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百余年前,严复在译介西方法学文献时,敏锐地意识到中西方语言中“法”概念上存在的重大差异:“西文'法’字,于中文有理、礼、法、制四者之异译。”当代学者普遍认识到,中文概念上的“法”限于律令等规则条文,这与罗马法等西方概念的多元涵盖性判然有别。
在价值意涵层面,中国古代“法”的概念在本体的正当性方面并不着力措意。先秦法家和部分道家论述中,“法”普遍被喻为绳墨、权衡、规矩、度量等规制工具,实证工具主义的特质突出。汉初成书的《文子·上义》提出:“法制礼乐者,治之具也,非所以为治也。”此说为史迁和班固改造后沿袭。由此以降,中国的“法”概念具有突出的实证规范性和工具性的意涵。相比而言,在罗马法的古典时期,“法”具有更强的价值意涵。罗马法虽然不注重抽象归纳、具有明显实用主义倾向,但法学家们对法与正义、法的理性、法的精神等自然法主题有所关注。同时,在实践中,古罗马法学家们将自然法注入形式法的实践中,使“法”与“正义”实现内在的统一。
中国早期文明中并非没有对法的正当性关怀。中国先人更多地将正当性的价值内涵赋予更具有涵摄力的“礼”,因为礼具有根本制度、具体规范仪节和评价人物事件标准等多层意义。可以说,罗马“法”的价值内涵,在类似时代的中国更丰富地体现在对“礼”正当性证成中,而中国的“法”则主要呈现出工具实用的价值面相。
中国传统中“法”的概念、价值意涵,相当程度上可以从法律人的角度进行解释。在特定的社会阶层和权力结构中,法律人群体所具有的地位和作用对“法”产生明显影响。在集权体制下,秦和西汉前期的法律人主要是中央司法官,他们都具有明显的官僚性,总体上是皇权的附庸。西汉中期儒学兴起后产生的士大夫阶层获得相当大的话语权,形成一定程度上可能抗衡和制约皇权的稳定力量。他们推动了礼法合流过程,在实践意义上改变了“法”的运行状况。但他们着力于建构“礼”的体系,关注点在于更广义的意识形态层面,律学只是经学的附属和延伸,未形成“法”的独立知识体系,因此也没有形成专门的职业群体。
而在古罗马,共和制和元首制前期的法律人主要包括执法官、论辩人和法学家,普遍具有贵族或骑士身份,有足够的政治影响力和知识话语权。在共和制时期,哲学家、演说家和法学家是同一群体。他们利用自己的知识优势和话语权,借助希腊的论辩术和逻辑学,将“法”打造为涵摄力丰富的概念,并在相当程度上建构起对“法”的控制权。在这个意义上,古罗马的法和法学具有意识形态的意义。
法律职业群体的形成及其权力,是社会阶层和政治权力结构的反映和结果,并进而产生对“法”的不同理解和运作方式。同时,制度形成后,基于路径依赖而产生的文化连续性,使因果要素的作用关系更为复杂。即使作为基本动因的社会阶层和权力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如果不形成颠覆性变革,法律职业群体的地位、作用及法的运行也只会产生渐变,甚至有些方面仍延续固有形态。
(摘编自王志强《中国传统中的“法”与法律人——中西早期帝国的比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严复认为中西方语言中的“法”概念上存在明显差异,西文“法”字包含着中文“理、礼、法、制”四层内涵。
B.先秦法家和道家普遍将“法”喻为绳墨、权衡、规矩、度量等规制工具,突出了“法”的实证工具主义特质。
C.中国古代的“法”没有正当性关怀,正当性的价值内涵被更多地赋予涵摄了根本制度等多层意义的“礼”。
D.秦和西汉前期的法律人主要是中央司法官,他们作为士大夫阶层的代表还没有足够的话语权以制约皇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从中西语言中“法”的概念谈起,由概念而价值意涵,进而分析原因,层层深入,脉络清晰。
B.基于中西比较的立场,文章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从不同方面比较了古代中西方“法”的差异。
C.文章引用《文子·上义》,是为了证明中国古代的“法”概念具有突出的实证规范性和工具性意涵。
D.文章详细分析了中国古代和古罗马不同时期的法律人的构成及其对“法”的影响,使论证更加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罗马法在古典时期虽然有实用主义倾向,但更看重其价值意涵而不是实证规范性和工具性的意涵。
B.如果西汉时期的士大夫阶层能着力于“法”的建构,“法”有可能成为具有意识形态意义的体系。
C.中西早期帝国对“法”的理解及运作方式的不同,是法律人的社会阶层和政治权力结构影响的结果。
D.从长远来看,文化的连续性可能比社会阶层和权力结构对法的运行和法律职业群体的影响更深远。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十九届五中全会、“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我国数字经济在疫情中逆势崛起。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推进,叠加疫情因素影响,数字经济已成为当前最具活力、最具创新力、辐射最广泛的经济形态,是国民经济的核心增长极之一。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甚至衰退的背景下,数字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有效稳定疫情冲击下的经济下行趋势,对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字经济占GDP比重逐年提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摘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
材料二
数字经济是一个内涵比较宽泛的概念,凡是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经济形态都可以纳入其范畴。在技术层面,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在应用层面,“新零售”“新制造”等都是其典型代表;在制度环境方面,包括数字经济的法规规范、规划计划等。
