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生活的美学,旨在抵抗一个字——忙。”
前些天,关于“菜市场里的美学”话题登上热搜,人们在感慨,新鲜蔬菜瓜果仿佛有一种力量能安抚人心,只要去菜市场里看到它们,心情瞬间就会好起来。
可能我们会觉得奇怪,菜市场不是脏乱差的地方吗,为什么会有人觉得那里面有生活的美学呢?
蒋勋认为,“离开衣食住行这些平凡又琐碎的细节,生活也就失去了最重要的重心与中心。美,或许不在剧院,不在音乐厅,不在画廊;美,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确实,每日奔忙于城市丛林的我们,有多久没有好好去逛过菜市场,花点时间感受生活的真实温度?
今日就带大家一起走入散落在中国各地的8大菜市场,一起感受潜藏于活色生香之中的生活灵魂。
每年,云南的昆明篆新菜市场总能在网络上怒刷一波好感:
一排排西红柿按个头码得匀称,黄色玲珑的金雀花旁边,会搭配白白圆润的小茉莉花苞,红润透亮的柿子底下,一定会铺一张绿绿的芭蕉叶。还有那些红伞伞、白杆杆的野生菌子,各种叫不出名字的野菜和昆虫……
这里之所以能够打动那么多的人,除了摊主们绝佳的陈列审美,更因为它真真实实为我们保留了远古的传统农业记忆,就是直接取之自然、用之自然。
你能从各种珍奇菜蔬的水灵灵当中,聆听到山的味道,泥土的味道,春水的温柔,秋风的香气……没有污染,没有人工的干预,它们以原生态的面貌,让我们可以从中品味到生命里曾经遗失的美好记忆。
如果你没有时间去大自然的山林、野路之外走走,不如就到云南的菜市场看看吧。因为生命的真诚,永远需要朴素相见。
如果你问一个成都人,他们平时都在哪儿买海椒面儿?他多半都会给你指,青羊小区菜市,直走,抵拢左手,李老九。并且嘱咐你一定要记得跟老板交代,香的辣的,一半一半,多要芝麻。
这里还有各种深藏不露的苍蝇馆子,许姐春卷、军屯锅盔、王记老幺肥肠粉,或者坐在开了30多年的面馆“眼镜面”,点一份必吃的素椒杂酱干面,一身热汗下来,面红、脸红、心底却敞亮如火。
许多四川人之所以离不开这个地方,或者离开之后又再回来,也是因为这一口地道的家乡食物的记忆,只有在这个城市,在这个菜市场,在这个苍蝇馆子,你才能吃得到。
就像蒋勋说的,小吃里面存在着一种信仰,就是地久天长。
去到熟悉的菜市场,只要看到那些食物一直在那里,日子就可以地久天长,永远辛辣火红地过下去!
东北人的一天,是从朝气蓬勃的早市开始的。
在辽宁北部的“大城市”铁岭,每天早晨天一放亮,彩虹桥马路两边就开始人声鼎沸,一筐筐色彩斑斓的果实、一串串晒干的蘑菇山货也早已铺满地。
即使秋寒瑟瑟,东北人顶着惺忪的晨雾也要赶这一趟早,尝尝每天最新鲜的秋味。因为它们觉得现代超级市场的食物已经蔫吧了,失去了生命力,而传统的流动市场却有一种有温度的快乐。
遇到相熟的老板,他会用东北话招呼你,“这嘎儿有非常好的秋梨,刚刚从山上摘下来的,个顶个地甜。”“今天的苹果嘎嘣脆,带点回去尝尝。”
这种物质的快乐绝对不是冷冰冰、没有情感的,你能从中感受到,在那些色彩浓重得仿佛可以流动的秋日油画中,潜藏着东北人骨子里对生活的爽阔与豪情。
而对于节奏紧凑的上海人而言,下班夜归的灵魂,需要嘉荟菜市为他们留一盏暖灯,来抚慰空荡荡的肠胃和心灵。
在黄昏夜色中,那里有条不到百米的熟食街,卧虎藏龙般密集排列着多达33家熟食店,并且多年如一日地认认真真烹饪熟食。
譬如“老摊头活杀爆鱼店”的店主,敢指着自家的爆鱼自豪地说,“我炸的跟别家的不一样!”因为他们家的鱼,都是现宰、现炸,搭配上特制的老卤,只需要多等10分钟,炸鱼的香味就能瞬间冲击你的味蕾。
除此还有麻油鸭,走油肉,百叶包,盐焗鸡,夫妻肺片,酱肘子…...在这个熟食江湖中巡视一圈下来,总能挑起味蕾食欲,满载而归。
区别于如今市面上的量产食物,现场手工制作的食物绝不是大同小异的粗糙,而是会有一种体贴的温度,让人感受到那份品质的保证,以及里面包含的对“人的关心”。
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在离乡背井的日子里,依然能够吃到外婆的味道,吃到家的味道。
咸涩的海风轻轻一吹,厦门人住在海滨,吃着海鲜,一年四季都有鲜活的市井盛宴。
当地人喜欢去逛厦门第八菜市场,也称八市。海味一打捞上来,就直接送到这里,本港带鱼条条拖着跟皮带一样长的尾巴,黄螺比手掌还要大一倍,大青龙虾在清水里张牙舞爪……食材的新鲜和生意的繁荣,从未改变。
有的人可能不喜欢海鲜菜市场的味道,觉得还没靠近,就已经有一大股浓重的水产脏腥味涌过来,黏黏地齁着鼻端和嗓子眼的地方。
可是对于福建人而言,海鲜摊位附近终年飘荡着的,是熟悉如呼吸的海水味,是大自然的鲜味之鲜,是跳动在舌尖上的富饶和饱满。
山有山的馈赠,海有海的慷慨。古人以为,“鱼羊为鲜”,若是身处内陆地区或河流稀少区域的地方,想要吃到鱼肉并非易事。
每一种美都有自己的生态和背景,没有偏见,多一点好奇和包容,我们也能在菜市场里遇见生命最初的鲜美。
在广州,师奶们买菜最心水的地方是荔塱市场,最要紧是三个字,平靓正!
