米特罗·库莱巴(Dmytro Kuleba)在推特上这样写道。
二战以来少有的全面战争,正式爆发。
2022年2月24日,吸引世人关注一个多月的俄乌危机,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演变为战争。
而在这场战争与危机背后,受到最直接威胁的,除了乌克兰的无辜民众之外,还有一方,那就是:
欧洲的能源供应。
这也是俄罗斯敢于开战的最大底气。
01 俄乌危机和绿色协议俄乌危机中,最重要的势力有三方,俄罗斯、乌克兰和欧盟。
欧盟在苏联解体后,一直想将东欧国家纳入到自己阵营之中,即「北约东扩」。
而此前,俄罗斯和欧盟这两大势力虽有矛盾,但俄罗斯的经济却相当依赖欧洲,因而与欧盟之间发生冲突时,往往还能比较克制。
然而,这种情况在过去几年逐渐发生了变化,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天然气。
欧盟与俄罗斯之间有数条天然气管道。过去,欧洲较为依赖从乌克兰管道输入的天然气。但在克里米亚危机后,俄罗斯开始试图用新的管道来取代乌克兰的地缘位置。
这些新的管道,就包含2020年开通的土耳其溪管道和北溪2号管道。
2021年9月,工人们庆祝北溪2号管道的建成。
图片来源:Sputnik Meedia
如果乌克兰的天然气地位被取代,那么乌克兰手中没有能源这牌,自身安全也会成为问题。这也是乌克兰后来一方面想要加入欧盟,另一方面又要自强的深层原因之一。
不过,俄罗斯虽然攥住欧洲的能源,但反过来说,欧洲也攥住了俄罗斯的经济。
欧盟每年从俄罗斯进口的60%以上都是能源,主要包括石油、煤炭和天然气,这也是俄罗斯经济的支柱。仅在2016年,石油和天然气的收入就占俄罗斯政府预算的36%,而欧洲吸收了俄罗斯75%的天然气和60%的石油。
全球探明天然气储量示意图,俄罗斯拥有世界最大天然气储量。
图片来源:Wikipedia
如果欧洲不再从俄罗斯进口,那对俄罗斯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但问题在于,欧洲目前已经高度依赖俄罗斯的能源,因为相比从世界其他地方进口能源,从俄罗斯进口是最方便、廉价的。
这也是俄罗斯敢于放手一搏的自信之一。
而给了俄罗斯另一个自信的,就是欧盟为了应对全球变暖而提出的「欧洲绿色协议」(European Green Deal)。
这个协议规定了在2050年以前要在能源中减少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取而代之的,是生物能源、核能和其他清洁能源。
各类能源在欧盟绿色新政预期的占比变化,从2000年到2050年。
图片来源:Bruegel/ECFR based on European Commission (2020)
从表面上看,这份协议似乎对俄罗斯不利,它意味着欧盟逐渐会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但实际上却恰恰相反。
原因是,这份协议虽然规定了2050年要达到气候中和,但在2030年以前,欧盟主要减少的是煤炭,而这期间会更加依赖石油和天然气。也就是说,在短期内,欧盟对俄罗斯的依赖只会更多而不会更少。
另外,长期来看,欧盟恐怕也离不开俄罗斯。
根据绿色协议,到2050年,欧洲需要建设大量的核电站,而全球核电站目前约有70%由俄罗斯和中国的公司建造(俄罗斯又占其中一半以上),只有2%是由美国建造。如果这种局面在未来依旧如此,俄罗斯对欧洲的影响只会更大。
具体到每一件事上也是这样。2022年俄乌危机,俄罗斯决定在冬季将危机升温,也是因为冬季是欧洲最需要俄罗斯天然气的季节。而欧盟作为回应,在2022年2月终止启用北溪2号的程序。
这充分说明俄乌危机这一地缘危机已经和能源、气候密不可分。
而欧洲绿色协议,从来不只是一个环保倡议,而是一开始就带有政治色彩。
02 绿色协议如何引起地缘震荡时至今日,碳中和、气候中和、净零排放等等词汇已经成为时代热词。
21世纪以来,世界已经达成一个基本共识:全球气候变暖已经迫在眉睫。
全球变暖所带来的不只是温度升高,也意味着海水升高、陆地变小、一些物种灭绝、人类活动改变等后果。
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持续上升,如果上升六米将淹没地图上红色区域,这些地区包括了当今地球上几乎所有最大的城市。如果不阻止这一进程,预计在2200年海平面将比现在升高1.5米到3.5米。
图片来源:Wikipedia
为了阻止全球变暖的脚步,改善环境,就必须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5年的《巴黎协定》、欧盟在2019年末推进的「欧洲绿色协议」,都是寻找这条道路的尝试。
然而,在全球变暖完全改变人类生活之前,应对全球变暖的尝试却很可能首先改变了世界。俄乌危机就是一个鲜活的案例。
2019年12月的时候,欧盟开始推进绿色协议,并预计在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与实现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从此,气候中和、碳中和、净零排放等词语开始传入全世界,响应的国家不在少数。
欧洲绿色协议包含的要素非常多,有饮食、出行、工业生产、纺织业等等。
图片来源:Water Europe