发展数字经济的困难是什么?以江苏省数字经济发展为例,目前面临着一系列困难,这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共性。目前全省数字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于工业、政务、交通、安防和教育等层面,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不足。各地市之间尚未形成数据联动,虽拥有区域大数据开放共享与应用试验区,但大数据开发共享平台仍然处于量少状态。虽然拥有超过6700家大数据企业,但“有高原无高峰”现象明显,缺少“引领型”的科技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自主研发出的高端产品不多。中游企业较弱,仍然存在关键技术瓶颈、产业链衔接不畅以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调查显示,2020年南京发布的1429条与大数据有关的招聘信息中,对大数据研发工程师、大数据挖掘分析师和大数据销售业务经理的极大需求,显示出产品研发、深度分析、数字营销等方面的人才供给短缺。虽然整体上江苏数字经济人才呈现净流入态势,但就长三角区域来看,上海、杭州和苏州等一线城市的综合吸引力较强,南京、无锡、常州等城市人才流失比重较高。
(摘编自张为付《数字经济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指向》)
材料三
与发达省份相比,我省数字经济发展存在以下突出问题: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在全国偏低。在数字经济总量超过1万亿的12个省份中,我省占比排名最后。制造业数字化水平不高。制造业企业数字化理念和能力不强,生产环节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程度较低,“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等问题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薄弱。创新创业氛围不浓,人工智能、区块链、新零售等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原创少。本土市场主体培育不足。我省平台型企业严重不足,缺乏像华为、蚂蚁金服、滴滴出行、京东等引领新兴业态的本土企业。数字经济人才短缺。信息技术人才总量偏少,复合型人才缺乏,高端人才引进培育不足,人才队伍结构性短缺成为制约河南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瓶颈。
(选编自高亚宾、李晓沛《“十四五”时期河南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我国数字经济逆势崛起,规模由2005年的2.6万亿元扩张到2020年的39.2万亿元,是国民经济的核心增长极之一。
B.我国数字经济2020年保持9.7%的增速,明显高于同期GDP增速,缓解了疫情冲击下的经济下行趋势,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C.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最具活力、最具创新力、辐射最广泛的经济形态,从2015年起,我国数字经济增速与GDP增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D.2015年至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由27.0%提升至38.6%,比重逐年提升,由此可见数字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和突出。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数字经济的崛起得益于新冠疫情的缓解,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持续推进,我国数字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B.数字经济涉及技术、应用、制度环境三个层面,只要是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发展的经济形态都可纳入其范畴。
C.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实现又快又好增长的新引擎,数字经济催生出的各种新业态,将成为我国经济的核心增长点。
D.江苏、河南两省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目前在国内处于落后水平,存在一系列困难,可见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6.从江苏、河南的数字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两省有哪些共通性问题需要解决?请概括说明。
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万里江山如是
李修文
①这一年,还在春节里,我便得到通知,可能的活路和生计连连被取消,和去年一样,接下来的一年里,我仍然要继续做一个废物。但是作为一个废物,我反倒说服着自己:没用的,你就认了吧。于是我干脆出了门,不知奔逃到哪里,却开始了一意奔逃。
②终于来到了黑龙江畔。终于等到了黑龙江开江的一日。这一日,天刚蒙蒙亮,沉睡的我猛然被一阵巨大的震颤惊醒,踉跄着奔到江边,只见那块最大的冰排,直直扑向了矗立于众冰之上的君王般的冰山,这可如何了得?群臣开始了救驾,全都飞奔而来,碾压着将那块冰排围住,一转眼,就将它截断为了两截。刹那间,它的死唤醒了更多的怒不可遏,一块块冰排咆哮着齐齐撞了上来,后浪前浪全都弃暗投明,成了冰排的蛮力和靠山。