许多人推着小车、背着麻袋,跨越大半座城市,只为来这里买蔬果干货、煲汤好料。
他们会在摊位前好好地挑一份瑶柱,左右翻看一条马鲛鱼是否已经干透,细心抓起一把鸡骨草,凑到鼻尖闻闻它们的味道,仔细辨认每一种食材干货的品质……
面对这些用心挑选过的好食材,当你再用几个小时去煲一锅老火靓汤,你不会觉得时间被浪费了。你也能够想象得到,当家人喝到那口热汤时,会是怎样的沁心润脾,温暖满足。
“所有生活的美学旨在抵抗一个字——忙。”用一两个小时来买菜,用三四个小时来煲汤,广州人对待生活的仪式感,其实美得很简单,那就是从准备食物的过程去享受你的生命、去爱你的生活。
逛多了传统的菜市场,来到文气的苏州,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因为苏州双塔市集的美,来自于整体的和谐。
信步行走期间,每家店面都装着复古灯箱,各种字体文艺简约;在棋盘样式的摊位间,菜品码放得整整齐齐……每一个摊位的布局、色彩,造型,都有一种让人舒适的协调感。
“美学其实就是一种和谐,空间的和谐,色彩的和谐,陈列的和谐。”
而且,双塔市集这种统一的风格,恰恰又和苏州这座城的古典文艺气质隐隐暗合,成为一种独特的style。
在里面慢慢逛一圈,买一扎蔬菜,喝一杯咖啡或小酒,感受各种苏州老字号、网红美食、文创产品的美,让人恍然置身于苏式的古早慢生活,内心被一股感动的力量泛起波澜,一如平江河般的阵阵涟漪。
谁说菜市场只能买到最普通的生活所需?首都北京霸气地告诉我们,菜市场也可以满足我们所有的安全感,只要你够专业,够高端,够丰富!
在三源里菜市场,流传着一句话,“只有你想不到的菜,没有你买不到的。”
不论是地方特产、调味香料、食用鲜花,最顶尖的水果,最奇特的西式蔬菜,来自世界各地的奶酪制品,从海里直运的海产,都能一站式买到,可谓是接轨国际化的食材天堂。
在30多年的时间里,源源不断前来寻宝的,可能是老北京附近的本地饕客,也可能是五星级酒店的大厨、明星或者外国友人。对于他们而言,有一种快乐是在于,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需要的、熟悉的食材,所以会觉得很亲切、很安全。
生活中有一种美,不就是让人信任的、值得托付的感觉吗?不论是身体、味蕾还是心灵,我们都渴望被体贴地照顾,才能把快乐更好地呈现出来。
如果人间有天堂,那一定是菜市场。它们从不遥远,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用它活色生香的秩序和美学,温柔安抚住我们那些细微却不可或缺的欲望。
所以特别认同蒋勋这种说法,“美并不是匆忙地去看艺术的集会,而是能够给自己一个静下来反省自我感受的空间。你的眼睛、你的耳朵,你的视觉、你的听觉,可以听到美的东西、可以看到美的东西,甚至你做一道菜可以品尝到美的滋味,这才是生活美学。”
希望我们也能够对一份蔬菜用心,对一锅汤讲究,在一日三餐的寻常生活里,好好为自己、为家人完成生命的菜肴。
在这个秋的尾声里,不如,去逛逛菜市场吧,人间烟火繁华处,总有我们好好生活下去的温暖理由。
参考资料:
蒋勋,《品味四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文字为极物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话要说...