气候中和的目标其实比碳中和更为激进,后者只是减少碳的排放,而前者则首先要求所有温室气体都要净零排放。净零排放就是指排放量和清除量平衡,换句话说,就是排除多少,就吸收多少。气候中和要求,在所有温室气体都净零排放之外,还要考虑到其他对气候的破坏,如辐射效应等。因此,气候中和是非常高的目标。
与之相比,2015年的《巴黎协定》对各国没有强制约束力,更像是表达一种「期望」。2019年时任美国总统川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更使这一协议的约束力受到损害。
川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的讲话。
图片来源:CNN
而绿色协议包含非常详细的目标,具体到各个领域。想要实现协议的目标,就势必要从各个领域发起革命,重塑每个领域的生产方式。由于现实中欧盟的能源和产品多为进口,这项协议在实质上成为对全世界其他各国的要求。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欧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整体与美国、中国相若。如今,欧盟是80多个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而相比之下,美国却只是2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
欧盟成员国占全球进出口贸易市场总额的16%,也是能源、制成品和服务的最大进口市场之一。另外,欧洲每年的碳排放只有世界的10%,如果「绿色协议」只是对于欧洲自己的要求,那么对全球气候实际上没有太大影响。
所以,「绿色协议」一旦制定,欧盟对各个领域的商品需求会逐步改变,而那些为欧洲提供能源和产品的国家则会受到巨大影响。
这种以环境问题为主导,重塑世界格局的事情,可以说是破天荒头一遭。欧盟自己也无法预料未来这一协议会对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
比如,过去纺织品制造是造成环境污染和碳排放的一个主要源头。每一件牛仔裤的生产都要一万多升水,其纤维也由各类造成环境污染的化学原料构成,最终的命运也是被焚烧和填埋,持续地造成污染。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采用更加清洁的材料,用动物、植物和人身上的天然材料去制造。而且,在运输的过程中仍要避免碳排放,就必须使用电车,而电车的电也不能是通过火力发电得来的,必须使用核能或其他能源产生的电。
整个过程完全重设,就要求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所改变。
同样的例子还有食物的生产,同样重量的牛肉的碳排放量是羊肉的两倍多,是鱼肉的十几倍。这是因为养牛需要大量的食物,处理牛的粪便也会排放大量的碳,运输、包装和最后烹饪都需要排放更多的碳。想要改变这种情况,最粗鲁的方式是减少对牛肉的摄取,或者改变这个过程中的碳排放,和纺织品同理。
各类食物的碳足迹比较,其中黄色部分为运输、贮藏等排放,绿色部分为生产时造成的碳排放。
图片来源:Our World in Data
「绿色协议」的政策领域范围很广,从农场到餐桌、从工厂到住所、从公路到森林,通通都要制定相关政策来进行改变,而这每一项都与全球有关,也就必然造成地缘政治的根本变化。
除了俄罗斯与欧洲的地缘政治会发生根本转变,其他地区也同样受到影响。
03 全球正在卷入绿色革命如前所说,欧洲绿色协议致使欧盟在短期内更需要俄罗斯。但俄罗斯也要未雨绸缪,为欧盟未来减少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做准备。
早在2016年,俄罗斯就取代了沙特阿拉伯,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这并非因为俄罗斯的原油质量更好、价格更低,更多是因为政治因素。
俄罗斯2016年原油出口的地区对比,其中大部分出口到欧洲,很小一部分出口到亚洲和大洋洲。
图片来源:EIA
如果欧洲不断减少进口,俄罗斯就更需要中国。
2018年,俄罗斯每天向中国输送140万桶原油,占俄罗斯石油出口的25%以上。2019年末,西伯利亚天然气管道开通,使得俄中能源交易更为密切。
欧洲不只是将俄罗斯推向中国,也在将自己推向中国。
欧盟倡导的能源转型,归根结底需要进口足够的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和电动汽车等等。想要制造这些必需品,就需要大量的矿物和金属。
中国过去十多年一直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占有新的矿场。比如在刚果金的19座钴矿中,有15座目前都归中国企业拥有或提供资金。这些被开采的钴,会被用于延长锂离子电池寿命,存在于每一辆电动汽车和手机之中。
2018年全球钴矿储量和产量的分布,刚果金既是全球钴储量最高的国家,也是产量最大的国家。而目前中国已经购买了大部分的矿场进行开采。
图片来源:YANG Huipeng, WANG Wei. Global Cobalt Resources Status and Exploitation Trends[J].