③就算远远地站在岸上,寒气也一寸寸迫近了我,不仅是凉意,更是刀剑快要抵达咽喉的寒气。我定了定神,再去见证江中的造反:在数十骁将的自取灭亡之下,冰山之侧的河道终于被撞开了一条口子,好似一条长龙被电流击中,冰山脚下的江水,突然间抬起了头,一场大风从天而降,先是变成石头铸成的手臂,推动着江水,又变成万千条鞭子,抽打着江水,所有的江水都疼痛难忍,直至忍无可忍,猛然间,就像一千头狮子从水底跳跃了出来,全都站上了风头与浪尖。浪头从半空里降下的时候,黑龙江里的一切都归作了空,仅仅只在须臾之间,那座冰山,那一尊冷酷的君王,便已经片甲不留。再看那江水,绝无半点倨傲,埋着头,携带着残冰,缓缓地继续奔流,就好像它早已知道,崭新的劫难,还在看得见的前方。
④离开了黑龙江,苏州兖州,荆州霸州,失魂落魄地,我又踏足了不少地方。黑龙江总是在我眼前清晰地流淌,有一回,在河北一条干涸的河流边上我奔跑了小半夜,我的耳朵边上,巨浪一直在隐约地奔涌,就好像黑龙江已经来到了我的身边,只要我跑下去,无能之罪就会被我推开。可正在此时,我却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的人告诉我,他已经看过了我发给他的长篇小说,恕他直言,这小说就是一堆垃圾。放下电话的时候,我的耳边早就没了激浪奔涌的声音,颓然旁顾了好久,我对自己说:没用的,你就认了吧……
⑤终于来到了祁连山中。终于来到了被暴风雪围困的这一日。这一日,正午时分,紧赶慢赶之后,我终于站在了一座被铁汁般的云团罩住了大半截的山冈前。如果想要穿过这道山冈,我就必须爬上眼前高耸而坚冰遍地的达坂。先不说达坂与山冈,只说这几乎要将整个人世都掀上半空的暴风雪,爬上去哪有半点可能?而我非要穿过那道山冈不可。几天前,我接到祁连山纪录片剧组的电话。现在我确切地知道,只要穿过眼前的山冈,我便可以找见我的生计。在手机信号完全消失之前,我从电话里得知他们会派出一个同伴来引领我去跟他们会合,然而久等未来,实在别无他法了,我只能凭一己之力翻越这达坂和山冈。我拨开离我最近的雪幕,一步步爬上了达坂。就在我旁顾左右之间,一阵暴风猛烈地席卷过来,头顶上的雪幕顷刻坍塌。我心里一慌,脚底一个趔趄,直直地栽倒又直直地跌落下了山崖。
⑥实际上,在跌落的瞬间里,那句不断被我推开的话,还是在心底里死灰复燃了:没用的,你就认了吧。我的心,竟然疼得要命,我忘掉了自己的生死,深陷在了扑面而来的不甘愿当中——是啊,我不甘愿我身披着一具名叫废物的皮囊就此作别人世。所以在最后的关头,我终于手脚并用了起来,我终于将牙关咬出了血,我终于对自己说:哪怕死了也要推开那句话。
⑦是的,我推开了那句话,而且我也没有死:我被山崖边的另外一座稍微低矮的山头所接受了,而且因为它正好被达坂抵挡,几乎没有风,我的视线也就变得格外清晰。由此,我看见了我的命运:穷愁如是,荒寒如是,但是自有万里江山亦如是——跌宕也好,颠簸也好,万里江山竟然将我所有的奔逃变成了命定的去处。
⑧不管了,全都不管了,暴风和狂雪,你们暂且退后,且待我步步向前,只因为,真正的指引,已经化作了潮水,正在从山冈上朝我涌动过来。突然之间我竟然听到有人在叫我的名字——我知道,那是剧组里的同伴在叫我,我连声答应着,喉头紧缩,眼眶也模糊了。
⑨祁连山中,祁连山外,乃至整个尘世上,假如有人也如同了此刻的我,我要对他说:放下心来,好好活在这世上吧。虽说穷愁如是,荒寒如是,然而万里江山,亦如是。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描写埋头奔流的江水,借以表达“我”毫无倨傲之心、坦然面对人生劫难的心境。
B.困境不断动摇着信心,“没用的,你就认了吧”反复出现,表现了“我”的挣扎与痛苦。
C.第⑥段连续三次使用“终于”,强调了“我”此时不仅有身体的反抗更有心灵的觉醒。
D.“万里江山”既是自然世界也是情思载体,具有自然与人生两方面的内涵,意蕴丰富。
8.文章是如何描写黑龙江开江之景的?请简要赏析。
9.本文谋篇布局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流抵大石,伏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②,又折西行,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鯈鱼。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而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记其所属,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其涧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若陈筵席,若限阃奥。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揭跣而往,折竹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木,龙鳞之石,均荫其上。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得意之日,与石渠同。
逾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其一少北而东,有石山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③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城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也。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节选自柳宗元《永州八记》,有改动)
【注】①渴:指袁家渴,一条溪水的名字。②泓:深潭。水深而广。③睥睨: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B.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C.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D.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州牧,古代地方官职,唐时为州的最高长官,“牧”是管理人民之意。
B.胡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由境外传入中国,也称“交椅”。
C.夷狄,常用以称边远少数民族,东方部族为“夷”,西方部族为“狄”。
D.《永州八记》,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小石潭记》就选自其中。
1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写景视听结合:写石渠之水,听之忽大忽小,观之流动曲折;写风摇草木,观之已静,声音却从远处传来。
B.文章用一连串贴切的比喻描绘涧水中石头,“若床若堂,若陈筵席,若限阃奥”,生动地写出了水中之石的形态。
C.文章详细描写了石山的形状布局,认为其中存在人为因素,自然转入关于“造物主之有无”这一哲学命题的讨论。
D.文章中的景观美好却埋没于僻乡无人知晓,暗含着作者对自己身世遭际的感叹,寄情山水以遣怀,情曲而旨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记其所属,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2)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题吴江
刘仙伦
重唤松江渡。叹垂虹亭①下,销磨几番今古。依旧四桥风景在,为问坡仙甚处。但遗爱、沙边鸥鹭。天水相连苍茫外,更碧云、去尽山无数。潮正落,日还暮。
十年到此长凝伫。恨无人、与共秋风,鲙丝莼缕②。小转朱弦弹九奏,拟致湘妃伴侣。俄皓月、飞来烟渚。恍若乘槎河汉上,怕客星、犯斗蛟龙怒③。歌欸乃,过江去。
【注】①垂虹亭,江苏吴江长桥上。苏轼自杭州移高密时,曾与张先等在此饮酒。②西晋张翰为吴郡人,秋风吹起时想到家乡的莼羹鲈鲙,辞官归去。③古代神话传说,天河与海相通,每年八月有浮槎来往。客星犯牵牛时,就是有人乘槎至天河。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垂虹亭下江流不息,今古多少风云变化,“销磨”二字蕴含物是人非的深沉感慨。
B.上阕关联与苏轼相关的人事,风景依旧,问坡仙何在,字里行间流露出追慕之意。
C.天水相连,日暮苍茫,词人伫立其间,深感潮起潮落、人生短暂,应当及时行乐。
D.本词以唤渡开始,以过江结束,中间融抒情、写景于一炉,构思新巧,情感跌宕。
15.本词下阕是怎样抒情的?请简要分析。
六、情景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杜牧从整体上写出阿房宫的雄伟壮观后,又用“_______,_______”写出其楼阁随地势参差错落、精巧工致的建筑特点。
(2)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_______,_______”起笔,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里提到,自己求学时很多同学家境富有而自己并无羡慕之意,是因为“_______,_______”。
七、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没有美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一朵云在大人眼中可能是一团水汽,在孩子眼中可能幻化成大象、城堡乃至一个奇异世界。美育就是要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让美的元素进入孩子的世界,在中获得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_________,过去一段时间里,美育在整个教育中相对属于短板。部分学校认为音乐、美术等课程可有可无,“艺考加分”等功利思想催生了校外艺考培训机构的,但其教学存在着重应试轻素养的倾向。要纠正这些现象,还需要重新审视美育的内涵。从细处说,();从大处说,美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美育关乎孩子的成长和民族的未来,其根本目的旨在养成健全人格、涵养美丽心灵,其意义重大,需要大家高度重视不可。我们应通过的美育工作,让孩子成长为有信念、有情怀、有担当的人,成就更加丰富和饱满的人生。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潜移默化毋庸讳言蓬勃发展春风化雨
B.耳闻目睹毋庸置疑方兴未艾如坐春风
C.潜移默化毋庸讳言方兴未艾如坐春风
D.耳闻目睹毋庸置疑蓬勃发展春风化雨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在日常生活中融入美的精神就是美育
B.美育是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在日常生活中融入美的精神
C.美育是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中
D.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就是美育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美育关乎孩子的成长和民族的未来,其根本目的旨在养成健全人格、涵养美丽心灵,其意义重大,需要大家高度重视。
B.美育关乎孩子的成长和民族的未来,其根本目的在于养成健全人格、涵养美丽心灵,其意义重大,需要大家高度重视。
C.美育关乎孩子的成长和民族的未来,其根本目的旨在养成健全人格、涵养美丽心灵,其意义重大,大家非高度重视不可。
D.美育关乎孩子的成长和民族的未来,其根本目的在于养成健全人格、涵养美丽心灵,其意义重大,需要大家高度重视不可。
八、简答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在《天上的街市》中,将繁星满天的夜空,①,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美好的向往。