此外,中国目前是稀土资源的主要供应国,虽然这种资源作为战略筹码的能力有限,但在短时期内仍不容易被替代。
而且,中国虽然积极响应,并提出碳中和目标,但目前仍运营着3000座燃煤电厂,超过了美、欧、俄、印、日等政治体的总和。
中国的目标是在2030年达到二氧化碳排放量峰值,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也就意味着,欧盟必须努力抵消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
欧盟的各类原材料供应高度依赖中国,占比高达60%以上。
图片来源:Bruegel/ECFR based on European Commission (2017)
欧盟在面对俄罗斯和中国问题上,正在将自己放入较为被动的位置。
在大洋的另一边,气候问题正在成为美国的一个高度党派化的问题。川普曾退出《巴黎协定》,而拜登又重新回到《巴黎协定》。
由于欧洲绿色协议对汽车排放量、农业可持续的要求,美国出口欧洲的汽车和农产品会被征收碳关税。而美国也是重要的石油出口国,这对美欧关系也影响深远。
总体来说,美国对于欧盟的协议不会表现得完全支持,而会侧重于技术发展。美国虽然响应绿色协议,却对这一协议造成的地缘政治危机保持警惕,这也是美国坚决反对北溪2号管道的原因。
除了欧、美、中、俄几个最主要的政治体以外,绿色协议也将广泛影响全球地缘政治。
比如阿尔及利亚曾是欧洲第三大天然气供应商,其碳氢化合物的收入占出口的95%,可谓高度依赖能源。这已导致阿尔及利亚面临「荷兰病」,即某一领域高度繁荣导致其他领域衰落的现象。一旦欧盟不再需要如此多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阿尔及利亚将难以完成国家转型。
而随着石油、天然气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那些曾以石油、天然气发家的国家也不得不面临转型。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委内瑞拉、卡塔尔、哈萨克斯坦等国正在进入新的竞争,谁能够在变革中抓住机遇,谁就能够实现转型,那些无法顺利转型的国家则会面临政治衰败。
全球探明石油储量,传统石油国家将面对国家转型。
图片来源:EIA
「绿色协议」所倡导的对全球变暖的关心具有进步意义,但具体实施却令人不得不担忧。
在2021年格拉斯哥气候变化大会上,一些发展中国家为气候问题感到不满,认为那是欧洲国家在工业时代过度排放的结果,不应由全球埋单。在这个问题上,发展中国家很容易将欧美对气候的关注看作对自身发展的压制。
气候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容易造成「公地悲剧」的问题。正是因为环境与所有人相关,每个人都会倾向于等着别人去解决。这也是欧洲推出「绿色协议」的原因,就是让所有人都不得不被卷入这场对环境的拯救中。
然而,想法是单纯、善良的,现实却是极其复杂的。
因为人类社会太过复杂,很难以一种理念改造社会,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欧洲的「绿色革命」,已经在使世界的每一个部分都在发生变化。
从纸面上看,只是一种能源替代另一种能源,一种生产方式替代另一种生产方式而已。
但投射到现实上,是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如过去工厂倒闭造成的工人失业、过去开采的矿石降价造成的金融灾难、过去建设的建筑和物品等需要销毁带来的新的污染,以及新兴的矿场导致原住民流离失所等等问题。
这一个个具体的小问题拓展开来,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并造成整个地区的变化,最终重塑世界的格局。
想要实现一场气候目标主导的变革并不容易,这需要一个相互密切合作的国际环境,而目前的人类社会也许并未做好准备。
欧洲绿色协议将最终如何改变人类社会,没有人能回答,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改变已经不可逆地正在发生。
参考资料
Green Upheaval:The New Geopolitics of Energy. Foreign Affairs. 2021-11-30.
The geopolitics of the European Green Deal. ECFR. 2021-02-03.How green politics are changing Europe. BBC news. 2021-10-21.
Degrading permafrost puts Arctic infrastructure at risk by mid-century. Nature. 2019-03-12.
A Power Struggle Over Cobalt Rattles the Clean Energy Revolution. The New York Times. 2021-11-20.
Future projection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due to permafrost degradation using a simple numerical scheme with a global land surface model. Springer Open. 2020-10-02.
What Is Sustainable and Ethical Fashion. Bead the Change. 2020-03-13.
How the U.S. Lost Ground to China in the Contest for Clean Energy. The New York Times. 2021-11-21.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