如果想要走进“天上的街市”,探索更遥远的深空,②。如今,作为航天领域后起之秀的中国,迎来了“天宫”空间站。虽说“天宫”空间站比国际空间站晚了几十年,③。在空间站的建设中,我国可以汲取前人的成功经验,并规避风险,同时又可以运用当下最先进的技术,这对我国占领世界科技制高点无疑是关键性的一步。
让我们来畅想一下未来的美好图景:浩瀚的太空中,远远地望去,“天宫”空间站就像是一个人类建在星辰大海中的小岛,在这个“小岛”上,有着郭沫若笔下繁星闪耀的“天上的街市”……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1.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九、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今天的中国文盲不多了,美盲却很多。教育家蔡元培说:“在嚣杂的剧院中,演简单的音乐,卑鄙的戏曲。在市场上散步,止见飞扬尘土,横冲直撞的车马,商铺门上贴着无聊的春联,地摊上出售恶俗的花纸。在这种环境中讨生活,怎么能引起活泼高尚的感情呢?所以我很希望致力文化运动诸君,不要忘了美育。”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美,犹如生活之需要阳光。美育是培养健全的人不可缺少的教育,犹如维生素之于生命。
向美而行,不是为了让少数人掌握“一技之长”,而是为了让所有青年学子在自然之美、文化之美、生命之美中追求更有品质的人生,领悟到人类精神疆域的自由、富饶、高远和博大。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我眼中的美育”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A
2.B
3.A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先秦法家和道家普遍……”错误,第二段信息是“先秦法家和部分道家论述中,'法’普遍被喻为绳墨、权衡、规矩、度量等规制工具,实证工具主义的特质突出”,可见选项扩展了范围。
C.“中国古代的'法’没有正当性关怀”错误。原文第二段开头说“在价值意涵层面,中国古代'法’的概念在本体的正当性方面并不着力措意”,可见选项表述绝对。
D.“他们作为士大夫阶层的代表”错误。原文第四段信息是“在集权体制下,秦和西汉前期的法律人主要是中央司法官,他们都具有明显的官僚性,总体上是皇权的附庸。西汉中期儒学兴起后产生的士大夫阶层获得相当大的话语权,形成一定程度上可能抗衡和制约皇权的稳定力量”,可见选项张冠李戴,混淆了概念相关的信息。
故选A。
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B.“正反对比”错误。开头段说“中西方语言中'法’概念上存在的重大差异……当代学者普遍认识到,中文概念上的'法’限于律令等规则条文,这与罗马法等西方概念的多元涵盖性判然有别”,正文主体部分分别阐释了中西方法的相关内容,有不同点,但并不能说“正反”两面对比。
故选B。
3.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更看重其价值意涵”错误。倒数第二段信息是“由此以降,中国的'法’概念具有突出的实证规范性和工具性的意涵。相比而言,在罗马法的古典时期,'法’具有更强的价值意涵。罗马法虽然不注重抽象归纳、具有明显实用主义倾向,但法学家们对法与正义、法的理性、法的精神等自然法主题有所关注。同时,在实践中,古罗马法学家们将自然法注入形式法的实践中,使'法’与'正义’实现内在的统一”,可见只是和中国比较具有更强的价值内涵,不能说更看重,结合文中“有所关注”“同时”一词分析,应该是并列关系,两相并重。
故选A。
4.C
5.B
6.①数字技术的应用领域还需扩大;②缺少“引领型”的科技企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③数字经济人才短缺。
【解析】
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我国数字经济增速与GDP增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错误。2016年差距为10.5%,而2017年差距为8.8%,2019年差距为8.3%,2020年差距为6.7%,所以差距越来越大是错误的。
故选C。
5.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A.“我国数字经济的崛起得益于新冠疫情的缓解”错误。由原文“我国数字经济在疫情中逆势崛起”可知,我国数字经济是在疫情中崛起的,所以并不是得益于新冠疫情的缓解。
C.“各种新业态,将成为……核心增长点”错误。由原文“数字经济已成为当前最具活力、最具创新力、辐射最广泛的经济形态,是国民经济的核心增长极之一”可知,数字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核心增长点之一。
D.“江苏……处于落后水平”错误。由原文“发展数字经济的困难是什么?以江苏省数字经济发展为例,目前面临着一系列困难,这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共性”“与发达省份相比,我省数字经济发展存在以下突出问题”可知,这里说到江苏和河南是在说各省数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而并不是要说这两个省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目前在国内处于落后水平。
故选B。
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目前全省数字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于工业、政务、交通、安防和教育等层面,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不足”可知,江苏省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不足。
由原文“制造业数字化水平不高”可知,河南省数字技术在制造业应用不足。
所以江苏、河南的数字技术的应用领域还需扩大。
由原文“虽然拥有超过6700家大数据企业,但'有高原无高峰’现象明显,缺少'引领型’的科技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自主研发出的高端产品不多。中游企业较弱,仍然存在关键技术瓶颈、产业链衔接不畅以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可知,江苏省缺少“引领型”的科技企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由原文“科技创新能力薄弱。创新创业氛围不浓,人工智能、区块链、新零售等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原创少。本土市场主体培育不足。我省平台型企业严重不足,缺乏像华为、蚂蚁金服、滴滴出行、京东等引领新兴业态的本土企业”可知,河南省平台型企业严重不足,缺少引领新兴业态的本土企业,并且科技创新能力薄弱。
所以,江苏、河南两省的数字经济缺少“引领型”的科技企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由原文“调查显示,2020年南京发布的1429条与大数据有关的招聘信息中,对大数据研发工程师、大数据挖掘分析师和大数据销售业务经理的极大需求,显示出产品研发、深度分析、数字营销等方面的人才供给短缺”可知,江苏省的数字经济人才供给短缺。
由原文“信息技术人才总量偏少,复合型人才缺乏,高端人才引进培育不足,人才队伍结构性短缺成为制约河南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瓶颈”可知,河南省数字经济人才短缺。
所以江苏、河南两省的数字经济人才短缺。
7.A
8.①多处使用拟人、比喻的手法,生动表现了冰排冲撞冰山、江水汹涌澎湃的气势;
②善用动词,表现了风与江水的威力,极富画面感;
③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我”的震颤和失神来突出开江之景的惊心动魄。
9.①线索安排:以“我”的奔逃路线来串联全文内容,再现一路所见的万里江山,表现“我”奔逃中起伏波折的情感变化;
②行文逻辑;以黑龙江开江和祁连山暴风雪为主要场景,表现从“启示”到“行动”的自我拯救过程。
【解析】
7.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A.“借以表达'我’毫无倨傲之心、坦然面对人生劫难的心境”错误,这一内容出自第三段,此时“我”只是从奔流江水的身上得到启示,结合第四段“我的耳边早就没了激浪奔涌的声音,颓然旁顾了好久,我对自己说:没用的,你就认了吧……”可知,作品被评为垃圾让“我”再次沉入低谷,直到经历祁连山风雪之后“我”才真正能够“坦然面对人生劫难”。
故选A。
8.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首先要找到描写黑龙江开江之景的段落,把握其特点,然后结合内容、手法分析如何展现这一特点的。
文章二、三段描写黑龙江开江之景,第二段开头“终于来到了黑龙江畔。终于等到了黑龙江开江的一日”即确定了设题的区域。
如第二段写冰排冲撞冰山,把冰山比作“君王”,把江水比作“群臣”,这是使用比喻;写“救驾”描写江水飞奔而下,用“咆哮”形容“冰排”的冲撞,用“弃暗投明”形容“前浪后浪”对冰排的阻击,这是使用比拟的修辞,凸显出冰排冲撞冰山和江水汹涌的气势之盛。
如第三段写“风”“推动”“抽打”,写“江水”“埋着头”“携带”“奔流”,这是用动词展现风和江水的威力之大。
如写“我”的感受,“沉睡的我猛然被一阵巨大的震颤惊醒,踉跄着奔到江边”“就算远远地站在岸上,寒气也一寸寸迫近了我,不仅是凉意,更是刀剑快要抵达咽喉的寒气”,“惊醒”“凉意”“寒气”,这是通过“我”的感受来侧面突出黑龙江开江场面的惊心动魄。
9.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谋篇布局特点的能力。
文章共九段文字,第一段说“我干脆出了门,不知奔逃到哪里,却开始了一意奔逃”,这是写“我”的奔逃,下文就是具体展现奔逃的路线,如第二段写“我”“来到了黑龙江畔”,二、三段写在这里看到的黑龙江开江的场面,第四段“离开了黑龙江,苏州兖州,荆州霸州,失魂落魄地,我又踏足了不少地方”,第五段说“终于来到了祁连山中”,下文就是“我”在祁连山的“奔逃”所见所感。所以这篇文章是以“我”的奔逃路线为线索,串起全篇文章,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展现了“我”的情感变化,如一开始活路生计无着,“我”说服自己“没用的,你就认了吧”,看了黑龙江开江之景后,“我”“失魂落魄”,小说被评为垃圾,“我的耳边早就没了激浪奔涌的声音,颓然旁顾了好久,我对自己说:没用的,你就认了吧”,之后在祁连山“放下心来,好好活在这世上吧。虽说穷愁如是,荒寒如是,然而万里江山,亦如是”,豁然开朗。
文章是写“我”一路奔逃的路线,但重点写的是黑龙江开江的场面和祁连山暴风雪的景象,如二、三段写黑龙江开江之气势,如第五段开始写祁连山的暴风雪,而恰恰是这两次促使了“我”的转变,如观看黑龙江开江的气势之后,“我”仅仅是从中得到启示,但并没有具体的行动,之后还是失魂落魄,而到祁连山暴风雪之后,“我”“我终于手脚并用了起来,我终于将牙关咬出了血,我终于对自己说:哪怕死了也要推开那句话”“我知道,那是剧组里的同伴在叫我,我连声答应着,喉头紧缩,眼眶也模糊了”,所以文章展现了“我”的自我拯救的过程。
10.B
11.C
12.C
13.(1)很可惜未曾有过记录它的人,所以我记下它的相关情形,刻写在它(潭)的北面,让以后喜好游历的人找到它能够比较容易。
(2)古时候的人是否有谁在这里感受过快乐?将来的人有能够追随我足迹的吗?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句意:有人说:“造物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被贬逐在此地的贤人的。”也有人说:“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凝聚成这奇山胜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产奇峰怪石。”这二种说法,我都不信。
“或曰”指有的人说,一般与后文说话的内容断开,所以在“曰”后断开,排除CD。
“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中“故”是所以的意思,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在它前面断开,排除A。
故选B。
11.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
C.“西方部族为'狄’”说法错误,古称西方部族为“戎”,北方部族为“狄”。
故选C。
12.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认为其中存在人为因素”有误,原文为“类智者所施也。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可见作者只是说好像是有智慧的人特意布置的,并不是认为其中存在人为因素。作者认为是造物者(大自然)的安排。
故选C。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传”,记录;“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俾”,使。
(2)“乐”,意动用法,以……为乐,认为……快乐;“来者”,将来的人;“践履”,足迹。
参考译文:
从袁家渴潭往西南走不到百步,就看见一个石渠,百姓在石渠上建了一座便桥。有一眼泉水幽静地流淌,它流淌时的声音时大时小。它的水流遇到一块大的石头,就漫过石头。跳过大石头再往前走,就发现一个石潭,渠水又转弯往西流,最后像瀑布一样的流入北边的小潭中。小潭方圆还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且较深,有许多快速游动的鱼。潭的一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小竹。风吹动着树梢,悦耳的声音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看它已经很宁静,它们被风吹动所发出的声音才在远处传播。我跟随永州太守发现它的,拨开阴郁的密林和腐烂的朽木,开掘和疏通淤土和乱石,把朽木乱草堆积起来烧掉,石渠里的渠水便很满。很可惜未曾有过记录它的人,所以我记下它的相关情形,刻写在它(潭)的北面,让以后喜好游历的人找到它能够比较容易。石渠的美因此就全都展示给游人了。
游览、整修石渠的事情已经结束,从石渠的桥上向西北走,一去到土山的北坡,百姓又架了一座桥。比石渠的水量大三分之一。接连不断的石头作为水的底部,宽达到水的两岸。石头有的像床,有的像门堂的基石像筵席上摆满菜肴,有的像用门槛隔开的内外屋。水流像纺织物的花纹,水泉咚响声像是弹琴声,拎着衣服赤脚而往,折竹箭,扫陈叶,排腐木,清出一块可排十八九张交椅的空地。交织的流水,激撞的水声,皆在椅下;像翠鸟羽毛般的树木,像鱼龙麟甲般的石块,都遮蔽在交椅之上。古时候的人有谁曾在这里找到这种快乐的吗?以后的人,有谁能追随我的足迹来到这里吗?这一天的得意快乐,和得到石渠的那一天是相同的。
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一条向西走,沿着它走过去什么也得不到;另一条稍微偏北而后向东,走了不到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积石横挡在这条路的尽头。石山顶部天然生成矮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像堡垒,有一个像门的洞。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丢一块小石子进去,咚地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很洪亮,好久才消失。石山可以盘绕着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而且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参差,好像是有智慧的人特意布置的。唉!我怀疑造物者的有无已很久了,到了这儿更以为造物者确实是有的。但又奇怪他不把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烟辐辏的中原地区去,却把它摆在这荒僻遥远的蛮夷之地,即使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的机会,这简直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神灵的造物者似乎不会这样做的。那么造物者果真没有的吧?有人说:“造物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被贬逐在此地的贤人的。”也有人说:“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凝聚成这奇山胜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产奇峰怪石。”这二种说法,我都不信。
14.C
15.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恨”“怕”,直接点出词人的情感。②用典以蕴含感情。用张翰之典,表达知音难觅、世无同调的怅惘。③借想象传情。招引湘妃、乘槎星汉的想象情境,突出无人作伴的孤寂。④借动作情态及变化流露情感。长久凝伫、歌欸乃而过江,流露出词人从黯然神伤到无奈离去的情感和情感变化。
【解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内容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
C.“及时行乐”错误,应该是透露出他的落寞怅惘的心境。
故选C。
1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以及表达方式的能力。
直抒胸臆:下片过拍之后,即转入对另一人物的怀念:“恨无人、与共秋风,鲙丝莼缕。”三句用张翰归田之典。秋风吹起,他想到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鲙,便辞官归去(见《晋书》卷九十二)。鲙丝莼缕,鲈鱼鲙和莼菜丝。十年到此,无与为伍,像张翰那样淡泊功名、热爱山林的人再也找不到了。“恨”字,憾也,表现他怀人之深切,写出隐居山林、无人作伴的孤寂,隐含世无同调的感慨。三句承上片“销磨”句而来,词意又推进一步,主题至此而明朗。以下笔势腾飞,墨彩淋漓,终于唱出了词章的最高潮:“小转朱弦弹九奏,拟致湘妃伴侣。”
用典抒情:今古人物既然杳无音信,现实中又无人可与为伍,于是他想起了化作湘水之神的虞舜二妃:他轻轻地转动着朱红色的琴弦,弹奏出虞舜的箫韶之乐,想把湘妃引来作伴。箫韶奏罢,湘妃未降,江天还是那样旷远而寂寥。这时皓月当空,薄雾横江,水中的沙洲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显得朦胧而缥缈。云烟飘过,皓月如飞,照临江渚。在薄雾、月色、波光之中,在这个半透明而神秘的夜里,他仿佛也在升腾,飞驰,他觉得自己仿佛传说中那个住在海岛上的人那样,乘着木筏,到达天河。--他怕是真的顺流而上,侵入斗牛之宿,把天河中的蛟龙惹怒了。
想象抒情:七句笔飞墨舞,尤为精彩,把作者孤寂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显示出他高度的技巧。云烟在月边飘流,“飞”字,既从对面写云烟,也从正面写月亮,它将云烟、皓月、洲渚组织成一幅灵气飞动的画面。最后以高歌过江作结,将江流、碧空、群山、皓月、烟渚,连同作者的琴音、浩叹和丰富瑰丽的联想留给读者,让他们去细细回味。总而言之,作者通过临江喊渡,浮想联翩,终于写成了这首词。
16.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钩”“剑”“奉”。
17.A
18.C
19.B
【解析】
17.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空处,“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或性格等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耳闻目睹”,亲耳听到,亲眼看到。
此处语境是指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此处应该用成语“潜移默化”。
第二空处,“毋庸讳言”,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
此处语境是指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所以此处应该用成语“毋庸讳言”。
第三空处,“蓬勃发展”,发展的势态很迅速,很积极,很向上。“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此处语境是指校外艺考培训机构的发展的势态很迅速,所以应该用成语“蓬勃发展”。
第四空处,“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师的教诲、熏陶。
此处语境是指我们应通过良好教育的美育工作,所以此处应该用成语“春风化雨”。
故选A。
18.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的能力。
根据后句“从大处说,美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可知,陈述对象是“美育”,所以“美育”为本句的主语更好,排除选项AD;
根据下句中的“让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可知,“让……”前后句式保持一致,排除选项B。
故选C。
19.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语病有:
一是语义重复,“根本目的旨在”语义重复,可只保留其中一词。
二是结构混乱,“需要大家高度重视不可”结构混乱,可改为“需要大家高度重视”或“大家非高度重视不可”。
故选B。
20.示例:①想象为点着街灯的街市;②那就需要空间站;③但它也有自己的优势
21.示例:将太空中的“天宫”空间站比喻成为了大海中的小岛,突出“天宫”空间站在太空中的形态及作用,投射了作者对“天宫”的感情,使表达形象生动。
【解析】
20.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根据语境可知,本空要写诗歌中夜空做了什么样的想象或比喻,故可根据“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定然有美丽的街市”填写为“比喻成/想象为点着街灯的街市”。
②该空从诗歌的想象过渡到实际的探索太空,根据后文“作为航天领域后起之秀的中国,迎来了'天宫’空间站”,可见,探索太空需要空间站。与“如果”搭配,加上“就”,可填写为“那就需要空间站”。
③前文说“虽”,该空应写“但……”,从后文“可以汲取前人的成功经验,并规避风险,同时又可以运用当下最先进的技术”可见,时间虽晚,但有优势,故可填写“但它也有自己的优势”。
21.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能力。
本体是“'天宫’空间站”,喻体是“小岛”,把天宫比喻成小岛,形象地写出了空间站在茫茫太空中的特征,小岛既是它的形态特征,也是它的功能特征,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中转站,表达出作者对天宫的感情,形象生动。
22.略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